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章 信長勢成(下)

到了永祿十年,信長終於打開了僵局,突破口是內藏頭山科言繼。

應仁之亂後,朝廷財政異常窘迫。後柏原天皇即位二十一年,才得以依靠越前朝倉家的獻金舉行正式儀式;等到駕崩時,卻又無錢下葬,屍體放了兩個半月,才由三好長慶在京都徵收六百貫別棟錢(房產稅)舉行葬儀。同樣由於缺錢,其子後奈良天皇的即位儀式也被迫延期近一個月,並且只能草草舉行。鑑於這個原因,後奈良天皇被迫整頓皇室財政。山科家歷代擔任內藏頭一職,負責朝廷財政運營,當代家主山科言繼便開始負責在各地募集皇室用度。

山科言繼多才多藝,所精通的技能之豐富,即使是在公家中也非常罕見。他不僅很好的繼承了山科家的家業笙、製藥兩項技能,而且精通漢醫、宴儀、雙陸、蹴鞠等,還跟隨三條西公條學習和歌。依靠這些技能,他積累了豐富的人脈,同時爲皇室募集了相當數量的資金。等到正親町天皇即位,資金方面就已經比較從容了。

而正親町天皇即位時,最大的一筆資金是來自於織田信秀。爲了答謝織田家,山科言繼於1533年專程來到美濃,向平手政秀等人傳授和歌及蹴鞠技藝,從而和織田家結下了緣分。

此外,山科家和織田家還有另外一重緣分。去年年中過世的吉乃夫人,所在的生駒家乃是山科家的支流。

永祿十年二月,山科言繼前往關東,於三月十日說服結城家重臣水谷正村回覆了皇室的御料地。作爲謝禮,山科言繼承諾向水谷正村承諾,將給予他從五位下伊勢守任官推舉。而後山科言繼返京,路經尾張時,信長特地挽留招待。爲了這件事,信長還把我召到了小牧山城,作爲山科言繼的陪侍,理由是我擅長和歌——當初我在三河與井伊直虎以和歌酬唱,天知道他是怎麼知道的

在這個時代,和歌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技藝。如今繼承這兩門技藝並以之爲家業的,是冷泉流的冷泉家和二條流的三條西家。他們擁有著《古今和歌集》所收和歌的解釋及賞析,與之相關的“古今傳授”,是中世紀和歌界的最高秘傳,別家能夠得到這一秘傳的,前代只有幕府奉公衆東常緣、東常緣所傳的飯尾宗祇,本代只有幕府御供衆細川藤孝。據說明智光秀曾經向細川藤孝學習和歌,卻沒能得到“古今傳授”,而山科言繼雖然師從三條西公條,同樣也未能得到最高秘傳。

但是這所謂的“最高秘傳”,對我來說是在算不上神秘?!豆沤窈透杓吩诂F代都已經結集出版過好多次了,作爲商務日語系的學生,我自然免不了接觸一些,而出版的《古今和歌集》,自然附有詳細的解釋和賞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咱也算是接受了“古今傳授”的連歌師呢……

在賞花會上,山科言繼對於我的和歌造詣評價極高,之後聽說我在三河以和歌折服美人的“風雅”事蹟,更是大爲讚歎。至於那三首和歌,當即就被他錄入了自家的筆記。這倒是一件意外的事情,我知道,這下我鐵定要名傳後世了。他的日記名爲《言繼卿記》,一直記了五十年,是研究日本戰國史的一級信史,資料認可度比什麼《甲陽軍鑑》、《武功夜話》之類的要高得多。

另外,這部日記還是日本最古老的診療筆記。山科家以製藥之學傳家,言繼本人又兼研漢醫,是這個時代的醫道大家,他的日記中自然也有行醫方面的內容。更難能可貴的是,山科言繼還爲京都的町衆進行診療,對於有些窮困的貧民,甚至免費贈送藥物,在他的日記中,有很多平民人物出現。

這樣一個人,即使拋開公面上的關係,也值得結交一番。

當然了,信長自然有他的目的。聽到水谷正村得到從五位下伊勢守任官推舉,信長就想以足利義周的名義獻上美濃的御料地,委託山科言繼推舉義周擔任從五位下左馬頭。只可惜,雖然同樣是從五位下,但是兩者之間的涵義卻是有天壤之別。

一聽到是義周的任官推舉,山科言繼立刻面有難色。

“此事吾實在無能爲力,如果是彈正大人的話,憑著這番忠敬之意,即使是敘位從四位都不難辦到。但是要通過足利殿下的這一推舉,就非得經過武家傳奏不可……”

“那麼,請問現任武家傳奏是哪一位閣下呢?”信長問道。

“正是現任關白的近衛前久閣下?!鄙娇蒲岳^回答,然後爲信長解釋了一番。

在室町時代,擔任武家傳奏的基本只限於近衛、日野兩家,而歷任將軍的正室,差不多都是從這兩家迎取。以日野家爲例,就出了6代將軍的正室,側室還沒有計算在內。例如第六代將軍足利義教的側室日野重子(正室是其姊姊日野宗子),就生育了第七代將軍足利義勝和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兄弟兩人。

目前日野家的家主是日野輝資,今年才十一歲,還沒有履職的能力;而另一位武家傳奏近衛前久,卻正好是足利義秋的親表兄,自然不會給自家表弟添堵。除非信長有三好家那樣的條件,能夠在京都附近佈下重兵威脅他。

這件事情,信長目前自然是辦不到的。事情似乎就陷入了僵局。

“在下似乎聽說,日野輝資閣下並非日野家的子嗣?”看到足利義周明顯露出的失望表情,我忍不住出言幫忙了。怎麼說他也是我迎進織田家的。

“正是。日野輝資閣下出自日野家的分家廣橋家。十年前日野權大納言晴光入道照嶽閣下身故時,嫡子晴資早已夭折,所以前公方義輝公命令廣橋權大納言國光閣下當年出生的次子繼承日野家,爲此還曾經和支持飛鳥井全大納言雅綱之子資堯的已故三好修理大夫起了一場爭執……”山科言繼非常驚訝的望了我一眼,“沒想到吉良殿下居然知道這件事情啊”

“在下義兄石谷賴辰久居京都,和幾位公家的閣下有所交往,所以瞭解一些,以前偶爾和在下提到過。”看到信長同樣投來驚訝的目光,我順口遮掩道。

“原來是賴辰大人?!鄙娇蒲岳^點了點頭。

居然蒙對了,石谷賴辰和山科言繼果然認識……不過他們一個熱愛遊歷,一個到處奔波,有所交往倒也不奇怪。

“那麼,廣橋權大納言閣下是否能夠幫忙呢?”我問道。

“國光閣下也幫不上忙。但是,國光閣下的父親、廣橋內大臣兼光殿下倒能說得上話。日野晴光閣下去世後,廣橋兼光閣下代理過武家傳奏一職,只是前幾年就已經隱居了?!鄙娇蒲岳^沉吟道。

“不知廣橋國光閣下家中可有尚未出閣的女公子?”

“有一位,名叫廣橋永子……哦吉良殿下是說……?”山科言繼突然明白了我的意思。

信長也明白了。他向足利義周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足利義周很快就做出了決定,躬身向山科言繼施禮:“吾願迎娶廣橋國光閣下之女爲正室,可否煩勞山科閣下代爲玉成?”

“此事不成問題。”山科言繼爽快的答應了。

“如此就仰仗山科閣下了。事成之後,義周殿下自當送上厚禮,以表謝意?!笨椞镄砰L代足利義周承諾道。

山科言繼長袖善舞,自然不是迂腐之人:“足利殿下厚意,吾卻之不恭,就愧領了。”

“那麼,這樣就可以了嗎?”足利義周欣喜的問道。他指的是朝廷承認他將軍候補身份的事情。

山科言繼也明白他的意思。他搖了搖頭:“即使廣橋兼光閣下願意幫忙,也還需要一位有力的大臣從中斡旋。廣橋兼光閣下畢竟隱居了數年,在朝中的人脈已經不足以推動這項任命了?!?

“閣下認爲,應該再聯絡哪幾位呢?”信長立刻追問。

“……前關白二條左大臣晴良公一人足矣,”稍加思考後,山科言繼回答了信長,“廣橋兼光閣下曾與晴良公之父、前關白二條尹房公逗留大內家多年,彼此頗有交情。如果是兼光閣下,晴良公定會支持……而且晴良公長子入繼了九條家,如今已經成年。只要晴良公出面支持,九條家也會贊同這一任命的?!?

“貞勝,目前我家領內可有九條家或者二條家的莊園?”信長轉向村井貞勝。

“武儀郡的揖深荘,聽說曾經是攝關家的莊園,後來被當地豪族侵佔,然後歸於長井道利。如今長井道利已經敗亡,揖深荘就屬於本家了……但是不知道是攝關哪一家的。”村井貞勝想了想。

“我決定,就是九條家和二條家的了。整理之後,就返回了吧”信長很快就作出了決定。

他的這一決定,非常敏銳的點到了關鍵。山科言繼點了點頭:“彈正大人高義,兩家都會欣喜的接受吧……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了?!?

的確,目前九條家已經窮得不像樣子了,正等著米下鍋呢有半個莊園作爲贈禮,什麼事情都好說了吧

自應仁之亂後,排場極大的九條家失去了大部分莊園,家中立刻就捉襟見肘。文明4年(1572年),九條家家主九條政基在阪本避難,爲了辦理公事,向自家母方的表弟、九條家家令唐橋在數借了兩百貫,並以唯一尚存的家領、日根荘入山田村次年的段錢作爲抵押。但是這唯一的家領馬上就被根來寺給侵佔了,唐橋在數根本收不上錢來。好在當時兩家的關係還好,就暫時擱置了債務。後來九條政基的兒子九條尚經繼承家主,和掌握家政的唐橋在數鬧對立,唐橋在數於是舊債重提,要讓九條家拿自家的宅邸抵債,九條政基、尚經父子試圖和唐橋在數談判,卻無法讓他退讓,一怒之下就殺了唐橋家滿門。唐橋家同族的菅原家對此極爲不滿,向天皇提起申訴,控告九條政基、尚經父子,結果負責此案的敕使白川宮忠富王援引治承之亂時處罰鬆殿基房的先例,剝奪了政基父子的任官資格。這讓九條家的財政狀況徹底破產。

(關於唐橋事件,九條道一的解釋很浪漫化和武士化,說是九條家從唐橋家借藏書,然後從書中發現了唐橋家先代謀害九條家先代的陰謀記錄,所以纔在一怒之下砍了唐橋家滿門??戳巳瘴挠涗涐幔覍Φ酪痪恼f法深表懷疑。不過爲先人諱,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等到尚經之子九條植通成年,雖然擔任了關白,卻窮得無力應付公事開支,只得辭職了事,前往攝津國隱居。他甚至連婚都沒結,唯一的消遣,就是研究《源氏物語》……到了五十多歲,眼看著時日已經無多,九條植通就過繼了二條晴良的長子,取名九條兼孝,作爲養子繼承家業。而七歲的兼孝一進入九條家,立刻就被授予從三位的高階。

對於侵佔莊園的一般大名和中小豪族來說,肯定不會把到手的領地吐出來,反正他們討好攝關家沒多大作用,官位啊官職啊什麼的,在實打實的領地面前都是浮雲;而得罪攝關家也受不了懲罰,朝廷和幕府都無力主持公道呢。所以你也侵來我也佔的,就成了這樣的情況,朝廷和公家的日子也就越來越悽惶,只能靠各地大名、豪族的獻金來應付開支。

但是信長卻看得很遠,而且有這樣做的必要。以目前織田家的勢力,賠上一點土地,結好兩大攝關家,在朝廷中培植代理人,這絕對是非常合算的事情。從此以後,信長家就能通過九條、二條兩家,部分的取得朝廷在名分上的配合。

不僅如此,大概是見到石谷賴辰交遊頗廣,信長還試圖從我這裡把他要去。賞花會結束之後,他就把我叫道了跟前:

“宣景啊,回伊勢之後,你讓石谷大人前來小牧山城出仕吧”

第136章 進退之道(上)第71章 險道偷襲(下)第133章 變之序幕(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31章 信康事件(下)第133章 變之序幕(上)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中)第28章 同愾之師第128章 進軍九州(中)第87章 永祿之末(下)第94章 逼和元親(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上)第58章 進京覲見(上)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63章 國策之爭(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下)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83章 熊野水軍(下)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31章 信康事件(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00章 再伐三好(上)第118章 勢態調整(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35章 淺野一家第165章 歸於寧靜(中)第135章 得失之間(上)第141章 進軍山陽(下)第60章 餘波所及(上)第80章 刺殺事件(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65章 歸於寧靜(下)第119章 亂世人心(下)第161章 不如歸去(中)第97章 淡路立國(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中)第87章 永祿之末(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中)第87章 永祿之末(下)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48章 誰的緣分第111章 土佐平定(上)第18章 巖倉之圍第84章 半國代官(下)第18章 巖倉之圍第130章 抗命請命(中)第74章 關於本心(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58章 進京覲見(下)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32章 回到津島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116章 天正通寶(中)第158章 秋意漸濃(中)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下)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130章 抗命請命(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66章 安濃之戰(上)第107章 三方決戰(中)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18章 勢態調整(中)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80章 刺殺事件(下)第122章 信長之意(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64章 如何抉擇(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60章 餘波所及(下)第58章 進京覲見(上)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上)
第136章 進退之道(上)第71章 險道偷襲(下)第133章 變之序幕(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31章 信康事件(下)第133章 變之序幕(上)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中)第28章 同愾之師第128章 進軍九州(中)第87章 永祿之末(下)第94章 逼和元親(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上)第58章 進京覲見(上)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63章 國策之爭(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下)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83章 熊野水軍(下)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31章 信康事件(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00章 再伐三好(上)第118章 勢態調整(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35章 淺野一家第165章 歸於寧靜(中)第135章 得失之間(上)第141章 進軍山陽(下)第60章 餘波所及(上)第80章 刺殺事件(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65章 歸於寧靜(下)第119章 亂世人心(下)第161章 不如歸去(中)第97章 淡路立國(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中)第87章 永祿之末(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中)第87章 永祿之末(下)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48章 誰的緣分第111章 土佐平定(上)第18章 巖倉之圍第84章 半國代官(下)第18章 巖倉之圍第130章 抗命請命(中)第74章 關於本心(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58章 進京覲見(下)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32章 回到津島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116章 天正通寶(中)第158章 秋意漸濃(中)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下)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130章 抗命請命(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66章 安濃之戰(上)第107章 三方決戰(中)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18章 勢態調整(中)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80章 刺殺事件(下)第122章 信長之意(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64章 如何抉擇(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60章 餘波所及(下)第58章 進京覲見(上)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民县| 涿鹿县| 台州市| 阳谷县| 定陶县| 仁怀市| 琼中| 长乐市| 会东县| 临沭县| 易门县| 武定县| 绥德县| 丹棱县| 泰兴市| 武陟县| 平舆县| 德清县| 刚察县| 天水市| 雅安市| 奉贤区| 托克托县| 儋州市| 巴塘县| 治县。| 舒城县| 都安| 固安县| 永泰县| 同江市| SHOW| 剑河县| 彭泽县| 东港市| 大港区| 广安市| 涡阳县| 马关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