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一

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一

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一)

1.人物篇之趙弘殷簡介

趙弘殷(899—956),涿郡(今河北涿縣)人,趙敬之子。

趙弘殷自小在保州長大,後遷居洛陽。

北宋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與繼位者宋太宗趙光義的父親。少驍勇善戰,初事後唐鎔,有功,留典禁軍。後漢任護聖都指揮使。入後周,以功累遷至檢校司徒,封天水縣男,與子匡胤分典禁兵。

顯德三年(956年)七月二十六日駕崩,贈武德軍節度使。

建隆元年三月追尊爲武昭皇帝,廟號宣祖,陵曰安陵。

2.人物篇之趙匡胤簡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

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後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爲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趙匡胤受命往御。

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省封丘縣陳橋鎮)發生譁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爲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3.人物篇之趙匡義簡介

宋太宗趙光義(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後,趙光義登基爲帝。

趙光義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趙光義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4.人物篇之杜太后簡介

昭憲太后(902年―961年9月17日),杜氏,名失考,定州安喜人,贈太師杜爽長女,母範氏,宋宣祖趙弘殷的妻子,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的生母。杜氏初因兒子趙匡胤爲官緣故,受封南陽郡太夫人。趙匡胤登基稱帝后,尊爲皇太后。

建隆二年(961年),杜氏去世,終年六十歲,諡號明憲太后,葬於安陵,後改諡號爲昭憲太后。

5.人物篇之賀皇后簡介

太祖孝惠賀皇后,開封人。右千牛衛率府率景思長女也。生於後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性溫柔恭順,動以禮法。景思常爲軍校,與宣祖同居護聖營。晉開運初,宣祖爲太祖聘焉。周顯德三年,太祖爲定.節度使,封會稽郡夫人。生秦國晉國二公主、魏王德昭。五年,寢疾薨,年三十。建隆三年四月,詔追冊爲皇后。乾德二年三月,有司上諡曰孝惠。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於別廟。神宗時,與孝章、淑德、章懷並祔太廟。

6.人物篇之趙德昭簡介

趙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趙匡胤次子,母孝惠皇后賀氏。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因受宋太宗訓斥,自殺而死。死後追贈中書令,追封魏王,賜諡號懿。後改封吳王,又改封越王。宋真宗即位後,追贈太傅。乾興元年(1022年),加贈太師。

其九世孫爲宋理宗,十世孫爲宋度宗,十一世孫爲宋末三幼主。

趙德昭亦是棒子國半島白川趙氏的開派始祖。

第91章 變第137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六)第71章 求解第7章 意外發現、打蛇七寸第196章 抉擇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12章 識大體第47章 箭在弦上,誰發?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7章 反將一軍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6章 凜冬已至第24章 殿前都虞候、刺史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218章 戰後處置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27章 四大‘才子’砸場面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2章 命中註定的穿越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24章 殿前都虞候、刺史第104章 作死的女人第48章 箭在弦上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66章 初見韓熙載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93章 出使(二)第88章 任務第207章 戰略佈局第106章 天意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147章 何必執著只求放下第186章 戰況第103章 紅丸案第176章 趙匡胤共邀出兵第4章 新改變第7章 意外發現、打蛇七寸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53章 駕崩第152章 龍鳳玉佩第30章 勒索認罪、刺殺名單第7章 路遇之名醫劉翰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146章 三十年的噩夢第23章 酒宴之商業談判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20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217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四)第16章 韜光養晦待天命第32章 成爲眼中的魚餌第7章 路遇之名醫劉翰第36章 你們有救了第21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2)第122章 西廂記第22章 趙德昭大業籌謀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17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3章 官帽改制、李筠叛亂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35章 張齊賢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57章 忻州之戰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56章 雲涌第19章 未遂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100章 覆滅第133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二)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9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9)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49章 觀習水戰、船炮設想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18章 師出有名第58章 謀劃荊湖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48章 唐軍反攻、周軍整軍第107章 遇見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91章 變第186章 戰況第17章 遇女神和女漢子(二)第66章 大理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4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下)第48章 箭在弦上第37章 周軍南下、唐國應戰第140章 美人計第173章 潤州水戰(一)
第91章 變第137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六)第71章 求解第7章 意外發現、打蛇七寸第196章 抉擇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12章 識大體第47章 箭在弦上,誰發?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7章 反將一軍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6章 凜冬已至第24章 殿前都虞候、刺史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218章 戰後處置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27章 四大‘才子’砸場面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2章 命中註定的穿越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24章 殿前都虞候、刺史第104章 作死的女人第48章 箭在弦上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66章 初見韓熙載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93章 出使(二)第88章 任務第207章 戰略佈局第106章 天意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147章 何必執著只求放下第186章 戰況第103章 紅丸案第176章 趙匡胤共邀出兵第4章 新改變第7章 意外發現、打蛇七寸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53章 駕崩第152章 龍鳳玉佩第30章 勒索認罪、刺殺名單第7章 路遇之名醫劉翰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146章 三十年的噩夢第23章 酒宴之商業談判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20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217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四)第16章 韜光養晦待天命第32章 成爲眼中的魚餌第7章 路遇之名醫劉翰第36章 你們有救了第21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2)第122章 西廂記第22章 趙德昭大業籌謀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17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3章 官帽改制、李筠叛亂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35章 張齊賢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57章 忻州之戰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56章 雲涌第19章 未遂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100章 覆滅第133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二)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9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9)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49章 觀習水戰、船炮設想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18章 師出有名第58章 謀劃荊湖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48章 唐軍反攻、周軍整軍第107章 遇見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91章 變第186章 戰況第17章 遇女神和女漢子(二)第66章 大理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4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下)第48章 箭在弦上第37章 周軍南下、唐國應戰第140章 美人計第173章 潤州水戰(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乌市| 铅山县| 清原| 丰镇市| 巢湖市| 铜陵市| 锡林郭勒盟| 武平县| 威海市| 南通市| 博野县| 贵南县| 江都市| 靖州| 临邑县| 永和县| 凌云县| 黑龙江省| 康保县| 杭州市| 泾源县| 宜宾市| 永康市| 宜宾市| 昌平区| 建阳市| 象州县| 岳阳县| 谢通门县| 铜山县| 新密市| 天柱县| 天津市| 平凉市| 永登县| 且末县| 镇沅| 岢岚县| 霍城县| 凤庆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