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氣氛並沒有因爲漢城市的幾樁大案而削弱。(m首發)機場裡四處懸掛著鈴鐺、花環、小禮品,還有隨處可見的聖誕樹,洋節的火熱氣氛十足。
寧夏初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凝視著一架波音737飛機在夜色中如白色巨鳥般呼嘯降落。
他的心中絮亂無比,手指尤在微微顫抖。中午的那一幕宛若噩夢,仍然歷歷在目。
消防隊將分局辦公大樓的火撲滅後,寧夏初第一個衝進了青煙未盡的樓內。當他在火情最嚴重的三樓看到了一具焦黑的屍體時,幾乎發狂。他不敢想象在失去了邱旭海後,又有誰犧牲了。
由於建築物可能有倒塌危險,所以寧夏初被消防隊員拉了出去,由他們進去進行專業的搜索。然而搜索結果表明,樓內只有一具燒焦的屍體,其餘的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聽到這個結果時,寧夏初身子一顫,臉色劇變。他立刻猜測到分局遇到了市立三院和銀霄大酒店一樣的命運,這是半個月裡的第三起人員集體失蹤案了,而且這次居然還是發生在公安局內部!
波音737已經停靠空港,與廊橋相連接,機艙門打開了。寧夏初緩緩步向出口,準備迎接從公安部和公安廳來的專家小組。
由於是中午休息時間,刑偵分局除了在市裡開會的局長李連祺還有出外工作的刑警及在醫院的寧夏初,只有6人倖免遇難。32人失蹤,1人犧牲。堂堂一個地級市的刑偵分局被人連鍋端了,這樣的大事又豈是漢城市能解決得了?
市公安局緊急從各分局和派出所抽調人手補充刑偵分局編制,同時在案發後半小時內就向省公安廳求助。三起集體失蹤案分別失蹤9、41、32人,再加上失蹤的一名警員,共失蹤83人,此外還涉及到三起命案及系列失蹤案,公安廳也不敢擅專,在第一時間報告給了公安部。於是公安部決定派出一個專家小組,協助省公安廳和漢城市公安局破案。
這架波音737專機上共有公安部專家4人,在省府暫停了一會,省公安廳的6位專家也上了飛機。於是一行10人在聖誕夜緊急趕到了漢城市。
寧夏初用力深呼吸,想控制自己微微顫抖的身體,目光卻緊緊注視著出口。
專家們提著工具箱和行李一一走了出來,有男有女,有老有壯,但爲首者卻只有三十四五歲的樣子,本來俊朗柔和的面部線條被寸許短髮和緊抿的脣破壞了大半,於是流露出的更多的是冷漠與強硬,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掩蓋掉他與寧夏初的酷似。
寧夏初快步迎向前去,溫和的聲音有著無法遏止的波動:“哥!”
年紀輕輕卻已是一級警督官任副處長的寧秋闌點了點頭:“時間緊迫,上車再說。”
市局派來的中巴車早已停在機場外,專家組一出來就立刻上車出發。
昨晚的雪早已在白日的溫暖下消得無影無蹤,但氣溫仍然降到了零度左右,人們歡度聖誕夜的熱情絲毫沒有因爲寒冷和大案迭出而消減。火紅的色彩渲染了黑夜,一切都變得喜慶起來。然而疾馳於市區主幹道上的警用中巴車裡卻冷到了冰點下。
專家們匆忙準備,又緊急趕坐飛機,接下來又有一場硬仗要打,所以都閉目養神起來。
寧夏初微微側頭看向寧秋闌,寧秋闌正偏頭注視著窗外倏忽閃過的街景。寧夏初暗歎了一口氣,收回了目光。兄弟倆已經有六年多沒見面了。寧秋闌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讀大學、碩士、博士一路下來,畢業後直接留在公安部工作。寧夏初在瀋陽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讀完了碩士後就返回了家鄉漢城市。二人最後一次見面還是在六年前父母的葬禮上。自那以後又發生了多少事情啊!寧夏初的思緒飄回了多年以前……
由於刑偵分局辦公樓毀於火災,所以臨時抽調人員成立的刑偵分局將辦公場所遷到了瀛臺賓館公安局招待所裡。
中巴車拉響警笛,一路暢通無阻,在半小時內就到達了瀛臺賓館。市局領導已經等候在那裡。
市局領導熱情歡迎了專家組的到來,並且準備了接風晚宴。但寧秋闌卻直截了當拒絕了:“案情緊迫,儘早進入正題,失蹤人員的生命完全寄託於我們手中了。請準備些速食麪就可以了。”
在準備快餐的同時,專案小組也已成立,由於案件之間互有聯繫,所以就以發生第一起失蹤案的12月9日命名,即“一二九案”。專案小組由市局局長王冷生爲組長,市局負責刑偵的副局長兼刑偵分局的局長李連祺和寧秋闌爲副組長,公安部、廳派來的其他專家和寧夏初爲組員,元氣大傷的漢城市警方全力配合小組工作,合力調查這一系列案件。而目前首要任務就是先找出失蹤的83人。
在公安部、廳派來的十人專家小組裡,共有一名法醫、一名藥物毒物分析專家、兩名微量物證分析專家、一名火災事故調查專家、一名失蹤人員調查專家,以及包括寧秋闌在內的四名刑警。都是經驗豐富的專家級人物,可見上級對漢城市連環案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