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1章 兵進龍門【二】

“怎麼,你難道又要出征嗎?”王妃吃了一驚,疑疑惑惑地盯住夫君的眼睛,輕聲問句。

“嗯。”李世民輕輕點了點頭,回答道,“上朝時,父皇已下旨命我率軍平定劉武周,明日就出發。所以,愛妃我……”

“這麼快,你,你就不能等孩子出生後再走嗎?”王妃含著幾分怨怒地說,“眼看孩子就要出生,你這個做父親的卻要走。這,這太過分了吧!”

“我知道,可軍令如山哪!再說,現在戰事緊迫,不容我有絲毫延遲呀!”李世民難爲情地說,“愛妃,希望你能理解我,原諒我的不是!”

“我,我還能責怪你什麼呢?”王妃那張如花般的面龐上掠過一絲難以覺察的憂傷與無奈,輕聲說道,“自從我嫁給你,就慢慢習慣了獨守空房,與書作伴。這幾年來,你總是征戰在外,與我聚少離多。我呀,還不如你身下的戰馬,它跟你在一起的時間比我多得多呢!”

“愛妃,這些年讓你受苦了,實在對不住你啊!”李世民歉疚地笑笑說,“不過你放心,等戰事結束了,等天下太平了,我一定天天陪在你身邊,陪在孩子們身邊,做一個合格的丈夫,做一個合格的父親!”

“算了吧,就算天下真的平安無事了,也不可能成天把你關在屋子裡。”王妃噗哧一笑,拿手指輕輕戳了下夫君筆直的鼻樑,輕聲說句,“你呀,是草原上的一匹駿馬,馳騁沙場,縱橫天下才是你的心願。我怎能用一根繮繩把你這匹野馬栓在府中,到時你不恨死我纔怪呢!”

“愛妃,你真是太瞭解我了!”李世民動情地說,“有你這個知己紅顏相伴一生,我李世民平生足矣!”

“恐怕不會吧!秦王,你可不是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風流才子哦!”王妃半開玩笑半當真地說,“你呀,是一個野心勃勃的陰謀家,想擁有天下!”

“你……愛妃真愛開玩笑!”李世民心頭一怔,像被人揭穿了心裡的秘密。他掩飾地笑了笑,接著又正色道,“好了,我們還是說說孩子吧!”

長孫氏秀外慧中,深知李世民的城府,她知道他不甘心屈居於親王之位,也不願效仿周公,而是想盡量發揮自己出類拔萃的才幹,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然而老天卻跟他開了個玩笑,讓他排行老二,不能堂而皇之地登上太子之位,不能順理成章地繼承大唐社稷。對此,他常感到苦悶,但從不對外人說,即便是同牀共枕的愛妃也不例外。長孫氏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也就不怪他什麼,只是偶爾用玩笑話來對他表明自己的清醒,表示對他的支持。點到爲止,也就夠了,挑明反倒不明智。因此,長孫氏見李世民在故意迴避這個重大問題,也就不再說了。默然片刻,她附和著說:

“是呀,說說我們的孩子吧!你明日就要走了,一去恐怕至少又是三四個月吧。據御醫說,再過三五天孩子就要出生了,等你回來孩子該有好幾個月大,總不能沒有個名字嘛。所以,請你現在就給肚裡的孩子出個名字,好不好?”

“你說的也是!”李世民想了想說,“我也不知你肚裡是男孩還是女孩,那就這樣吧,要是女孩就叫玉屏,要是男孩……起名承乾,你看怎樣?”

“承乾?”王妃沉吟著說,“承應天命,這確實是個好名字。這充分說明,你對我們的兒子期望很高嘛!”

“愛妃,你又想歪了!”李世民掩飾地呵呵一笑說,“我給孩子取這個名字,僅僅是因爲他出生於承乾殿,別無他意!”

“哦,哦!”王妃瞧著夫君那麼詭譎地輕輕一笑說,“好,我居住在承乾殿,我兒子叫承乾,這倒也挺有趣的嘛!”

李世民也跟著嘿嘿一笑,接著又握住王妃柔滑的手掌,說了一番體己話。然後,他挺起身,做出要離開的樣子。長孫氏慌忙問道:

“世民,你這會兒就要走嗎?”

“是呀!”李世民語調低緩地答道,“明日一早就要率軍出征了,現在得回到軍營中做準備了。你……”

“你去吧,我不留你!”沉默了會兒,王妃強作歡顏地說道,“世民,此次出征,我不能陪你去了,你一個人得好好保重身體,注意多休息哦!”

“放心吧,愛妃!”李世民動容地說,“我多年在外征戰,早已學會了保重身體,你不用擔心我。你快要生了,我倒是放心不下你呀!”

“不用擔心!我這兒有這麼多宮女伺候著,還有父皇呢!”王妃笑容裡透著幾分感動,安慰道,“世民,你儘管放心好了,我不會有什麼事的!”

“好,好,那就好!”李世民放心地點頭笑了,接著他又帶著戀戀不捨之情與王妃道別,“愛妃,時候不早了,我該走了!”

長孫氏聽了,心裡不由得一陣難受,臉上飾著的淺笑也漸漸消失了。她翻身欲下牀爲自己深愛的男人送行,卻被他阻止住了。李世民立在自己心愛的女人面前,凝視了她好長一段時間,然後滿懷眷戀之情轉身朝紫色的簾外走過去。

長孫氏情不自禁地支起沉重的腰身,目送著李世民漸漸離去的背影,心頭涌動一股濃濃的依依不捨之情。突然,她鼻子一酸,兩顆晶瑩的淚珠就從白皙的面頰上滾落了下來。儘管她與李世民的離合相當頻繁,也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是每次的分別總是會令她傷心落淚。

第二天上午,天氣相當不錯,湛藍的天空中了無纖雲,一輪猩紅的太陽高高地懸掛在天中,放射出來的光芒靜靜地映照著地面上的厚厚積雪。此時,一隊人馬從長安城內魚貫而出,數面打著李字的旗幟迎風獵獵飄揚。待部隊全部出了城,主帥李世民衝著將士們大喊一聲出發。緊接著,鼓聲震天,萬馬奔騰,一齊踏著積雪融化的大道朝前方飛馳而去。但見人影晃動,泥水夾著雪花四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

經過幾天日夜兼程的疾行軍,李世民率領大部隊抵達了龍門城外。起初,龍門守將張倫聞唐軍至,大不以爲然,可後來親眼看到李世民率軍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不由大驚失色,惶恐萬狀。他立即命令部下緊閉城門,堅守不出。李世民見張倫遲遲不肯出戰,只好下令部隊在城外安營紮寨。

當晚,李世民就把杜如晦、屈突通、殷開山、秦叔寶、程知節等將佐召集到自己的帳中商談攻打龍門之事。龍門雖小,然事關重大,因爲唐軍只有佔據龍門,然後渡過黃河,才能抵達柏壁攻打宋金剛。正因如此,李世民心裡明白必須儘快拿下龍門,若稍有延遲,待敵軍援兵趕到,那就更難辦了。那如何才能速戰速決,拿下龍門呢?李世民尋思良久,認爲強攻是最佳的作戰方案。雖說李世民一向喜歡採用後發制人的策略,但是這一次他決定先發制人。於是,他首先把自己這種想法對衆將詳實地說了遍,然後向他們徵求意見。

李世民的話音剛落,帳內就響起了一片嗡嗡的聲音,衆將彼此交頭接耳,就主帥的決策議論開了。他們紛紛點頭稱好,對秦王的主張表示認同。

過了會兒,身材中等、臉膛紫紅的程知節瞇著雙細長眼睛望著李世民,笑呵呵地說道:

“秦王,您的話讓在下大吃一驚哪!您一向喜歡採取後發制人的計策,這回怎麼反其道而行之呢?在下愚鈍,請秦王明示!”

“作戰策略不應是一成不變,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變化。”李世民面帶微笑地解釋道,“今我軍兵力多於對方,強於對方,且士氣高漲,人人都想攻下龍門奪取首功。同時敵軍城池不夠堅固,主將張倫見我大軍至已成驚弓之鳥,守城士卒又大多爲原大唐將士。他們不得已才投靠了劉武周,今見我大唐決意收復河東,豈能不生異心?以我衆志成城之強軍戰人心不齊之弱敵,豈有不勝之理?故而,本王決定強攻龍門。”

“秦王所言極是!”相貌俊朗、氣宇軒昂的兵曹參軍杜如晦頷首微笑道,“兵法雲:用兵之道貴在變也,當因情形而變化,萬不可墨守成規。昔日秦王攻霍邑戰宗羅睺皆採取堅守不戰之計,是因爲敵軍城池堅固,且兵力強於己方。而今情形不同,我軍兵力優於敵方,氣勢勝於他們。若此時強攻,必能一舉而奪下龍門。秦王熟知兵書,故能依情形而變通,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是呀,秦王雖年少,然軍事才能無人能及,實在令人佩服之至啊!”屈突通打心裡欣賞李世民卓越的軍事才華,對他讚不絕口。

“屈突將軍過獎了!”李世民虛懷若谷地笑道,“老將軍乃一代名將,打過無數大勝仗,聞名天下,實在令晚輩敬佩。晚輩得向您學習呢!”

“不敢當,不敢當!”屈突通一抱雙拳,恭敬地答道,“在下能與秦王並肩作戰,爲大唐效命,真是三生有幸啊!”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8章 洛水之戰【二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9章 大戰魏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4章 兵臨邢州【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6章 兵進長安【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6章 齊王敗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2章 浩州之戰【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9章 取美良川【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8章 李淵登基【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5章 兵伐黑闥【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4章 捲土重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8章 洛水之戰【二十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3章 文幹謀反【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5章 李淵登基【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0章 千里追襲【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6章 定楊覆滅【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8章 兵進長安【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4章 洛水之戰【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9章 洛水之戰【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2章 誅殺李密【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5章 洛水之戰【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7章 兵進長安【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魏州【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0章 誅殺李密【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4章 謀殺行動【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1章 飲宴思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6章 攻取相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3章 虎牢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0章 洛水之戰【二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5章 殞命聊城【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3章 攻取蒲阪【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9章 兵敗高墌【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7章 平定江南【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5章 連和突厥【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7章 李淵登基【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1章 大戰邙山【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9章 剷除異己【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0章 圍攻洛陽【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3章 兵臨邢州【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3章 裴寂進諫【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4章 兵進龍門【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0章 平定江南【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6章 攻取相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7章 定楊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3章 兵臨邢州【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5章 李淵登基【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7章 連和突厥【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0章 誅殺李密【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4章 鄭國滅亡【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1章 誅殺李密【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0章 飲宴思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3章 平定西秦【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6章 鄭國滅亡【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5章 兵進長安【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0章 大戰魏州【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9章 稱帝魏縣【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4章 輕取偃師【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1章 邙山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5章 大戰魏州【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2章 兵進長安【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3章 大戰邙山【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7章 兵伐河東【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6章 洛水之戰【十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6章 文幹謀反【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8章 平定西秦【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3章 大戰魏州【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4章 平定西秦【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9章 大戰邙山【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1章 秦王亮劍【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3章 謀殺行動【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8章 鄭國滅亡【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1章 洛水之戰【二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魏州【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2章 文靜之死【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5章 洛水之戰【十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8章 連和突厥【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6章 孝基平叛【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1章 李淵登基【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上架感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7章 定楊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8章 敗走澮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6章 取美良川【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4章 世充稱帝【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3章 洛水之戰【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5章 連和突厥【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
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8章 洛水之戰【二十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19章 大戰魏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4章 兵臨邢州【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6章 兵進長安【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36章 齊王敗北【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2章 浩州之戰【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9章 取美良川【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8章 李淵登基【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5章 兵伐黑闥【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4章 捲土重來【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98章 洛水之戰【二十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3章 文幹謀反【二】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5章 李淵登基【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0章 千里追襲【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6章 定楊覆滅【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8章 兵進長安【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4章 洛水之戰【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9章 洛水之戰【十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2章 誅殺李密【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5章 洛水之戰【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7章 兵進長安【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魏州【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0章 誅殺李密【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4章 謀殺行動【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1章 飲宴思母【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2章 平定江南【十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6章 攻取相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33章 虎牢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0章 洛水之戰【二十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5章 殞命聊城【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3章 攻取蒲阪【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69章 兵敗高墌【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7章 平定江南【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5章 連和突厥【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7章 李淵登基【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1章 大戰邙山【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09章 剷除異己【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20章 圍攻洛陽【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59章 平定江南【十】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3章 兵臨邢州【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6章 李淵登基【九】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63章 裴寂進諫【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4章 兵進龍門【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0章 平定江南【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66章 攻取相州【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7章 定楊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3章 兵臨邢州【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5章 李淵登基【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7章 連和突厥【六】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2章 兵進長安【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0章 誅殺李密【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2章 洛水之戰【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4章 鄭國滅亡【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1章 誅殺李密【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30章 飲宴思母【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3章 平定西秦【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6章 鄭國滅亡【四】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35章 兵進長安【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2章 千里追襲【九】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0章 大戰魏州【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2章 智取慈澗【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9章 稱帝魏縣【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4章 輕取偃師【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81章 邙山之戰【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5章 大戰魏州【八】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42章 兵進長安【十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13章 大戰邙山【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76章 洛水之戰【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07章 兵伐河東【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6章 洛水之戰【十二】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46章 文幹謀反【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8章 平定西秦【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3章 大戰魏州【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70章 攻取蒲阪【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094章 平定西秦【三】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09章 大戰邙山【四】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1章 秦王亮劍【三】第三卷 北門喋血_第353章 謀殺行動【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48章 鄭國滅亡【六】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01章 洛水之戰【二十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322章 大戰魏州【五】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0章 世充稱帝【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2章 文靜之死【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5章 洛水之戰【十一】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8章 連和突厥【七】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66章 孝基平叛【三】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51章 李淵登基【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上架感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97章 定楊覆滅【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8章 敗走澮州【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56章 取美良川【一】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24章 世充稱帝【八】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283章 洛水之戰【九】第一卷 大唐開國_第015章 連和突厥【四】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14章 殞命聊城【二】第二卷 掃滅羣雄_第140章 兵敗介休【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南乐县| 仁怀市| 酉阳| 宝坻区| 治多县| 达州市| 化隆| 文山县| 故城县| 天柱县| 阆中市| 富裕县| 江华| 博爱县| 曲阳县| 常山县| 彰化县| 宜良县| 仙游县| 三江| 邯郸县| 绩溪县| 舞阳县| 双桥区| 龙江县| 雷山县| 高邑县| 松原市| 修水县| 龙游县| 江阴市| 象山县| 华容县| 宁南县| 深水埗区| 响水县| 花垣县| 辰溪县| 琼海市|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