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4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一)

次日一早,天氣終於放晴了,昨日的一場暴雨之後,秦淮河的水位有些湍急,波濤拍打著船隻以及港口、附近的礁石等,而今日萬里無雲,晴空一片,夏日的溫度又一下子竄了上去,不過並不至於使人一下子昏昏欲睡,因爲他們要面對的不只是自己,而是敵軍,生怕一個瞌睡,就會讓對方有機可乘。

昨夜,三隊已經順著上漲的河水,快速到達了秦淮河下游,此刻秦淮河兩岸人山人海,到處都是穿著鎧甲的士兵,密密麻麻地交織成了一片,他們全部凝神注視著周圍的一切,而在秦淮河兩側,唐軍主力駐紮在北岸,宋、(南)漢、吳越隊的主力便駐紮在江水的南岸,大軍沿著河岸一直延伸著,雙方人馬便一直僵持在兩岸,人馬加上去大概有二十幾萬這麼多。

這麼多的人馬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也是五代十國時期,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

秦淮河上的宋軍戰船此刻已經北上,大戰艦全部全部擠滿了河面,楊信、李漢瓊等水軍到達秦淮河下游的江寧府金陵城外,除了水軍以外,曹彬、潘美、植廷曉以及丁德裕、錢俶馬步軍此刻也駐紮在江寧府外,馬踏秦淮河,氣勢濤濤直逼江寧府這座堅固的城池,使得這座千年古城,有一種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感覺。

城內的官民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三國聯軍攻城的消息,他們也不知是喜是愁,他們最怕的就是被敵軍當做蠅營狗茍一般當做艸芥一般,這樣子他們就更加生不如死。

日頭越升越高,對岸的三隊有些急不可耐,按照這幾日的佈置,他們打算開始下一步的攻城計劃了。

此刻,大江之上,烈日照耀下,忽然見到數艘載著柴薪的巨型木筏從秦淮河西邊游來,這是楊信、李漢瓊的水軍,他們架起的運載柴薪的船隻已經駛離了靠近自己水軍的一側。

一支支火箭如同飛蝗一般射來,因爲風向有利於宋軍這邊的三國聯軍,此刻船隻上的柴薪因爲被火箭給燃了火,一下子乘風起火,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順著湍急的≦♀≦♀≦♀≦♀,m.≦.c£omstyle_tt;秦淮河水勢,橫衝直衝對岸的(南)唐軍水軍水寨。

二十三丈寬的木筏,如同一座座的火山一樣飄來,順風起火後因爲順著風勢以及水勢,便開始移動快速,此刻在秦淮河水面上卻是沒東西擋得住。

對面的(南)唐軍戰船全部掛著帆,他們來不及撤去白帆,那燃的柴薪如同火山一般難以熄滅,唐軍水軍將士來不及撤退,木筏快速地移動到了對岸的水寨附近,不多時,火焰蔓延就將水寨的圍欄大船引燃,火勢更大。

大團的濃煙在蔓延,使得整個空氣灰濛濛的一片,有些看不清方向,而炙熱的溫度以及四處矇蔽的煙塵足足覆蓋周圍上五六裡地,更加讓人恐懼,就在此刻(南)唐軍前方避退,軍隊中的陣型大亂。

因爲水深,宋國騎兵都在船隻上,見到唐軍後撤的陣型大亂,曹彬便下令在後頭直追,隨即滿載鐵騎的船隻便一蜂窩沿江而下,水花在四處飛散,宋軍水師船隻結成一列長隊形,將整個江面的東西兩側全部囊括在自己的手上。

……秦淮河上,大量的宋國船隻劃著船運兵渡河,此刻強渡秦淮河就是最好的有利時機,因爲唐軍的後退,讓宋軍看到了希望,他們的第一步就是控制秦淮河,然後逐漸蠶食對方的陣地,最後便是攻城之戰了。

而在江面上的一側(南)唐軍的水軍軍寨,西面的大火沒人撲滅,一把大火燒的整個江面越發熾熱,連河面上都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煙霧,空中蘆葦燒盡的黑灰簌簌往下掉,曹彬努力地拿著千里鏡,觀看遠方的一切景象,視野內倒是有些火光燃起、木頭倒塌、燒焦屍體的景象……曹彬放下了千里鏡,此刻連千里鏡上都蒙了一層黑灰,他擦拭了一些灰塵,便讓一旁的潘美也看著遠處的情形。

河邊的水裡、河岸上光閃閃一片,板甲的金屬光澤在陽光下分外顯眼……河岸上的南唐軍輕兵一團亂,在宋軍的騎兵的帶頭之下,後頭(南)漢植廷曉的軍隊以及吳越國錢俶的馬步軍在四下亂衝,將唐軍的陣型分隔成好幾個部分,唐軍驚恐地在陣型中被分隔出好幾個段落,任人宰割。

整個秦淮河的河岸,滾滾東去河水的波濤聲已經渾然被蓋住了,此刻河堤、河水上以及陸地上,到處都是亂哄哄的一片。

“衝……”

“殺……”

喊聲響徹大地,大片的將士向前蔓延,全是亂兵,氣勢場面卻是洶洶如洪,在幾丈寬的河面上,拉鋸開來,逐漸將對方逼回對岸,宋軍、漢軍以及吳越軍在水軍戰船的帶領下,已經在隔岸登陸,在對方的心臟位置插上了一把鋒利的刺刀。

這樣大規模的場面,雙方兩翼的鼓號聲相互都聽不見,放眼看去,遠處潰逃的唐軍一目瞭然,不過當他們掉頭回去,便在城池四周集結起來,對抗洶洶而來的三隊,方纔他們的分寸大亂,讓唐軍損失了不少人馬。

頭的烈日依舊酷暑一般炎熱,而整座戰場上因爲濃煙密佈,濃煙嗆鼻,長時間內讓人分不清四周的方向,暫時也成爲一道護衛唐軍後退的屏障。

這是一條軍事分界線,一條鴻溝。

大戰了大半日,午後的陽光越發猛烈了,日頭也讓雙方的體力有些消耗,此刻兩方陣營也有些吃不消了,雙方由大規模對敵作戰也轉變爲規模的對抗之中,漸漸地兩方人馬轉而靜了下來,在各自思考接下來如何應對局面。

兩方陣營內也在休整人馬、撫卹傷亡等,唐軍基本上損失了不少的水軍,而宋、(南)漢、吳越國的軍隊只零星地損失了部分,此刻他們已經開始了守勢,他們在營帳內已經各自商議好了了戰術和策略,臨時各自應變,而且也各自樹立起了一些攻城的器械,這些器械基本上都是高大威猛型的,且都是大宋軍器監新研製改進的武器。

除此之外,這一次宋軍的諸將手上都拿著一個千里鏡,望著對面極其遠處的江寧府堅固的城牆,在千里鏡的視野內,諸將便可以清楚地看見遠處的一切,一下子拉進他們的眼眸前,若是伸出雙手彷彿觸手可及。

潘美在一旁道:“我大宋軍隊有此利器,再一次在攻城戰役中便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敵軍束手不及。”

此刻曹彬眺望城頭,看清楚了遠處的一切,隨即他解下眼睛上的千里鏡,然後對身旁的潘美道:“此物固然好,不過我大宋將作監也只有將領一級以上的將領擁有,其餘底層將領自然是用不少此物的,這樣做也是怕被敵軍窺探拿走,適才才造了七八個而已。不過此物尚有一個缺陷,若是深夜,倒是發揮不出它的作用。”

潘美,也是對此深有體會,他知道曹彬的意思,隨即他又問道:“曹部署,怎不見你家子?”

曹彬道:“這個子現今還在城中禮賓院內,王太師(王樸)他們也是。”

提起曹璨,這段日子便一直都在城內,今日他也聽城內的巡街的禁軍聽了三國大軍圍困江寧府的事情,對此,曹璨有股無力的感覺,如今城內的宋軍並不多,且大部分都是保護宋國使臣王樸、董仲彥他們的十幾個禁軍士兵。

此刻,曹璨還在路上走著,今日城外的一切,他也有百姓軍士口中聽了一些,對此他對戰局倒是十分樂觀,此刻他經過一旁的事情,忽然間從對面走來一個穿著圓領暗青色長衫的少年,鬼鬼祟祟,面目遮掩了一部分,沒等那個少年靠近,曹璨就認出了對方。

不過對方也認出了曹璨,他趕緊拉著曹璨的手繞到一處僻靜之處,此處並沒有人,在烈日下卻顯得有些陰涼。

曹璨一臉高興,他立即拱手道:“曹璨見過魏王殿下。”

少年正是趙德昭,此刻他道:“璨哥兒多禮了。”

曹璨不知道爲何趙德昭忽然間出現在此處,但是他從王樸以及曹彬口中也猜到了一些,不過他也是個心細之人,知道魏王行事風格,是以他也在等待著消息,這不今日碰巧就遇上了。

趙德昭知道曹璨要問什麼事情,他便道:“此處不是話的地方,還是去別處話。”完,趙德昭便在前頭帶路,此處離千金一笑樓不遠。

到了千金一笑樓,趙德昭便帶曹璨去了一間存放酒罈子等地方的雜物間,隨即掀開地板上的木板。

曹璨的面色一下子驚呆了,木板下面居然藏著一個大洞,接著趙德昭對他道:“此處就是地道可以直通城外的圓寂寺,我需要你去城外告訴曹將軍,讓他放心。過幾日江寧府自會親自開城迎接。”

“開城迎接?”曹璨聽了趙德昭的話,已經知道了最近發生的許多事情,只是開城,對方會這麼輕易投降麼?

趙德昭並沒有回到曹璨的疑惑,他瞇著眼睛道:“眼下我不好出面,畢竟我只是一個親王,對軍中之事總是要避嫌,此番也只有你去跟王太師一下我的意圖,王太師知道後再寫一份信函交給你父帥。”

曹璨明白魏王趙德昭的意思,接著他便回了禮賓院,將一切都告訴給了王樸……王樸知道後,立即手寫了一封書信讓曹璨出城帶給曹彬。

曹璨隨即帶著信函,換了一身普通的衣衫而去。

……

第7章 商議北伐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107章 遇見第24章 古代版鴻茅藥酒第130章 鬼見愁第17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51章 宋軍之路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29章 萬鬆隨大軍出征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46章 投降第139章 地下情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04章 混入句容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85章 探病第55章 風起第10章 一不小心崴了腳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6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3)第211章 戰慄的唐軍第32章 一張弩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45章 亂一亂,鬧一鬧第40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下)第119章 千金一笑第12章 席間會議、朝議遷都第77章 反將一軍第43章 涼茶商人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3章 稚子驚動汴梁城第191章 采石之役第41章 輕取石州、人間地獄第50章 喜悅第1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41章 皇帝計策、考驗人心第50章 喜悅第170章 暴風雨來臨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第2章 是敵是友?第2章 假途滅虢第121章 莫逆於心第28章 幾件禮物、路遇魏丕第39章 君臣死別第37章 魏王、晉王和秦王第57章 蕭思溫第64章 我是瀛州人第49章 無聲無息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158章 解決是最好的方式第32章 玻璃製成、千金難得第66章 大理第15章 對趙德昭的試探第44章 周、唐、吳越之戰爭第130章 鬼見愁第1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9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9)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129章 密謀第219章 朝議第157章 懷疑的對象第57章 分進合擊第154章 興師問罪第181章 尋找盟友第39章 親征淮河、渦口之戰 並章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30章 火器設想、軍用沙盤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90章 身份第153章 潤州軍VS 禁軍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60章 分進合擊第137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六)第19章 人有遠慮、亦有近憂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27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40章 黑石嶺
第7章 商議北伐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107章 遇見第24章 古代版鴻茅藥酒第130章 鬼見愁第17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51章 宋軍之路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29章 萬鬆隨大軍出征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46章 投降第139章 地下情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04章 混入句容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85章 探病第55章 風起第10章 一不小心崴了腳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6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3)第211章 戰慄的唐軍第32章 一張弩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45章 亂一亂,鬧一鬧第40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下)第119章 千金一笑第12章 席間會議、朝議遷都第77章 反將一軍第43章 涼茶商人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3章 稚子驚動汴梁城第191章 采石之役第41章 輕取石州、人間地獄第50章 喜悅第1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41章 皇帝計策、考驗人心第50章 喜悅第170章 暴風雨來臨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第2章 是敵是友?第2章 假途滅虢第121章 莫逆於心第28章 幾件禮物、路遇魏丕第39章 君臣死別第37章 魏王、晉王和秦王第57章 蕭思溫第64章 我是瀛州人第49章 無聲無息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158章 解決是最好的方式第32章 玻璃製成、千金難得第66章 大理第15章 對趙德昭的試探第44章 周、唐、吳越之戰爭第130章 鬼見愁第1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9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9)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129章 密謀第219章 朝議第157章 懷疑的對象第57章 分進合擊第154章 興師問罪第181章 尋找盟友第39章 親征淮河、渦口之戰 並章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30章 火器設想、軍用沙盤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90章 身份第153章 潤州軍VS 禁軍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60章 分進合擊第137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六)第19章 人有遠慮、亦有近憂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27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40章 黑石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玉山县| 库尔勒市| 丘北县| 孟连| 荥阳市| 安平县| 梅河口市| 九江县| 巴林左旗| 犍为县| 玛多县| 黔东| 河曲县| 扶余县| 大石桥市| 峨眉山市| 兴海县| 招远市| 蓬莱市| 柳河县| 祁连县| 龙泉市| 安康市| 稻城县| 商丘市| 珲春市| 南澳县| 凭祥市| 建德市| 石城县| 思南县| 巧家县| 盈江县| 松潘县| 上栗县| 湛江市| 于都县| 准格尔旗| 金堂县|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