天天看小說

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

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

彭瑩玉是南方紅巾軍的開山始祖,他一生致力於反元事業(yè),很早就樹立了反元大旗,成爲元末農(nóng)民起義早期的領袖人物之一。

彭瑩玉,江西宜春人,出身世代農(nóng)家。彭瑩玉家裡很窮,他生下來之後,家裡養(yǎng)不活他,父母只好含淚把他送給了慈化寺。彭瑩玉從小在寺院裡長大,十歲時正式成爲僧人。

元朝統(tǒng)治者崇尚武力,不關心民生。百姓們飢寒交迫,失去生活希望,不少人寄託宗教以求慰藉,致使白蓮教盛行。彭瑩玉很早就加入了白蓮教,後來成爲首領。彭瑩玉懂得醫(yī)術,經(jīng)常爲教徒和百姓們免費治病,因而具有很高的威信。

彭瑩玉痛恨元朝的殘暴統(tǒng)治,感慨世道不公,產(chǎn)生了推翻元朝的想法。彭瑩玉利用傳教和行醫(yī)的機會,廣收教徒,宣傳反元思想。彭瑩玉以“彌勒佛下世,改換乾坤”和“世界光明大同”爲號召,鼓動人們起來反抗元朝統(tǒng)治。百姓們踴躍入教,使信徒達到數(shù)千人。彭瑩玉被尊稱爲“彭祖師”。

公元1338年,正是權(quán)臣伯顏統(tǒng)治時期,伯顏是蒙古貴族保守派首領,他反對漢化,仇視漢人,實行了一系列民族歧視政策,漢人尤其是南方民衆(zhòng)受到沉重壓迫,百姓怨言沸騰。恰在這時,江西一帶發(fā)生嚴重災荒,糧食歉收,人們食不果腹,生活難以維持。

趁此機會,彭瑩玉和大弟子周子旺在袁州舉行起義。彭瑩玉組織了五千名教徒,每人胸背各寫一個“佛”字,宣揚彌勒佛來到人間,要改天換地。大批民衆(zhòng)響應,紛紛參加起義軍。

元朝對南方的統(tǒng)治力量比較薄弱,當?shù)毓賳T對付不了起義軍,有的被殺,有的逃竄。起義軍很快攻佔了袁州及周邊地區(qū),建立了政權(quán),號稱大周國,推舉周子旺爲“周王”。彭瑩玉起義,給其他地方作了表率,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袁州爆發(fā)起義,給了元朝統(tǒng)治者當頭一棒。伯顏又驚又怒,派元軍前去鎮(zhèn)壓。起義軍未經(jīng)訓練,武器簡陋,不是元軍對手,雖經(jīng)浴血奮戰(zhàn),但最終失敗,周子旺被殺。彭瑩玉在信徒們的掩護下,逃到了淮西。

袁州起義雖遭失敗,但彭瑩玉反元意志毫不動搖,他繼續(xù)在淮西開展反元活動。後來,彭瑩玉又到江西、湖南、湖北一帶,招收信徒,宣傳反元思想。經(jīng)過十餘年不懈努力,彭瑩玉積蓄了不小的反元力量。

彭瑩玉培養(yǎng)了許多得力弟子,比較出名的有:況普天、鄒普勝、趙普勝、李普勝等人。他們都是普字輩門徒,後來成爲紅巾軍的重要將領,征戰(zhàn)沙場,屢立功勞。有的後來投靠了朱元璋,成爲明朝開國功臣。

公元1351年,北方的韓山童、劉福通利用修治黃河、民衆(zhòng)不堪重負的機會,聚衆(zhòng)造反,起義者頭裹紅巾,被稱爲紅巾軍。紅巾軍公開打出恢復大宋的旗號,人數(shù)多達數(shù)十萬,聲勢浩大,震動中原。

彭瑩玉聞之大喜,遂與徐壽輝、鄒普勝等人商議,在蘄州舉行起義。起義者也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與北方紅巾軍遙相呼應。彭瑩玉經(jīng)過十多年的傳教,教徒遍佈各地,成爲起義骨幹。南方受元朝壓迫很重,反元大旗一舉,民衆(zhòng)羣起響應,使起義軍很快擁有了百萬之衆(zhòng)。

起義軍攻城略地,佔領了湖北、湖南等大片地區(qū),建立了政權(quán),國號大宋。彭瑩玉一生以反元爲已任,不慕權(quán)力富貴,他扶持徐壽輝稱帝,自己擔任了軍師。

起義軍佔領兩湖以後,分兵東進,攻打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彭瑩玉率弟子趙普勝、李普勝等人,兵渡長江,連克繁昌、銅陵、池州、安慶等地,奪取千古名城杭州,又攻佔徽州,威震江南。

元朝朝廷大驚,派重兵征討起義軍,戰(zhàn)鬥十分激烈。經(jīng)過激戰(zhàn),元軍又奪回了杭州、徽州,但起義軍仍然控制著蕪湖、廣德、淳安等地。

公元1353年,彭瑩玉率部攻佔了瑞州。不料,大批元軍趕到,包圍了瑞州城。起義軍由於用兵分散,彭瑩玉所帶的兵力不多,只好奮力守城。元軍讓彭瑩玉投降,遭到彭瑩玉厲聲痛罵。

瑞州之戰(zhàn)打得十分慘烈,彭瑩玉和起義軍將士全部戰(zhàn)死。元軍破城後進行屠城,城中男女老幼全被殺光。

彭瑩玉壯烈犧牲,他的部下和弟子們繼承他的遺志,繼續(xù)與元朝浴血奮戰(zhàn)。

在元末農(nóng)民大起義中,最強的一支起義力量,是韓山童組織發(fā)動的紅巾軍。

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50、元英宗實施新政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32、忽必烈建立元朝26、蒙哥爭得汗位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41、元朝也有“蘇武”20、拖雷離奇去世67、明玉珍佔據(jù)巴蜀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32、忽必烈建立元朝45、江南反抗迭起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3、蒙古諸王叛亂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12、忠心耿耿博爾術41、元朝也有“蘇武”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zhàn)26、蒙哥爭得汗位25、乃馬真後攝政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49、元仁宗推行漢化2、北方興起蒙古族49、元仁宗推行漢化13、經(jīng)略中原木華黎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20、拖雷離奇去世9、蒙軍南下伐金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0、元英宗實施新政19、窩闊臺試行新政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56、元惠宗剷除權(quán)臣68、朱元璋勢力崛起26、蒙哥爭得汗位30、兄弟相爭蒙古內(nèi)亂37、滅亡南宋統(tǒng)一天下52、泰定帝坐收漁利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67、明玉珍佔據(jù)巴蜀精選10、元朝爆發(fā)兩都之戰(zhàn)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3、經(jīng)略中原木華黎48、元武宗創(chuàng)治改法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57、脫脫力挽危局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71、北元延續(xù)元朝國號54、兄弟相爭弟殺兄37、滅亡南宋統(tǒng)一天下49、元仁宗推行漢化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7、元成宗守業(yè)有成52、泰定帝坐收漁利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25、乃馬真後攝政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64、紅巾軍威震天下64、紅巾軍威震天下26、蒙哥爭得汗位37、滅亡南宋統(tǒng)一天下67、明玉珍佔據(jù)巴蜀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60、元末農(nóng)民大起義19、窩闊臺試行新政33、士大夫雲(yún)集金蓮川21、聯(lián)宋滅金統(tǒng)一北方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37、滅亡南宋統(tǒng)一天下49、元仁宗推行漢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zhàn)69、朱元璋掃平江南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21、聯(lián)宋滅金統(tǒng)一北方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6、元惠宗剷除權(quán)臣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60、元末農(nóng)民大起義65、徐壽輝摧富益貧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5、乃馬真後攝政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zhàn)失敗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49、元仁宗推行漢化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
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50、元英宗實施新政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32、忽必烈建立元朝26、蒙哥爭得汗位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41、元朝也有“蘇武”20、拖雷離奇去世67、明玉珍佔據(jù)巴蜀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32、忽必烈建立元朝45、江南反抗迭起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3、蒙古諸王叛亂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12、忠心耿耿博爾術41、元朝也有“蘇武”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zhàn)26、蒙哥爭得汗位25、乃馬真後攝政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49、元仁宗推行漢化2、北方興起蒙古族49、元仁宗推行漢化13、經(jīng)略中原木華黎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20、拖雷離奇去世9、蒙軍南下伐金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0、元英宗實施新政19、窩闊臺試行新政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56、元惠宗剷除權(quán)臣68、朱元璋勢力崛起26、蒙哥爭得汗位30、兄弟相爭蒙古內(nèi)亂37、滅亡南宋統(tǒng)一天下52、泰定帝坐收漁利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67、明玉珍佔據(jù)巴蜀精選10、元朝爆發(fā)兩都之戰(zhàn)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3、經(jīng)略中原木華黎48、元武宗創(chuàng)治改法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57、脫脫力挽危局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71、北元延續(xù)元朝國號54、兄弟相爭弟殺兄37、滅亡南宋統(tǒng)一天下49、元仁宗推行漢化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7、元成宗守業(yè)有成52、泰定帝坐收漁利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25、乃馬真後攝政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64、紅巾軍威震天下64、紅巾軍威震天下26、蒙哥爭得汗位37、滅亡南宋統(tǒng)一天下67、明玉珍佔據(jù)巴蜀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60、元末農(nóng)民大起義19、窩闊臺試行新政33、士大夫雲(yún)集金蓮川21、聯(lián)宋滅金統(tǒng)一北方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37、滅亡南宋統(tǒng)一天下49、元仁宗推行漢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zhàn)69、朱元璋掃平江南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21、聯(lián)宋滅金統(tǒng)一北方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6、元惠宗剷除權(quán)臣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60、元末農(nóng)民大起義65、徐壽輝摧富益貧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5、乃馬真後攝政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zhàn)失敗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49、元仁宗推行漢化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宝清县| 离岛区| 安西县| 平遥县| 泽普县| 肥乡县| 宁远县| 交城县| 寿阳县| 吉隆县| 南澳县| 福贡县| 文成县| 靖远县| 永昌县| 衢州市| 冷水江市| 新闻| 沿河| 建平县| 堆龙德庆县| 丹阳市| 武平县| 邵阳县| 西乡县| 安乡县| 喜德县| 亳州市| 依兰县| 即墨市| 航空| 东源县| 水城县| 海安县| 育儿| 公安县| 兴海县| 都昌县| 江油市|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