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

朱元璋滅元建明朝

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剛剛平定江南,就立刻馬不停蹄地出兵北伐。朱元璋任命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精兵強將,浩浩蕩蕩向中原進軍。

朱元璋向中原民衆發佈《諭中原檄》,檄文由主編《元史》的名士宋濂起草。檄文歷數元朝統治之昏暴,說明元朝喪失天命,朱元璋是天命所歸的新主。檄中還響亮地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號召北方民衆奮起反元。後來,孫中山先生在反清鬥爭中沿用此意,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主張。

在北伐之前,朱元璋與謀士武將們研究制定了具體的北伐方案,計劃先取山東,消除大都的屏障,再收復河南,奪取潼關,切斷元朝的羽翼,然後集中兵力攻擊大都,此時大都勢孤援絕,可一戰而下。佔領大都以後,再揮兵西進,席捲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統一全國。北伐方案詳細周密,切合實際,北伐大軍完全依計而行。

公元1368年1月,北伐大軍出征之後,朱元璋在南京舉行隆重大典,登基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大明王朝就此誕生。大明王朝的建立,使出徵北伐的明軍將士們受到極大鼓舞和振奮。

徐達、常遇春率軍北伐,第一戰役是奪取山東。山東元軍由普顏不花統領,總指揮部設在益都,就是現在的青州市。普顏不花是元朝第九次科舉考試的狀元,能文能武,是元朝爲數不多的傑出將領。

明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從徐州出發,攻取山東西部地區;一路由徐達、常遇春親率主力,由江淮北上,直取益都。

徐達率軍攻打山東南部重鎮沂州,沂州守將叫王宣,是漢族人,卻忠於元朝,頑強抵抗,城破被殺。附近的日照、嶧州、莒州等地官吏,見明軍勢大,全都不戰而降了。

徐達率軍順利抵達益都,普顏不花拼死抵禦,卻不能挽救敗局。徐達攻破了益都,普顏不花不肯投降,從容赴死。徐達軍在益都稍事休整,隨即揮師向西,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攻克臨淄、壽光、昌樂等地,進逼濟南。濟南守軍棄城逃跑。

明軍的西路軍也進展順利,濟寧、東平守將皆不戰而逃,其他地方官員紛紛投降,山東西部地區也落入了明軍之手。

明軍經過四個多月的戰鬥,佔領了山東全境,隨即兵鋒向西,直搗開封,準備開展第二戰役,就是收復河南。

徐達兵分三路,向河南進軍。三路大軍所向披靡,只用兩個多月時間,就收復了河南。明軍佔領河南之後,隨即佔據了潼關。朱元璋聞報大喜,立即趕到開封,親自坐鎮指揮,準備徹底推翻元朝。

明軍經過半年多戰鬥,順利收復了山東、河南,佔據了潼關。大都已經失去了屏障和外援,陷於孤立。明軍接下來的第三個重大戰役,就是進軍河北、攻擊大都。

公元1368年7月初,在河南的明軍從開封出發,向河北進軍,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攻佔衛輝、安陽、磁州、邯鄲、廣平等地,只用十多天時間,就到達臨清。山東境內的明軍,也到臨清會師。臨清是京杭大運河上的重鎮,徐達打算從這裡出發,北上攻擊大都。

二十多萬明軍齊聚臨清,開始水陸並進,向北進軍。明軍旌旗蔽日,戰鼓震天,聲勢浩大,沿途元軍大部分聞風而逃,少數負隅頑抗者隨即被消滅。明軍順利攻佔德州、滄州、靜海、天津,到7月底,明朝大軍兵臨大都城下。

徐達等人原先認爲,攻擊大都必會有一場惡戰,因而做好了各種攻城準備。沒有想到,明軍到達大都城下,卻見城門緊閉,城牆上空無一人。徐達立刻下令攻城,士兵們蜂擁登牆而上,卻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竟然是一座空城。徐達入城之後,封存國庫,發佈公告,居民各安其業。

原來,早在明軍到來之前,元朝皇帝元惠宗見大勢已去,就帶著皇族和文武百官,撤離大都,出居庸關逃往上都,上都在內蒙古多倫西北一帶。至此,元朝對全國的統治宣告結束。

明軍佔領大都以後,按照當初制定的北伐方案,揮師西進,很快收復了山西、陝西、甘肅等地,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和一些割據力量,統一了全國。

元朝皇帝不戰而逃,跑到了北方草原。這個時候,元朝的朝廷還完整地保留著,手中尚有不少軍隊,還不算滅亡。那麼,元朝是到了什麼時候才徹底滅亡的呢?

42、華夷一統大元朝20、拖雷離奇去世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12、忠心耿耿博爾術46、孫子接了爺爺班13、經略中原木華黎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5、江南反抗迭起2、北方興起蒙古族45、江南反抗迭起13、經略中原木華黎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69、朱元璋掃平江南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42、華夷一統大元朝42、華夷一統大元朝2、北方興起蒙古族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25、乃馬真後攝政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14、神箭手哲別20、拖雷離奇去世29、蒙軍第三次西征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44、海外用兵受挫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23、窩闊臺征服吐蕃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66、陳友諒弒主稱帝67、明玉珍佔據巴蜀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32、忽必烈建立元朝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46、孫子接了爺爺班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42、華夷一統大元朝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48、元武宗創治改法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25、乃馬真後攝政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1、《元史》與《新元史》13、經略中原木華黎43、蒙古諸王叛亂13、經略中原木華黎49、元仁宗推行漢化60、元末農民大起義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49、元仁宗推行漢化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32、忽必烈建立元朝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32、忽必烈建立元朝44、海外用兵受挫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45、江南反抗迭起13、經略中原木華黎52、泰定帝坐收漁利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65、徐壽輝摧富益貧20、拖雷離奇去世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55、權臣控制朝廷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49、元仁宗推行漢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20、拖雷離奇去世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68、朱元璋勢力崛起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29、蒙軍第三次西征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
42、華夷一統大元朝20、拖雷離奇去世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12、忠心耿耿博爾術46、孫子接了爺爺班13、經略中原木華黎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5、江南反抗迭起2、北方興起蒙古族45、江南反抗迭起13、經略中原木華黎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69、朱元璋掃平江南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42、華夷一統大元朝42、華夷一統大元朝2、北方興起蒙古族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25、乃馬真後攝政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14、神箭手哲別20、拖雷離奇去世29、蒙軍第三次西征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44、海外用兵受挫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23、窩闊臺征服吐蕃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66、陳友諒弒主稱帝67、明玉珍佔據巴蜀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精選4、蒙古鐵騎爲何能夠天下無敵32、忽必烈建立元朝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46、孫子接了爺爺班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42、華夷一統大元朝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48、元武宗創治改法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25、乃馬真後攝政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1、《元史》與《新元史》13、經略中原木華黎43、蒙古諸王叛亂13、經略中原木華黎49、元仁宗推行漢化60、元末農民大起義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49、元仁宗推行漢化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32、忽必烈建立元朝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32、忽必烈建立元朝44、海外用兵受挫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45、江南反抗迭起13、經略中原木華黎52、泰定帝坐收漁利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65、徐壽輝摧富益貧20、拖雷離奇去世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55、權臣控制朝廷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49、元仁宗推行漢化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20、拖雷離奇去世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68、朱元璋勢力崛起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29、蒙軍第三次西征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米易县| 肇东市| 攀枝花市| 丹巴县| 营山县| 浏阳市| 洪泽县| 两当县| 永春县| 子长县| 德清县| 循化| 甘孜| 宁乡县| 石屏县| 霍林郭勒市| 定兴县| 沾化县| 衡阳县| 璧山县| 甘孜| 股票| 贵南县| 河北区| 应用必备| 多伦县| 哈巴河县| 万安县| 栾川县| 巴中市| 获嘉县| 东平县| 凌云县| 曲麻莱县| 阿拉尔市| 灯塔市| 正定县| 八宿县| 连州市|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