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

“那麼,要不要現在向羽良家提出來呢?”信景連忙問。

“先不用了,”我搖了搖頭,“雖說是政治聯姻,可是我希望至少不要太勉強……如今景秀本人似乎並不怎麼願意,千手姬嫁過去也無法得到幸福吧!”

聽我這麼說,信景忍不住抱怨起來:“真是……景秀這xiao子,到底是怎麼想的!”

“臣下認爲,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竹中重治略一思索,“一是他對秀景殿下和吉良家有所抱怨,畢竟在當日而言,他相當於是被我們遺棄了,儘管如今有望繼承羽良家的龐大家業,但是被親生父母和家族遺棄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第二,是他希望和本家保持一定的距離,至少是要在羽良殿下面前表現出這一點,他擔心羽良殿下會認爲他和本家過從太密,從而更慎重的考慮繼承人的問題……羽良殿下並不只有他一個養子啊!”

“和本家保持親密,這不是很好嗎?”信景問道,“這不是秀吉殿下所希望的嗎?”

“如果是在以前,情形確實是如此。不過,從流言事件來看,羽良殿下和本家已經有了利益之爭。雖然爭端因爲大殿退隱而暫時彌合,讓兩家能夠攜手平定逆黨,也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羽良家需要藉助本家的力量上位,而本家需要羽良家在實際上覆滅織田家,解除本家和織田家的臣屬關係,並且承擔欺凌、分割故主的惡名,這一點我們兩方都清楚,並且心照不宣……但是從長遠來看,當實力壯大到足以爭奪天下之位後,兩家之間免不了很可能再次出現爭端。”竹中重治解釋說。

“羽良家成長不到那個地步。秀吉的出身擺在那裡,不可能獲得開幕的資格。所以最多就是一方大名,不可能成爲天下武家的領袖。但是本家就不同了,乃是得到義輝將軍承認、親賜五三桐副紋的源氏名門,先祖希義公,是河內源氏棟樑家的嫡子,武家大將軍賴朝公的同母弟,從出身而言,甚至比足利家更能代表河內源氏。”我xiong有成竹的說道。

真實的歷史上,秀吉就是因爲出身問題,才無法擔任徵夷大將軍,並取得世襲統領武家的名份。結果,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以關白的身份統領天下,並且隨後將這個位置讓給任繼承人秀次,試圖將這一模式傳承下去。他的親生孩子秀賴,後來也是依照攝關家的官位升進順序逐年升遷的,可惜秀賴出生得實在太晚,和千姬結婚時也只升到了右大臣的位置,而這也成了他的最高官位,終究離關白左大臣的位置差了一步。

當年北條家掌權時,足利家兩任家督之所以敢留下“數代之後將取得天下”的辭世遺言,就是因爲經過源賴朝的大肆打擊,以及賴朝一門絕嗣,足利家已經成爲河內源氏事實上的嫡流,擁有了統領天下武家的資格。而到了江戶時代,當時身爲第二武家的前田家爲了自保,將自家的先祖改爲天滿天神管原道真,以示對幕府大位毫無覬覦之意,爲此,甚至連前田利家的生日也被拿來做文章,改到了一月二十五日的天神祭日,以便與管原道真一起祭祀。

“而且,”我進一步說道,“別說是統領天下武家,就是統領織田舊地也成問題。他如果是依靠織田舊臣,那麼拉攏這些昔日的同僚甚至前輩,就必須賞賜大量的領地,從而形成強支弱乾的格局;而依靠自家的譜代,那顯然也不合適,勢必會招來織田舊臣們的強烈不滿……所以,我寧願自己另起爐竈,依靠大量譜代和少量親近的織田舊臣,從而爲自家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正是大殿所說的‘不僅要謀一世,還要爲後世之鑑’啊!”竹中重治讚歎道,“不過,臣下總覺得,景秀殿下的事情,並不會那麼順利。”

“那就再看看好了……或許,他以後會向本家靠攏吧!什麼時候他自己主動提出迎娶千手姬,就說明他已經有了決斷。”我只好說道。

然而,在內心深處,我卻隱隱意識到,這種想法實在有些想當然了。景秀似乎也不是一個甘居下位的人,一旦兩家生爭端,他說不定更願意和秀吉一道對付本家。

……,……

和秀吉達成協議,我撤回了備前兒島郡宮田光次、城戶一輝的三重備,讓他們和山內一豐的淡路衆一同進軍上和泉,控制了堺町周邊區域。堺町奉行鬆井友閒聞訊,立刻派人和山內一豐等聯繫,詢問他們的意圖。得知這是爲了保護勘合貿易,斷絕足利義周的一大收入來源,他很快就選擇了順從,親自前來淡路國拜見我。

對於堺町,我相信秀吉肯定有想法。只可惜他沒有水軍,即使有也無法同我方抗衡,這纔不得不放棄,轉而謀求控制京都。這是情勢所然,他也只能順勢而爲,之前攻擊荒木村重的尼崎城時,定海號的強大威力已經深深映入了他的腦海中。我甚至敢保證,即使他獲得了攝津國,也絕對不敢像歷史上那樣興建大阪城,否則一旦生衝突,那座城就會成爲我方護衛艦的現成靶子,守備起來會處於極大的劣勢。

而因爲之前和竹中的長談,明白曾被我寄予厚望的景秀並不那麼可靠,我也決定稍稍抑制一下秀吉。當然,鑑於目前兩家才達成協議,關係正處於蜜月狀態,我不打算直接針對他,也不會在討伐足利義周的關鍵時期拖他的後tuǐ。我只是向織田信孝派去了信使,請他派人前來接洽勘合貿易的事情。

“東瀛號的那份利潤,會繼續jiao給你。”我讓信使這樣向他保證。

得到這份承諾,信孝肯定會很開心。而秀吉儘管不願信孝得到助力,卻也沒辦法質疑什麼吧!貿易船隊中的東瀛號,的確是屬於信孝名下的,而且,讓信孝參與,也是信長當年作出的安排。

再說了,信孝是我的女婿,我支持他一把,也是人之常情麼……

(ps:八點之後有事,沒辦法繼續,今日是完不成的了。只好明日補上吧!)

第56章 轉戰大和(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77章 伊賀越出(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56章 轉戰大和(下)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1章 小六之邀第97章 淡路立國(下)第70章 四家博弈(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35章 淺野一家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14章 第一回合(上)第124章 宇喜多家(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63章 伊勢風起(下)第21章 京都之“戰”第70章 四家博弈(下)第121章 備前鏖兵(中)第79章 堺町之行(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52章 態勢之爭(上)第84章 半國代官(上)第101章 勝瑞之戰(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55章 於斯爲極(上)第164章 功業之結(下)第115章 第一回合(中)第63章 伊勢新番(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下)第110章 勘合貿易(上)第97章 淡路立國(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38章 天正夫人(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96章 一盤大棋(上)第59章 忠誠考驗(上)第7章 武士之序第73章 虎子虎母(上)第72章 濃尾合一(上)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60章 餘波所及(上)第118章 勢態調整(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11章 小六之邀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133章 變之序幕(下)第54章 津屋設立第78章 三好退治(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102章 元親攪局(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下)第103章 三國演義(上)第94章 逼和元親(上)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上)第83章 熊野水軍(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03章 三國演義(下)第108章 武田退兵(下)第78章 三好退治(下)第52章 竹中重治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45章 水軍總領第45章 親近之人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第40章 小六來投第131章 信康事件(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43章 再次佈局(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上)第23章 難解之緣第58章 進京覲見(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中)第101章 勝瑞之戰(中)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中)第96章 一盤大棋(下)第114章 紀伊征伐(上)第39章 兩隻寵物第127章 荒木覆滅(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99章 各人抉擇(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
第56章 轉戰大和(上)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77章 伊賀越出(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56章 轉戰大和(下)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20章 走勢如何(中)第11章 小六之邀第97章 淡路立國(下)第70章 四家博弈(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35章 淺野一家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14章 第一回合(上)第124章 宇喜多家(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63章 伊勢風起(下)第21章 京都之“戰”第70章 四家博弈(下)第121章 備前鏖兵(中)第79章 堺町之行(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52章 態勢之爭(上)第84章 半國代官(上)第101章 勝瑞之戰(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55章 於斯爲極(上)第164章 功業之結(下)第115章 第一回合(中)第63章 伊勢新番(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下)第110章 勘合貿易(上)第97章 淡路立國(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38章 天正夫人(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96章 一盤大棋(上)第59章 忠誠考驗(上)第7章 武士之序第73章 虎子虎母(上)第72章 濃尾合一(上)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中)第60章 餘波所及(上)第118章 勢態調整(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11章 小六之邀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133章 變之序幕(下)第54章 津屋設立第78章 三好退治(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102章 元親攪局(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下)第103章 三國演義(上)第94章 逼和元親(上)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上)第83章 熊野水軍(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03章 三國演義(下)第108章 武田退兵(下)第78章 三好退治(下)第52章 竹中重治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45章 水軍總領第45章 親近之人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第40章 小六來投第131章 信康事件(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43章 再次佈局(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上)第23章 難解之緣第58章 進京覲見(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中)第101章 勝瑞之戰(中)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中)第96章 一盤大棋(下)第114章 紀伊征伐(上)第39章 兩隻寵物第127章 荒木覆滅(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99章 各人抉擇(下)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西丰县| 哈尔滨市| 闽清县| 尼木县| 资溪县| 延长县| 潢川县| 泌阳县| 迭部县| 大悟县| 迭部县| 休宁县| 巨鹿县| 宝兴县| 永川市| 上蔡县| 揭东县| 榆社县| 柳江县| 城市| 修文县| 焦作市| 庆元县| 东乌珠穆沁旗| 信阳市| 高台县| 彭阳县| 定结县| 白银市| 舟山市| 滕州市| 上犹县| 邓州市| 六枝特区| 和顺县| 伊宁市| 班玛县| 清徐县| 井陉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