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

“也就是真的了!”景重樂得跟什麼似的,“那麼說來,我長大了就能趕上父親大人……,…不,就能和您一樣厲害啦!”

“唔”,我故意皺起了眉頭,“這恐怕是不可能的。”

“怎麼不可能?”景重驚訝的問道。然後,他忽然想起了什麼,連忙點了點頭:“對了,我不可能和您一樣厲害。能夠和您一樣厲害的,只有信景兄長“……哎,算啦!那我就比您差一點點好子!”

他認真的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非常嚴肅,似乎是在向神佛明誓一樣。

“這恐怕也不可能。”我依然潑他的冷水道。

“啊?父親大人,這也不允許嗎?”景重爲難的看著我,表情非常失望。

“不是不允許,而是沒有條件啊!”我終於忍不住大笑起來,“要想像我這樣,必須打上一二十年的仗才行。可是,天下很快就要平定了,哪來那麼多仗讓你打呢?”

“原來是這麼回事……”那就沒辦法了!”景重嘆了口氣,“真是,枉我還那麼認真的練習騎馬和劍術,想趕上父親大人來著。”

“這不是很好嗎?”我微微一笑,“不用打仗,大家就能過上平安的日子,而你也可以快快樂樂的和母親一起生活,不用像你的幾位兄長那樣到處征戰啊!”

“不好,而且很不公平”,景重認真的搖了搖頭,“爲什麼我不能像周景兄長那樣,早幾年就出生呢?看他現在,都被大家說成是平定北九州、在家中僅次於您和秀景叔父的名將了!”

說完這句話,他開始同悶不了起來,連我幾次叫他都沒有迴應。

“好了,景六郎”,我叫著他的小名道,“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整個家中只有你信景兄長和秀景叔父知道哦!連周景都不知道的。”

“是嗎!”這下景政終於感興趣了,連忙駐著戰馬靠了過來,“是什麼秘密?”

“想聽嗎?”我故意同道。

“想聽!”景政連連點頭。

“那麼就換過來吧!”我拍了拍馬鞍的前部,“我悄悄的和你說。”

“那多難堪啊!”景政俯身抱緊自己的馬鞍,生怕我像以前那樣將他拎過去,“我已經元服了!是堂堂正正的半國守護武將了!”

“可是,這樣一個秘密,是不方便公開說的”,我往身後瞟了瞟”前田利長、藤堂高虎、長宗我部賴親等人立刻配合我的話語,笑著和我父子倆拉開了距離”“所以呢,要聽的話,就只能換過來,讓我在你的耳朵邊說。”

只,…那好吧。”景重猶豫了一會,終於決定捨棄守護武將的尊嚴,以換取這個連周景都不知道的絕大秘密。

他放開抱著馬鞍的雙手,任由我把他拎到了身前。

“現在可以說了吧!”他迫不及待的說。

“恩,可以說了”我點了點頭,湊到他的耳邊小聲說道,“其實除了信景、周景、義景和景政以外”你還有一位親兄長“……”

“啊!”景重果然忍不住驚叫了起來。

“怎麼樣,這是個大秘密吧?”我笑著說道。

“真的是大秘密!”他回頭望了望我,烏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所以,你要替我保密啊!特別是不要讓你母親知道。”我故意用嚴肅而神秘的語氣說。

“恩”,景重連連點頭,忍不住也壓低了聲音”“我明白……”要是母親大人知道,肯定又要和您賭氣了。”

“真聰明!”我半真半假的讚道。

其實,這件事情,小夏肯定聽到過一點風聲。當初我接到細川真之的來信時,是住在淡路的養宜館”而小夏後來在養宜館很住過一段時間,說不定能夠從館中的侍女僕人口中聽到什麼:或者退一步說,她現在就算真的不知道,過一陣恐怕還是會明白過來的。不過,經歷了那麼多事情”她現在倒不至於因爲這件事情和我生氣。

“您放心,我絕對不會說的”,景重笑著說,卻轉而問我道,“不過,爲什麼要和我說這件事情呢?”

“因爲這次出陣,也有他的份啊!”我微微一笑,“之前我已經給勝瑞殿下去信,讓他將孩子帶到宇多津港,我將在那兒替他元服,然後由他和你一起擔任勝瑞殿下的副將………,所以,像剛纔那樣垂頭喪氣、悶悶不樂是不行的,一定要打起精神來,不然就會輸給你那位大不了幾個月的兄長啊!”

“明白了!”景重認真的點了點頭,“我一定振井精神,不會讓父親大人失望的!”

“唔,這樣纔對!”我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

自本家入主四國島以來,整個島上都繁榮了很多,前幾年的時候,我頒下“四國普請令”,讓諸國在國中修建官道,將四國緊緊聯接了起來。整條官道的主幹部分,因爲大致是沿著佛家“四國遍路”巡禮(〖日〗本佛家第一巡禮)的路線,在民間被稱爲“遍路道”或者“吉良道”,從發心道場阿波國到修行道場土佐國,然後再到菩提道場伊予國,最終到達涅巢道場瓚岐國,也就是〖日〗本佛家第一人、真言宗開祖弘法大師空海出生之地。

我想,有了這條“遍路道”,至少那些巡禮的僧人和信衆是輕鬆多了。不知道那些巡禮的僧人信衆們,會不會因爲失去了原本的修行價值而介意呢?反正,四國之間的繁榮離不開這條官道,我在領內的軍事調動也變得極爲快捷。

沿官道越過四國〖中〗央山脈,八千土佐軍勢很快到達宇多津港,和其餘三國的軍勢匯錢在海港南面的宇多津城中,我按照約定爲細川六郎元服,取名細川六郎景之。原本我曾經打算爲他冠上預定給他的通名“景五郎”,不過考慮到細川真之的感受,我放棄了這個打算,依然讓他保持著阿波細川家歷代相傳的“六郎”通名。至於賜予他“景”字,倒沒什麼問題,反正按照我的賜名習慣,像細川家、大內家這樣的非親緣家族,和極爲親近的仁木、上川兩連枝家及嫡女女婿蜂須賀景勝一樣,都是賜予下字“景”爲上字(當然意義有些不同,前者是作爲我名字的下字,後者是作爲吉良家的新通字),反倒是像井伊宣直、石谷宣政、蒲生宣秀這樣的養子、外甥或庶女女婿賜予上字“宣”,以示和本家的親緣。所以,在知情人看來,細川景之是和仁木、上川一樣的連枝家:而在我正式宣佈細川家的家格前,大部分人都只會以爲他是像其餘有力家臣一樣拜領我的下字而已。

趁著這個機會,我將瓚岐國封給了細川真之以獎勵他這些年來的忠誠奉公。這樣一來,細川家的領地就超過了三十萬石,也正好和我預定給連枝家的領地規模相蒂作爲東土佐守護和土佐**勢的大將,景重也自然參加了儀式,而且理所當然的坐在了最前一排。當我拿起烏帽子,替細川景之戴道頭上,並且出示寫有“景之”,兩漢字的判紙時,他神秘的偷笑著,不住的向我擠眉弄眼,讓我差點也忍俊不禁只好更加嚴肅的板起臉,完成了整個加冠和命名過程。

因爲知道細川景之的〖真〗實血緣,景重和他特別的親近,而景之也很快和這個“在儀式上向他擠眉弄眼”,的孩子混熟了。畢竟,整個出征軍勢中,只有他們兩個孩子而且都居於高位,也同樣要進行初陣。

完成這件事情,我也差不多要返回土佐了。臨行之前,我把細川真之請來,拜託他好好照顧兩個孩子並且找牟合適的機會讓兩人親自上陣體驗一下,以完成各自的初陣。

“這是臣下的分內之事”細”真之承諾道。因爲接受了我的賜封他正式威爲本家的國持重臣,也就改變了作爲與力和附庸時的稱呼:“不過如果戰事激烈,爲了他倆的安全,只好就放棄讓他們進行初陣的計劃了。”

“你決定就行。不過依我來看,你們經歷的戰事不會很多,也不會很劇烈”我隨意的說道,無論是語氣還是心情都非常的輕鬆,“畢竟,無論是吉川家還是宇喜多家都知道,他們不過是我和筑前守在臺前的代理而已,真正的戰事走向,要由我和筑前守來決定。如果我先壓服了毛利家,吉川元春自然不得不先行退回,等待筑前守出陣:而如果筑前守出陣了,他們就會順勢歸至麾下,美作國的爭端,也將由幕後的吉良、羽良兩方進行博弈來決定,或者就乾脆各歸其主,展開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決戰……宇喜多家的立場,也和吉川家差不多,而你們更是站在宇喜多家身後,自然不會遇到什麼大的戰事。”

“殿下這麼說,自然是沒什麼問題。”細川真之點頭道。他跟隨我近十年,從來都沒見過錯判過形勢,對於我的判斷,他簡直是達到了盲從的程度,比對他自己的判斷還要信任得多。

“那麼,就祝你……一路順風吧!”,我笑著對他說。

既然不會發生什麼戰事,那麼就沒必要“武運長久”,只需要“一路順風”,就可以了!

我心裡這樣想到。

差不多在我前來宇多津港的時候,長門國的島津義弘、山內康豐接到了我的命令書。他們很快就集結好軍勢,奉命向周防國發動了攻勢。毛利家守備周防國的吉川經家自然不甘示弱,立刻以山口高嶺城爲據點展開了反擊。雙方在邊境大打出手,吉川經家不敵島津義弘,戰線漸漸向周防國內部移去,而在兩方的背後,是急速趕來的中九州三**勢和毛利家援軍。

可是,小早川隆景卻沒有像我預料的那樣保持觀望,而是率領借後、借中兩國國衆,跟著毛利輝元一同出陣了。另外,他還送來了一封措辭極爲強烈的抗議信件,向我表示毛利家以及他個人的強烈不滿:“在下說服家主作出讓步,並且努力維持和吉良家之間的盟約,是因爲信任太常公的品格。可是,太常公的部衆卻屢次挑釁,如今更是以這等牽強無賴的藉口侵凌本家,即便能夠統一天下,又何以令諸藩心悅誠服,並且垂範後世呢?希望太常公能夠及時止步,結束對本家的進一步侵凌,否則的話,本家只好統一立場,以百萬一心的無上決心和意志對抗太常公,並且向筑前守殿下尋求公道…………將來的形勢如何,就在太常公如今的一念之間。還請太常公務必三思,慎重考慮一下本家及在下的立場爲要。”

放下書信,我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或許,這一次真的有些過分了。毛利家和本家之間,畢竟有一份和睦的盟約,而且一直非常剋制,沒有絲毫違背之處,就算是吉川元春支援秀吉,那也是在盟約的框架內,因爲羽良家和本家還是同盟……而如今秀吉即將結束東線戰事,兩家決戰的時刻很可能馬上到來,如果他們真的徹底投靠羽良家,死命的牽制本家軍力,勢必會打亂我的計劃,給局勢帶來極大的變數。特別是和秀吉聯姻的德川家康,說不定也會跟隨羽良家,那樣我的局面就十分的爲難了。

小早川隆景在信中的言語,並不是虛言威脅,以我對他的瞭解,這一點可以確信。他雖然十分顧全大局,卻也不乏強硬的立場和決心,當初逼反借中三村家,集十萬軍勢平定兵亂,就是由他一力推行的動作。而在原本的歷史上,秀吉曾經試圖將秀秋塞給毛利家作爲養子,取代當時的養嗣子毛利秀元,結果小早川隆景主動隱退,將自家的家業讓給毫無血緣關係的秀秋,從而保證了宗家的血脈……由此可見,他爲了毛利宗家,什麼都幹得出來,包括損傷自己的名譽和信望,包括捨棄自己的權力和家業。在這種決斷面前,一個身爲人質的小早川景元又算得了什麼呢?

我不能出爾反爾的放棄周防國攻略,那將會嚴重影響我的信望和即將決戰的銳氣:但我也不能真的和整個毛利家死磕到底,畢竟短時間內覆滅毛利家很不現實,而如果我在山陽被他們纏住,不得不分散相當一部分的力量,則勢必會讓我失去對形勢的把握,以及和羽良家決戰的主動權。

看來,本家必須改變一下做法才行……!~!

第77章 伊賀越出(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下)第95章 平定阿波(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中)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44章 局中之人(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上)第93章 揚威土佐(上)第40章 小六來投第163章 國策之爭(中)第100章 再伐三好(上)第163章 國策之爭(中)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161章 不如歸去(中)第147章 賤嶽之戰(上)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65章 歸於寧靜(下)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159章 畿內之冬(上)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59章 忠誠考驗(下)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9章 利家之怒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114章 第一回合(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101章 勝瑞之戰(下)第78章 三好退治(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下)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19章 亂世人心(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27章 山雨之來第151章 轉折之傷(上)第68章 信長勢成(下)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99章 各人抉擇(下)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66章 安濃之戰(下)第130章 抗命請命(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7章 武士之序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51章 轉折之傷(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95章 平定阿波(上)第71章 險道偷襲(上)第17章 浮野之戰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165章 歸於寧靜(中)第80章 刺殺事件(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下)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86章 明釁元親(上)第132章 再赴九州(中)第142章 毛利之戰(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下)第11章 小六之邀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34章 驚世之變(下)第126章 未雨綢繆(中)第45章 親近之人第131章 信康事件(上)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94章 逼和元親(下)
第77章 伊賀越出(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下)第95章 平定阿波(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中)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44章 局中之人(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上)第93章 揚威土佐(上)第40章 小六來投第163章 國策之爭(中)第100章 再伐三好(上)第163章 國策之爭(中)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161章 不如歸去(中)第147章 賤嶽之戰(上)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65章 歸於寧靜(下)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159章 畿內之冬(上)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59章 忠誠考驗(下)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9章 利家之怒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114章 第一回合(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101章 勝瑞之戰(下)第78章 三好退治(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下)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19章 亂世人心(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27章 山雨之來第151章 轉折之傷(上)第68章 信長勢成(下)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99章 各人抉擇(下)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66章 安濃之戰(下)第130章 抗命請命(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7章 武士之序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51章 轉折之傷(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95章 平定阿波(上)第71章 險道偷襲(上)第17章 浮野之戰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165章 歸於寧靜(中)第80章 刺殺事件(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下)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86章 明釁元親(上)第132章 再赴九州(中)第142章 毛利之戰(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下)第11章 小六之邀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34章 驚世之變(下)第126章 未雨綢繆(中)第45章 親近之人第131章 信康事件(上)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94章 逼和元親(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枣阳市| 中方县| 周口市| 新疆| 仲巴县| 革吉县| 咸丰县| 遵义县| 桦甸市| 朝阳市| 玉树县| 凤山县| 惠水县| 阜南县| 思茅市| 太仆寺旗| 辽阳市| 宁化县| 启东市| 汽车| 四平市| 新密市| 龙口市| 庆阳市| 琼中| 黄骅市| 瑞丽市| 上犹县| 景宁| 罗城| 自治县| 林州市| 蛟河市| 牙克石市| 九龙城区| 安新县| 革吉县| 尉氏县| 富裕县|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