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

後周廣順元年十月,契丹發兵五萬和北漢聯軍南下,圍攻晉州。後周守將頑強抵抗。年底,後周的援軍逼近,契丹軍先撤退,北漢軍隊撤退不及,遭到追擊,損失很大。這一戰,使得北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敢南下。

轉眼間時間又過了約莫一個月了,大約在冬季,轉眼直接就到了年關。

昨日聽祖父說今日有重要的事情要宣佈,所以第二天一早趙德昭三人早早地來到後院之中,期待有好事情發生。

辰時許,卻見到只來了趙匡胤一人,趙德昭三人皆脫口問道還有祖父(父親)呢,趙匡胤卻說從今日開始教授給大家一套拳法,而且這套拳法乃是自己獨創的,以後在戰場之上可以用以實戰,於是乎三人都興致勃勃地表示學會這套拳法就能縱橫天下。

趙匡胤搖搖頭卻說:“你們三個毛都還沒長大了,還去想以後的事情,還是腳踏實地做好現在把。”

趙匡胤擅長的是長拳和棍棒,所以因此拳腳兵器這一塊就交給他了,趙弘殷有事情所以外出了,三人聽了之後垂頭喪氣。

“莫非你們認爲我教不好你們叄嗎?昔日我在軍營之內教給士卒的正是此拳法,綜合士卒在戰場上真拼實殺的格鬥經驗編製成三十二勢長拳。”

趙德昭心知趙匡胤從小便喜歡舞槍弄棒,練就一身好武藝。

“你們三個聽好,這套拳法還結合我當年在在少林寺中學武,有一老僧說道,如今漢水以南社會穩定,英雄無用武之地,難有作爲;而北方現在兵荒馬亂,征戰不休,自古亂世出英雄,正好可以大顯身手。後來自己獨創了這一套拳法,但是我要你們記住了,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瑕的物件。好了,你們仔細看我出拳——”

看來這個老僧的見解不是一般啊。

“此乃第一式,‘雙抄封天’”說著的同時,趙匡胤開始了,首先他的下半身右腳撇步上前,成扣步坐定……隨後側面上同時,雙手化掌,向前雙抄而上……下半身接著,左腳以勾腿法向前踢出……側面上順勢,雙掌外翻,向兩側以雙分掌壓落,平置兩旁……下半身全身下壓,成七星步坐定不動……

趙德昭在看父親出拳的時候心裡邊兒就在想,莫非這就是千百年來一直廣泛流傳於我國北方被稱爲中國武術界六大名拳之一的“太祖長拳”,據說太祖長拳乃是自己的父親所創立的一套拳法。只不過在幾百年的練習過程中大部分已經失傳,在關外練習時已剩下六節拳術了,如華拳、一路華拳、二路華拳等。今日趙德昭看在眼裡,想在心中,萬萬是不會讓這套拳法失去傳承的。

此外,武術中的“大小盤龍棍”,也就是“雙截棍”,據說也是父親發明的。所以,若論武功,自家父親絕對是中國皇帝中的冠軍,即使是後來的成吉思汗與忽必烈這些馬背上的皇帝,倘若單打獨鬥起來,他們兩個也絕對不是他的對手。呵呵,成吉思汗與忽必烈他們兩個算什麼,有我趙德昭在的一天,你們不知道還能不能出生都不一定呢,等我學會父親的這套拳法,我就天下無敵了,什麼菊花王朝,北極熊,英吉利剃鬚刀的統統都不是我的對手,趙德昭yy的時候,口水都流了下來。

看到自家兒子這般模樣,趙匡胤認爲自己的這套拳法一定是相當不錯的,連自己的兒子都羨慕自己的武功,心想這小子又長進了不少,學武的精神多麼得值得表揚。此時在兒子面前竟也舞得虎虎生威、酣暢淋漓,十分地賣力啊。

趙德昭三人都在一旁自顧自的模仿了起來。

演完第一式,趙匡胤停了下來,對三人說道:“方纔你們都看清楚不,上午就學這一招,你們慢慢學,我在一旁邊督導你們,不懂的可以問我,切勿偷懶,明白沒?”

“是——”趙德昭三人異口同聲道。

由於方纔趙匡胤演練的拳法實在是架式大而開朗,爆發力強,所以趙匡胤的額頭上稍微出了些汗水。遇到不懂的,趙匡胤就再給他們出一遍拳法套路。

一上午的時間,趙德昭三人都學著長拳的第一式,趙德昭畢竟前世就是在軍校帶過的,底子厚,知道出拳的力度,所以學習起來非常迅速,只花了半個時辰就學會了,雖然招式學會了,但是畢竟人小力氣不夠,所以發揮不出來他的爆發力,能學會它的靈活性就已經不錯了。

隨後學會的是趙匡胤,畢竟是個十三歲的少年郎,自然能夠發揮出一些拳法的力道。而趙匡美是最要不來的,一上午的時間才學會,毫無招式的靈活和力道。

一早上練畢後,趙匡胤問三人道:“誰能說一下這套拳法的精髓?”

這時候最年長的趙匡義出來說道,“二哥的拳法剛柔相濟,爆發力強!實乃是實戰中的好拳法!”說道最後還不忘拍了一下馬屁。

“老四,你呢?”趙匡胤指了指自己的四弟。

趙匡美搖搖頭說:“我不知道……”

趙匡美說完這句話,趙匡義和趙德昭兩個人就忍不住笑出聲來了。

“笑什麼笑?”趙匡胤一臉嚴肅的樣子,這時候兩個人都不笑了。

“昭兒,你有何見解?”趙匡胤看到自己兒子也在笑,也想聽聽看他該如何說。

趙德昭早就知道太祖長拳的精妙之處,就依樣畫葫蘆,照搬教科書上所寫的,於是乎一言一語地說著:“爹爹的這套長拳,我總結了一下,四十四個字就能涵蓋一切。”

“哦?是哪四十四個字?”趙匡胤一臉疑惑,想要知道自己癡兒的評價,沒等兒子說完就打斷了他。

趙德昭不徐不慢地說道:“造詣純正,套路嚴謹,動作舒展,招式鮮明,步法靈活,不拘陳跡,剛柔相濟,虛實併兼,行拳過步,長打短靠,爆發力強。”

“呃……這,昭兒太看得起父親了!”趙匡胤顯得有些面色潮紅。

“父親,你太謙虛了……”

……

到了午時,四個人散去,下午大夥兒該做甚麼事情就去做甚麼事情。

趙弘殷此時上早朝之後回到了家中,將趙匡胤叫至自己的書房之中。

趙弘殷迫切問趙匡胤孩子們學的怎麼樣了,趙匡胤就如實把上午發生的事情都交代了一遍。然後就只聽到自己的父親說道,“孺子可教,這樣我也就放心了!那交給孩子們拳法這件事情就交給二郎你了。”

“是,父親!”趙匡胤見到自己的父親不再開口,就從書房內退了出去。

午飯過後,趙弘殷就去自己孫兒的房間,此時此刻趙德昭正躺在牀上,閉著眼睛在想事情,忽然之間聽到一聲開門的聲音,從牀上起來了。

“祖父,你來了——”

“祖父來看看你啊……聽你父親說你早上的表現很好。”

“祖父,昭兒可是很用功地在學呢。”

“祖父,君子學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祖父,聽說你騎射功夫了得,改日可不可以教教孫兒?”趙德昭知道趙弘殷年少驍勇善戰,擅騎射,所以騎射這一方面打算就由自己的祖父來擔任指導了,然後趙弘殷接下去的一番話就澆滅了趙德昭熾熱的內心。

“昭兒,騎馬算了,還是教你射箭好了。”趙弘殷說道。

趙德昭一臉迷茫的樣子,“爲什麼啊?”

趙弘殷就把原因說了出來,略帶歉意地說道:“昭兒,現在兵荒馬亂的,朝廷對馬匹控制的相當嚴格,所以說只有一些有一定品階的武將才有資格擁有,況且這些馬匹都是高頭大馬,不適合你這麼小的個子所騎,況且祖父短時間也找不到適合你騎的馬,給你騾子騎還拿得出手。”

正如自己的祖父所言,此時大周國內缺少戰馬,馬匹作爲戰略物資,一般人哪裡是不會有的,即使有也會被朝廷徵用,因朝廷對馬匹實行了嚴格的管理制度。

所以取消了騎馬,爲此趙德昭還哀怨了好個片刻,不怪自己的祖父,就怪這個時代。況且趙德昭的個頭還不適合騎馬,所以萬萬也是不能嘗試的,眼下他國兵荒馬亂的,戰馬奇缺,價格高漲,索性趙弘殷說改爲射箭,馬匹的事情他會慢慢找的,就是花重金也要購買幾匹,聽祖父這麼一說,

性格執拗的趙德昭才明白祖父的困難之處。

後來趙弘殷就跟自己孫兒說明日開始新增射箭的項目,由自己親自傳授射箭技巧,趙德昭夢寐以求期望成爲一名射箭的高手。

第75章 無間道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138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七)第14章 老少結忘年之交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49章 無聲無息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16章 探花再現、千鈞一髮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19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54章 分進合擊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26章 殺戮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第145章 雪夜拜師第118章 男人心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176章 趙匡胤共邀出兵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49章 觀習水戰、船炮設想第36章 道路遇阻、雪夜叛亂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22章 北上易州第82章 殺戮第49章 觀習水戰、船炮設想第214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一)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137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六)第61章 晉陽之戰(二)第185章 綁架第13章 唐國遷都、伺機而待第22章 北上易州第80章 步步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業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1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26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39章 君臣死別第138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七)第33章 天災人禍怎麼做第61章 晉陽之戰(二)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46章 投降第181章 尋找盟友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88章 任務第215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二)第58章 謀劃荊湖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100章 覆滅第214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一)第21章 商談酒樓尋地皮第29章 萬鬆隨大軍出征第196章 抉擇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47章 箭在弦上,誰發?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132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一)第42章 開拓流求、拓池種稻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46章 三十年的噩夢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141章 掉進合作中的陰謀第79章 倒薛第49章 二征伐唐、淮南之爭第30章 勒索認罪、刺殺名單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26章 幸青城山、夜探兩府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19章 德昭認濛爲義父第8章 解瘟疫規劃土地第20章 洶涌澎湃第102章 宮變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47章 一餐飯以及逛街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18章 師出有名第3章 無疾而終第144章 一網打盡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3章 官帽改制、李筠叛亂第23章 酒宴之商業談判
第75章 無間道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138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七)第14章 老少結忘年之交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49章 無聲無息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16章 探花再現、千鈞一髮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19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54章 分進合擊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26章 殺戮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第145章 雪夜拜師第118章 男人心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176章 趙匡胤共邀出兵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49章 觀習水戰、船炮設想第36章 道路遇阻、雪夜叛亂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22章 北上易州第82章 殺戮第49章 觀習水戰、船炮設想第214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一)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137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六)第61章 晉陽之戰(二)第185章 綁架第13章 唐國遷都、伺機而待第22章 北上易州第80章 步步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業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1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26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39章 君臣死別第138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七)第33章 天災人禍怎麼做第61章 晉陽之戰(二)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46章 投降第181章 尋找盟友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88章 任務第215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二)第58章 謀劃荊湖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100章 覆滅第214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一)第21章 商談酒樓尋地皮第29章 萬鬆隨大軍出征第196章 抉擇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47章 箭在弦上,誰發?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132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一)第42章 開拓流求、拓池種稻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46章 三十年的噩夢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141章 掉進合作中的陰謀第79章 倒薛第49章 二征伐唐、淮南之爭第30章 勒索認罪、刺殺名單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26章 幸青城山、夜探兩府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19章 德昭認濛爲義父第8章 解瘟疫規劃土地第20章 洶涌澎湃第102章 宮變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47章 一餐飯以及逛街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18章 師出有名第3章 無疾而終第144章 一網打盡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3章 官帽改制、李筠叛亂第23章 酒宴之商業談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徐州市| 班玛县| 巴彦县| 桦川县| 通江县| 射阳县| 赣榆县| 灵寿县| 进贤县| 元江| 和林格尔县| 壶关县| 麻栗坡县| 桓仁| 商城县| 黄大仙区| 惠来县| 乌鲁木齐县| 金昌市| 正宁县| 泸水县| 什邡市| 咸丰县| 分宜县| 酉阳| 石泉县| 荔波县| 乳山市| 阿拉善右旗| 兴和县| 攀枝花市| 高要市| 稷山县| 红安县| 偏关县| 简阳市| 楚雄市| 宝鸡市| 太谷县| 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