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

小夏說到做到,真的就打算把景六郎、千手姬、明津和海津接來,隨我同住京都。只可惜,因爲菜菜過世,我對京都的重建計劃興趣大減,已經決定馬上前往九州。

“剩下的事情,由三井高安、李芳樑、三井高利他們來做就行了,還可以進一步加強和京都町衆的聯繫?!蔽覍π啪癹iao待道。

“可是,如今總見院已經竣工,太政公(信長被追贈太政大臣)停靈之期也將近百日,估計很快就會舉行葬禮……父親不參加的話,是否會影響到聲譽呢?”信景擔心的說。

“總見院由我出資並承建,這件事衆所周知,已經足夠表達我對太政公的心意了……”說到這裡,我忍不住心裡一痛。信長的總見院,建在上京區的紫野,那正是菜菜病的地方。

然而,斯人已逝,我要做的事情卻還得繼續下去……

“至於參與葬禮嘛,”我接著說道,“聽說秀吉殿下只準備了四席主持位,分別是他秀吉、你,長秀殿下和柴田,其餘甚至連瀧川殿下、恆興殿下和家長殿下都只能在下位拜祭……你覺得,我可以在下位嗎?”

“父親所言甚是。看來,秀吉殿下也不希望您參加葬禮,”信景點了點頭,“那麼關於織田家的下任家督……”

“這件事情,可以說已經有了結果,沒有繼續討論的必要,”我搖了搖頭,“若是鹽川夫人生下男嗣,本家、羽良家和長秀殿下會支持,柴田的意見就可以忽略;若是公主,那麼織田家就更加不得安寧了。雖然信孝殿下獲得本家和長秀殿下的支持,甚至連柴田差不多也可以被拉攏,繼任家督的可能xìng很大,可是,目前的織田家中,包括秀吉殿下在內的大部分有力家臣,實際上只對太政公一人負有責任,最多還加上左中將殿下,所以,他們不會聽從身爲庶子、曾經入繼別家、實力又只有區區幾十萬石的新任家督,反而會在暗地裡鼓動信雄殿下和他相爭。這樣一來,主家將陷入極大的的麻煩,很快就會徹底衰弱下去,而他們就將獲得更加獨立的地位,從家臣的名分中解脫出來……”

說到這裡,我自嘲的笑了笑,“本家不就是這樣麼?雖然表面上支持信孝殿下,實際上卻打著隔岸觀火、坐觀兩派爭鬥的主意,不會提供太多的實質幫助?!?

事實上,鑑於鹽川夫人的孕期,我已經可以確定,她會如同歷史上那樣生下男嗣。所以,這後一種情形生的概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而萬一生了,織田家的前景會更加糟糕,紛爭也會更加嚴重,對於淡出中樞的我而言,這或許是一種更樂於見到的狀況。

“也就是說,只需要到時表個態就可以了?”信景問道。

“是啊,一般的時候,可以讓南河內的生駒家長代替你參與中樞,而你就可以chou身出來,返回四國理政?!蔽野胧敲畎胧墙ㄗh的說道。

“參與中樞的話,考慮前田殿下如何?……雖然有些不恭敬,但是生駒殿下的能力,還是趕不上前田殿下的。”信景想了想說。

“這不是正好麼?反正本家也不準備過多的介入,”我微微一笑,“利家的話,和秀吉、長秀及柴田三位殿下的關係都十分密切,未免牽扯過深,還是隨我回九州征戰吧!”

“是,”信景點了點頭,忽然提起了另一件事,“對了,景政和三重城的宣直商量後,把朝明備送了過來。他們說,要支援德川家,只需要出動井伊赤備,就已經足以表達本家的善意,而且指揮起來也方便。”

“他們的處置不錯,”我讚賞的點了點頭,“這樣的話,宮田和城戶的三重備就可以chou出來,也隨我一同出征九州。”

“還有一件事,”信景看了看我,“除了派來朝明備以外,景政聽說您立了今治殿母親爲正室,還向我請求迴歸宗家……你看該如何處理?”

“告訴他,不要想太多,安心的當他的仁木家家主就好,”我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認真的告誡他說,“不然的話,讓他迴歸了宗家,仁木家的家名豈不就要滅絕?我們怎麼對得起託付家業給他的義政殿下?”

“或許,可以先讓景政迴歸,以後讓他的一個孩子繼承家名……”信景建議道。

“你對景政還真是熱心啊!”我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只不過,現成的約定不去遵守,卻許以更飄渺的約定,這種搪塞的態度,能夠讓天下人信服嗎?”

“兒臣受教了?!毙啪爸缓没卮鹫f,可是,在他的臉上,似乎還有些不以爲然的意思。

或許,是該把那件事情告訴他們了……我作出了決定。

“你大概覺得,事情沒這麼嚴重吧……可是,真要開了這個先例,先不說別人如何,至少阿波的細川殿下絕對會產生疑慮,擔心自家的家名問題,”說到這,我稍稍有點不好意思,畢竟那是我當年的一時荒唐……於是我移開視線,望向正廳外的庭院,那裡有幾株四季常青的竹葉柏,給庭院增添了不少生機:“他目前唯一的繼承人,其實是本家的孩子。”

“細川真之殿下?目前坐鎮féi後國的那位?”信景果然是非常驚訝。不過,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我說呢,本家爲什麼沒有景五郎!”

“唔,這件事不足爲外人道也,你自己心裡有數,明白怎麼對待就行?!蔽覂嵙繃烂C的說道。

“遵命,”信景答應著,卻又請示了我一句,“那麼需不需要和景政解釋清楚???”

“這有什麼好解釋的?宗家和分家都還有繼承人,卻讓所繼承的支族絕嗣,這是不仁不義的行爲啊!做下這種事情,本家會落下什麼樣的名聲?天下人又將如何看待本家的信譽?所以,不管有沒有阿波細川家的事,他都不能迴歸宗家來,”我有點不耐煩的回答,“你覺得以景政的思慮,難道會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和關聯?只不過,如今本家已有天下之望,定鼎之後,家中同姓的分家和別姓的支族,在地位和利益上將會有所區別,所以他有些不甘心而已……總之,景政有不錯的謀略,可以作爲你的輔佐,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你真的想要重用他的話,就沒必要讓他迴歸宗家,那樣反而會更加合適?!?

“是。我明白了,”信景點了點頭。

……,……

永貞元年正月中旬,我命令前田利家、宮田光次和城戶一輝返回九州,準備參與討伐秋月家的戰事,然後又囑咐了信景一番,便非常低調的帶著義景和小夏離開了京都。原本我打算把於加也帶上,可是她卻放不下忘憂院的事情,想再主持幾天,到上元節後再動身。我想了想,沒有太勉強她,同意讓她稍後和信景一同回今治。

到達堺町時,我問小夏,是準備回今治城,還是回吉良城繼續照顧明子。

“殿下準備回哪裡呢?”小夏反問我道,“今治城已經讓給信景了,最近居住的州本城又準備讓給義景,殿下大概是回吉良城吧?”

“你還擔心我沒有居城?”我微微一笑,“féi後的隈府,筑後的柳川,都是九州知名的堅城?。嵲诓恍?,攻下筑前和豐前兩國也可以的。”

“那麼殿下把妾身也帶上吧!”小夏連忙要求,“妾身雖然多年沒有隨殿下一同出征,但是身手還在,殿下應該也知道……”她忽然意識到了什麼,臉上一下子泛起了紅暈。

“是,我知道,這幾天我見識過好幾回了,”我知道她想到了什麼事情,忍不住曖昧的笑了起來,“只不過,明子也需要人照顧麼!……這次前往九州前,我也會去一趟吉良城,好好開導她一番的。”

“那麼妾身就回吉良城吧?!毙∠闹缓眉t著臉說。

於是,我將定海號留在堺町,作爲信景的座艦,然後和義景、小夏登上了伏波號,駛向四國島外沿的太平洋。伏波號是巖鬆經定的主力水軍旗艦,戰鬥力比定海號還高,而爲了和旗艦配合,麾下的大部分戰船都改造過,實在改造不了的老式艦船,就和“伊勢丸”、“熊野丸”、“淡路丸”三艘鐵甲船一起,編成了大阪灣守備船隊,託付給義景家中的安宅清康。

見禮完畢,巖鬆經定令嫡子景經安排好小夏和我的近侍,自己將我和義景迎進了主艙。他上下打量著義景,讚賞的說道,“不愧是大殿和忘憂院殿的孩子??!雖然只有十歲,卻很有一番武士的氣概……上個月你元服時,由於剛剛加封領地,事務非常繁忙,所以沒能趕去祝賀。這實在是失禮之至!”

“主要是太過匆忙之故,怎麼能怪諸位大人?”義景很懂事的回答。

“唔?!蔽覞M意的對義景點了點頭,笑著轉向巖鬆經定道,“你能看上眼,那是最好了,我正想爲他向你的長女海若姬提親呢……不過,實在抱歉,因爲正室已經由忘憂院殿安排,決定是日野家的女兒了,所以只好委屈海若姬作爲側室?!?

“這是小女的榮幸??!”巖鬆經定欣然表示同意,“義景殿下乃是大殿的嫡次子,正室之位,小女實在不敢奢望。”

“那麼就這樣決定了,”我笑道,“等信景回到今治,很快就會將淡路國jiao給義景,讓他另立淡路吉良家,並且負責本家的水軍……如今一豐返回宗家負責錢座,就請你繼任義景的輔佐役如何?”

“臣下敢不盡力!”巖鬆經定躬身道,然後從近侍手中取下南蠻千里鏡,笑著遞給了義景,“既然義景殿下將負責水軍,那麼臣下就將此物獻上,當作是遲到的元服賀儀吧!”

“謝過巖鬆大人,”義景接過千里鏡,輕輕放在身邊,向巖鬆經定低了低頭,“今後,還請多多指教。”

他的禮儀一絲不茍,顯得非常莊重??丛谘垩e,我心中既有欣慰,也有一點心酸。其實,他原本是個很有些調皮的孩子,曾經讓山內一豐非常頭疼。可是菜菜一去世,他彷彿立刻長大了似的,變成了現在這舉止儼然的模樣。

“經定是跟隨了我二十餘年的起家重臣,你固然是要尊重,卻不用太過拘束?!蔽曳愿浪f。

“是?!绷x景低頭回答,依然是非常莊重。

算了……我微微搖了搖頭,向巖鬆經定問道:“新領內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吧?”

“大致差不多了……所以接到大殿的命令,立刻就趕了過來,”巖鬆經定笑道,“怎麼,是要征伐秋月家了嗎?”

“是啊,現在是非常合適的時機,”我點了點頭,“龍造寺隆信向來冷酷而強勢,如今一旦身亡,家中之前被壓制的矛盾都會爆出來,可以說已經不足爲患。暫時不進攻他們,那麼他們沒有外憂,很可能自己就會分崩離析……倒是秋月種實,如果不馬上征伐的話,說不定會藉機統一筑前和豐前兩國,甚至把觸角伸入féi前,成爲第二個龍造寺隆信。”

“這確實不可不慮,”巖鬆經定深表贊同,“上次臣下拜訪博多港,見識過港口的繁榮,也和秋月種實打過jiao道,的確不是易與之輩?!?

“所以,我準備讓你立刻進攻博多港,打擊秋月家的實力和秋月種實本人的氣焰,”我笑著說道,語氣中充滿著自信,“與此同時,我會進入南九州日向國,挾著擊敗龍造寺家的威勢,命令南九州和中九州諸國皆來匯合,然後一舉覆滅秋月家!”

“若能如此,那麼九州也將歸於本家的配下,於本家的大業極爲有利??!”巖鬆經定躬下身去,神態極爲鄭重,“臣下必不負大殿期望,爲本家建此功!”

“恩,我相信你的承諾,”我點了點頭,“那麼義景就委託給你了。這次戰事,將是他的初陣,請你協助他順利完成。”

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93章 揚威土佐(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38章 天正夫人(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上)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98章 何種立場(下)第156章 幕府之制(中)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53章 攻略北勢第63章 伊勢風起(下)第61章 永祿之變(上)第15章 出仕之途第28章 同愾之師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87章 永祿之末(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下)第105章 浮雲變幻(下)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116章 天正通寶(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26章 未雨綢繆(上)第107章 武田退兵(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94章 逼和元親(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84章 半國代官(下)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中)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95章 平定阿波(上)第95章 平定阿波(下)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28章 同愾之師第134章 驚世之變(上)第85章 暗渡室戶(下)第103章 三國演義(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22章 京郊之“狩”第152章 態勢之爭(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中)第3章 後事且不計第156章 幕府之制(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下)第98章 何種立場(下)第158章 秋意漸濃(下)第34章 三方合作第113章 教派之爭(中)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59章 畿內之冬(上)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30章 桶狹之崩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30章 桶狹之崩第115章 第一回合(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67章 伊勢平定(下)第26章 家國之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34章 三家合作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135章 得失之間(上)第109章 霸業將成(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下)第113章 教派之爭(中)第102章 元親攪局(上)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53章 攻略北勢第87章 永祿之末第13章 立命之戰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23章 難解之緣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106章 長島、濱鬆(上)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82章 心安何處(下)第119章 亂世人心(中)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65章 歸於寧靜(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
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93章 揚威土佐(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38章 天正夫人(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上)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98章 何種立場(下)第156章 幕府之制(中)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53章 攻略北勢第63章 伊勢風起(下)第61章 永祿之變(上)第15章 出仕之途第28章 同愾之師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87章 永祿之末(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下)第105章 浮雲變幻(下)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116章 天正通寶(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26章 未雨綢繆(上)第107章 武田退兵(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94章 逼和元親(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84章 半國代官(下)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中)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95章 平定阿波(上)第95章 平定阿波(下)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28章 同愾之師第134章 驚世之變(上)第85章 暗渡室戶(下)第103章 三國演義(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22章 京郊之“狩”第152章 態勢之爭(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中)第3章 後事且不計第156章 幕府之制(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下)第98章 何種立場(下)第158章 秋意漸濃(下)第34章 三方合作第113章 教派之爭(中)第121章 備前鏖兵(下)第159章 畿內之冬(上)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30章 桶狹之崩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30章 桶狹之崩第115章 第一回合(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67章 伊勢平定(下)第26章 家國之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34章 三家合作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135章 得失之間(上)第109章 霸業將成(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下)第113章 教派之爭(中)第102章 元親攪局(上)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53章 攻略北勢第87章 永祿之末第13章 立命之戰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122章 海上風雲(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23章 難解之緣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106章 長島、濱鬆(上)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82章 心安何處(下)第119章 亂世人心(中)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65章 歸於寧靜(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南县| 大田县| 津南区| 长武县| 荣成市| 江城| 宁津县| 高雄市| 遂溪县| 康乐县| 手游| 香格里拉县| 乌审旗| 大宁县| 平罗县| 莆田市| 临西县| 怀远县| 阿图什市| 大港区| 区。| 左贡县| 威宁| 弥勒县| 吴忠市| 荥经县| 台江县| 同德县| 民县| 泰和县| 宜兰县| 南城县| 辰溪县| 苗栗市| 宣城市| 十堰市| 合山市| 余干县| 文登市| 九江市|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