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五章 昏招百出

在楊元清近乎固執的堅持下,太平軍依然還是沿用了先打大沽口再打天津的戰術,結果先後四場苦戰下來,靠著太平軍將士前仆後繼的衝鋒衝殺,相對比較先進的武器裝備,太平軍終於還是拿下大沽口的南北炮臺,然而……

然而太平軍卻付出了遠比戰前預計慘重得多的傷亡代價,超過九百名太平軍精銳戰兵葬身沙場,重傷兩百餘人,同時小型蒸汽炮船鎮江號也被清軍炮臺擊沉,餘下的蒸汽戰船艘艘帶傷,傷得最重的廣壽號更是接近報廢,徹底失去戰鬥力。

還有讓楊元清暴跳如雷的事,因爲清軍騎兵及時出兵接應的緣故,四面合圍大沽口炮臺的太平軍竟然沒能殲滅大沽口清軍,一部分守軍不但在清軍直隸提督樂善的率領下突圍成功,撤退時還點燃了清軍的彈藥庫,盡最大可能不給太平軍留下任何可用物資。

大怒之下,楊元清不但把率軍攻堅的太平軍衆將罵了一個狗血淋頭,還不顧石達開的勸阻,下令把抓到的清軍俘虜全部活埋在了海河岸邊的沙灘上。結果消息傳開,直隸清軍將士在憤怒之餘,自然也更加堅定了要和太平軍死戰到底的決心。

上面這些問題其實都還是輕的,對楊元清來說更嚴重的是,因爲他的一味蠻攻,從不考慮太平軍各大軍頭的個人利益,包括石達開在內的太平軍衆將都對他是怨氣滿腹,怒火沖天,然而楊元清對此卻毫無察覺,還早早就打起逼迫石達開和曾立昌等人在天津戰役中充當炮灰的主意。

與此同時,靠著大沽口多爭取到了幾天的備戰時間之後,清軍方面也在天津戰場上做好了最爲充分的決戰準備,全力加固了本來就十分堅固的城防工事,又發動百姓挖掘了三道護城壕溝,引入海河活水灌滿,每道壕溝之後又築有羊馬牆,增加防禦縱深。同時又針對天津北鄰海河這一點,在天津的北門外修築了多座堅固炮臺,準備用來和太平軍水師打火炮對射戰。

除此之外,又因爲太平軍非常不得直隸民心的緣故,不但直隸的地主士紳紛紛慷慨解囊,捐錢捐糧幫助清軍抵禦太平軍,直隸的普通百姓也紛紛自發的投軍效力,爲直隸清軍提供了幾乎取之不盡的人力資源。造成官文不過只是一聲令下,才僅僅一天時間過去,海河北岸上就建起了一座工事完善的龐大壘城,再次加強了天津的防禦縱深。

在這樣的情況下,棄打天津直搗北京無疑纔是太平軍的最好選擇,然而很可惜,石達開幾乎把嘴皮子磨破,太平軍的其他重要將領也幾乎都站在石達開這一邊,甚至就連楊潤清都建議留下一支軍隊保衛艦隊,以陸師主力直搗北京,固執己見的楊元清都堅決不聽。被衆將逼得急了,楊元清還拿出了楊秀清交給自己的黃金佩刀,大吼道:“東王萬歲佩刀在此,再有抗命者,立斬!”

衆將都不敢再吭聲,惟有地位崇高的石達開堅持道:“國宗,我們不是抗令,我們是要你避實擊虛,避開清妖重兵守衛的天津去打京城,圍城打援逼天津清妖北上和我們野戰,這樣我們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清妖的京城難道就比天津好打?”楊元清怒道:“如果天津清妖不肯北上,我們又久攻清妖京城不下怎麼辦?難道你忘了,我們的糧草最多隻夠支持一個來月,如果不趕緊打下天津奪糧,用不著清妖動手,我們餓就能餓死!”

“先打天津,再攻北京!本國宗心意已決,再有違令者,休怪我刀下無情!”

就這樣,太平軍還是向著清軍守備嚴密的天津發起進攻了,結果到了這個時候,太平軍人心不齊的內部問題也徹底暴露無遺,以曾立昌、李世賢和韋俊爲代表的太平軍軍頭全都想保存實力,不肯賣力作戰,在戰場上全都是出工不出力,誰都不願再賣力強攻註定很難拿下的天津城。

不光太平軍的幾個軍頭如此,楊元清自己也在保存實力,不想過於消耗楊秀清的嫡系精銳。結果這麼一來,自然也就苦了目前還有些大局觀的石達開和李開芳,打硬仗拼實力幹苦活,事實上擔起與清軍決戰的重任。同時李開芳所部又都是騎兵,無法參與攻城,只能是在外圍與駐紮在城外的清軍交戰,所以攻城攻堅的苦差使也就全部落在了石達開一支軍隊的身上,打得石軍將士是死傷慘重,叫苦連天,石達開本人也是臉色連日陰沉,逐漸喪失勝利信心。

始終打不下天津也不能全怪太平軍將士無能,主要還是直隸清軍打得既漂亮又頑強,激戰中,直接清軍將士憑藉堅固的工事,以鳥銃和擡槍頑強對抗太平軍的洋槍洋炮,前仆後繼寸土不讓,不但打得頂著門板進攻的太平軍將士死傷不斷,還幾度與太平軍將士展開近身白刃戰,在第一二道壕溝先後失守的情況下,還奇蹟般的靠著反衝鋒奪回了第二道壕溝。讓石達開都忍不住失聲驚叫,“直隸清妖到底是誰的兵?曾國藩的湘妖,吳超越的吳妖,也不過如此吧?”

陸地上打得漂亮,水面上清軍打得更漂亮,在新建炮臺遠不如大沽口炮臺那麼堅固的情況下,直隸提督樂善仍然率領著清軍炮手頑強作戰,以猛烈火力沉重打擊從海河下游殺來的太平軍艦隊,把本就已經遍體鱗傷的太平軍戰艦打得更加的傷痕累累。當身處第一線的樂善中炮戰死之後,羣龍無首的清軍炮臺並沒有出現任何混亂,都司奇車布毅然挑起了指揮重任,而當奇車布也被太平軍的火炮打死後,只是六品千總的王世易又主動站了出來,火線接過指揮權,繼續指揮清軍將士與太平軍血戰到底。

在直隸清軍如此頑強的抵抗面前,最先支撐不住的反倒是堅持要先打天津的楊元清,纔剛看到負傷嚴重的蒸汽炮船天園號有被擊沉的危險,楊元清馬上就下令水師退兵。結果這麼一來,天津清軍當然是歡聲如雷,正在南門外與清軍拉鋸作戰的石達開軍將士卻是士氣大降,石達開本人更是氣得拔刀把面前的案幾都劈了,怒吼道:“打個鳥打?鳴金,退兵!退兵!”

戰敗後的太平軍營地裡一片消沉,中軍帥帳裡卻是喧鬧得有如集市,楊元清大聲怒斥李世賢和韋俊等將作戰不力,李世賢和韋俊等人則大聲分辨,不斷找各種藉口推脫辯解。楊元清直接從南京帶來的範連得和曾玉秀等將卻是各說各的,有的爲李韋等人辯解,也有的幫著楊元清指責他們無能,反倒是真正出了苦力作戰的石達開沉默不語,板著臉一直不肯吭聲。

楊元清的領導能力確實遠不如楊秀清,既沒有二話不說直接收拾明顯在保持實力的韋俊和李世賢等人,又沒能在論證中駁倒他們的無恥狡辯,最後還乾脆拿出了威勢壓人,強令士卒把韋俊、李世賢和曾立昌三人拖出去各打一百軍棍。結果也是到了這個時候,終於看不下去的石達開纔開了口,說道:“楊國宗,大戰在即,把他們都打傷了,誰來統兵作戰?記下這頓軍棍吧,等打下了天津再說。”

考慮到必須要給石達開一點面子,楊元清這才收回成命,指著韋俊等人怒吼道:“看在翼王八千歲的面子上,記下你們這一百軍棍!下次攻城,誰再敢畏敵不前,一觸即潰,本國宗就新帳老帳一起算,直接推出轅門斬首!”

韋俊和李世賢等人忍氣吞聲的應諾時,石達開又說道:“國宗,天津城防過於堅固,城裡的清妖又十分頑強,短時間內肯定很難打下來。你如果還是堅持要先打天津後打京城,我也不反對,但我們最好是分出一支兵馬,去攻取寧河、玉田和豐潤這些清妖守衛不夠嚴密的城池,奪取糧草供給天津戰場。”

軍糧不足,楊元清倒是沒有拒絕石達開的這個提議,然而楊元清纔剛點頭,太平軍衆將就已經爭著搶著擔任偏師任務,甚至就連棒傷未愈的太平軍老將朱錫琨都加入了爭奪,要帶兵去打其他城池奪糧——誰都不願意再被楊元清直接指揮下去。

“都給本王閉嘴!”石達開突然大吼了一聲,壓住了太平軍衆將的爭奪聲音,然後石達開纔對楊元清說道:“國宗,這個任務只能由我和李丞相去,清妖騎兵在天津外圍虎視耽耽,見我軍分兵奪糧,必然會全力阻攔,只有我和李開芳聯手,纔有把握在攻城奪糧的同時對付他們!不然換了任何人去,都必然毫無勝算!”

太平軍衆將紛紛撇嘴不滿石達開的狂妄,楊元清也萬分猶豫,遲疑了許久才說道:“翼王,你久戰辛苦,天津戰場這裡也離不開你的坐鎮,還是讓別人去吧。”

“天津這裡怎麼離不開我了?”石達開無比窩火的說道:“我走以後,你們立營自保總做得到吧?等我奪取了足夠的糧食回來再攻城,這總行了吧?”

不願讓石達開脫離控制的楊元清還是不肯,堅持要讓石達開繼續留在天津戰場。石達開本來就火氣正大,又被楊元清一再拒絕後也更加的心灰意懶,乾脆怒吼道:“那好,隨便你,你安排就是了!”

言罷,石達開還直接衝出了中軍大帳,而楊元清目送石達開離開後,先是臉色陰沉了許久,然後才吼道:“韋俊,曾立昌,你們各自率領本部兵馬東進奪糧,務必要攻破寧河、玉田和豐潤三城,爲我軍奪取足夠的糧食!”

不願在天津堅城下過於消耗實力的韋俊和曾立昌歡天喜地答應,楊元清卻又指著他們吼道:“記住,如果完不成差使,定斬不饒!”

於是乎,韋俊和曾立昌二人第二天就各自率領本部人馬向東北方向的寧河縣城開拔了,結果清軍斥候探得這一動靜後,清軍主帥官文果然在第一時間命令勝保率領騎兵增援寧河,阻攔太平軍攻城。同時直隸總督恆福也指出道:“長毛分兵去取寧河,目的必然是爲劫糧自給。寧河守軍不多,勝保將軍也未必有把握一定能攔住他們,我們應該早做準備,提防寧河真被長毛攻破。”

只盤算了不到三分鐘,官文就斬釘截鐵的說道:“給寧河縣令去文,叫他做好燒糧準備,一旦寧河難保,立即盡焚城中糧草!明白告訴他,只要燒燬了城裡糧食,那怕他丟了寧河縣城,本欽差也上表朝廷,請朝廷不追究他的失土之罪!但他如果把一顆糧食留給長毛,本欽差也要奏請朝廷滅他滿門!”

瘋狂起來的清軍也的確可怕,在寧河戰場上,雖然靠著曾立昌軍大量裝備的先進武器,太平軍幾次打退了清軍騎兵的突襲衝鋒,同時韋俊也靠著太平軍拿手的地道攻城戰術,順利炸塌了寧河城牆。然而卻是城牆剛倒,城內清軍就毫不猶豫的點燃了城中糧倉,再等太平軍將士衝到糧倉前搶救時,被火藥加火油引燃的寧河糧倉早已化爲了一片火海,再也無法挽回撲救。

有朋友肯定要問,太平軍不會搶城內外的百姓糧食嗎?答案是季節太不湊巧,時值初夏,田裡的糧食還沒成熟,民間的糧食也快要吃光,再加上百姓畏懼戰火塗炭,早早就帶著能帶走的救命口糧逃走,太平軍就是刮地三尺,盡略民間,也沒撈到幾顆糧食。

更狠的還在後面,寧河城破的當天晚上,正當曾立昌和韋俊因爲打破了城池都還一無所獲而沮喪失望的時候,勝保又派人給太平軍送來了一道書信,明白告訴曾立昌和韋俊說——不管太平軍攻打直隸那一座城池,只要城一破,城裡的地方官就馬上燒糧!

倒吸了一口涼氣之後,曾立昌和韋俊當然是在第一時間把情況對楊元清做了報告,然而回答他們的,卻是楊元清使者帶來口信大罵,“清妖燒糧怕什麼?只要你們動作快,別給清妖燒糧的機會不就行了?記住,如果搶不到足夠我軍三個月用的糧食送到天津,一律斬首問罪!”

聽到這話,曾立昌和韋俊當然是臉色一個比一個更難看,還一起在心裡說道:“難道楊元清要故意逼死我?”

事還沒完,趾高氣昂的傳達楊元清口信後,楊元清派出的使者離開寧河返回天津途中,還十分幸運的迎頭碰上了一支清軍騎兵的巡邏哨隊…………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清忠臣第六百一十二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四百八十五章 臨陣換帥第四百一十八章 莫名其妙第四百九十二章 虧本交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必須拆散第六百二十章 自救者天救之第五百七十七章 出征前夕第三百零二章 被出賣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驚心動魄第三百零九章 炒作手段第二百四十五章 湘軍末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只能攤牌第五百一十八章 另一個辦法第三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城破時刻第四百五十章 攻守易勢第二百八十九章 扎火囤第二章 我養你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一要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人多是蟲第六百二十九章 泰安大戰第四百零九章 決戰大冶(7)第二百九十七章 什麼叫國際公法?第九十二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六十八章 沒能領會卻更壞第二百四十二章 好心辦壞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念俱灰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水人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贖罪機會第六百三十五章 老馬失蹄第三百四十九章 碰上硬茬第一百零二章 幸未辱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乘機攬權第二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勝利時刻第六百一十八章 忠王不忠(上)第七十八章 仍有危險第三十七章 拜師得字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中聯手第二十二章 特殊信使第二百五十章 任期危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吳軍善政第三百三十五章 寧與長毛第五百零五章 齊心協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從容自信第二百五十章 任期危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民意難違第五百七十四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九十章 風平浪不靜第一百六十四章 順水推舟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做鷸蚌第六百四十七章 荒唐時代第三十五章 玩笑開大了第九百五十八章 尊重日本風俗第九十七章 主動請戰第二百零三章 真變刺蝟第六百零六章 最長之夜(5)第五百九十七章 比誰都合適第四百七十二章 虎!虎!虎!第三百一十章 大清忠良多第二百四十章 不能見死不救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二十五章 禍水外引第三百章 保護圓明園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第五百三十二章 孤軍深入第四十三章 我要辦團練第六百六十五章 習慣成自然第三百九十一章 借路伐吳第一百七十四章 歷史真相第一百零一章 深明大義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六百零七章 清還債務第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上海灘(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第一百零五章 小看了敵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死不瞑目(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文明的復仇第九十六章 好人師兄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遂人願第九百六十一章 海軍馬鹿第五百一十三章 可能中計第五百零一章 吃獨食第一百六十九章 聯手破敵第三百九十五章 弦高犒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三十五章 要挾利誘第二百九十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九十四章 外交失誤第五十九章 拆遷計劃第五十五章 守城第一槍第一百一十二章 被迫南撤第二百八十一章 驚心動魄第六百三十三章 削弱版蔣幹盜書第五百四十四章 效果非凡第三百八十章 今昔往昔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清忠臣第六百一十二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四百八十五章 臨陣換帥第四百一十八章 莫名其妙第四百九十二章 虧本交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必須拆散第六百二十章 自救者天救之第五百七十七章 出征前夕第三百零二章 被出賣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驚心動魄第三百零九章 炒作手段第二百四十五章 湘軍末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只能攤牌第五百一十八章 另一個辦法第三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城破時刻第四百五十章 攻守易勢第二百八十九章 扎火囤第二章 我養你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一要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人多是蟲第六百二十九章 泰安大戰第四百零九章 決戰大冶(7)第二百九十七章 什麼叫國際公法?第九十二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六十八章 沒能領會卻更壞第二百四十二章 好心辦壞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念俱灰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水人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贖罪機會第六百三十五章 老馬失蹄第三百四十九章 碰上硬茬第一百零二章 幸未辱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乘機攬權第二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勝利時刻第六百一十八章 忠王不忠(上)第七十八章 仍有危險第三十七章 拜師得字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中聯手第二十二章 特殊信使第二百五十章 任期危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吳軍善政第三百三十五章 寧與長毛第五百零五章 齊心協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從容自信第二百五十章 任期危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民意難違第五百七十四章 魔高一丈第一百九十章 風平浪不靜第一百六十四章 順水推舟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做鷸蚌第六百四十七章 荒唐時代第三十五章 玩笑開大了第九百五十八章 尊重日本風俗第九十七章 主動請戰第二百零三章 真變刺蝟第六百零六章 最長之夜(5)第五百九十七章 比誰都合適第四百七十二章 虎!虎!虎!第三百一十章 大清忠良多第二百四十章 不能見死不救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二十五章 禍水外引第三百章 保護圓明園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第五百三十二章 孤軍深入第四十三章 我要辦團練第六百六十五章 習慣成自然第三百九十一章 借路伐吳第一百七十四章 歷史真相第一百零一章 深明大義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六百零七章 清還債務第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上海灘(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第一百零五章 小看了敵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死不瞑目(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文明的復仇第九十六章 好人師兄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遂人願第九百六十一章 海軍馬鹿第五百一十三章 可能中計第五百零一章 吃獨食第一百六十九章 聯手破敵第三百九十五章 弦高犒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三十五章 要挾利誘第二百九十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九十四章 外交失誤第五十九章 拆遷計劃第五十五章 守城第一槍第一百一十二章 被迫南撤第二百八十一章 驚心動魄第六百三十三章 削弱版蔣幹盜書第五百四十四章 效果非凡第三百八十章 今昔往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宾川县| 四会市| 万全县| 巴林右旗| 泸西县| 蒙阴县| 珲春市| 多伦县| 东方市| 九江市| 精河县| 鹿邑县| 营口市| 乌兰浩特市| 神木县| 榆社县| 化州市| 西安市| 鹤岗市| 通许县| 西宁市| 高平市| 英吉沙县| 东至县| 南川市| 金昌市| 怀安县| 灵丘县| 柳河县| 江城| 天祝| 西畴县| 南江县| 色达县| 禹城市| 大宁县| 镇雄县| 响水县| 武川县| 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