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8章 進軍九州(中)

我笑了笑。這孩子,實在是太不淡定了。分分合合,在這個時代不是很正常嗎?秋月家和筑紫家,本來就不是大友家家臣,不過是被迫降伏而已。況且,秋月種實的父親秋月文種和兄長秋月晴種,都是死在大友宗麟的手上,筑紫廣mén的父親筑紫惟mén,也因爲和大友家征戰時身受重傷,然後以本人自盡的條件延續了家名。這種被壓迫的勉強和殺父殺兄的仇恨,可以說是很難放下的。

整個室町時代,九州的動luàn,基本上都集中在北部。事情的起因,是南北朝時代時,少?家家主少?賴尚支持南朝方的徵西將軍懷良親王之事。因爲這件事,幕府派出了鎮西探題今川了俊統領九州,將少?家的豐前國被轉封給周防、長mén守護大內盛見,將筑前國收歸幕府直領,之後由大內盛見擔任守護代。於是,等到今川了俊一走(據說是大內家不願居於了俊之下,向幕府進了讒言),繼任的涉川家也衰落下去,少?家和大內家立刻爲了筑前一國死掐起來,然後南面的大友家也加入了爭奪。

這場爭奪一直延續到現在,持續了一百多年,期間龍造寺家取代了少?家,大內家也被máo利家滅掉,但是爭奪依然沒有平息。十年前多多良浜合戰擊敗máo利家前後,是大友家離勝利最近的一次,當時大友家已經將以秋月文種、筑紫惟mén爲首的筑前豪族壓服,又討伐了反叛的支族立huā立huā?載和重臣高橋?種,以重臣?次?連(立huā?連道雪)和吉弘?理(高橋?種紹運)入繼,分別鎮守筑前立huā山城和寶滿城,大致控制了筑前、豐前兩國的局勢。只可惜,到了第二年,大友家以六萬軍勢進入féi前討伐龍造寺家,反被龍造寺家bī和,於是功虧一簣,讓龍造寺家飛快的壯大起來。

畢竟,大友家並沒有統領北九州的名份,而龍造寺家好歹還是少?家的被官。對於大友家而言,在北九州被龍造寺家bī和,就等於是遭到了失敗。

去年大友家應伊東義佑之邀進入南九州,在日向國耳川與島津家決戰,立huā家和高橋家都沒有出陣,前敵總大將是大友宗麟正室奈多夫人的兄長、大友家加判衆(掌握家政的家老,相當於某局掛上常務的委員)田原親賢。這一方面是因爲兩人不認同大友宗麟南下的決斷,一方面也是chōu不出身來。畢竟,大友家的傳統攻略目標是以筑前爲中心的北九州,而且以大友家當時的力量,壓制筑前都已經非常不容易。結果,大友家慘敗,不僅要面對大友家對豐後和féi後的侵攻,北面的豪族也紛紛倒向龍造寺隆信,讓大友家的形勢雪上加霜。

如今的形勢,大友家在筑前和豐前的形勢已經難以爲繼,在自家筑後國的控制也不穩當,féi後國半獨立的相良家、忠於大友家的阿蘇家更是岌岌可危,名副其實的四處起火。也難怪大友家會放下矜持,向織田家表示順從。

我接到的命令,只是平定島津家,也就是說,沒有責任和義務顧及大友家領地受到的侵襲。

而且,信長還說了,如果消滅了這三家的守護,九州的各地區將羣龍無首,很顯然對大友家似乎也有一些耐人尋味的心思。或許,他覺得大友家在九州的影響力太大了吧?

他這樣想,實在是太正常不過。想到大友家之前的強勢,連我也覺得,控制整個中九州三國的大友家是比較礙眼的,最好是能夠遭受一些憂患,或者降到統領一國的水平。

――那樣才與簡妮特在我家中的地位相稱啊。

……,……

回到今治城不久,等到吉岡?興和臼杵?尚拜見了簡妮特,我就讓他們返回大友家的府內城。

“目前正值農忙之時,出兵多有不便,這一點,大友金吾殿下應該可以理解吧所以,請兩位回去轉告大友金吾殿下,希望能繼續努力堅持一兩個月,等到農時一過,我立刻舉四**勢全力討伐島津家。”我認真的吩咐兩人道。

這番話說得非常合理,吉岡?興和臼杵?尚都沒有什麼意見。農忙之時,確實不便召集軍勢;而我承諾全力出兵,這顯然是非常有份量的承諾,如此一來,風頭正勝的島津家勢必會遭到當頭一bāng,而大友家的危局也有望解除。

“是,全仗金吾殿下了,”吉岡?興躬身道,“我等這就回去轉告家主,並翹首等待金吾殿下的虎賁之師。”

“請放心,我必不會令大友家的諸位失望。”我笑著點了點頭。

等到兩人離開,在一旁司禮的秀景奇怪的問道:“兄長這是何意?農忙時節,他家或許不便,本家卻有現成的八千常備jīng銳,還可以出動數千水軍,正是揚長擊短的大好時機。之前的好些時候,不正是這樣取得優勢的嗎?這次爲什麼要放棄呢?”

“也不能算是放棄吧,”我笑著說道,“出兵是自然要出兵的,但是卻不是以本家的名義……這一次,我準備讓中伊予的賴隆殿下爲主將,率本家的常備和水軍出陣日向國。”

“這是爲何?”秀景更加奇怪了。

“如果是我出陣,那麼就代表著織田家的立場,勢必要先去大友家,正式確定大友家對織田家的臣從關係。可是,作爲現任九州探題,大友家進入織田家後,地位不會遜於我,很可能會憑著地主之利掌握主導權,”我向秀景解釋,“到時候,攻略方案自然會向有利於大友家的立場傾斜,而這不是我希望的事情。”

“所以兄長讓蜂屋賴隆殿下出兵,先在日向國取得一個支點,然後就率大軍進入,令大友家不得不前來日向國遷就兄長?”秀景明白了,“這樣反客爲主,確實是妙招……可是,‘主’在哪裡呢?日向國同樣也不是兄長的管轄範圍啊”

“攻下來的話,自然是我的了,”我笑了笑,“大殿有命,將日向國賜予賴隆殿下,聽從我的指揮……而且,在大友家那裡,不是還有伊東義佑父子嗎?他們如果夠聰明,看到賴隆殿下攻入日向國,肯定會前去投效,等到平定日向國,雖然不能像以前那樣擔任一國守護,但是取回本家的?領絕對沒問題。”

“原來是這麼回事,”秀景明白了,“兄長妙算”

“恩,”我點了點頭,自家兄弟,不用客氣的,“你現在就去中伊予高鬆城,傳令賴隆殿下前來商議。之後出陣日向國,就由你擔任他的奉行,負責實際的指揮。畢竟,本家的軍勢和軍制,賴隆殿下恐怕掌握不來……之後賴隆轉封日向國,中伊予十萬石就jiāo給你。”

“是,”秀景嚴肅的平伏下去,“臣下必不會讓主公失望”

於是,秀景的伊予吉良家,就這樣立下家名了。正式入封之後,將和土佐吉良家、伊賀仁木家一樣,成爲吉良宗家最有力的支撐。在香美郡的香宗我部家舊臣,自然會前來伊予,成爲伊予吉良家的家臣,其中的筆頭家老,將是阿蔚的長子中山田秀政,而我準備向秀景建議,讓他以養子的身份繼承香宗我部家。除此以外,我還將得居水軍、來島水軍劃入秀景的名下,讓他們隨同秀景攻略日向國,秀景的妹夫淺野長政,也被我從?岐宇多津城調來,擔任秀景的與力。

七月下旬初,蜂屋賴隆在領內努力蒐集了一千五百足輕,和秀景率領的津島備、蟹江備、三重備、淡路備、井伊赤備、得居水軍、來島水軍等匯合,一同跨海攻入日向國。他們在臼杵郡五之瀨川和大瀨川出海口登陸,沿五之瀨川向西侵攻,很快就到達土持家的?城(鬆尾城)。

這一家曾經是島津家的日向國守護代,後來島津家受今川了俊討伐,和伊東家一同背離了島津家,並相互爭奪日向守護之職。結果這一爭就是上百年,直到被伊東家徹底壓制,失去了獨立地位。當代家主土持親成繼承家業後,主動向北部豐後的大友家降服,並迎娶了大友家重臣佐伯惟教之妹,才漸漸從伊東家獨立出來。到了耳川之戰時,土持家作爲臣屬,也同大友家、伊東家一起出陣(和歷史稍有不同),可是等到大友家戰敗,土持親成又忙不迭的投向了最初的舊主島津家,從而保住了地位,替島津家鎮守日向國北部。

在我方近萬人jīng銳軍勢的攻擊下,土持家沒能堅持多久。才過了四天,沒等島津家有所反應,鬆尾城已經宣告陷落。然後,蜂屋賴隆一邊修繕城防,一面以織田家日向國守護的名義,向周邊的豪族發佈了島津討伐令。

得到這個消息,我立刻開始在四國分批徵召軍勢,於八月上旬將第一批的萬餘人送往日向國。他們的大將,是南伊予的蒲生宣秀,身負的任務有兩個,一是協助蜂屋賴隆守備鬆尾城,震懾日向豪族,二是在五之瀨川和大瀨川jiāo匯處修建城池和港口,方便大軍登陸九州和駐紮日向。

到了八月下旬,我按照之前和大友家的約定,率領四國的三萬主力軍勢出陣九州,阿bō守護細川真之、?岐預備守護生駒家長、還有預定分治薩摩的利家和良之盡皆隨行。由於關係到各人的前途,他們一個個都極爲配合,拿出了最大的決心和力量,而整支軍勢也士飽馬騰,士氣高昂極了。

我在初具規模的延岡港登陸,經過一番探查,決定駐紮在修建中的延岡城西面,等待大友家前來匯合。而秀景、蜂屋賴隆和蒲生宣秀很快從鬆尾城趕過來,一同拜見作爲總大將的我。

“島津家有什麼動靜嗎?附近的豪族反應怎麼樣?”我問蜂屋賴隆道。

“根據秀景殿下的情報,島津家也在領內作了最大的動員,直到現在依然沒有結束。南面兒湯郡佐土原城的島津家名將島津家久,已經召集五千軍勢,推進至谷瀨戶川和高城川之間的高城一帶(耳川之戰主戰場),隱隱監視臼杵郡。看到這副架勢,郡內基本上沒有什麼豪族降服,不是在徵召力量準備響應島津家,就是加固城池保持觀望。而我等因爲等待宣景殿下的主力,以及大友家的友軍,也沒有貿然深入敵境發起攻擊。”

“保持觀望麼?”我沉yín著,繼續向他問道,“伊東家沒人過來嗎?”

蜂屋賴隆搖了搖頭:“伊東義佑和伊東佑兵,父子倆都沒有來。”

“怎麼會?”我感到奇怪了。伊東家家主伊東佑兵,乃是伊東家中興之主,怎麼會怎麼沒眼sè?即使他還年輕,上面還有個伊東義佑啊,那可是曾經控制日向一國、拜領足利義晴偏諱、並擔任幕府相判衆的英主。而他之所以丟掉家業,並非自家無能,只是島津家佔著名份優勢,實力也太過強大之故。

這次回答的是秀景:“聽說是被大友家控制了。”

“是嗎?”我點了點頭。看來,大友家也不是傻蛋啊,大概也打著主意,準備和我爭取九州征伐的主導權。控制伊東義佑,說明他們至少是對日向國沒有死心,想通過伊東義佑拉攏日向國豪族――他們並不知道,信長已經將南九州給分光了。

“既然這樣,我們也等等吧無論如何,大友家都不會放過這個征伐島津的機會,也一定會主動前來匯合,”想了想,我做出了決定,“在此之前,繼續拉攏郡內豪族,給他們十天機會。十天之內降伏的豪族,可以保住家業;過了這期限,即使滅掉他們,也沒什麼委屈的話好說了吧?”

“那麼已經降伏的兩家xiǎo豪族呢?”蜂屋賴隆問道。

“如果你願意,不妨給他們一些獎賞,”我略一思索,“我的建議是,由你收他們爲直屬家臣,領地擴展一倍。新增的領地,可以由他們自己指定周圍一兩家有紛爭的豪族,作爲我方攻擊的目標。”

[啃書閣]

第122章 信長之意(上)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60章 餘波所及(下)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52章 態勢之爭(中)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04章 佈政中樞(下)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82章 心安何處(下)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109章 霸業將成(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65章 峰迴路轉(下)第121章 備前鏖兵(中)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14章 紀伊征伐(上)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09章 霸業將成(下)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22章 京郊之“狩”第66章 安濃之戰(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07章 三方決戰(上)第27章 山雨之來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30章 抗命請命(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73章 虎子虎母(上)第55章 赤崛覆滅第70章 四家博弈(上)第109章 霸業將成(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中)第47章 形勢所迫第24章 錢座之設第108章 武田退兵(下)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95章 平定阿波(下)第128章 進軍九州(中)第147章 賤嶽之戰(上)第131章 信康事件(上)第148章 羽良景秀(上)第26章 家國之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57章 公方之慮(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上)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76章 問題兒童(下)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52章 態勢之爭(下)第57章 公方之慮(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98章 何種立場(下)第99章 各人抉擇(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中)第101章 勝瑞之戰(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上)第54章 津屋設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19章 利家之怒第63章 伊勢風起(下)第131章 信康事件(中)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18章 巖倉之圍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55章 赤崛覆滅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
第122章 信長之意(上)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60章 餘波所及(下)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52章 態勢之爭(中)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04章 佈政中樞(下)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82章 心安何處(下)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109章 霸業將成(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65章 峰迴路轉(下)第121章 備前鏖兵(中)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14章 紀伊征伐(上)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09章 霸業將成(下)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22章 京郊之“狩”第66章 安濃之戰(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07章 三方決戰(上)第27章 山雨之來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30章 抗命請命(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73章 虎子虎母(上)第55章 赤崛覆滅第70章 四家博弈(上)第109章 霸業將成(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中)第47章 形勢所迫第24章 錢座之設第108章 武田退兵(下)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95章 平定阿波(下)第128章 進軍九州(中)第147章 賤嶽之戰(上)第131章 信康事件(上)第148章 羽良景秀(上)第26章 家國之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57章 公方之慮(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上)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76章 問題兒童(下)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52章 態勢之爭(下)第57章 公方之慮(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98章 何種立場(下)第99章 各人抉擇(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中)第101章 勝瑞之戰(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上)第54章 津屋設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19章 利家之怒第63章 伊勢風起(下)第131章 信康事件(中)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18章 巖倉之圍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55章 赤崛覆滅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片| 金川县| 晋江市| 民丰县| 合肥市| 毕节市| 绥滨县| 阿合奇县| 哈尔滨市| 德安县| 中方县| 白河县| 上栗县| 赣榆县| 佛坪县| 宁夏| 鄄城县| 英山县| 秭归县| 淳安县| 南开区| 东方市| 金阳县| 宜兰市| 上饶县| 赣榆县| 延庆县| 南阳市| 万宁市| 湖口县| 四平市| 思南县| 手游| 五指山市| 谢通门县| 辽阳县| 崇礼县| 侯马市| 本溪市| 淳安县|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