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章 韜光養晦待天命

“父親,今日我有件重要的事情向你稟明。”作爲趙家的長子也就有承擔家族己任的使命,趙匡胤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事情的告訴父親,也是希望能夠尋求解決之道。

“晚飯之後,來我書房商量——”晚飯之後,趙弘殷將趙匡胤叫到了書房之內。

是夜,趙匡胤於是乎將白天發生的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一五一十、完完整整地都告訴了父親趙弘殷。

此刻趙弘毅坐在書房內,一言不發,而趙匡胤站在身邊,若有所思地發著呆。

兩人的思緒都同時在一個空間之內——

衆所周知,當今天子郭威曾是是後漢的主要開國功臣,因此後漢漢高祖劉知遠重任和寵愛,並且被授予高職。後來,劉知遠病重,臨死前委託郭威成爲顧命大臣。

但後來後漢隱帝覺得顧命大臣的權力太多,因此開始消滅這些顧命大臣。一年之前的四月(公元950年),後漢隱帝爲此下令將開封內的郭威、郭榮(柴榮)和王峻的一切親屬殺盡。

而憤怒的郭威正在外領兵,聞訊後立刻以“清君側”的名號起兵。數日內就攻入開封城,劉承祐被殺。郭威首先表面上歡迎徐州的劉贇爲後漢皇帝,然而背地裡自己卻借攻打契丹爲藉口北上,而他暗地裡派手下將劉贇殺死,此後又令自己的軍隊擁戴自己爲新皇帝,並裝出迫不得已的模樣。在這樣的狀態下他仍然以“監國”之名登基,其後一個月才正式稱帝。

在這個五代十國的亂世,“你方唱罷我登臺”,皇帝如走馬觀花一般換了一個又一個,人命如艸芥一般,何愁自保。後來其子趙匡胤投靠郭威幕府,趙弘殷被派護駕出征,在兒子勸說之下倒戈攻漢,促成了後漢的滅亡。而當初趙匡胤也是在郭威的軍隊之中擁立郭威爲皇帝的,經歷過擁立皇帝的從龍之功,趙匡胤的一言一行都是極其重要的,有時候在皇帝面前都要畢恭畢敬的,顯而易見這樣的事情就更加要低調了。

低調纔是王道——

而趙弘殷生於唐朝末年,已經經歷了唐末的藩鎮之亂,原是後唐開國功臣,現如今經歷了五代中的四個朝代,何況之前三個都是短命王朝,縱觀這三個朝代都是武將當皇帝的,而當今大周朝郭威也是武將出生,這真是要命啊——

自唐朝滅亡之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爲國,五代十國時期又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亂象環生的時代。況且這些政權都是些短命王朝,《左傳.莊公十一年》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趙氏兩代父子都爲武將,在亂世之中都能自保,可是家中的婦孺呢,上一次開封的改朝換代就把自己的夫人,兒子,兒子媳婦,下人們都安置到了相對穩定的洛陽老宅之中,可是躲過了一次難道就能躲過下一次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趙弘殷也是明白此道理的。

寧爲太平犬,不做亂世人。此時此刻父子倆同時想到了一塊上

此時此刻趙弘殷的眉頭緊鎖,臉色左右不定,好長時間都坐在椅子上發著呆。趙弘殷不出聲,趙匡胤也不出聲,兩個人就一直僵持在那裡。

“父親——”趙匡胤作爲兒子擔心自己的父親,他知道自己的父親爲了將來而幹鬧著,看著父親頭上的白髮,趙匡胤不忍心地說道。

沉寂的局面被打破了。

“呃!”趙弘殷從錯愕之中醒悟了過來,擡了擡頭說道:“沒事,孩子。父親老了,有些事情要靠你們了。”

其實趙弘殷也是知道兒子心中所想,作爲一個出生入死的沙場老將,當然是希望家裡人平平安安的。趙弘殷現在已經有五子二女了,其中大兒子、大女兒和小兒子都已經……想到這裡都不敢想下去。

隨後趙匡胤說出了一句讓趙弘殷欣慰的話,“孩兒當以父親爲重,以趙氏爲重!”

“胤兒你終於長大了。”趙弘殷拍拍孩子粗壯的臂膀,隨即感嘆道,“孩子你現是趙氏的長子,不愧是我趙氏的好子孫!”

“父親言重了!”

“哎,父親老了……以後事情就交給你們了……”隨後趙弘殷說道:“既然仙人都這麼說了,那麼說明我趙氏當此天命,我趙氏當光大門楣啊!我們都應該爲此時而高興啊!不過既然如此,以後我趙家當暗地裡發展自己的勢力,韜光養晦以待天時地利人和。不過你應該可以給德昭找個先生了,好好教導一番!”

“父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父親要學曹操!”趙匡胤拿曹操跟自己的父親說。

“未雨綢繆啊!”

“父親教訓的是!孩兒謹記,日後當知道怎麼做了。至於給昭兒找先生這件事情,孩兒最近一直都在遍訪天下名師。”

趙弘殷欣慰地點了點頭,說道:“你這麼做也是有心了,匡胤你去把昭兒帶到書房內,我有話要當面跟他說。”

“是,父親!”

隨後,趙匡胤從書房之中退了出去。

……

趙匡胤把兒子叫到跟前,說祖父當面有事情要講,隨後趙德昭就匆匆跑向趙弘殷的書房,看到趙弘殷坐在書房昏暗的油燈之下,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紅,好似爲難事而懊惱。

趙德昭知道趙弘殷的書房一般人都是不能接近的,基本上在書房內洽談的都是重要級別的事情,所以對話有些正式。

哎——看來自己的祖父心事重重,必是一番重要事情要交代。

而我們的趙德昭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爲那個算命先生的那一番話徹底改變了整個趙家的命運,也改變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發展趨勢。

“祖父,您心中可有事情煩惱?”趙德昭等了半天,趙弘殷還未說話,他只好開口道:“祖父必有事情找昭兒,可是爲了那日相士之言,不知相士所言是否驚人?”

一語說完,趙弘殷聽了趙德昭所說的話覺得不可思議。

“這!?你是怎麼猜到祖父心中所想。”趙弘殷支支吾吾到,這樣更加能夠證明趙德昭方纔所猜測的正是此事。

“祖父,有些話可以跟昭兒透露個一二嗎?不知那日相士如何說道?”

“昭兒,祖父正好有事情要說,只是有些話不知道你聽不聽的明白。”趙弘殷整了整喉嚨。

“祖父,究竟爲了何事?”

趙弘殷的目光注視著自家孫兒,“好吧,昭兒。那神仙說你額頭生白虎紋,還是虎中之王,庚金白虎。”

“祖父什麼是白虎,虎王,庚金的?”趙德昭一臉茫然,這什麼跟什麼啊,聽不懂。

趙弘殷用手捋了捋鬍子,順了口氣,“昭兒,擁有白虎,道家言之,‘所謂虎紋,乃相面的一種說法,額頭上紋理的走向呈現出來的一種,生有白虎之紋的乃天生的武將,其中以白虎貴之,是爲萬虎之王’”

趙德昭被祖父的一番話所震驚,好奇害死貓,他越發想了解這一狀況。

接著趙弘殷又說道:“白虎,主殺,白虎降世必定血流成河,所以上天會講下劫難,阻止白虎降世之人老有所終。想當年諸葛武侯是何等的驚才絕豔,逆天改命擺下七星燈,想要想上天借得十二年的壽命,可是最終卻功虧一簣了,可惜了諸葛武侯的一番苦心,今日我趙氏難道也要這樣嗎?”

“然你身健體魄,定然命數已改,將來的事情就不會按照之前那樣發展了。所以那仙人親自屈尊來東京正是爲了此事。”

趙德昭本以爲想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誰知自己的祖父跟自己說起了什麼命理玄學。命理玄學這門學問高深莫測,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了的。如果前世有人跟自己說這些事情,他是打死都不會相信的,可是自己能夠被玉佩帶回一千多年前的世界來,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聽自己的祖父說這個世界上有神仙,可是神仙真的有嗎?趙德昭自己都懷疑自己了。

“怎麼,昭兒你不相信嗎?”趙弘殷擡起頭來看了一下自家孫兒。

趙德昭兩隻小手不停地在衣袍上扯來扯去,“孫兒覺得此事太荒誕、太不可思議了,不知道此事的真假性。”

趙德昭又想到那人說的不假,原本歷史上趙德昭在趙匡胤駕崩之後卻沒有繼承皇位,皇位被自己的親叔叔奪走了,之後卻被自己的親叔叔猜忌,最終是自殺而亡的,在歷史上也不得善終。這樣的結局在趙德昭看來是悲劇的人生,所幸自己早已不是歷史上的那個趙德昭,有好多事情自己都會提前化解掉的,那麼之後發生的事情也再也不會發生了。

哈哈哈,趙德昭此時才覺得自己這個穿越客的光芒,一塊心中壓了許久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恩恩,許多事情都一目瞭然的。

“不過這件事情千萬說不得的,如果傳揚出去,特別是京城中的那位,對我趙氏一門是滅頂之災啊!”

“祖父說的極是!”趙德昭當然知道此事傳揚出去造成的後果。

“這件事情就你,我和你父親知道,其他人都不要告訴他們!”

……

辭別了祖父,趙德昭獨自一人回自己房間了。

第72章 孟氏歸降、獻俘大典第141章 掉進合作中的陰謀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82章 殺戮第22章 北上易州第8章 心思第20章 洶涌澎湃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208章 石臼湖之戰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47章 一餐飯以及逛街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02章 宮變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69章 大宋醫學院第33章 玻璃產業、弓弩改革第105章 猝不及防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120章 遇刺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204章 混入句容第24章 集英夜宴、議開市舶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13章 唐國遷都、伺機而待第113章 新技術第5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5)第32章 成爲眼中的魚餌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25章 趙德昭與白孤城第14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下)第83章 局勢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31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81章 安排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一第186章 戰況第14章 汴梁街頭遇“奇人”第56章 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36章 你們有救了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220章 分歧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27章 四大‘才子’砸場面第71章 求解第37章 試點規劃、開辦工廠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41章 掉進合作中的陰謀第24章 古代版鴻茅藥酒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6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6)第172章 起兵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48章 武家車行、馬車圖稿第199章 你們就是國家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22章 趙德昭大業籌謀第1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18章 師出有名第158章 解決是最好的方式第223章 三角帆船第78章 亂象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57章 忻州之戰第161章 雙贏纔是硬道理第41章 皇帝計策、考驗人心第48章 箭在弦上第109章 獻八州率土歸降第21章 靜夜思第83章 局勢第210章 雙方的算計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106章 天意第119章 千金一笑第52章 雁門關一戰第51章 幸飛山營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53章 駕崩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3章 官帽改制、李筠叛亂第13章 唐國遷都、伺機而待第16章 探花再現、千鈞一髮第39章 親征淮河、渦口之戰 並章第45章 穿越二號、 二姑臺見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50章 喜悅第67章 亙古不變的真理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
第72章 孟氏歸降、獻俘大典第141章 掉進合作中的陰謀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82章 殺戮第22章 北上易州第8章 心思第20章 洶涌澎湃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208章 石臼湖之戰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47章 一餐飯以及逛街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02章 宮變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69章 大宋醫學院第33章 玻璃產業、弓弩改革第105章 猝不及防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120章 遇刺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204章 混入句容第24章 集英夜宴、議開市舶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13章 唐國遷都、伺機而待第113章 新技術第5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5)第32章 成爲眼中的魚餌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25章 趙德昭與白孤城第14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下)第83章 局勢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31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81章 安排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一第186章 戰況第14章 汴梁街頭遇“奇人”第56章 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36章 你們有救了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220章 分歧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27章 四大‘才子’砸場面第71章 求解第37章 試點規劃、開辦工廠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41章 掉進合作中的陰謀第24章 古代版鴻茅藥酒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6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6)第172章 起兵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48章 武家車行、馬車圖稿第199章 你們就是國家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22章 趙德昭大業籌謀第1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18章 師出有名第158章 解決是最好的方式第223章 三角帆船第78章 亂象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57章 忻州之戰第161章 雙贏纔是硬道理第41章 皇帝計策、考驗人心第48章 箭在弦上第109章 獻八州率土歸降第21章 靜夜思第83章 局勢第210章 雙方的算計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106章 天意第119章 千金一笑第52章 雁門關一戰第51章 幸飛山營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53章 駕崩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3章 官帽改制、李筠叛亂第13章 唐國遷都、伺機而待第16章 探花再現、千鈞一髮第39章 親征淮河、渦口之戰 並章第45章 穿越二號、 二姑臺見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50章 喜悅第67章 亙古不變的真理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监利县| 天长市| 岑溪市| 胶州市| 陈巴尔虎旗| 兴山县| 瑞安市| 时尚| 沙河市| 武威市| 恭城| 盘锦市| 胶南市| 南汇区| 齐河县| 新丰县| 连平县| 广东省| 弥渡县| 平塘县| 门头沟区| 略阳县| 宣威市| 桓台县| 彩票| 寿宁县| 永济市| 博兴县| 清河县| 三门峡市| 正镶白旗| 惠来县| 卓尼县| 根河市| 宜兴市| 河东区| 聊城市| 噶尔县| 富川|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