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章 赤崛覆滅

從小牧山城回到領地,我開始在海山城與四日市宿町之間營造城呰。同時,在我的有意縱容下,信長任命我爲三重郡郡代的消息流傳了出去,整個三重郡漸漸的爲之騷動起來。千種忠治認爲復辟的機會到了,多次來到蟹江城求見。每次我都讓秀景接待,雖然沒有給他承諾,但不時提供一些資金方面的支持,讓他拖千種忠基的後腿。

千鍾家、赤崛一族三家在三重郡的影響實在太大了,我不能留著。在歷史上,瀧川一益也是這麼想的。他的處理方法,也完全符合他的特長:逼降北伊勢諸豪族,初步穩定局勢後,以勾結近江六角氏的藉口,將忠治父子流放,命梅津家在途中殺死忠治嫡子又三郎;命家臣山口氏在茂福城誘殺羽津家家主羽津近宗,然後藉口赤崛一族謀逆,突然攻下濱田城,擊殺城主濱田元綱及赤崛家家主赤崛景治。

這樣的動作,陰謀氣息實在太濃了。我希望能夠光明正大一點,至少讓他們像個武士那樣死去。於私,算是加強本人的正面形象,於公,可以維護本家的大義名份。

七月份的時候,近畿發生了一件大事,三好家家主、幕府管領代三好長慶歸天了。

從永祿四年起,三好家就開始走下坡路。那一年三好長慶最信任的四弟十河一存過世,之後長慶就開始沉淪,家中事務漸漸的被鬆永久秀把持;到了永祿五年,三好義賢和畠山家開戰,被援助畠山家的根來衆討死;永祿六年,嫡子三好義興患急病而亡,收十河一存之子義繼爲養子,命三好義賢次子繼承十河家,改名十河存保;今年是永祿七年,五月份的時候,三好長慶惑於鬆永久秀的讒言,將淡路水軍總領、三弟安宅冬康殺害,以十河一存養子十河存保繼承;到了七月份,他自己也終於倒下。

雖然三好長慶的最後幾年,幾乎都是在病榻上度過。但是他個人的威望,仍然壓制著整個近畿。即使是將軍足利義輝,也選擇了暫時隱忍,下賜五三桐副紋給長慶、義興父子及鬆永久秀三人,以示拉攏之意。

在1884年準許自由使用、成爲日本使用最廣的五大紋之前,五三桐還是非常珍貴的。能夠以五三桐作爲副紋,不是非常高貴的家族,就是受幕府表彰的武士,而且除了免許使用的家族外,特許家族及個人的使用權不能繼承。

家族裡面,三河吉良家和駿河今川家可以免許使用,今川家的靠旗,就是白底黑紋的二引兩-五三桐;另外,武田和上杉兩家也從義輝處獲得使用特許;後來豐臣秀吉當政,特地將豐臣家的家紋定爲變種的太閣五三桐,以彰顯自家的“高貴血統”……

個人裡面,在義輝將軍這一代,五三桐賜予了四個人,分別是六角定賴、三好長慶、三好義興與鬆永久秀;信長的時候,他本人和手下的各大軍團長,基本都獲賜了五三桐;而到了猴子,爲了拉攏諸將,就氾濫的稍稍厲害了一些,加賀前田、陸奧伊達和土佐山內三家甚至獲得五七桐紋特許;而五三桐特許的就更多了。

至於五七桐,鎌倉時代作爲家紋使用的家族有大矢野、神吉、留守等好幾家,但是後來因爲桐紋的美好象徵意義,就成爲了皇室和朝廷的副紋,能夠使用的只有政權擔當者。室町幕府時代,只有足利宗家、鎌倉足利家及管領細川家可以免許使用。

即便到了現代,按照日本憲法,仍然只有首相和內閣可以使用五七桐。

所以三好長慶能使用五三桐,是非常大的榮耀了。

而他一去世,近畿的形勢立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三好家內部,由於繼任家主的義繼年僅十五歲,鬆永久秀及三好三人衆掌握了家中事務的處置權;在外部,原先受三好家壓制的幾大勢力紛紛開始反彈,其中反彈最厲害的,自然就是將軍足利義輝。

但是義輝本人的實力並不大,他要將三好家趕出近畿,必須依靠其他勢力的協助。環顧畿內,六角家本來是最合適的後臺。自六角義治成爲家主後,一反義賢時代的親三好政策,和三好家走向了敵對,正符合義輝需要的立場。可惜在前一年,由於義治擅殺重臣,六角家已經發生了內亂,目前根本無法協助將軍。

於是,義輝將軍開始在畿內大肆拉攏各方反三好勢力。

七月底,石谷賴辰突然來到蟹江城,帶來了義輝將軍的御內書:

光源院殿御判

土佐吉良宣直遺蹟所領等事。任讓狀之旨。吉良宣景相續領掌不可相違之狀如件。乃以高家侯者。五三桐紋免許。可當家御紋侯。仍執達如件。

永祿七年甲子七月廿一日押

“……這是怎麼回事?”我揚著御內書對石谷賴辰問道。

“寫得很清楚啊!公方殿承認你對土佐吉良家的繼承權了,另外,還因爲你家的家格,賜予了五三桐紋使用免許。這是天大的恩典啊!”石谷賴辰喜氣洋洋。他的妹妹是擁有五三桐副紋家族的正室了,這件事讓他同感榮焉。

“我就是在問,爲什麼公方殿會有這樣的恩典?……我似乎沒有爲將軍做過什麼吧?”我說。

“是這樣的。上次我回到京都,向將軍講述了你覆滅北畠水軍的事情,將軍甚爲欣賞。此次特地賜下恩典,是希望你能爲公方殿效力,對抗三好家的淡路水軍……這是公方殿的密諭,因爲御內書要由管領書寫副狀,所以不方便在御內書中寫明。”石谷賴辰解釋。

對抗三好水軍,這可是要命的任務!

我搖了搖頭,將御內書交還給石谷賴辰:“麻煩上覆公方殿,我實在無法效勞,此番恩典,受之有愧。”

“宣景,你怎麼能這樣說呢?公方殿的御內書,如何能夠退回?至於密諭,你看著辦就可以了,又沒讓你馬上去和淡路水軍拼命……”石谷賴辰勸道。

“那麼我就愧領了。”我點了點頭。

石谷賴辰說得很對,密諭的事,的確不需要太過熱心。真實的歷史上,由於足利義輝過於活躍,馬上就會招來殺身之禍,那時我的義務就解除了。所以嘛,這個名份不妨先接受再說。

雖然有關自家家承、家紋的事情不用請示信長,但是涉及到將軍的密諭,我還是在次日派人前往小牧山城,通報了義輝將軍的動作。

然後,我召集家臣,宣讀了義輝將軍的御內書。沒想到家臣們的反應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秀景和小夏,看那架勢,幾乎要向御內書虔誠的叩拜一番。

“恭喜兄長家業得正,家格得彰!”秀景帶頭恭賀,“還請兄長定下本家軍旗樣式!”

“請主公定下本家軍旗樣式!”衆人一起拜請。

“軍旗啊……”我點了點頭。確實是該定下了。

原本在我擔任侍大將、能夠獨領一軍時,就該決定軍旗樣式。但是之後的一段時間,我沒有獲得領地,一直都在信長本陣領兵,不需要考慮軍旗的問題。而後獲得領地,不是偷襲就是突襲,也一直沒有正式打出自己的軍旗。

對於這個問題,我倒無所謂,像吉良秀景、巖鬆經定那樣正統的武士們,卻一直都懷著些許的羞愧。現在有了將軍賜下的五三桐副紋,他們總算能揚眉吐氣一番。

“……就用白底黑紋的五本骨扇-五三桐吧!靠旗也是一樣。”

“是!”家臣們激動萬分。天下間第三家免許使用五三桐副紋軍旗的武家出現了。

……,……

傳達之後,家臣們陸續離開了評定室,秀景卻留了下來。

“有什麼事情嗎?”我問。

“今早千種忠治又來了。他說得到了確切的情報,千種忠基正在和赤崛一族聯絡,準備在秋收之後,聯合北伊勢豪族對付本家……但是我拿不準兄長是否要公開消息,所以沒在各位家臣面前提出。另外,我認爲,如果他所言屬實的話,也許我們的對手就不止千種忠基、赤崛一族,其他許多豪族也會加入。”

“是啊,千種家和赤崛一族是北伊勢豪族聯盟的兩根脊樑,一旦有什麼動作,肯定會帶動一片,”我點頭同意,“不過這都無所謂了。即使他們不動,我們也要動的。我還希望他們聯合起來呢,能夠一次解決,是非常理想的情況……大殿給的壓力不小啊。”

“那麼我明白了,現在就下去準備。”秀景說。

“恩,去吧!”我很有默契的回答。

——所謂的準備,是指立刻出兵。本家的常備兵力不少,趁農時時節欺負不方便召集足輕的對手,是咱們的好習慣。

於是,伊勢水軍兩千人中,有一半被召到岸上,替換海山城的一千精銳常備,由佐脅良之擔任城代。常備則由蜂須賀正勝率領著,開始整理和佈置秋收後合戰的態勢。

算上預備,我目前的軍力接近五千,基本都受過一番訓練和磨練。即使是預備,相對於一般豪族來說,戰鬥力也十分可觀。北伊勢聯軍的話,據我估計總人數可以過萬,但是他們的戰鬥力不高,而且人心不齊,令出多門。對於取得勝利,我非常有把握。

當初近江出兵三千人,就能和聯軍打得不分勝負,最後讓聯軍總帥千種忠治不得不求和。而現在聯軍更加四分五裂,春日部一族和赤崛一族多番激鬥,幾乎成爲死敵。和那時比起來,北伊勢豪族聯盟無論是實力還是凝聚力都下降了不少。

我唯一擔心的,就是我方的傷亡情況。如果傷亡過大,一時之間恢復不起來,就無法繼續牽制和威懾北畠家。

這樣的話,我就必須阻止關氏一族出兵了。關氏一族合赤崛一族的同盟極爲密切,幾年以前,關家先後受到長野家和神戶家的攻擊,都有賴於赤崛一族的援助,此次如果赤崛家聯繫關家,就很可能獲得一支兩三千人的援軍。

另外,關氏一族的總領關盛信娶了蒲生賢秀的妹妹爲正室,是賢秀的義弟,蒲生賢秀又娶千種高基的姐姐,是高基的義兄……通過這兩層關係,如果關家出兵援助,說不定連蒲生家也會摻和進來。到時有了蒲生、關氏作爲主心骨,這一戰就沒了什麼勝算。

要解決這些擔憂,只有一個方法:迅速消滅赤崛一族,斬斷北伊勢聯軍和關氏一族、蒲生家的聯繫紐帶。

赤崛一族三家合兵,軍勢可以達到兩千人。如果組成聯合軍勢,這一族將是中堅力量。消滅了他們,不僅可以斷絕外來援軍,同時也能打斷北伊勢聯軍的一條脊樑。實在是一舉兩得啊!

出於這樣的考慮,我命令蜂須賀正勝、竹中重治兩人率領常備,不斷的前去騷擾赤崛家,搶割他們的糧食。

面對我方的行動,赤崛家家主赤崛景治無力抵抗,只好向其餘兩家親族求援。

雖然赤崛家是宗家,目前一族總領卻是分家濱田家的濱田元綱。這個人倒是頗有雄心,自從千種家影響力減弱之後,就一直想取代其地位。前幾年兩次援助關家,雖然都打了敗仗,卻留下了急公好義、不畏強敵的名聲。面對我的攻勢,他把心一橫,派人前往龜山城向關家求援,同時強行召集正在秋收的領民,聚起了兩千人的軍勢,前往赤崛城一線嚴陣以待。

我聽到物見番的報告,立刻命令蜂須賀正勝、竹中重治帶領常備前往邀擊。這是本家第一次裝束齊整的合戰,看著一千面五本骨扇-五三桐靠旗組成的森林,倒是很有些軍容嚴整的氣勢。

本來我還準備臨時抽調水軍,從背面夾擊的。但是物見番的描述讓我改變了主意。對方的人員年齡參差不齊,已經是全部動員的架勢,而且裝備很差,別說護具,有些人還用著的鐮刀鋤頭之類的武器……也許在北伊勢,一旦動員的話,召集的都是這樣的軍勢,但是面對裝備齊整、兵種齊全的常備來說,這完全是不堪一擊的對手啊!

更何況,我方的大將是蜂須賀正勝,軍奉行是竹中重治,都是在戰國史上留名的將領,而作爲對手的濱田元綱、赤崛景治等人,不過是被瀧川一益任意撥弄的國人衆而已。

激戰不到半日,我方大獲全勝,斬首兩百三十,自身損失極微。赤崛一族軍勢潰散,濱田元綱及羽津家家主羽津近宗戰死。隨後,赤崛景治放棄自家的赤崛城,逃往濱田城。

此戰,我方以一千人出陣,徹底擊潰對方的兩千軍勢,給北伊勢的豪族們留下了一個難忘的印象。關家原本準備召集軍勢,結果卻聽到了赤崛一族軍勢潰敗的消息,也就順勢打消了派出援軍的想法。

我讓蜂須賀正勝率領常備將濱田城團團圍住,然後派人在領內宣示,新領主今年的年貢只徵收三成。一時之間,領內農民的立場立刻轉了方向,甚至有在地武士專程帶人前來協助圍城。看見這種這種狀況,城內的赤崛景治明白大勢已去了。他在天守閣放了一把火,和濱田元綱的兒子重綱一起切腹。於是赤崛一族三家絕嗣。

至此,我的三重郡攻略第一步順利完成。這時候,時間已經是八月中旬了,秋收就要結束。我明白,與北伊勢豪族聯合軍勢的戰鬥,已經是近在咫尺。

但我沒想到的是,首先挑動戰事的,卻不是我們任意一方。

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29章 破陣之勳第86章 明釁元親(下)第110章 勘合貿易(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102章 元親攪局(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88章 元龜之初(上)第92章 繞過一向(上)第165章 歸於寧靜(中)第119章 亂世人心(下)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32章 回到津島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62章 造勢之旅(下)第98章 何種立場(上)第145章 一觸即發(下)第163章 國策之爭(下)第110章 勘合貿易(下)第67章 伊勢平定(上)第73章 虎子虎母(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74章 關於本心(上)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95章 平定阿波(上)第33章 長島僧人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30章 桶狹之崩第33章 長島僧人第107章 武田退兵(上)第130章 抗命請命(上)第90章 憤怒!報復!(中)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55章 於斯爲極(上)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47章 賤嶽之戰(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上)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42章 毛利之戰(上)第141章 進軍山陽(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2章 安身之道第84章 半國代官(上)第109章 霸業將成(上)第57章 公方之慮(上)第102章 元親攪局(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66章 安濃之戰(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上)第10章 明國之商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上)第164章 功業之結(下)第126章 未雨綢繆(上)第87章 永祿之末第41章 整合水軍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36章 進退之道(下)第66章 安濃夜戰(上)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18章 巖倉之圍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122章 海上風雲(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上)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48章 羽良景秀(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下)第89章 關於“木柴”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10章 勘合貿易(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下)第56章 轉戰大和(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上)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
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29章 破陣之勳第86章 明釁元親(下)第110章 勘合貿易(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102章 元親攪局(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88章 元龜之初(上)第92章 繞過一向(上)第165章 歸於寧靜(中)第119章 亂世人心(下)第114章 紀伊征伐(下)第32章 回到津島第122章 海上風雲(上)第62章 造勢之旅(下)第98章 何種立場(上)第145章 一觸即發(下)第163章 國策之爭(下)第110章 勘合貿易(下)第67章 伊勢平定(上)第73章 虎子虎母(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74章 關於本心(上)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95章 平定阿波(上)第33章 長島僧人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30章 桶狹之崩第33章 長島僧人第107章 武田退兵(上)第130章 抗命請命(上)第90章 憤怒!報復!(中)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55章 於斯爲極(上)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165章 歸於寧靜(上)第147章 賤嶽之戰(中)第134章 驚世之變(上)第124章 宇喜多家(中)第142章 毛利之戰(上)第141章 進軍山陽(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下)第12章 安身之道第84章 半國代官(上)第109章 霸業將成(上)第57章 公方之慮(上)第102章 元親攪局(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66章 安濃之戰(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上)第10章 明國之商第144章 局中之人(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92章 繞過一向(下)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上)第164章 功業之結(下)第126章 未雨綢繆(上)第87章 永祿之末第41章 整合水軍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36章 進退之道(下)第66章 安濃夜戰(上)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142章 毛利之戰(下)第18章 巖倉之圍第154章 決戰時分(中)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中)第81章 信長之意(下)第122章 海上風雲(中)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116章 天正通寶(上)第158章 秋意漸濃(中)第150章 雲隨風動(上)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48章 羽良景秀(中)第151章 轉折之傷(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下)第89章 關於“木柴”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10章 勘合貿易(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下)第56章 轉戰大和(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135章 得失之間(上)第151章 轉折之傷(中)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讷河市| 新乡县| 凭祥市| 中卫市| 临泉县| 涞源县| 靖西县| 洪江市| 兴国县| 板桥市| 枣强县| 佳木斯市| 逊克县| 昭觉县| 辛集市| 昌吉市| 开封县| 岳池县| 绥芬河市| 中西区| 张家港市| 古交市| 新疆| 建瓯市| 临夏县| 正阳县| 南雄市| 北辰区| 北碚区| 宁蒗| 乐亭县| 平顺县| 固镇县| 宜州市| 湘乡市| 山东省| 东城区| 永年县| 高邑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