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9章 父與子

大爺的問話,讓曾六連忙開口回答道。

“少爺現在定是在學校用功!”

這倒不是曾六在爲少爺開脫。他說的是事實,自從少爺來到了南京,每天不是在學校用功,就是家裡用功,手不釋卷的成天看書寫字。

聽到這個回答之後,心知曾六不會爲兒子開脫的曾國藩只是隨意的點點頭,而後便對下人說道。

“帶我去他的房間!”

在進入兒子的房間後,曾國藩掃視了一下房間,在這個簡單的房間內有兩個書櫃,裡面擺滿了書籍,窗邊的書桌上,同樣也擺滿了各種書籍。

於是他便走了過去,從書桌上拿起一本書,一看封面,便是一陣頭大,書赫然是一本英文書,而且桌上還有數學之類的書籍,又檢查了一下書櫃,眉頭不由的微微一皺,書架上的書大都有翻閱的痕跡,但是至於經詩子集之類的書,卻絲毫未動。

這直接說明了問題——兒子在來南京後,在很大程度上便荒廢了學問,至少荒廢了一些他心中所認爲的學問。

拿起桌上的一個筆記,只見上面用漢字標註著英語,再打開另一本筆記,上面記的則是算術,對於那些洋數字,現在曾國藩並不陌生,因爲在降漢之後,那些下派的官員都是使用洋數填寫表格,與舊式官吏重以文章不同,那些官員更看重數字,這一點顯然是受府中的影響,甚至府裡經常要求官員不要“玩弄文字”。

看了一下兩本筆記,曾國藩的眉頭微皺,儘管從南京大學堂的設立上,他便知道這位皇上是不可能再用八股文章取士,但是並不意味著保持沉默,甚至命兒子報考南京大學堂的他對此沒有任何意見。

而且一直以來,曾國藩對兒子的學問文章都不太滿意,現在看到曾紀澤在學問文章上的荒廢,更是讓他心底涌起一陣不滿之意,但在不滿的同時,卻又有些無可奈何,在江西時,聽聞發生在湖南等地的事情,使得曾國藩很清楚,皇上對於西學是什麼態度。

在皇上全力支持西學的情況下,作爲臣子的曾國藩自然不會討那個沒趣,久經宦海的他很清楚,對於臣子們來說,從來都是以皇上的意志爲轉移,現在大家之所以沉默不語,不是因爲大家贊同,而是所有人都不願意因此惹皇上不快,如果皇上稍微表現出對西學的不滿,那麼勢必會有一堆摺子抨擊西學。

對於大臣們來說,沒有幾個大臣會冒得自己的性命危險去勸諫皇帝。更爲會有人像個二百五似的在那裡堅持著什麼“正道”。更何誤解,誰說西洋不是正道?若是洋槍洋炮不是,正道那麼,他們是什麼?是歪門邪道。

所以,按照現在的這種發展趨勢,皇上對西學的興致只會越來越濃,甚至就是在皇宮之中,亦有一處供皇上研究西洋學問的所在。也正因如此,誰也不會去若這這個沒趣,大家都是聰明人。宦海沉浮多年的曾國藩同樣也知道這一點,可在面對這個現實的時候,他卻又不得不面對另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

“難道名教學問當真會就此沒落嗎?”

曾國藩不無擔心的想到,心底這般想著,他又一次若有所思的看著兒子的筆記。曾經澤身上唯一令他滿意的是他的書法。紀澤從小好寫字,他也便有意在這方面加以引導。

十四歲離京時,曾紀澤已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後幾年雖不能當面一一指點,曾國藩也常在家信中耐心地向兒子傳授寫字的要訣,並時常要兒子寄字來由他批,後來曾家舉家到了南昌,曾國藩更是親自指點。兒子的字深得二王閫奧,端秀飄逸,時下大官員家裡的子弟,很少有幾個寫得出這樣好的字來。只是筆力不足,秀逸中缺乏剛勁之氣,正如他的爲人一樣,這大概秉於母親的天性。

對於這一點,本就是書法大家的曾國藩知道無法改變。因此,他並不希望兒子今後當大官,尤其不能插手兵事,而在過去他甚至想過,倘若能中進士點翰林,謀一個校書衡文的清閒之職,做父親的就感到滿足了。

“亞美利加之法律……”

看著手中筆記中所記的文字,曾國藩的眉頭一皺,他知道紀澤將要報考的是“法律”專業。學以法律,難道將來自己的這個兒子準備當個訟棍嗎?

幾乎是一種本能,對於“法律”,曾國藩都是持以反感,熟讀史書的他很清楚所謂的“法”不過只是“用物”罷了,至於那句所謂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不是出自於《商君書》,不過只是後人的“臆想”。

三千年來所謂的“法”,從來都是帝王的工具。至於重法的“衛鞅”《商君書》中也曾言:……太子犯法。“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

而後人則以此事弄出了所謂的“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以彰顯法律之威,但卻不知所謂的“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不過只是臆想而已,或者說是用來矇蔽,普通百姓的說法。至於“天子”,那就更不可能……因爲天子從來都是出口成法,自然不可能“庶民同罪”!

因爲天子不可能犯法!

所謂的“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不過只是黔首百姓的一廂情願罷了,不過也就是用來矇蔽百姓的說辭。只有那些讀書讀愚了的人才會相信真有這麼回事,若是爲官者真的信了這句話,那當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而現在,兒子學習法律的舉動,在曾國藩看來,根本就是讀書“讀愚”了。甚至就是想做個下九流的“訟棍”,對此曾國藩當然不能接受。

儘管深知現在新朝的官制不同舊時,地方父母官不再負責審案,一概由縣大理正、府大理寺丞、省大理寺少卿負責審判,至於提刑使更像是官府的“訟棍”,起訴犯人。因其專職刑獄,所以要求其必須精通法律——儘管在大理寺審判時因其實行上古的“三刺”之制,犯人是否有罪由“民間有德行者”組成的“明德團”裁決,大理寺只負責斷刑。

可如此,卻對大理寺和提刑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訟棍”只需要說服那以本地人抽取的“明德團”,既可判以無罪。在江西剛推行此制時,曾國藩曾經極爲疑惑,因爲三刺”和“五聽”作爲先秦周時之制度,都其核旨是“明德慎罰”,甚至就連那抽取的用於決定嫌犯是否有罪的“明德團”,亦是取以“明德慎罰”之意,但在另一方面,新朝重刑、重罰又是鐵一般的事實,與過去地方官員對待訴訟的態度是“息訟”,那是爲追求“無訟”而採用的一種處理訴訟糾紛的方法。“珥筆健訟”更是方誌、官書吏訓中用來形容地方惡俗的慣用語。但是放在新朝,卻恰恰相反,與舊時主張“最喜民無訟,鄉村共力耕”不同,新朝反倒是鼓勵百姓通過“訴訟”解決各種爭端。

曾目睹過江西歸漢後,地方不斷朝著“珥筆健訟”的方向發展,曾國藩總是會感嘆著“世風日下”,同樣他卻也不得不佩服一點,那就是在大理寺正總能做到公正廉明,“明德團”亦不負重託。

可這並不意味著他會贊同兒子學法律,因爲學法律必先爲“訟棍”,無論爲訟師或者提刑使,其本質不過只是“訟棍”,只有在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才能通過申請、審覈後纔有可能成在大理寺正,而且僅僅只是可能罷了,畢竟大理寺正一共只有那麼幾位!

過去在江西的時候他沒有辦法阻止兒子成爲一個“訟棍”,但是現在既然來了南京,那就要想辦法把兒子接回正途,當然他不能夠直接阻止這一切,畢竟現在要“依法而爲”是陛下,曾國藩再最不願意的就是因爲自己的一些舉動引起陛下的不滿。

“見過父親大人!”

突然,兒子的請安聲打斷了曾國藩的思緒,這時他才注意到兒子不知何時回來了,下一刻,他發現兒子的變化極大——他的身上穿著黑色洋式衣裳,對於這種衣裳,他並不陌生,其類似陸軍軍裝,許多年青官員亦穿著此類服裝,與軍裝不同的是,其左胸前有一個衣袋,而軍裝與官員著服都是兩個衣袋。而且他的頭髮,辮子剪掉了並沒有蓄髮,而是留著短髮。頭上還戴著軍式的帽子。

儘管對於兒子未能蓄髮有些失望,但是曾國藩深知宮裡的那位同樣也是短髮,而且年青人這麼穿著也屬常見,倒也沒有顯露出內心複雜的情緒,而只是問道。

“紀澤,這些日子,你在那個開成學堂,學的都是什麼?”

曾國藩故做好奇的問道。

“父親大人,開成學堂是爲考取南京大學堂之預備學堂,兒子在那一是學習洋文,二是學以算術,三是學以地理、四學以西洋法律……”

提及開成學堂時,曾紀澤的語氣顯得有些激動,那所只有幾百人的私立學堂,給他開啓了一扇新的大門,透過那扇門,他看到了以前從未曾知曉的世界。

“父親大人,今天兒子之所以回來的那麼晚,是因爲在圖書館查閱資料,”

白天於校中學習,晚上於皇宮對面的帝國圖書館看書,完成課業,經過十天的日夜苦抄,曾紀澤剛剛寫好一篇文章。

“圖書館?”

“是的,父親大人,就是帝國圖書館,館內除了有揚州文匯閣的《四庫全書》全套之外,還有數十萬冊購自日本以及西洋的書籍,譯書社幾乎每天都會譯出一本新書……父親大人,兒子邊抄邊學,受益極大。兒子心想,這篇《中國政體與西洋政體比對得失》,不但對兒子考取南京大學堂極有用,而且對官員亦應該也有一定啓迪,還請父親大人能給兒子一些建議……”

曾紀澤送上手中文稿時,鄭重向父親建議。

“好哇!”

曾國藩翻閱著兒子的文稿,在翻閱這篇文章之後,他被文章中的文字所吸引,其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政體的各種優劣之處,同樣出指出了科舉的先進之處,當然免不了八股選才的種種弊端。同時也點出了西洋政體的優劣。

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年完這篇文章之後,曾國藩他望著兒子,沉默了好一會,才問道,

“這篇文章是你自己所悟,還是他人所授?”

現在曾國藩想知道文章到底出自誰手,在他看來,這不可能是兒子所寫,畢竟文風不似兒子的爲人。

“是兒子自行所悟!”

曾紀澤連忙答道,兒子的回答讓曾國藩的眉頭猛然一皺,冷聲道。

“難道你就不知道這是妄議國政之事嗎!”

現在曾國藩真的害怕了,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在清初之時,不知多少降臣,就是毀於這種無妄之災中,對於他來說,他很清楚,作爲降臣的自己現在最需要就是謹慎小心,不僅僅是他,還有他的家人,同樣也是如此。

“回父親大人,這篇文章實是老師要求書寫,若非有師命兒子豈敢妄議國政。”

曾紀澤一向對父親敬之如神,畏之如虎,被父親這般一說,他立即出言答道。

“好,你且回房去吧,我想想再看看。”

看著桌上的那篇文章,曾國藩背手在屋子裡踱了幾個來回,然後坐在案桌邊繼續看著,看著這篇擱在大清朝不知會給曾家帶來多少禍害文章,一時間他居然不知應該如何處置此事。

“大人,九爺回來了。”

就在這時,荊七推門進來報告道。

“老九回來了?”

曾國藩一聽,然後又一次看著桌上的文章,心裡頓時不舒服起來,然後頗感有些無奈的他便起身道,

“我知道了,你去吩咐伙房,炒兩個菜,我和老九一起吃頓飯吧!”

——————————————————————————————————————

明天開始恢復正常更新!

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441章 放逐(下)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324章 目標(第一更)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408章 解決之道(第一更)第363章 江北(第二更)第304章 日本鎖國(第二更,求支持)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236章 京城煙雲(第二更,求月票)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136章 機會(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閱!)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551章 東方第105章 弛禁三日(第一更,求推薦)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338章 夢(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137章 礦亂(第二更,求月票)第692章 西部(爲新書求推薦)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540章 科隆海戰(下二)第10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648章 江戶第411章 天京亂(第二更)第229章 公債(第二更,求訂閱)第400章 演戲(第二更)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245章 懼何(第二更,求月票)第395章 參謀部(第二更)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薦)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第714章 江戶之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46章 新君老臣(第一更,求月票)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639章 感嘆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456章 天命(祝書友新春快樂!)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408章 解決之道(第一更)第613章 所爲何(第一章)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679章 師徒兩人第700章 林肯的決定(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76章 應來之事(第二更)第652章 鹹水埠(第二更)第426章 東進第631章 乾杯!第530章第164章 辯斥(第二更)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331章 鋼鐵時代(求支持)第167章 辮子(第一更)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456章 天命(祝書友新春快樂!)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561章 商業利益(求支持)第73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39章 感嘆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139章 趙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680章 父與子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407章 幫助第211章 命運變幻(第三更,四更求票)第71章 未來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6章 新房夜話(新書加更,求推薦)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84章 我跟你說……第40章 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贊)第377章 謀劃(第一更)第438章 敲門磚(第二更)第600章第85章 長沙(第一更,求推薦)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159章 心腹之患(第一更)第55章 暗號(第一更,求推薦)第44章第10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706章 盛宴(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67章 毛骨悚然第553章 法蘭西的選擇第644章 攜手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620章 工程師的戰爭(第二更)
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441章 放逐(下)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324章 目標(第一更)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408章 解決之道(第一更)第363章 江北(第二更)第304章 日本鎖國(第二更,求支持)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236章 京城煙雲(第二更,求月票)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136章 機會(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閱!)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551章 東方第105章 弛禁三日(第一更,求推薦)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338章 夢(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137章 礦亂(第二更,求月票)第692章 西部(爲新書求推薦)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540章 科隆海戰(下二)第10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648章 江戶第411章 天京亂(第二更)第229章 公債(第二更,求訂閱)第400章 演戲(第二更)第196章 家事(第三更)第245章 懼何(第二更,求月票)第395章 參謀部(第二更)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薦)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第714章 江戶之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46章 新君老臣(第一更,求月票)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639章 感嘆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456章 天命(祝書友新春快樂!)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408章 解決之道(第一更)第613章 所爲何(第一章)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679章 師徒兩人第700章 林肯的決定(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76章 應來之事(第二更)第652章 鹹水埠(第二更)第426章 東進第631章 乾杯!第530章第164章 辯斥(第二更)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331章 鋼鐵時代(求支持)第167章 辮子(第一更)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456章 天命(祝書友新春快樂!)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561章 商業利益(求支持)第73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二更)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39章 感嘆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139章 趙家人(第二更,求月票)第680章 父與子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407章 幫助第211章 命運變幻(第三更,四更求票)第71章 未來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6章 新房夜話(新書加更,求推薦)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84章 我跟你說……第40章 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贊)第377章 謀劃(第一更)第438章 敲門磚(第二更)第600章第85章 長沙(第一更,求推薦)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159章 心腹之患(第一更)第55章 暗號(第一更,求推薦)第44章第10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706章 盛宴(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67章 毛骨悚然第553章 法蘭西的選擇第644章 攜手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620章 工程師的戰爭(第二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阳朔县| 阿拉善右旗| 彰武县| 营口市| 六盘水市| 龙口市| 庄浪县| 莱阳市| 东方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丁青县| 富裕县| 河池市| 嘉兴市| 湘潭县| 离岛区| 嘉善县| 商洛市| 霍州市| 苏尼特右旗| 高要市| 九寨沟县| 鄂伦春自治旗| 寻甸| 右玉县| 运城市| 顺平县| 江孜县| 绿春县| 阳东县| 都昌县| 丹棱县| 松江区| 兴仁县| 敦化市| 临安市| 陕西省| 鹤壁市| 伊金霍洛旗|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