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4章 驚世之變(下)

猶豫?誰這時候會猶豫啊?

走到這一步,又知道歷史的走向,說對最高的那個位置沒有想法,這肯定不可能。即使是爲了自保,我也必須坐上那個位置,若是家中的其他人上位,那麼無論是柴田還是秀吉,都不可能繞過我,並且讓我繼續維持這麼大的影響力,結果要麼是打倒我,要麼就是嚴重削弱我的力量。想和歷史上的德川家康那樣待遇,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畢竟不是織田家的嫡系,在織田家中沒有那麼大的影響。

而且,就算我沒有想法,家中的衆臣也不會同意。一旦明白了情況,肯定會推動我向那個位置奮鬥,如此方能水漲船高,獲得更多的領地、權力和名聲。

雖然事情和預想的有所差異,但信長和信忠的確是歸天了。由於一母同胞的信雄已經入繼北畠家,如今織田家嫡系一脈,只剩下了尚在鹽川夫人腹中的遺兒。這種情勢,比歷史上秀吉所面對的更加有利,而我的勢力也大大過了事變之時的秀吉。

雖然我所處的位置,比秀吉所在的備中國要遠得多,也比柴田勝家的越前遠,僅消息到達這裡就用了七天。可是,信景這時候應該回到了三重城,然後以吉良家嫡子的身份集合北伊勢、中伊勢和伊賀國的力量,率先打出討伐叛逆的旗號,如此一來,爲信長報仇的倡之功就將屬於我吉良家。當然了,以他的力量,肯定不足以打倒畠山義周和明智光秀,實際上也只需要他率軍進入伊賀和南近江的jiao界地帶,擺出一個進bī的態度就行,以他手中的兵力,這絕對可以做到;另外,伊勢灣對岸的德川家康,與我向來關係不錯,又是難得的聰明人,聞訊肯定會出兵響應信景的號召。

真正會參與戰事的,是伊予的秀景和土佐的周景,我將他倆和兩**勢留下,就是爲了這一刻。那麼,無論是誰最後打倒畠山和明智,討逆之功都少不了我一份。等到我率北九州的軍勢到達畿內,若戰事還未平息下來,那自然是以我爲主繼續討逆;而就算如歷史上那樣,戰事在短短十二天內平息了(以如今的形勢,似乎不太可能),以我在織田家的地位和聲望,以及倡和討逆之功,肯定也能主導戰後的領地分配。

這樣一考慮,天下人的位置,似乎已經和我近在咫尺之遙,彷彿我稍一伸手,就能觸mo到那圈耀人的光環似的……

“拿筆墨來!把佐竹宣秀叫來!”我提高聲音,向會見室外吩咐道。

很快的,xiaoshì女送上了準備好的筆墨。我稍一思考,寫下了讓秀景、周景、竹中重治和淡路水軍聯合進攻岸和田城的命令書。命令書一式三份,分別是給秀景、周景和竹中重治,措辭稍有不同。寫完之後,我在末尾全部畫上hua押,封好後寫上收信人的名字,jiao給剛趕過來的佐竹宣秀。

“你馬上動身,火把信送到中伊予高鬆城,把信全部jiao給秀景殿下。切切不得有誤!”

“是。”佐竹宣秀顯然有點疑huo,爲什麼大材xiao用,讓他親自擔任信使?但是,這樣關鍵的命令,只有他作爲我的養子和近shì的身份,纔有可能得到秀景他們的完全信賴,並且毫不猶豫的予以執行。而他也知趣的沒有追問什麼,直接施禮離開。

我望向面前的信使:“你叫多羅尾久藏,是吧?這次做得很好,我會記住的……但是,這幾天要委屈你一下,暫時就獨居密室,不得隨意走動,對送飯送水的人也務必嚴守消息!”

“是。”多羅尾久藏回答。身爲甲賀忍者世家出身的人,他自然明白其中的關聯和規矩。

安排好這兩件事,接下來的,就是和前田利家等織田舊臣通報,然後安排人留守九州,率衆人一同回返畿內了。而剩下的事情,歷史上的豐臣秀吉已經爲我作出了示範,以我今日的形勢,甚至能夠比他更加快的達成統一……可是,會不會顯得太急迫了些?在原本的歷史上,秀吉篡奪織田家的家業,所用的手段很令人詬病,即使在他如日中天之時,腹誹的人也不在少數。

除此以外,我的反應似乎也過於冷靜了呢?雖然我一向是個冷靜的人,但這個關頭,顯得太xiong有成竹了肯定不合適。不錯,我自己是早有預料,不怎麼感到突兀,然而看在相關人眼中,該會做如何想?說不定會以爲我早有定計,甚至參與了陰謀。

按照我和信長的關係,面對這件事,總得表示相當程度的悲傷和憤慨才行啊。

我吩咐xiaoshì女取來冷水和布巾,在臉上敷了敷,直到臉色略略冷,然後就著水面,醞釀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現在看來,似乎有些悲傷的表情了,但是總感覺還差點東西。想了想,我拔出腰間的肋差,將頭上的髻一下子割掉,讓頭全部披散下來。xiaoshì女沒想到我會這樣,她以手掩口,出一聲驚呼。

“下去吧!”我以眼神指點著她取走水盆,然後來到走廊上,大聲喚道:“犬千代!”

前田利長很快趕到我面前,看見我蒼白的神情和披散的頭,他顯然是吃了一驚:“主公!……您有何吩咐?”

“立刻召集城中的細川、生駒、前田、佐脅、島津五位殿下,以及景勝、直政、利定三位大人過來議事!”我沉著聲音命令他。

不久,衆人全部在評定間集合。他們似乎還不知道我削去了髻的事情,顯然利長沒有透1ù一絲口風,甚至對他的父親前田利家也是如此。當我走到主位上坐下時,可以看見利家的臉上同樣泛出了疑huo。

結果是井伊直政先問了出來:“父親大人!您這是?”

“剛纔我得到一個噩耗,七日之前,主公左府殿下和少主左中將殿下在京都歸天了,”我用沉痛的聲音說道,“我受主公大恩,聞此噩耗,心情極爲的沉痛,故而削去髻,以示哀悼之意。”

話音剛落,衆人臉上的表情立刻凝固了下來。

“主公和少主一起歸天了?!”前田利家問道,語氣顯得非常震驚,“怎麼會有這樣的事?難道是生了意外?!”

“不錯,並非壽終正寢,而是遇到了謀逆!”我用力的合上了摺扇,“謀逆的人,是畠山義周和明智光秀!”

“畠山金吾和明智日向守,怎麼可能?”細川真之似乎不敢相信這個消息。那兩個人,一向都深受信長重用啊:“會不會是nong錯了?”

“消息確鑿無疑,是甲賀的多羅尾久藏送來的……他是山岡景隆的女婿,當年我征伐甲賀時投靠了過來,一直留在三重城,負責傳遞消息。”

“是三重城的消息嗎?”坪內利定連忙問道,“那麼跟在大殿身邊的信景少主如何?”

“信景麼……目前下落不明,”我選擇了比較保守的說法,並且制止了坪內利定的進一步詢問,“但是,現在不是談論我本人家事的時候……主公歸天,這是整個織田家的大事,在座的諸位,不管是家中的譜代還是外樣,都受過左府殿下的恩德,所以希望諸位能同心協力,助我打倒逆黨!”

“是。一定要爲主公報仇!”生駒家長先響應。他的表現,算是所有人中最典型的例子,既有突聞噩耗的震驚,也有不知所措的驚慌。如今我挑頭討伐畠山和明智兩家,他似乎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似的。

“在下願意聽從宣景殿下的指揮。”細川真之也贊同道。

“那麼就這樣決定了……”我點了點頭,將這作爲正式的決斷確定了下來。

“請等一下!”島津家久忽然打斷了我的話頭。衆人之中,如果說有誰能沉得住氣,那肯定就是他了,甚至看上去比我這個宣佈消息的人還鎮定。不過,看見前田利家等人眼神不善的望著他,他也連忙表態:“左府殿下的仇,自然是要報的。可是,北féi後的攻略怎麼辦呢?總不能半途而廢吧?而且,龍造寺家似乎也有出兵的跡象,實在不得不防啊。”

“家久所言甚是。若是chou空兵力,肯定是不行的。雖然我已經暫時封鎖了消息,可是紙裡包不住火,隈部家和龍造寺家遲早會得知左府殿下歸天的事情,到時他們趁勢侵襲,別說北féi後,甚至連整個féi後國都有可能淪陷。”我略一點頭,肯定了島津家久的說法。

目前的北féi後攻略,正進行到關鍵時分,島津家久採取的斫枝伐幹戰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個月來,跟從隈部親永的那幾家中xiao豪族,差不多都被他出陣擊破,而爲的隈部親永則始終被菊池武重的兵力牽制著,根本無法提供支援。這樣一來,隈部家不僅羽翼盡失,而且信望大喪,只能困守在己方的城村城中。而島津家久這次回來,原本就是準備集合我調撥給他的所有力量,給予隈部家最後的一擊。

但是,現在情況有變,計劃也不得不跟著變化……我思索片刻,作出了進一步的決定:“爲了保護féi後國,我決定留下佐脅良之所部。另外,請真之殿下率阿bo衆留下,代我坐鎮隈本城;島津家久領我直屬的津島備和蓮池備,和菊池武重繼續攻略隈部家,並且抵擋féi前龍造寺家的進攻。”

“我良之從命就是。”佐脅良之點了點頭。他很早就成爲我的與力,相對於作爲信長xiao姓出身的前田利家,以及作爲信忠親舅父的生駒家長,和信長父子的關係要疏遠一些,並不一定要親自參與復仇之戰。而且,南féi後國的領地來之不易,也確實需要留一個人照顧。

“那麼就這樣說定了。我率軍離開之後,南féi後由佐脅良之負責,北féi後由島津家久負責,”說到這裡,我提前給出了承諾,“事成之後,我會出面替你們爭取正式的半國守護役職。”

這句承諾一出,衆人似乎才意識到,如今信長、信忠父子身死,整個織田家中,似乎只有我是最有資格收拾局面的人。那麼平定謀逆之後,肯定會執掌織田家的大政,甚至凌駕於織田家之上……剎那之間,各人的目光中似乎比平時更多了點敬畏。

“謝殿下賜封!我家久一定竭誠效命,爲殿下安定北féi後國。”島津家久先表態說。

“有你這句話,我十分放心,”我向他笑了笑,“當日我曾經對你有過承諾,看來是要應在北féi後了……雖然只有半國,但是領內石高卻比你以前的日向國更多一些。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是這樣的吧!”

……,……

信長歸天,乃是一等一的大事,消息肯定會傳得很快。雖然我控制了多羅尾久藏,但是九州豪族遲早會得知這件事情,只不過在時間上落後幾天,無法阻擾我方的安排。有鑑於此,我還致信日向國的蜂屋賴隆、大隅國的蒲生宣秀兩人,告知信長父子遇難的消息,然後讓他們重點看住薩摩島津家。

至於島津家久,我倒是十分放心的。他是一個桀驁不馴的人,也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人,既然我對他這麼信重,他也當衆向我表過態,那就肯定會說到做到。而且,以他側室出身的庶子身份,即使回到島津家,也要屈居兩位兄長之後,怎麼趕得上在我麾下擔任北féi後守護,和薩摩的島津宗家平起平坐呢?

這樣一安排,無論是攻略九州方面,還是爭奪織田家主導權方面,似乎都已經萬無一失,我只需依照計劃,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肯定能夠佔據有利的位置。

到了十月十六,我已經帶領著讃岐衆、前田衆、蟹江備和井伊赤備,趕到了日向國南部的美美津城,準備渡海前往四國,然後向畿內進軍。

然而,就在這時,前往四國送信的佐竹宣秀回來了,帶給我一個非常糟糕的情報。

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8章 巖倉之圍第102章 元親攪局(上)第88章 元龜之初(上)第1章 高知訪舊友第83章 熊野水軍(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上)第152章 態勢之爭(上)第33章 長島僧人第126章 未雨綢繆(上)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38章 清州之盟第117章 兒女之事(中)第48章 誰的緣分第1章 高知訪舊友第35章 淺野一家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115章 第一回合(中)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72章 濃尾合一(下)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58章 秋意漸濃(中)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85章 暗渡室戶(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79章 堺町之行(上)第13章 立命之戰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45章 一觸即發(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中)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16章 天正通寶(中)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143章 再次佈局(中)第1章 高知訪舊友第116章 天正通寶(中)第86章 明釁元親(下)第9章 兄弟之逢第125章 紛繁家務(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89章 關於“木柴”第63章 伊勢風起(上)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下)第70章 四家博弈(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87章 永祿之末(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164章 功業之結(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09章 霸業將成(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36章 進退之道(下)第131章 信康事件(下)第71章 險道偷襲(上)第54章 津屋設立第77章 伊賀越出(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25章 騏驥之躍第119章 亂世人心(上)第34章 三家合作第151章 轉折之傷(下)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31章 一方之任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104章 佈政中樞(上)第101章 勝瑞之戰(中)第152章 態勢之爭(下)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62章 造勢之旅(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26章 家國之事
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8章 巖倉之圍第102章 元親攪局(上)第88章 元龜之初(上)第1章 高知訪舊友第83章 熊野水軍(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上)第152章 態勢之爭(上)第33章 長島僧人第126章 未雨綢繆(上)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38章 清州之盟第117章 兒女之事(中)第48章 誰的緣分第1章 高知訪舊友第35章 淺野一家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115章 第一回合(中)第122章 琉球處置(中)第72章 濃尾合一(下)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58章 秋意漸濃(中)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85章 暗渡室戶(上)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79章 堺町之行(上)第13章 立命之戰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145章 一觸即發(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中)第105章 浮雲變幻(上)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16章 天正通寶(中)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143章 再次佈局(中)第1章 高知訪舊友第116章 天正通寶(中)第86章 明釁元親(下)第9章 兄弟之逢第125章 紛繁家務(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89章 關於“木柴”第63章 伊勢風起(上)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下)第70章 四家博弈(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87章 永祿之末(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164章 功業之結(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09章 霸業將成(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36章 進退之道(下)第131章 信康事件(下)第71章 險道偷襲(上)第54章 津屋設立第77章 伊賀越出(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25章 騏驥之躍第119章 亂世人心(上)第34章 三家合作第151章 轉折之傷(下)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31章 一方之任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104章 佈政中樞(上)第101章 勝瑞之戰(中)第152章 態勢之爭(下)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62章 造勢之旅(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26章 家國之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岑溪市| 内乡县| 邢台县| 张家界市| 辽源市| 台前县| 溆浦县| 无锡市| 科技| 蕉岭县| 广宁县| 桦川县| 西盟| 昌邑市| 巢湖市| 澄江县| 壤塘县| 舟曲县| 昌乐县| 墨玉县| 光泽县| 思南县| 四子王旗| 盐亭县| 黑河市| 延庆县| 威远县| 闽侯县| 岑溪市| 安义县| 淮安市| 肇州县| 溧阳市| 肥城市| 开远市| 名山县| 扎鲁特旗| 勃利县| 宜黄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