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8章 羽良景秀(上)

面對秀吉來勢洶洶的進襲,柴田勝家顯得很有些侷促。他的勇武,在織田家中人盡皆知,但是政治和謀略方面就不怎麼樣了,手下的佐久間盛政、佐佐成政、中川重政也都是肌肉多過腦漿的類型。平rì的時候,他們頗有些以此自傲的意思,覺得這樣纔是作爲武士和臣下的本sè。然而,到了dú lì主持大局的時候,各種複雜的情勢和變化,很快就摧空殳了他們的這種自傲。無論是上杉家背棄和約,還是金森長近投向秀吉,都讓他們一籌莫展:而北陸地方的氣候侷限,又讓他們無法及時支援麾下的柴田勝豐和同盟的織田信孝,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降伏和覆滅。作爲勝家副將的瀧川一益,算是十分擅長調略的人了,當初降服飛觶國姊小路家,爲織田家打通從美濃到越中的通道,後來聽說秀吉和毛利家和睦,又火速和上杉家達成和約,都是他的手筆,可是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也不可能扭轉這種惡劣的情勢。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兩方的決戰早已開始,之前秀吉的種種佈置,包括先期的調略戰和外圍戰,以及對吉川元chūn和德川家康的進一步拉攏,都是決戰的一部分。通過這些手段,雙方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戰事的勝負天平也嚴重的向秀吉傾斜,而這次直接出陣,只不過是決戰的高cháo階段而已。

結果,北陸軍團能夠抵禦這十萬軍勢的,只有越前、加賀和能登三國的三萬餘人,越中的佐佐威政,原本是北陸軍團攻略上杉家的先鋒,力量頗爲強大,這時卻不得不將大部分的力量都必須留在國中,以防備上杉家從後方策應秀吉,因此只能派出少部jīng銳參戰。

三月十二rì,柴田勝家越過木牙崍,進軍至北近江境內,派人聯絡之前降伏於他的豪族,並且遣自己的養子、越前國勝山城主柴田勝政爲先手,率五千軍勢前進至北近江祝山一帶,在餘吳湖西側立下城砦,以jǐng備餘吳湖東部的羽良家先手池田恆興。池田恆興不甘示弱,仗著兵力佔優,派中川清秀、高山重友率本部進軍,分別進佔餘吳湖南部和北部,在北部的堂木山和南部的賤嶽據守。雙方對峙了兩天,情勢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秀吉依然很沉著的將本陣留在池田恆興東南方的田神山上,似乎在等待吉川元chūn、宇喜多忠家、細川忠興所部三萬人到來,從西面和他的主力一起夾攻柴田勝家的軍勢。有鑑於此,柴田勝家決定先行進攻,奇襲池田恆興的攝津軍勢。

他的這一動作,從戰術上來看是毫無問題的。作爲弱勢的一方,奇襲乃是先聲奪人、甚至扭轉局面的不二法寶,正如當年信長奇襲今川義元、姊川之戰中淺井長政奇襲信長那樣。

只可惜,在奇襲軍勢的主將上面,他犯下了一個錯誤,沒有派出思維慎密、注重情報的副將瀧川一益,而是考慮到備人的親信程度(防備臨陣投敵),以及和前線柴田勝政的配合,派出了勝政的親兄長、北加賀守護佐久間盛政。

作爲柴田家平定北加賀一向宗、佔據金澤御坊的著名猛將,佐久間盛政確實表現出了他的勇武。他率萬餘軍勢和柴田勝政匯合,分別進擊餘吳湖北部的堂木山砦和南部的賤嶽砦。

堂木山砦的中川清秀只有三幹餘人,眼見敵軍勢大,而新築的堂木山砦又不夠堅固,於是後退至餘吳湖西部,據守原先構築的巖崎山砦。

可是,兩軍先陣交戰,首重氣勢,他這一退,氣勢一下子就泄了,儘管巖崎山砦比堂木山皆堅固得多,卻沒能擋住佐久間盛政,很快就丟失了城醬,本人也被佐久間盛政討殺(送出了一血……)。

與此同時,柴田勝政的攻略卻不怎麼順利。賤嶽標高四百多米,地勢十分險要,在山上可以監控西部琵琶湖、北面餘吳湖、東北池田恆興本陣、甚至東南秀吉本陣的所有動向。

因此,得到柴田家進軍的消息後,池田恆興第一時間選擇了支援這邊,派遣長子池田元助率三千人和高山重友匯合,將柴田勝政擋在了賤嶽以西。但在這個時候,兩人忽然發現東面的巖崎山砦燃起了熊熊大火,大巖山本陣也開始了交戰,於是當即撤退,將賤嶽砦拱手讓給柴田家。

柴田勝政也發現了池田恆興大巖山本陣的動向,他留下五百餘人進駐賤嶽砦,率其餘四千餘人銜尾急追,雖然沒能覆滅池田元助、高山重友的主力,卻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戰果。然後兄弟倆在大巖山下匯合,一同進攻池田恆興。

戰事一直持續了幾個時辰,後面的柴田勝家已經接到戰報,認爲初步達到了奇襲的目標,於是派人命令佐久間盛政、柴田勝政兄弟後撤。然而,佐久間盛政認爲池田恆興部屢遭敗績,兵力方面也處於劣勢,將他趕出大巖山砦將是遲早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將其擊潰。有鑑於此,他拒絕了柴田勝家的撤軍要求,只是退回了賤嶽休整,並且讓弟弟柴田勝政回撤至祝山,守護自己的後路。

當晚亥時初刻,池田恆興忽然大舉出陣,向賤嶽砦發動了攻擊。考慮到地形不熟,佐久間盛政選擇了據偕監守,一連打退了池田恆興的好幾次進攻,連後方前來支援的南近江桑山重晴部(丹羽長秀與力,紫川之戰後轉讓給秀吉爲與力),也在他手上吃了敗戰,同池田恆興一同退回大巖山砦。而贏得這場夜戰,並且給予池田恆興所部極大打擊,佐久間盛政顯然時更加自負了。根據後來俘虜的交代,他當時一面詛咒著池田恆興,一面發誓等天亮了要狠狠教訓他,然後就留下哨探監視大巖山池田恆興、田神山羽良秀吉兩處的動靜,吩咐激戰了一天的部下們抓緊時間休息。

可惜,他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天剛亮的時候,北近江的景秀率萬餘軍勢渡過琵琶湖,忽然出現在祝山砦下,包圍了山上的柴田勝政,也截斷了佐久間盛政和柴田勝家主力之間的通道。由於他來得那麼隱秘和突然,柴田勝政覺察的時候,已經被牢牢包圍,甚至都沒能向前方和後方派出信使,結果還是佐久間盛政在賤嶽皆上發現了後方的動靜,於是傾巢而出,想和柴田勝政一同擊敗羽良景秀。然而,景秀久經戰事,後方又有援軍自琵琶湖上而來,自然不會輸給佐久間盛政,他不僅牢牢的擋在了柴田勝家和柴田勝政之間,還擊退了佐久間盛政的支援,而等到柴田勝家發現不妙,親自率主力前來時,祝山醬已經被景秀攻克,柴田勝政被迫率殘部和佐久間盛政匯合,退回賤嶽皆據守,在他們東面,是聞訊趕來的四萬五千秀吉主力。

到了這一步,柴田勝家方面部知道,北陸軍團已經大勢以去了。柴田勝政和佐久間盛政這一萬五千人,是整個軍團的一半軍勢,如今陷入重重包圍,不僅讓兵力的劣勢更加嚴峻,而且也對士氣造成了毀滅xìng的打擊。更何況,這時候吉川元chūn、宇喜多忠家等三萬軍勢已經趕到若狹,即使他能夠攻下祝山皆,前去救援賤嶽方面,也將和佐久間盛政一樣陷入包圍之中。

十四rì的中午,瀧川一益首先率本部後撤,退回自己的南加賀大聖寺城據守:中川重政隨後也跟著撤退,返回能登七尾城。柴田勝家獨力難支,也只好率剩餘的幾千軍勢退回北之莊城,不久即被羽良秀吉的主力圍住,在天守閣和阿市一同焚城自盡。

戰後統計戰功,率軍由琵琶湖迂迴、分割佐久間盛政的羽良景秀顯然居功至大,其次則是擔任先手、擋住並拖住佐久間盛政的池田恆興。爲了表彰他們的功勞,秀吉將池田恆興由攝津轉封到了美濃國,景秀也順勢領有了整個北近江,擔任長浜城主;原長浜城主柴田勝豐,被秀吉轉封到了越前敦賀郡,領地稍有增加;而其餘的越前國大部,則被封給羽良秀長。然後,秀吉以秀長爲總大將,以剛元服的養子、年僅十三歲的秀次爲副將,以丹羽長秀的遺子、十一歲的丹羽長重爲奉行,對加賀國瀧川一益、能登國中川重政發起了進攻。經過賤嶽之戰,這兩國的軍勢雖然損失不大,但畢竟是一同遭到慘敗,而且還失去了柴田勝家這根主心骨,已經不可能有什麼作爲。而秀吉安排兩個孩子爲將領,顯然是深知這一點,而且成竹在胸,一方面爲秀次撈取資歷,一方面爲轉封丹羽長重至加賀做準備。

..-..’-.’...,秀吉在北陸大放光芒,我卻依然隱居土佐,讓池賴和等人幫我製造戰船。這艘戰船,屬於海神級的第二代,規模比第一代的定海、伏波、安瀾三艦更大,好在有現威的造船經驗,又有出自土佐國深山的優質木材(歷史上秀吉在京都造聚樂第,元親曾經伐木贊助),造船的進度非常順利,到秀吉降伏瀧川一益、將之轉封到若狹時,戰船已經基本完工,只剩下安裝艦炮的工作。

爲了這件事,景政親自從伊賀上野城趕了過來。我當時正在賴親的浦戶城內,他一到達浦戶灣,很快就進城前來拜見,向我通報了瀧川一益轉封的消息。

對於瀧川一益低頭,我並不感到驚訝。雖然在秀吉剛剛出仕、我才擔任足輕大將時,他已經是織田家的家老,可是在織田家,資歷從來都不是問題,而如今的形式,已經不由他作出其餘的選擇。

倒是景政前來,讓我稍稍有些吃驚:“只爲了通報這個消息,不需要你親自趕過來吧?”

“是……主要是爲了見見父親大人,”景政殷勤的從身邊侍從手中接過茶盤,端到了我的面前,“上次父親在信中教訓了孩兒,所以孩兒就過來領受您的教導,並請示下一步的方略。”

“唔,”我點了點頭。他的這個態度,讓我十分滿意,畢竟還是我寄予厚望、作爲信景輔弼培養的孩子:“你說下一步方略,是指哪一方面暱?”

“當然是德川家和武田家的Ⅱ嗣!”景政連忙答道,“德川殿下對本家和您一直景仰非常,如今正處於攻略武田家的關鍵時刻,是否要加強對他們的支援力度呢?孩兒的上野備已經初見規模,如果這時候和細野家的安濃備一起用上去,肯定能夠起到極大的作用,對河尻秀隆、森長可兩位殿下和德川、北條兩家而言,這是雪中送炭的義舉啊!”

“你是放不下攻克武田家的功勞和名聲吧?”我笑著端起涼茶喝了一口,“而且,你的上野備草創,怎及得上久經戰事的安濃備?

說是安濃備和上野備一起,其實是安濃備作主力、而你拿大部分功勞和名聲是吧?”

“這個……”景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訕訕的笑了起來,“孩兒的名聲,不就是父親大人和吉良家的名聲嗎?”

“現在我還缺名聲麼?”我笑著搖了搖頭,“而且,你這話應該反過來說……如果你不是我的孩子,不是吉良家的親支一門,以你的年齡和資歷,怎麼可能介入秀隆、長可兩位殿下和德川、北條兩家之間?又怎麼可能得到濱鬆殿下的另眼相看?”

“父親大人教誨的是,”景政微微嘆息了一聲,低下了頭去,“孩兒自知資歷淺薄,之所以能夠有現在的影響,全仗背後的您和宗家,因此才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名望,以便更好的爲父親大人和兄長效力,作爲宗家平定東國的先驅。”

“恩,”我讚揚了他一句,“你的這份心情,我十分欣慰。”

“既然這樣,就請您同意我支援德川家如何?”景政趁勢請求道,“您應該從宣直那聽說了,濱鬆殿下已經接受羽良筑前的妹妹爲正室,以換取秀吉殿下的援軍。本家如果不做什麼的話,德川家很可能會倒向羽良家……畢竟熊姬只是您的養女,而竹千代才還只有兩歲啊!”

“對了,羽良家援軍的主將,已經決定了吧?是不是景秀-”我忽然問道。

“是,”景政點了點頭,”這是很明顯的事情。能夠代表筑前殿下的,目前只有秀長殿下和景秀殿下兩位……景秀才在賤嶽之戰中大放光彩,而秀長殿下要安撫和整合柴田家的越前國,自然就是由景秀率領家中的援軍。”

“既然這樣,那麼我也該出面活動一下啦!”我笑著站了起來。

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6章 出山之厄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152章 態勢之爭(中)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上)第74章 關於本心(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60章 餘波所及(上)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133章 變之序幕(上)第121章 備前鏖兵(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33章 變之序幕(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36章 進退之道(下)第164章 功業之結(上)第99章 各人抉擇(上)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28章 進軍九州(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150章 雲隨風動(上)第44章 除夜鐘聲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53章 流水漸去(下)第61章 永祿之變(下)第119章 亂世人心(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第94章 逼和元親(上)第70章 四家博弈(下)第73章 虎子虎母(上)第63章 伊勢風起(上)第128章 進軍九州(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68章 信長勢成(下)第11章 小六之邀第107章 三方決戰(下)第124章 宇喜多家(下)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102章 元親攪局(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58章 進京覲見(下)第96章 一盤大棋(上)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121章 備前鏖兵(上)第115章 第一回合(下)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125章 紛繁家務(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38章 天正夫人(上)第111章 土佐平定第56章 轉戰大和(上)第115章 第一回合(中)第163章 國策之爭(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11章 小六之邀第86章 明釁元親(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86章 明釁元親(下)第70章 四家博弈(下)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13章 立命之戰第130章 抗命請命(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64章 如何抉擇(上)第71章 險道偷襲(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中)第107章 三方決戰(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2章 誤入戰國年第163章 國策之爭(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86章 明釁元親(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13章 教派之爭(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上)
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6章 出山之厄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152章 態勢之爭(中)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上)第74章 關於本心(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60章 餘波所及(上)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36章 進退之道(中)第133章 變之序幕(上)第121章 備前鏖兵(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33章 變之序幕(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36章 進退之道(下)第164章 功業之結(上)第99章 各人抉擇(上)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28章 進軍九州(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150章 雲隨風動(上)第44章 除夜鐘聲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53章 流水漸去(下)第61章 永祿之變(下)第119章 亂世人心(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第94章 逼和元親(上)第70章 四家博弈(下)第73章 虎子虎母(上)第63章 伊勢風起(上)第128章 進軍九州(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68章 信長勢成(下)第11章 小六之邀第107章 三方決戰(下)第124章 宇喜多家(下)第158章 秋意漸濃(上)第102章 元親攪局(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58章 進京覲見(下)第96章 一盤大棋(上)第91章 猴子出頭(全)第121章 備前鏖兵(上)第115章 第一回合(下)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125章 紛繁家務(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38章 天正夫人(上)第111章 土佐平定第56章 轉戰大和(上)第115章 第一回合(中)第163章 國策之爭(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11章 小六之邀第86章 明釁元親(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86章 明釁元親(下)第70章 四家博弈(下)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13章 立命之戰第130章 抗命請命(上)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64章 如何抉擇(上)第71章 險道偷襲(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40章 海闊天高(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中)第107章 三方決戰(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2章 誤入戰國年第163章 國策之爭(下)第120章 走勢如何(下)第86章 明釁元親(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13章 教派之爭(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广州市| 手游| 淮安市| 赤水市| 灌云县| 桂阳县| 广河县| 庄河市| 江津市| 财经| 宝清县| 镇雄县| 鄯善县| 诏安县| 乐陵市| 渑池县| 岳阳县| 建湖县| 三门县| 太仓市| 响水县| 汝州市| 安丘市| 丹阳市| 左云县| 高雄县| 宝兴县| 顺昌县| 伊宁市| 上思县| 五华县| 河东区| 灵宝市| 格尔木市| 冷水江市| 丰原市| 聂拉木县| 万安县| 福海县| 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