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章 真相大白

晨霧未散時,蘇挽棠已立在相府正院廊下。

她垂眸望著掌心的虎符,青銅表面的雲紋被體溫焐得發燙,像祖母臨終前攥著她的手,一下一下輕拍。

“車駕備好了。“蕭承煜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他今日換了件月白錦袍,腰間玉墜隨著動作輕晃,倒比平日多了幾分清貴,卻仍在袖中藏了柄短刃——蘇挽棠昨日瞧見他往刀鞘裡塞金瘡藥時,他說“防著宮裡頭的磚硌腳“。

她轉身,見他正替她理披風繫帶,指節擦過她腕間未愈的血痕,動作陡然放輕:“太后最厭遲到,可咱們也不趕這一時半刻。“

蘇挽棠忽然伸手覆住他手背。

他的手比她暖些,帶著常年握劍的薄繭,像塊溫玉貼著她的掌心:“蕭公子可知,我在族祠那三年,最盼的不是重見天日,是有人能替我把委屈掰開了,攤在太陽底下曬。“

蕭承煜眼尾微彎,替她別好鬢邊那支素銀簪:“今日,太陽夠大。“

宮道晨露打溼了繡鞋,蘇挽棠跟著女官轉過九折迴廊時,已能望見慈寧宮前的鎏金銅鶴。

殿門開處,太后正倚著軟枕翻《貞觀政要》,見她進來,書頁“啪“地合上,眼底卻浮起笑意:“蘇丫頭,手裡攥的什麼寶貝?“

蘇挽棠跪下行禮,將虎符呈至案前。

太后指尖撫過虎符背脊的“鎮“字,眼尾細紋舒展成河:“當年老相爺平南亂時,朕親手給他系的虎符囊。“她擡眼看向蘇挽棠,“你祖母去前,可同你說什麼了?“

“祖母說,蘇家的底氣不在牌匾上,在能護得住該護的人。“蘇挽棠喉間發緊,“今日,我要護蘇家的清名。“

太后擊掌喚來掌事女官:“去相府傳旨,著繼室王氏、庶女蘇若瑤即刻來慈寧宮。“女官領命退下時,她又補了句,“挑個會趕車的,莫驚著她們。“

王氏是被攙著進殿的。

她今日穿了件簇新的鴉青褙子,發間金步搖卻晃得厲害,走到殿中時踉蹌兩步,險些栽在蘇若瑤身上。

蘇若瑤穿了月白襦裙,偏生往鬢邊插了支紅珊瑚簪,襯得臉色白裡透青,見蘇挽棠站在太后下首,指尖猛地掐進掌心。

“給太后娘娘請安。“王氏的聲音發顫,膝蓋剛要彎,太后便擺了擺手:“免了。

蘇夫人可知,哀家爲何召你們來?“

王氏額角沁出細汗,偷眼去瞄蘇挽棠手中的虎符,喉結動了動:“許是...昨日相府走水,驚擾了聖聽?“

“走水?“太后冷笑一聲,“蘇丫頭昨日在密室尋到的,可不止虎符。“她擡下巴示意,蕭承煜從袖中取出個檀木匣,“這是《鹽鐵策》抄本,原該在宗人府備案的東西,怎的在蘇二姑娘妝匣裡?“

蘇若瑤猛地擡頭,鬢邊珊瑚簪“叮“地撞在案角。

她昨日明明把匣子塞在妝奩最底層,又壓了三疊錦帕,怎會...

“還有這串珍珠瓔珞。“蕭承煜又取出個錦袋,“蘇大姑娘族祠三年,每月例銀十兩,可這賬上記的,是王氏夫人領了三百六十兩,說是替她置冬衣。“他將珍珠倒在案上,顆顆滾成雪色的河,“冬衣呢?

倒比宮裡的貢珠還金貴?“

王氏膝蓋一軟,“撲通“跪了滿地。

她扯著蘇若瑤的裙角往下拽,蘇若瑤踉蹌著也跪了,兩人像兩株被暴雨打彎的弱柳:“娘娘明鑑!

那是老夫人...老夫人臨終前說,怕挽棠在族祠受凍,讓我替她收著...“

“祖母臨終前?“蘇挽棠上前一步,袖中虎符硌得腕骨生疼,“祖母嚥氣前攥著我的手,說'棠兒,別信她們的糖'。

她牀前的蔘湯,可是蘇二姑娘親手遞的?“

蘇若瑤臉色驟白,手指死死摳進青磚縫裡。

那日老夫人咳得厲害,她端著蔘湯站在牀前,王氏在她耳邊說“老夫人去了,這府裡才容得下咱們“——她當時只當是哄她寬心,難道...

“夠了。“太后將茶盞重重一放,茶沫濺在王氏額頭上,“哀家要聽的不是胡攪,是實話。“

王氏突然撲過去抱住太后的鳳鞋,金步搖歪在鬢角,珠串掃過地面發出刺啦聲響:“娘娘饒命!

都是我鬼迷心竅,若瑤她什麼都不知道...求您看在相府百年的份上,網開一面...“

蘇若瑤被她拽得往前爬了兩步,發間珊瑚簪掉在地上,裂成兩半。

她望著碎簪,突然尖聲哭起來:“母親!

你說老夫人的病是天要絕她,說挽棠在族祠吃的是山珍海味,說虎符早被老鼠啃了...你說只要熬過這三年,侯府的聘禮就是我的...我、我只是聽你的話啊!“

殿中落針可聞。

蘇挽棠望著這對母女,忽然想起三年前雪夜,她縮在族祠草堆裡,聽見王氏隔著門說“一個克母妨弟的災星,死在裡頭才幹淨“。

那時她攥著凍僵的手指想,等她出去,定要她們把每句惡言都吞回去。

如今,她們的眼淚混著鼻涕,把滿地青磚染得斑駁。

太后緩緩起身,金絲牡丹的裙裾掃過王氏顫抖的肩頭。

她望著蘇挽棠,目光軟了些:“你要如何?“

蘇挽棠低頭撫過虎符,青銅的涼意在掌心漫開。

她想起蕭承煜昨日在密室裡說的“我蕭家養得起蘇姑娘“,想起老夫人臨終前的釋然——有些債,該清了。

“民女只要,“她擡眼時,目光像把淬了霜的劍,“還蘇家一個清白。“

王氏還想再求,卻見太后已轉過了身。

殿外的陽光透過紗簾灑進來,將太后的影子拉得老長,覆在她和蘇若瑤身上,像道壓得人喘不過氣的山。

“你們所作所爲...“太后的聲音陡然冷下來,尾音隱在穿堂風裡。

殿外,晨鐘恰好聽見第十響。

太后話音剛落,王氏的指甲便深深掐進了蘇若瑤的手腕。

蘇若瑤痛得倒抽冷氣,卻見兩名女官已提著繡春刀逼近,玄色衣襬掃過她們發間的碎珊瑚。

“太后娘娘!老相爺的牌位還在祠堂呢!”王氏突然瘋了似的撲向御案,金步搖上的珍珠串子“嘩啦”散了一地,“您看在相府百年忠良的份上——”

“忠良?”太后端起茶盞抿了一口,茶沫子濺在王氏仰起的臉上,“老相爺若泉下有知,怕要親自來抽你這張說謊的嘴。”她擡了擡下巴,女官立刻上前扣住王氏的胳膊。

王氏的鴉青褙子被扯得歪斜,露出裡面繡歪的並蒂蓮,像團化不開的墨。

蘇若瑤突然尖叫著去抓女官的手,珊瑚簪的斷茬劃破了對方的手背:“我是侯府世子的未婚夫人!你們不能——”

“侯府?”蕭承煜突然開口,聲音像浸了冰的玉,“周世子今早遞了降職文書,說要去北疆戍邊。”他垂眸看了眼自己被蘇若瑤指甲刮紅的手背,“許是覺得,和謀害嫡姐、私藏官策的女子訂親,辱沒了侯府門楣。”

蘇若瑤的尖叫聲卡在喉嚨裡,像被人猛地掐住了脖子。

她望著蕭承煜腰間的鎮北將軍府玉佩,終於想起前日在宮道上見過的那隊玄甲衛——原來從她往老夫人蔘湯裡多添那味硃砂時,就已經被盯上了。

“走!”女官用力一拽,王氏的銀護甲刮過青磚,在地面拖出五道白痕。

蘇挽棠望著她們踉蹌的背影,忽然想起三年前雪夜,她縮在族祠草堆裡,聽見王氏隔著木門說“讓這災星在裡頭啃凍饃吧”。

那時她的手指凍得像胡蘿蔔,卻在草蓆下刻了道痕——每過一日,就多一道。

如今草蓆下的刻痕早被歲月磨平,可王氏鬢邊的金步搖,到底還是碎在了她眼前。

“手在抖。”蕭承煜的聲音從身側傳來。

蘇挽棠這才發現自己的指尖正微微發顫,像是要把掌心的虎符攥出個印子來。

他解下自己的暖玉扳指,輕輕套在她指節上,“方纔在殿外,你說要護蘇家清名。現在,該護護自己了。”

蘇挽棠擡頭看他。

晨霧不知何時散了,陽光透過琉璃瓦落在他眉骨上,將眼尾的紅痣染成了硃砂色。

她忽然想起昨日在密室,他舉著燭火照向牆縫裡的密信時,也是這樣的眼神——專注得像是要把所有陰影都曬透。

“去相府吧。”她將虎符收進袖中,“該讓那些縮在偏院裝聾作啞的旁支,看看誰纔是蘇家的當家人。”

相府正廳的紫檀木桌擦得鋥亮,蘇挽棠的茶盞剛擱下,三老爺便捧著族譜湊了過來:“大姑娘,昨日祠堂走水,二房的賬本全燒了——”

“三老爺。”蘇挽棠端起茶盞,青瓷邊緣映出他發顫的喉結,“昨日寅時三刻,我讓蕭公子調了二十名玄甲衛守在祠堂後巷。”她放下茶盞,“你說的走水,是廚房的竈火,還是二房藏在夾牆裡的私鹽賬本?”

三老爺的汗立刻順著下巴滴進了衣領。

蕭承煜倚在門框上,漫不經心地轉著腰間的玉墜:“鎮北軍的糧草車,上月在滄州丟了十車鹽。三老爺房裡的丫鬟,前日剛買了串南海珍珠。”

正廳裡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蘇挽棠望著堂下跪了一地的旁支,忽然想起祖母臨終前說的“蘇家的底氣,在能護得住該護的人”——如今她才明白,護人之前,得先把爛了的根鬚全拔乾淨。

暮色漫進相府時,蘇挽棠站在自己的院門前。

三年前被王氏鎖死的朱漆門,今日被蕭承煜親手用玄鐵劍劈開,門軸發出的吱呀聲,像句遲到的“歡迎”。

她推門進去,月光正落在妝臺上那面青銅鏡上。

鏡面蒙著層薄灰,卻隱約能照見她身後的影子——蕭承煜抱著個錦盒,盒裡是今日從密室尋回的祖母遺物:一支翡翠簪,半塊虎符囊,還有張泛黃的紙,上面是祖母的字跡:“棠兒親啓:若有日見光,莫忘看星。”

窗外忽然起了風,吹得院角的老槐樹沙沙作響。

蘇挽棠伸手去關窗,卻見樹影裡閃過道玄色身影——像是玄甲衛的衣料,又像是...

“怎麼了?”蕭承煜湊過來。

蘇挽棠搖了搖頭,將窗閂扣緊。

月光透過窗紙,在地上投下個模糊的影子,像朵待放的蓮花,又像把未出鞘的劍。

她轉身接過錦盒,翡翠簪在月光下泛著幽綠的光。

明日,該去祖祠給祖母上柱香了。

只是...

她望著窗外被風吹動的樹影,總覺得今晚的風裡,藏著些不一樣的味道。

第36章 真相大白第100章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34章 契書之謎第96章 危險無與溫馨第93章 桂影第89章 並蒂蓮開·沉船藏金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57章 井底回聲第56章 毒信驚變第77章 梵鍾驚雀影第88章 並蒂初結第20章 竈灰證心第40章 夜探密室第61章 詩稿驚變第8章 血證浮世第26章 暗香驚變第12章 鏽鎖驚雷第101章 平靜中的暗流與新的使命第47章 密謀再起第65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血鑑浮生第80章 荷風裹舊香第15章 血鑑浮生第29章 血誓焚香第32章 錯音驚鴻第64章 墨染紅妝第39章 風波再起第17章 血染婚書第81章 錦幄初溫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49章 繡坊查貪第20章 竈灰證心第16章 裂帛驚心第21章 契血裂痕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42章 步步驚心第41章 密謀再起第31章 斷絃驚變第30章 裂印斷脈第73章 錦屏詩會第54章 真相大白第24章 裂柱藏鋒第24章 裂柱藏鋒第18章 燼火涅槃第17章 血染婚書第68章 鳳玨疑雲第93章 桂影第96章 危險無與溫馨第88章 並蒂初結第66章 密室交鋒第80章 荷風裹舊香第15章 血鑑浮生第59章 翡翠鐲謎第20章 竈灰證心第94章 桂影承歡第41章 密謀再起第18章 燼火涅槃第96章 危險無與溫馨第53章 宮外探秘第10章 火燼餘痕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69章 滄海橫流第33章 玉佩承煜第45章 整頓內宅第25章 血契爲盟第25章 血契爲盟第31章 斷絃驚變第33章 玉佩承煜第93章 桂影第8章 血證浮世第26章 暗香驚變第97章第9章 祠火焚塵第65章 暗流涌動第79章 槿花簪第52章 暗流涌動第65章 暗流涌動第49章 繡坊查貪第8章 血證浮世第35章 密室探秘第58章 藥杵驚雷第41章 密謀再起第21章 契血裂痕第87章 暗潮第25章 血契爲盟第6章 玉碎鏡裂第67章 殘頁迷局第17章 血染婚書第60章 碎鐲驚魂第18章 燼火涅槃第50章 真相大白第87章 暗潮第9章 祠火焚塵第17章 血染婚書第6章 玉碎鏡裂第39章 風波再起第29章 血誓焚香
第36章 真相大白第100章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34章 契書之謎第96章 危險無與溫馨第93章 桂影第89章 並蒂蓮開·沉船藏金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57章 井底回聲第56章 毒信驚變第77章 梵鍾驚雀影第88章 並蒂初結第20章 竈灰證心第40章 夜探密室第61章 詩稿驚變第8章 血證浮世第26章 暗香驚變第12章 鏽鎖驚雷第101章 平靜中的暗流與新的使命第47章 密謀再起第65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血鑑浮生第80章 荷風裹舊香第15章 血鑑浮生第29章 血誓焚香第32章 錯音驚鴻第64章 墨染紅妝第39章 風波再起第17章 血染婚書第81章 錦幄初溫第83章 佳期漸近愛意濃第49章 繡坊查貪第20章 竈灰證心第16章 裂帛驚心第21章 契血裂痕第91章 首案紅映合歡枝第42章 步步驚心第41章 密謀再起第31章 斷絃驚變第30章 裂印斷脈第73章 錦屏詩會第54章 真相大白第24章 裂柱藏鋒第24章 裂柱藏鋒第18章 燼火涅槃第17章 血染婚書第68章 鳳玨疑雲第93章 桂影第96章 危險無與溫馨第88章 並蒂初結第66章 密室交鋒第80章 荷風裹舊香第15章 血鑑浮生第59章 翡翠鐲謎第20章 竈灰證心第94章 桂影承歡第41章 密謀再起第18章 燼火涅槃第96章 危險無與溫馨第53章 宮外探秘第10章 火燼餘痕第1章 黴牆下的殘頁第69章 滄海橫流第33章 玉佩承煜第45章 整頓內宅第25章 血契爲盟第25章 血契爲盟第31章 斷絃驚變第33章 玉佩承煜第93章 桂影第8章 血證浮世第26章 暗香驚變第97章第9章 祠火焚塵第65章 暗流涌動第79章 槿花簪第52章 暗流涌動第65章 暗流涌動第49章 繡坊查貪第8章 血證浮世第35章 密室探秘第58章 藥杵驚雷第41章 密謀再起第21章 契血裂痕第87章 暗潮第25章 血契爲盟第6章 玉碎鏡裂第67章 殘頁迷局第17章 血染婚書第60章 碎鐲驚魂第18章 燼火涅槃第50章 真相大白第87章 暗潮第9章 祠火焚塵第17章 血染婚書第6章 玉碎鏡裂第39章 風波再起第29章 血誓焚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沙河市| 天祝| 论坛| 阳江市| 梅州市| 镶黄旗| 外汇| 嘉义市| 新野县| 勃利县| 晋中市| 乐都县| 内黄县| 深泽县| 宜宾县| 三穗县| 和田县| 长岭县| 丁青县| 吉首市| 抚顺市| 宜川县| 东方市| 彝良县| 长寿区| 垦利县| 砀山县| 永春县| 南皮县| 师宗县| 彭泽县| 枣强县| 独山县| 汝南县| 福海县| 迁西县| 宜兴市| 鄂托克前旗| 罗江县|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