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64、紅巾軍威震天下

紅巾軍威震天下

在元末農民大起義中,紅巾軍是最重要的反元力量。韓元童、劉福通樹起反元大旗以後,安徽定遠的郭子興、蕭縣的芝麻李、荊樊的孟海馬、蘄州的徐壽輝等人紛紛響應,都打著紅巾軍的旗號,起義烈火迅速燃遍全國各地。不過,各支紅巾軍之間並沒有隸屬關係和統一組織,而是相互獨立,各自爲戰。

當時,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是力量最強的一支。這支起義軍,主要由北方白蓮教教徒和治河民夫所組成,都是青壯年,而且組織嚴密,紀律性較強,他們深受官府欺壓,對元朝懷有很深的仇恨,因而戰鬥力十分強悍。

劉福通率軍攻佔潁州、牛皋以後,開倉賑民,受到百姓熱烈擁護,隊伍迅速擴大到數十萬人。劉福通率軍橫掃河南地區,連續攻佔羅山、葉縣、汝南、光州、信陽等地,連戰連捷,聲威大振。

面對聲勢浩大的紅巾軍,地方官府根本不是對手,地方官員多數逃竄,跑得慢的就被殺掉。朝廷大驚,急忙派三十萬元軍前去鎮壓。紅巾軍毫不畏懼,與元軍展開大戰,經過浴血奮戰,紅巾軍打敗了元軍,斬殺了元朝大將,但自身也遭受了很大損失。

趁紅巾軍疲憊之機,地方漢人武裝李思齊勾結元軍,從背後偷襲起義軍。紅巾軍正在全力對付元軍,沒有提防背後,吃了敗仗,只得向東進入安徽境內。

李思齊是河南羅山人,漢族,屬於地主豪強。在元末大亂的時候,李思齊也拉起了一支隊伍,但他不是起義反元,而是幫助元朝鎮壓起義軍,以便藉機升官。戰後,李思齊被元朝任命爲羅山縣尹,不久升爲汝寧知府。李思齊更加賣力,率部與起義軍征戰河南、陝西一帶,最後如願以償,當上了朝廷高官。

在元末大起義中,凡參加起義者,幾乎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窮苦農民,而漢人中的地主豪強,很多都是幫助元朝鎮壓起義軍。所以,元末農民起義並不是單純的民族矛盾,最主要的還是階級矛盾,或者說是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相互交織。

紅巾軍在安徽和江蘇境內獲得很大發展,攻佔了很多地方,開封以南的鄧、許、嵩、洛以及安豐、亳州等地,都被紅巾軍佔領。紅巾軍多次打敗元軍,勢力大盛。

公元1355年2月,劉福通在亳州恢復了大宋國號,改元“龍鳳”,建都亳州。劉福通扶立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當上皇帝,韓林兒號稱小明王。

紅巾軍建立政權以後,開始三路出兵北伐,意圖推翻元朝統治。西路軍直趨關中,企圖佔領關中富庶之地;中路軍攻擊山西、河北一帶,向北直搗元上都;東路軍從山東北上,直接攻打元朝都城大都。

在三路北伐大軍出發以後,劉福通親自領兵北上,一舉攻佔了開封,將都城遷往開封。此時,紅巾軍勢力東至齊魯,西出潼關,南到閩廣,北抵幽燕,威震天下,達到了鼎盛時期。

紅巾軍的西路軍,由李喜喜等人率領,攻破潼關,佔領了陝州、商州等地。元朝不願意丟掉關中這個戰略要地,派來大批援兵,並且命李思齊率漢人武裝前去支援。李思齊的漢人武裝十分兇悍,與元軍聯合,在鳳翔與紅巾軍展開決戰。結果紅巾軍戰敗,李喜喜等人只好南下進入巴蜀地區,西路軍失利了。

紅巾軍的中路軍,越過太行山,攻破上黨,向北進軍。不料,元朝已有防備,在聞喜一帶設下埋伏。中路軍遭到元軍伏擊,損失慘重。但中路軍並不氣餒,繼續頑強北上,最後攻佔上都,燒燬了蒙元宮闕,然後轉戰於遼東一帶。不過,中路軍經過長途跋涉,連續作戰,勢力已衰,對元朝構不成大的威脅了。

紅巾軍的東路軍,由毛貴率領,從山東直攻大都。東路軍一路掃蕩元軍,抵達柳林,離大都不過百餘里了。元朝皇帝驚恐萬分,急令各路元軍增援。在這關鍵時刻,毛貴被當地漢人武裝趙均用所殺,東路軍潰散了。

劉福通組織三路大軍北伐,但缺乏周密的作戰計劃和統一協調,兵力分散,各自爲戰,又沒有鞏固的根據地,致使北伐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在幾年鏖戰之中,紅巾軍主力遭受重大損失,形勢開始發生了逆轉。

元朝朝廷看出劉福通是最大的威脅,集中全力對付他。元軍調集重兵,將開封團團包圍。這個時候,劉福通派出的三路北伐大軍或者已經失利,或者遠在其他地區,無法回援,開封處於危險之中。

公元1359年8月,開封在堅守數月之後,終因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被元軍攻破城池。劉福通和韓林兒率軍突圍而出,南逃江蘇安豐。

劉福通在安豐休整,招集舊部,逐漸又聚集了一些勢力,但已經由盛轉衰了。趁劉福通的紅巾軍與元軍鏖戰之機,其他地方的紅巾軍勢力興起,其中,朱元璋率領的紅巾軍逐漸強盛。

與此同時,一些不屬於紅巾軍的起義隊伍,也遍佈全國各地。江蘇人張士誠趁亂拉起了一支武裝,勢力不斷擴大。不過,張士誠後來投降了元朝,反過來與紅巾軍爲敵。

公元1363年,張士誠突然派兵攻打安豐,劉福通勢力尚未恢復,又猝不及防,打了敗傷,劉福通不幸陣亡。朱元璋率領他的紅巾軍支援安豐,將韓林兒救出,把他安置在滁州。

後來,朱元璋掃平羣雄,在稱帝前夕,派人用船接韓林兒去南京,途中船隻沉沒,韓林兒溺亡。至此,劉福通的紅巾軍消亡了。

劉福通的紅巾軍堅持鬥爭十幾年,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歷經大小戰鬥數百次,消滅了大量元軍,給元朝統治者造成致命打擊,對推翻元朝起了關鍵性作用,其功績永載史冊。

北方的紅巾軍失敗了,但南方的紅巾軍依然活躍,繼續從事著反元鬥爭。

26、蒙哥爭得汗位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44、海外用兵受挫67、明玉珍佔據巴蜀58、元惠宗先明後暗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56、元惠宗剷除權臣50、元英宗實施新政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25、乃馬真後攝政44、海外用兵受挫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9、蒙軍南下伐金45、江南反抗迭起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52、泰定帝坐收漁利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2、北方興起蒙古族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23、窩闊臺征服吐蕃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42、華夷一統大元朝68、朱元璋勢力崛起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43、蒙古諸王叛亂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54、兄弟相爭弟殺兄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26、蒙哥爭得汗位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14、神箭手哲別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20、拖雷離奇去世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57、脫脫力挽危局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42、華夷一統大元朝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44、海外用兵受挫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7、脫脫力挽危局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67、明玉珍佔據巴蜀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44、海外用兵受挫23、窩闊臺征服吐蕃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2、華夷一統大元朝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55、權臣控制朝廷26、蒙哥爭得汗位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57、脫脫力挽危局14、神箭手哲別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52、泰定帝坐收漁利44、海外用兵受挫46、孫子接了爺爺班68、朱元璋勢力崛起46、孫子接了爺爺班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2、北方興起蒙古族13、經略中原木華黎14、神箭手哲別56、元惠宗剷除權臣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57、脫脫力挽危局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8、蒙滅西夏之戰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43、蒙古諸王叛亂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26、蒙哥爭得汗位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
26、蒙哥爭得汗位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44、海外用兵受挫67、明玉珍佔據巴蜀58、元惠宗先明後暗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56、元惠宗剷除權臣50、元英宗實施新政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25、乃馬真後攝政44、海外用兵受挫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9、蒙軍南下伐金45、江南反抗迭起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52、泰定帝坐收漁利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2、北方興起蒙古族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23、窩闊臺征服吐蕃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42、華夷一統大元朝68、朱元璋勢力崛起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43、蒙古諸王叛亂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54、兄弟相爭弟殺兄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26、蒙哥爭得汗位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14、神箭手哲別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20、拖雷離奇去世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57、脫脫力挽危局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42、華夷一統大元朝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44、海外用兵受挫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7、脫脫力挽危局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67、明玉珍佔據巴蜀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44、海外用兵受挫23、窩闊臺征服吐蕃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2、華夷一統大元朝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55、權臣控制朝廷26、蒙哥爭得汗位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57、脫脫力挽危局14、神箭手哲別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52、泰定帝坐收漁利44、海外用兵受挫46、孫子接了爺爺班68、朱元璋勢力崛起46、孫子接了爺爺班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2、北方興起蒙古族13、經略中原木華黎14、神箭手哲別56、元惠宗剷除權臣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57、脫脫力挽危局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8、蒙滅西夏之戰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43、蒙古諸王叛亂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26、蒙哥爭得汗位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建瓯市| 丘北县| 吴旗县| 茶陵县| 龙口市| 伊吾县| 汉阴县| 嘉祥县| 门头沟区| 双牌县| 岱山县| 哈密市| 靖安县| 静海县| 浦北县| 公主岭市| 十堰市| 霍城县| 新河县| 铅山县| 建水县| 张家川| 襄垣县| 庆安县| 玉溪市| 汾阳市| 陈巴尔虎旗| 诸城市| 甘南县| 崇文区| 工布江达县| 图木舒克市| 梨树县| 邮箱| 肃南| 上饶市| 若羌县| 永丰县| 南通市|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