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

一把大火將成都內的軍器監燒成了廢墟,而在五更天之時,城內巡邏的軍隊見到遠處火光沖天,而那個地方剛好是蜀器監所在的位置,軍隊立即趕赴那裡。

大火肆虐,軍隊出動大批軍力,開始救火,大概一二個時辰之後,大火才被撲滅。

此刻軍隊忽然在大火之中發現了一枚令牌,軍官立即從火場中讓人挑出令牌,然後用水澆至冷透,他才從地上拾起,“這……這不是……”那軍官大駭,事不宜遲直接趕去了皇宮。

去了皇宮內,孟昶與花蕊夫人尚在入睡,隔了許久,孟昶才從臂膀之中醒過來。

這時候門外的內侍聽見殿內的動靜,連忙進殿通傳稟告,“陛下,團練副使李明在殿外有要緊事要參見陛下。”

“唔!讓他去鳳臺等候,朕稍後就來。”

隔了一個時辰,孟昶施施然到了鳳臺,見到團練副使李明等候許久。

而這個時候,團練副使李明忽然跪倒在地上,然後道:“陛下恕罪,今早五更時,末將巡邏城中望見軍器監方向上空火光一片,當末將趕去之時,軍器監已經大火一片,末將,忙命人撲滅大火,主不過末將在廢墟之中發現了這個,特意上來交給陛下。”

團練副使李明完之後,從袖口中掏出一枚被大火燒得發黑的令牌,遞給孟昶。

孟昶連忙去拿,當他仔細盯著這枚令牌的時候,忽然發現這竟然是當朝宰相李昊的令牌,他冷哼一聲,被氣得青一塊紫一塊的,不過不好在朝臣之前發作。

“團副練你先下去吧……”

“諾!”李明轉身就走。

孟昶端詳著這塊令牌許久,隨即嘆曰:“李相啊,爲何作出對朕不利的事啊,你可是從先皇的時候,就一直在朝中爲官,也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隨即孟昶連忙讓內侍去李昊府中,宣他入宮覲見,他要當面看看是否是李昊所爲。

李昊那邊也聽聞軍器監大火的事情,不過他更在意的是王昭遠那個自詡諸葛孔明在世的糊塗官,這人當年不是是皇帝身邊的一個親隨,沒想道這樣的人也會被皇帝任命爲樞密使,執掌蜀權。

他李昊不過是個宰相,但也僅僅是個文官。這個時候,他連忙去摸腰上的令牌,不過沒找到,或許是在府上,他從不在意任何細節。

李昊尚在府中,這時候聽聞孟昶宣召,立刻進宮,一路之上問內侍,內侍搖搖頭,只是陛下龍顏大怒,其他事情他這個做內侍的也不好明。

李昊頭。

到了鳳臺,孟昶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

“臣李昊見過陛下。”

“哦,是李相來了。”平日裡,孟昶以字稱呼李昊,不過今日以官職稱呼,這到讓李昊頓覺不妙。

“微臣不知道陛下今日召集臣前來所爲何事?”

“朕賜給李相出入皇宮的令牌在哪裡?”孟昶淡淡地問道。

令牌,當孟昶起令牌的時候,李昊也不知道爲何突然會問令牌的事情,不過自己今日確實是沒有見到過令牌,他假裝在腰上一陣搜索,隨即他道:“陛下,臣今日入宮匆忙,這御賜之物未戴在身上。”

“哦,是嗎。李相這個御賜之物可不要丟掉啊,如果丟了,還請及時跟朕一,若是流落到歹人之手,敵人藉機生事,出入皇宮,這後果可不是李相所能預料的。”孟昶提醒道。

李昊不知道孟昶今日爲何這般,他也搞不懂孟昶在些甚麼。

“多謝陛下提醒,李昊明白了。”

“明白就好,李相今日聽了軍器監大火的事情了麼?”孟昶繼續問道。

李昊聽孟昶起軍器監一事,道:“微臣一早在府上就聽僕人起,這歹人竟然焚燬了我大蜀國的軍器監重地,可想而知,必是宋國細作混入了我朝。”

“宋軍,爲何李相一口咬定是其所爲,難道就不是朝中之人所爲。”

孟昶此語之中似乎認爲朝中有人燒燬了軍器監,他想了一陣,忽然記起這兵權掌握在誰的手中,這個一個機會,一個扳倒對手的機會,李昊不打算放過,他立即拱手道:“陛下,我大蜀國的兵權自然都是陛下所統,然自陛下以外,樞密院掌管我大蜀國全部的兵力,調兵出兵皆出其中。前幾日朝中不是有人彈劾臣與王樞密使,這纔不幾日軍器監就大火,微臣覺得這件事情有蹊蹺啊。”

“哦?若按李相所言,莫非你是認爲是樞密院王樞相所爲。”

“陛下,微臣不是這個意思。”

“你是甚麼意思?”孟昶忽然大怒,隨即他從袖口之中掏出一件物事,讓李昊看。

李昊一看,這不就是自己的那塊出入宮廷的令牌嗎,他連忙大駭,然後道:“陛下,這不是你給我的令牌嗎?怎麼回到了陛下手中。”

“這件事情要問李相,昨夜你究竟在哪裡?”孟昶厲聲問道。

李昊一聽孟昶語氣大變,他惶恐不安,連忙道:“陛下,微臣昨夜在府上啊,只是不知道陛下從何處得到微臣的令牌。”

孟昶淡淡一笑,他嘆了一口氣,接著冷冷地:“這是今日巡邏的京城軍官從軍器監廢墟之地挖出來的。”

李昊一聽,面色煞白,他不敢相信,在原地怔了很長時間,連忙開解:“陛下,微臣從未到過軍器監,這是有人嫁禍微臣,臣確實不知道令牌爲何會出現了軍器監,陛下要相信微臣啊。”

李昊完,一下子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

孟昶見到李昊如此,他有些心軟,方纔自己也想試探一下是否是李昊所爲,但孟昶卻見到他沒有做作,李昊同樣對自己丟失令牌這件事情無從知曉。

不過這到底是何人所爲,莫非是宋軍細作,沒想到宋國先前吞併了荊湘之地,現在要圖謀自己的蜀國,這算盤打得真精,自己差要把李昊給問罪。

不過除了宋國細作,還有何人吃了雄心豹子膽,要對軍器監動手,孟昶也只能這麼想。

孟昶立即從地上扶起了李昊,然後懷以歉意,“方纔是朕唐突了,李卿莫要掛在心上。”

“多謝陛下。”李昊抹了抹眼淚,此刻心中越發恨樞密使王昭遠,此人一定要除去,今日差讓自己被陛下問責,搞不好自己就要丟官失去性命。

自己前後仕蜀五十年,掌管財、政大權,今日沒想到栽在一個後生手中,就算今日軍器監大火不是王無賴放的,他也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孟昶勸慰了一番之後,賞賜了李昊一些金銀珠寶,李昊感動地出宮了。

……

此刻在百花樓內一處密室中,張暉與秦習正在商議事情。

“想必那李昊已經倒臺了吧。”秦習道。

張暉笑道:“不,李昊暫時是不會倒臺的,不過王昭遠的處境就艱難了,這二人一個掌管蜀中財權、政權,一個掌管軍權,都是孟昶的心腹。平日裡,這李昊有些不服王昭遠的出身而上任樞密使,前段日子,正是我從蜀國京城中官吏打聽,才知道李昊上奏彈劾王昭遠一事,時候我也讓人跟王昭遠透露了一二,料想這王昭遠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若是讓這二人從此不和,這以後……可精彩了。”

“沒想到張團練還有如此心思,真是讓在下佩服。”

“不,這還得虧樑王殿下的提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纔想到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不和。”

“高明!”秦習聽了豎起了大拇指。

……

第42章 神出鬼沒第53章 駕崩第59章 分進合擊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42章 神出鬼沒第113章 新技術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第109章 獻八州率土歸降第221章 南下的福船第30章 勒索認罪、刺殺名單第16章 韜光養晦待天命第122章 西廂記第33章 匡胤奉軍前巡戰第64章 我是瀛州人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194章 我知道你是誰了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1章 假途滅虢第13章 稚子驚動汴梁城第120章 遇刺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133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二)第9章 匪夷所思歸途夢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35章 攻打蜀國第107章 遇見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224章 歸降第79章 倒薛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200章 戰略轉移第58章 謀劃荊湖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7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7)第38章 石炭之改進利用第52章 拔帥之論、試驗火器第169章 妾本佳人,奈何殺人第58章 分進合擊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32章 黃牛堡下蜀換帥第48章 蕭燕燕回國、耶律賢中毒第211章 戰慄的唐軍第188章 戰局來得快第139章 地下情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178章 夜襲句容第57章 蕭思溫第13章 稚子驚動汴梁城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57章 忻州之戰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222章 吳越事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15章 對趙德昭的試探第49章 天雄寺被劫、耶律賢之死第223章 三角帆船第51章 幸飛山營第4章 新改變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7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18章 師出有名第55章 分進合擊第43章 幸教船務、船塢鼻祖第20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51章 宋軍之路第16章 凜冬已至第107章 遇見第48章 箭在弦上第49章 觀習水戰、船炮設想第161章 雙贏纔是硬道理第54章 分進合擊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27章 四大‘才子’之陰謀第52章 拔帥之論、試驗火器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54章 分進合擊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158章 解決是最好的方式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44章 船塢設計、金明池成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57章 蕭思溫第76章 流言與收服第199章 你們就是國家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97章 無題
第42章 神出鬼沒第53章 駕崩第59章 分進合擊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42章 神出鬼沒第113章 新技術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第109章 獻八州率土歸降第221章 南下的福船第30章 勒索認罪、刺殺名單第16章 韜光養晦待天命第122章 西廂記第33章 匡胤奉軍前巡戰第64章 我是瀛州人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194章 我知道你是誰了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1章 假途滅虢第13章 稚子驚動汴梁城第120章 遇刺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133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二)第9章 匪夷所思歸途夢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35章 攻打蜀國第107章 遇見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224章 歸降第79章 倒薛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200章 戰略轉移第58章 謀劃荊湖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7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7)第38章 石炭之改進利用第52章 拔帥之論、試驗火器第169章 妾本佳人,奈何殺人第58章 分進合擊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32章 黃牛堡下蜀換帥第48章 蕭燕燕回國、耶律賢中毒第211章 戰慄的唐軍第188章 戰局來得快第139章 地下情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178章 夜襲句容第57章 蕭思溫第13章 稚子驚動汴梁城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57章 忻州之戰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222章 吳越事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15章 對趙德昭的試探第49章 天雄寺被劫、耶律賢之死第223章 三角帆船第51章 幸飛山營第4章 新改變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7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18章 師出有名第55章 分進合擊第43章 幸教船務、船塢鼻祖第20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51章 宋軍之路第16章 凜冬已至第107章 遇見第48章 箭在弦上第49章 觀習水戰、船炮設想第161章 雙贏纔是硬道理第54章 分進合擊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27章 四大‘才子’之陰謀第52章 拔帥之論、試驗火器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54章 分進合擊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158章 解決是最好的方式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44章 船塢設計、金明池成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57章 蕭思溫第76章 流言與收服第199章 你們就是國家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97章 無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寿光市| 龙游县| 霍州市| 清丰县| 竹北市| 资中县| 那坡县| 汝南县| 丹凤县| 贺州市| 和政县| 东丽区| 扶余县| 富川| 方城县| 西城区| 南昌市| 加查县| 鄱阳县| 伊宁县| 利辛县| 社会| 安乡县| 石屏县| 千阳县| 新建县| 兴国县| 遵义县| 察雅县| 曲麻莱县| 崇仁县| 仁寿县| 永康市| 肇庆市| 郧西县| 井冈山市| 灵璧县| 五峰| 灵宝市|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