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章 海灣之主(上)

“主公有令,自當謹從,”我滿口答應,接著卻提出了疑問,“只是義兄曾聲明不喜俗務不願出仕,主公也曾應允……”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義周殿下即將成爲將軍候補,之後的事務和交往會愈見繁雜,你就說服石谷大人回來幫忙如何?他畢竟是前公方義輝公的申次衆。”對於有用的人,信長還是頗有耐心的。

“這……義兄目前已經前往三河,說是想領略我前年所見的鳳來寺風物。”我恭敬的回答道。

“無妨,義周殿下可以等候石谷大人歸來。”

“冒昧請問一下,主公是想讓義兄負責什麼事務呢?”

“還用說嗎?自然是負責和公家聯絡。”信長的神情有點不耐煩了。

“以義周殿下如今的身份,負責和公家聯絡的話,大概要在本家有重臣的身份吧但是義兄即使出仕本家,驟然獲得這樣的地位,似乎很不合適……”我提醒信長。

“”唔……你說的也有道理,”信長摸著八字鬍,他當然不可能給石谷賴辰這樣的地位,“以你來看,本家的各位重臣,誰比較適合負責這件事情呢?”

“臣下推薦貞勝殿下。貞勝殿下原本就負責本家的部分外交事宜,負責此事正是順理成章。而且此次主持返還莊園,正好和二條、九條兩家結下一份情誼,以後交往也會親近一些……”

“聽說你有意爲家臣前田玄以迎娶貞勝的次女,可有此事?”信長突然問道。

“確有此事,”我坦然承認,“玄以擔任臣下的寺社奉行以來,雖然沒什麼大功,卻是兢兢業業,從無差錯,貞勝殿下也頗爲讚賞……而且玄以是美濃前田家僅存的嫡流,臣下促成這件事情,也是出於響應主公的號召,促成美濃衆與尾張衆聯姻,以加強雙方之間的羈絆。”

歷史上,前田玄以娶的就是村井貞勝的次女。現在提前一些,不會有什麼關係吧前田玄以今年都要二十八歲了,乃是標準的大齡青年。至於地位問題,倒是沒什麼阻礙,侍大將蜂屋賴隆可以娶家老丹羽長秀的妹妹,我作爲家中家老,手下重臣娶主家部將之女,那就更不成問題了。

“那就這樣吧。”信長表示了同意。

……,……

回到三重城,我繼續著手水軍的事情,這是目前我吉良家最重要的事務。

當初在大河內城下,九鬼嘉隆以恭謹任事的態度贏得了信長的歡心,成爲信長的直屬附庸,作爲人質的九鬼家家主澄隆,也被我送往了小牧山城。此後,由於陸上的強敵北畠家已經和睦,九鬼嘉隆開始試圖往海上發展;另外,掌握北畠家政務的木造具政也在重建水軍,負責具體事務的就是其長子、去年元服並拜領信長偏諱的木造長政。這樣一來,爲了牢牢控制津屋的海上商道,我就必須大力加強水軍,以保證本家在伊勢灣的絕對優勢。

我目前的水軍,可以說是不倫不類,對於海上作戰並沒有多少經驗。當初覆滅北畠家水軍,實際上是一場陸戰;消滅志摩七黨,也是有賴於九鬼家的指引,然後以絕對優勢進行壓制。在大部分時間裡,水軍主要是作爲運輸力量在使用,在海上的戰績,不過就是搶劫了多少商船、消滅了多少反抗的護衛之類。

如今九鬼家、北畠家陸上無事,都分別開始重建水軍,我一下子就感到了不小的壓力。他們兩家對於海戰的經驗,絕對是在我方水軍之上的。

幸好我家中也有巖鬆經定這樣的水軍宿將,水軍衆中也有不少積年的海賊。另外,川並衆的諸人算是水軍出身,後來招收的人員也基本來自各個港町,訓練起來不算困難。

去年整整一年,本家都是在忙著加強水軍、訓練戰術的事情。經過嚴鬆經定等人的努力,還真是弄出了一些東西。而我唯一進行干涉的,就是水軍主力的武器配備。

原本他們仍然打算以接舷戰爲主要作戰模式,船上基本上配備的仍然是飛爪、撞角之類,而個人武器依然以長刀爲主。但是我清楚的知道,以這樣的作戰方式,是無法與村上水軍、淡路水軍爭雄的,甚至可能被全力發展的志摩水軍超過,所以我堅持要裝備大量的鐵炮,同時仿製瀨戶內水軍的焙烙玉。

所謂的焙烙,原本是一種烹飪的陶器,兩邊有耳柄,可以作爲炒鍋,最初據說是用來燒芋頭。後來村上水軍將火藥填充其中,以火繩爲引線,然後用繩子穿住耳柄,製成了最原始的焼夷弾。使用的時候,先點燃火繩,差不多的時候就牽著繩子投出去,一方面以爆裂的陶片殺傷敵軍,一方面將敵船引燃,實在是兇殘無比的利器。歷史上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時,九鬼嘉隆無力應付這樣的攻勢,所部三百艘戰船幾乎全軍覆沒。

其實這種焙烙的技術含量並不高,仿製的難度很小,在瀨戶內海的三島水軍、乃美水軍、兒玉水軍及淡路水軍中已經普及,乃是居家旅行、殺人放火必備之物。最大的難點,是在於保證火藥的供應。日本火山衆多,盛產硫磺,但是硝石只能依靠進口。在毛利家傳世的文書中,就有多次以大量石見銀購入硝石的記錄。不過,既然我擁有津屋及商道,硝石供應自然不成問題。

但是鐵炮的問題就比較突出了。在陸上的時候,鐵炮隊可以抵前射擊,然後從容撤退,並且以長槍隊、騎馬隊遮護;但是水上作戰,乃是以船隻爲基本單位,調動和掩護肯定不如陸上靈活。而且鐵炮用於水上作戰時,根本沒有什麼地形可資利用,只能抵前射擊,這樣的話,一旦受到多支小股快船的突襲,由於鐵炮射速偏慢,應付起來就十分吃力了,很可能被突破防線的敵方快船接舷攻上。這是巖鬆經定等人反對大規模列裝的主要原因。

而且,鐵炮的成本和損耗,相對於長刀、長槍來說實在太高了。雖然我家中財政非常寬裕,也沒必要這樣亂花……

不得不說,他們的擔憂確實很有道理。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三個方面分別著手。

首先是鐵炮本身。目前日本所用的基本全是前裝火繩鐵炮,不僅裝彈要耗費時間,而且點火比較麻煩,特別是在水戰時,萬一火繩或者火藥被打溼,那就基本上等於是廢了。但是,據我所知,同時代在歐洲已經發明瞭燧發槍,按點火方式的不同分爲兩種。一種是是德國鐘錶師約翰?基弗斯發明的轉輪打火燧發槍,就是以彈簧將一個帶齒鋼輪與燧石壓在一起,扳動扳機的時候,鋼輪就會快速旋轉,其邊緣與燧石摩擦產生火花,進而點燃引火藥。但是這樣的結構過於精緻,需要較高的工藝水準,相應的成本就比較高昂。

另外一種擊錘點火的就比較簡單了,和火繩槍相比,不過是把火繩夾換成了燧石夾,然後在傳火孔邊設置擊砧,射擊的時候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燧石夾上的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就會冒出火星引燃點火藥。歷史上這種槍由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紀二十年代發明,不久就在很多國家傳開,到了八十年代,已經成爲很多歐洲國家的制式裝備。但這種槍還沒來得及傳到日本,豐臣秀吉就已經發布了伴天連追放令,下令驅逐所有的傳教士,並且對南蠻商人作出了種種限制,後來德川幕府時期,更是閉關鎖國,所以直到十九世紀,日本還是使用的火繩槍。

如果我換用這種鐵炮,那麼勢必大大加快鐵炮的射速,從而獲得更強大的戰鬥力。以我目前和葡萄牙商人的關係,這件事情不難辦到。同時爲了保證技術優勢,或者還有限制日本戰力的考慮,我要求葡萄牙商人只向我提供燧發鐵炮。這一要求正中他們的下懷。目前歐洲還有不少庫存的火繩槍需要處理,而日本顯然是一個傾銷的好地方,這一點各國商人之間都有默契。要不是我特別要求提供燧發槍,而他們要保持和我的友好關係,否則給我的肯定還是老式的火繩槍。

其次,我決定正式進行三段擊訓練。雖然我早知道這種射擊方式,但之前我一直不太感興趣。以火繩槍的射速,即使採用三段擊,也無法連續射擊,三輪過後,至少有半分鐘的射擊間隙。而且使用三段擊有個條件,那就是配備大量鐵炮,不然的話,每段射擊的威力就太小了,這也是我之前一直堅持齊射的原因。不過,這種方式用來對付多支小股敵人的話,倒是非常使用的。

第三就是水軍的作戰方式了。在完成了前兩項改進後,這個問題我全部交給了他們。不久,他們就拿出了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陣勢。

那是去年三月的事,記得當時,我一接過他們描繪出的陣勢圖,立刻就是虎軀一震:唉呀媽呀,這貨不是大名鼎鼎的河蟹麼

“是。的確是河蟹……”巖鬆經定詳細的向我解釋著這個陣勢,“陣勢最前面的是兩隻大螯,每隻夾子分別由兩列配備快速關船的鐵炮隊組成,遇敵之後就成兩翼張開包抄,是第一批的攻擊力量,這兩支螯注重靈活機動,一旦遇到硬茬,就能快速收回保持實力,然後再伺機伸出;其餘的八隻腳以長刀隊爲主,並且配備一些焙烙,用來保護鐵炮船、指揮船或者進行攻堅戰;而蟹身就是本陣了,由五艘安宅船組成,配備鐵炮隊和長刀隊,指揮船居於中間,四船在周圍護衛,必要的時候也參與作戰;再就是頭上的兩隻觸眼,同樣由快速關船組成,負責各船之間的聯絡和運輸……”

“唔。不錯”我點頭讚賞道。這樣一個陣勢的確很適合發揮我方鐵炮、焙烙的長處,河蟹果然是極爲威武的存在啊

“是誰想出這個陣勢來的?”我決定給予褒賞。

“回主公,是船大將二見浦甚八”

哦,我記起來了,就是二見浦之戰時,在北畠水軍營地放火、差點配上性命的那個。因爲立下大功,當初我越級提升他爲船頭……現在卻已經晉升爲船大將、有資格參與水軍中的大事了麼?

“把他叫過來吧”我命令道。

巖鬆經定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就帶著二見浦甚八回到了這裡。

“臣下拜見主公”他幾乎五體投地。

“這個陣勢,是你想出來的嗎?”看見他這個姿勢,我忽然覺得有些熟悉……對了,木下秀吉在信長面前,差不多就是這樣的。

回答道。

“你是怎麼想到的呢?”

“回主公,臣下幼年貧困,常常在溝渠中抓魚來吃,有時候碰到河蟹,那就是難得的美味了……只是要抓河蟹的話,必須從背上下手,不然就會被夾住。臣下覺得,本家的水軍如果排成像螃蟹身子那樣的陣勢,就肯定很不好對付,因爲天上不會伸下手來呀……”

“倒是一個頭腦靈活的人。”我點了點頭。天上是不會伸手,但是有可能掉炸彈。當然,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

“是多謝主公誇獎”他顯得非常的激動。

“唔……該怎麼獎勵你呢?”我仔細的打量了他兩眼,感覺越來越有猴子的神韻,同樣是出身寒微,同樣是機靈多變,同樣是爲了功勞奮不顧身,甚至還是同樣的謙卑。

有這樣一個臣下,對於主君來說,大概算是幸運吧只要能夠給予重用,並且始終壓在他頭上,他就會恭謹而得力。

我作了一個決定。

“……就獎勵你一座城如何?”

“是……啊一座城”他驚訝的擡起頭來,臉上滿是不敢相信的神色。

“不錯。就是一座城……三重城周圍會有十二座支城,你既然想出了這一陣勢,就作爲巨蟹城的城主吧。”

其實,那十二座支城並未附帶什麼領地,但是能成爲城主,就代表著在本家直屬軍勢中的地位,就有資格參與指揮本家的常備、預備或者水軍。

“臣下願爲主公效死只要主公有令,就算是刀山油鍋面前也不會退縮”二見浦甚八顫聲發誓道,全身忍不住抖動著。

“只要你忠心任事就行了”我點了點頭,“如今你已是一城之主,二見浦這樣非正式的苗字就不適合使用了……大和國宇智郡有豪族二見氏,源出佐竹家,也算是名門出身,先代曾在南朝擔任從五位下遠江守。你就以二見爲苗字,改名二見光成如何?”

“謝主公賜名”原來的二見浦甚八、現在的二見光成再次大禮參拜。

第145章 一觸即發(上)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69章 海灣之主(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下)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99章 各人抉擇(下)第25章 騏驥之躍第159章 畿內之冬(中)第118章 勢態調整(中)第113章 教派之爭(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82章 心安何處(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31章 信康事件(中)第7章 武士之序第35章 淺野一家第127章 荒木覆滅(下)第55章 赤崛覆滅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下)第53章 攻略北勢第57章 公方之慮(下)第138章 天正夫人(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138章 天正夫人(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58章 秋意漸濃(下)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119章 亂世人心(下)第118章 勢態調整(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19章 亂世人心(上)第163章 國策之爭(中)第107章 武田退兵(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中)第158章 秋意漸濃(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上)第33章 長島僧人第78章 三好退治(上)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9章 利家之怒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144章 局中之人(下)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79章 堺町之行(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15章 第一回合(中)第145章 一觸即發(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114章 紀伊征伐(中)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09章 霸業將成(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15章 第一回合(下)第3章 後事且不計第122章 琉球處置(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65章 峰迴路轉(下)第57章 公方之慮(上)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97章 淡路立國(上)第133章 變之序幕(中)第71章 險道偷襲(上)第125章 紛繁家務(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87章 永祿之末(上)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67章 伊勢平定(上)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上)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41章 整合水軍第166章 川流不息第116章 天正通寶(下)第56章 轉戰大和(下)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98章 何種立場(下)第152章 態勢之爭(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133章 變之序幕(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138章 天正夫人(下)
第145章 一觸即發(上)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69章 海灣之主(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下)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99章 各人抉擇(下)第25章 騏驥之躍第159章 畿內之冬(中)第118章 勢態調整(中)第113章 教派之爭(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82章 心安何處(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31章 信康事件(中)第7章 武士之序第35章 淺野一家第127章 荒木覆滅(下)第55章 赤崛覆滅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下)第53章 攻略北勢第57章 公方之慮(下)第138章 天正夫人(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138章 天正夫人(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58章 秋意漸濃(下)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119章 亂世人心(下)第118章 勢態調整(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19章 亂世人心(上)第163章 國策之爭(中)第107章 武田退兵(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中)第158章 秋意漸濃(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上)第33章 長島僧人第78章 三好退治(上)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9章 利家之怒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144章 局中之人(下)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79章 堺町之行(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15章 第一回合(中)第145章 一觸即發(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114章 紀伊征伐(中)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09章 霸業將成(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15章 第一回合(下)第3章 後事且不計第122章 琉球處置(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65章 峰迴路轉(下)第57章 公方之慮(上)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97章 淡路立國(上)第133章 變之序幕(中)第71章 險道偷襲(上)第125章 紛繁家務(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87章 永祿之末(上)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67章 伊勢平定(上)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上)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41章 整合水軍第166章 川流不息第116章 天正通寶(下)第56章 轉戰大和(下)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98章 何種立場(下)第152章 態勢之爭(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133章 變之序幕(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138章 天正夫人(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昔阳县| 吉木萨尔县| 黑龙江省| 红安县| 南皮县| 磴口县| 安福县| 南阳市| 沐川县| 彰化市| 白银市| 陇南市| 阿图什市| 屏山县| 黔西县| 手机| 华亭县| 合阳县| 贵州省| 柳州市| 成武县| 舟山市| 赞皇县| 梧州市| 宣化县| 龙岩市| 太原市| 信阳市| 墨脱县| 保德县| 库车县| 黑水县| 互助| 铅山县| 石嘴山市| 南召县| 西宁市| 克什克腾旗| 会泽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