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

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供參考

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

東京,汴之開封也。樑爲東都,後唐罷,晉復爲東京,宋因周之舊爲都,建隆三年,廣皇城東北隅,命有司畫洛陽宮殿,按圖修之,皇居始壯麗矣。雍熙三年,欲廣宮城,詔殿前指揮使劉延翰等經度之,以居民多不欲徙,遂罷。宮城週迴五里。

南三門:中曰乾元宋初依樑、晉之舊,名曰明德,太平興國三年改丹鳳,大中祥符八年改正陽,明道二年改宣德。雍熙元年改今名。東曰左掖,西曰右掖。東西面門曰東華、西華舊名寬仁、神獸,開寶三年改今名。熙寧十年,又改東華門北曰謻門。

北一門曰拱宸舊名玄武,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熙寧十年,改門內西橫門曰臨華。乾元門內正南門曰大慶,東、西橫門曰左、右升龍。左右北門內各二門,曰左、右長慶熙寧間,改左、右長慶隔門曰左、右嘉肅,左、右銀臺。

東華門內一門曰左承天祥符乾德六年賜名,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天書降其上,詔加“祥符”二字而增茸之。

西華門內一門曰右承天。左承天門內道北門曰宣祐舊名光天,大中祥符八年改大寧,明道元年改今名。

正南門內正殿曰大慶,東、西門曰左、右太和,宋初曰日華、月華,大中祥符八年改今名。

正衙殿曰文德宋初曰文明,雍熙元年改今名。熙寧間,改南門曰端禮。

兩掖門曰東、西上閣,東、西門曰左、右嘉福宋初曰左、右勤政,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大慶殿舊名崇元,乾德四年重修,改曰乾元,太平興國九年改朝元,大中祥符八年改天安,明道三年改今名。

北有紫宸殿舊名崇德,明道元年改,視朝之前殿也。

西有垂拱殿舊名長春,明道元年改。常日視朝之所也。

次西有皇儀殿開寶四年,賜名滋福,明道元年十月改。,又次西有集英殿舊名廣政,開寶三年曰大明,淳化間曰含光,大中祥符八年名會慶,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宴殿也。殿後有需雲殿舊名玉華,後改瓊華,熙寧初改今名。東有昇平樓舊名紫雲,明道元年改。宮中觀宴之所也。

宮後有崇政殿舊名簡賢講武,太平興國二年改今名。熙寧間,改北橫門曰通極。閱事之所也。

殿後有景福殿,殿西有殿北向,曰延和,便坐殿也大中祥符七年,建後苑東門,洎北向便殿成,賜名宣和門、承明殿,明道元年改端明,二年改今名。凡殿有門者,皆隨殿名。宮中又有延慶、舊名萬歲,大中祥符七年改。

安福、觀文、舊名集聖,明道二年改肅儀,慶曆八年改今名。清景、慶雲、玉京等殿,壽寧堂舊名清淨,明道元年改。

延春閣。舊名萬春,寶元元年改。

福寧殿即延慶,明道元年改。

東西有門曰左、右昭慶。觀文殿西門曰延真,其東真君殿曰積慶,前建感真閣。又有龍圖閣,下有資政、崇和、宣德、述古殿。天章閣下有羣玉、蕊珠二殿,後有寶文閣,即壽昌閣,慶曆元年改。

閣東西有嘉德、延康二殿,前有景輝門。

後苑東門曰寧陽,即宣和門,明道元年改。苑內有崇聖殿、太清樓,其西又有宜聖、化成、即玉宸殿,明道元年改。金華、西涼、清心等殿,翔鸞、儀鳳二閣,華景、翠芳、瑤津三亭。

延福宮有穆清殿,延慶殿北有柔儀殿,初有殿無名,章獻太后名曰崇徽,明道元年改寶慈,景祐二年改今名。崇徽殿北有欽明殿。舊名天和,明道元年改觀文,又改清居,治平三年改今名。

延福宮北有廣聖宮,天聖二年建,名長寧,景祐二年改。內有太清、玉清、沖和、集福、會祥五殿,建流杯殿於後苑。明道元年八月,修文德殿成。是夜,禁中火,延燔崇德、長春、滋福、會慶、延慶、崇徽、天和、承明八殿,命宰相呂夷簡爲修茸大內使,樞密副使楊崇勳副之,發京東西、河北、淮南、江東西路工匠給役,內出乘輿物,左藏庫易緡錢二十萬助其費,以故改諸殿名。

又有慈德殿,楊太后所居,景祐元年賜名。

觀稼殿,在後苑,觀種稻,景祐二年創建。

延義閣,在崇政殿西。

邇英閣,在崇政殿西南,蓋侍臣講讀之所也,與延義同,景祐三年賜名。

隆儒殿,邇英閣後小殿,皇祐三年始賜名。

慈壽殿,皇太后所居,治平元年賜名。

慶壽宮,保慈宮,熙寧二年建。

玉華殿,在後苑。基春殿,熙寧七年建,在玉華殿後。睿思殿,八年建。

承極殿,元豐三年建。

崇慶、隆祐二宮,元祐元年建。睿成宮,神宗所居東宮,紹聖二年賜名。

宣和殿,在睿思殿後,紹聖二年四月殿成,其東側別有小殿曰凝芳,其西曰瓊芳,前曰重熙,後曰環碧。元符三年廢,崇寧初復作,大觀三年,徽宗制記刻石,實蔡京爲之。聖瑞宮,皇太妃所居,因以名宮。

顯謨閣,元符元年建,藏神宗御集,建中靖國元年,改曰熙明,尋復舊。

玉虛殿,元符初建。玉華閣,大觀初建,在宣和殿後。親蠶宮,政和元年建。

燕寧殿,在延福北,奉安仁宗慈聖光獻皇后御容。延福宮,政和三年春,新作於大內北拱辰門外。舊宮在後苑之西南,今其地乃百司供應之所,凡內酒坊、裁造院、油醋柴炭鞍轡等庫,悉移它處,又遷兩僧寺、兩軍營,而作新宮焉。始南向,殿因宮名曰延福,次曰蕊珠,有亭曰碧瑯玕。其東門曰晨暉,其西門曰麗澤。宮左複列二位。其殿則有穆清、成平、會寧、睿謨、凝和、昆玉,羣玉,其東閣則有蕙馥、報瓊、蟠桃、春錦、疊瓊、芬芳、麗玉、寒香、拂雲、偃蓋、翠葆、鉛英、雲錦、蘭薰、摘金,其西閣有繁英、雪香、披芳、鉛華、瓊華、文綺、絳萼、穠華、綠綺、瑤碧、清陰、秋香、叢玉、扶玉、絳雲、會寧之北,疊石爲山,山上有殿曰翠微,旁爲二亭:曰云巋,曰層巘。凝和之次閣曰明春,其高逾一百一十尺。閣之側爲殿二:曰玉英,曰玉澗。其背附城,築土植杏,名杏岡,覆茅爲亭,修竹

萬竿,引流其下。宮之右爲佐二閣,曰宴春,廣十有二丈,舞臺四列,山亭三峙。

鑿圓池爲海,跨海爲二亭,架石樑以升山,亭曰飛華,橫度之四百尺有奇,縱數之二百六十有七尺。又疏泉爲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堤中作樑以通湖,樑之上又爲茅亭、鶴莊、鹿砦、孔翠諸柵,蹄尾動數千,嘉花名木,類聚區別,幽勝宛若生成,西抵麗澤,不類塵境。初,蔡京命童貫、楊戩、賈詳、藍從熙、何等分任宮役,五人者因各爲制度,不務沿襲,故號“延福五位”。東西配大內,南北稍劣。其東直景龍門,西抵天波門,宮東西二橫門,皆視禁門法,所謂晨暉、麗澤者也,而晨暉門出入最多。其後又跨舊城修築,號“延福第六位”??绯侵饪:荆钫咚?,東景龍門橋,西天波門橋,二橋之下疊石爲固,引舟相通,而橋上人物外自通行不覺也,名曰景龍江。其後又闢之,東過景龍門至封丘門。景龍江北有龍德宮。

初,元符三年,以懿親宅潛邸爲之,及作景龍江,江夾岸皆奇花珍木,殿宇比比對峙,中途曰壺春堂,絕岸至龍德宮。其地歲時次第展拓,後盡都城一隅焉,名曰擷芳園,山水美秀,林麓暢茂,樓觀參差,猶艮嶽、延福也。宮在舊城,因附見此。保和殿,政和三年四月作,九月殿成,總爲屋七十五間。玉清神霄宮,政和三年建,舊名玉清和陽,在福寧殿東,七年改今名。上清寶陰宮,政和五年作,在景龍門東,對景暉門。既又作仁濟、輔正二亭於宮前,命道士施民符藥,徽宗時登皇城下視之。又開景龍門,城上作複道,通寶陰宮,以便齋醮之路,徽宗數從複道上往來。是年十二月,始張燈於景龍門上下,名曰“預賞”。其明年,乃有期門之事。萬歲山艮嶽。政和七年,始於上清寶籙宮之東作萬歲山。山周十餘

裡,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亭曰介,分東、西二嶺,直接南山。山之東有萼綠華堂,有書館、八仙館、紫石巖、棲真嶝、覽秀軒、龍吟堂。山之南則壽山兩峰並峙,有雁池、噰噰亭,北直絳霄樓。山之西有藥寮,有西莊,有巢雲亭,有白龍沜、濯龍峽,蟠秀、練光、跨雲亭,羅漢巖。又西有萬松嶺,半嶺有樓曰倚翠,上下設兩關,關下有平地,鑿大方沼,中作兩洲:東爲蘆渚,亭曰浮陽。西爲梅渚,亭曰雪浪。西流爲鳳池,東出爲雁池,中分二館,東曰流碧,西曰環山,有閣曰巢鳳,堂曰三秀,東池後有揮雪廳。復由嶝道上至介亭,亭左復有亭曰極目,曰蕭森,右復有亭曰麗雲、半山。北俯景龍江,引江之上流注山間。西行爲漱瓊軒,又行石間爲煉丹、凝觀、圜山亭,下視江際,見高陽酒肆及清澌閣。北岸有勝筠庵、躡雲臺、

蕭閒館、飛岑亭。支流別爲山莊,爲回溪。又於南山之外爲小山,橫亙二里,曰芙蓉城,窮極巧妙。而景龍江外,則諸館舍尤精。其北又因瑤華宮火,取其地作大池,名曰曲江,池中有堂曰蓬壺,東盡封丘門而止。其西則自天波門橋引水直西,殆半里,江乃折南,又折北。折南者過閶闔門,爲複道,通茂德帝姬宅。折北者四五里,屬之龍德宮。宣和四年,徽宗自爲《艮嶽記》,以爲山在國之艮,故名艮嶽。蔡條謂初名鳳凰山,後神降,其詩有“艮嶽排空霄”,因改名艮嶽。宣和六年,詔以金芝產於艮嶽之萬壽峰,又改名壽嶽。蔡絛謂南山成,又改名壽嶽。嶽之正門名曰陽華,故亦號陽華宮。自政和訖靖康,積累十餘年,四方花竹奇石,悉聚於斯,樓臺亭館,雖略如前所記,而月增日益,殆不可以數計。宣和五年,朱勔於太湖取石,廣數丈,載以大舟,挽以千夫,鑿河斷橋,毀堰拆閘,數月乃至,賜號“昭功敷

慶神運石”,是年,初得燕地故也。勔緣此授節度使。大抵羣閹興築不肯已?;兆谕須q,患苑囿之衆,國力不能支,數有厭惡語,由是得稍止。及金人再至,圍城日久,欽宗命取山禽水鳥十餘萬。盡投之汴河,聽其所之。拆屋爲新,鑿石爲炮,伐竹爲笓籬。又取大鹿數百千頭殺之,以啖衛士雲。

舊城週迴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東二門:北曰望春,宋初名和政。南曰麗景。南面三門:中曰朱雀,東曰??担笾邢榉迥陝摻?。西曰崇明。西二門:南曰宜秋,北曰閶闔。北三門:中曰景龍,東曰安遠,西曰天波。以上宋初仍樑、晉舊名,至太平興國四年改今名。

新城週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大中祥符九年增築,元豐元年重修,政和六年,詔有司度國之南展築京城,移置官司軍營。舊城週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周顯德三年築。南三門:中曰南薰,東曰宣化,西曰安上。東二門:南曰朝陽,北曰含輝。太平興國四年改寅賓,後復。西二門:南曰順天,北曰金耀。北四門:中曰通天,天聖初改寧德,後復。東曰長景,次東曰永泰,西曰安肅。初號衛州門。以上皆因周舊名,至太平興國四年,改今名。汴河上水門,南曰大通,太平興國四年賜名,天聖初,改順濟,後復今名。北曰宣澤。舊南北水門皆曰大通,熙寧十年改。汴河下,南曰上善,北曰通津。天聖初,改廣津,熙寧十年復?;菝窈?,上曰普濟,下曰廣利。廣濟河,上曰咸豐,下曰善利,舊名鹹通。上南門曰永順。熙寧十年賜名。其後又於金耀門南置開遠門。舊名通遠。以上皆太平興國四年賜名,天聖初改今名。

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160章 這就是真相第26章 幸青城山、夜探兩府第15章 以逸待勞、甕中捉鱉第43章 涼茶商人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3章 新帝親征戰漢遼第1章 太祖崩漢遼犯境第48章 箭在弦上第59章 分進合擊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84章 藩邸與冠禮與書友悼武華夏的一二事摘錄節選第143章 至信至義第15章 以逸待勞、甕中捉鱉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18章 師出有名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二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199章 你們就是國家第20章 洶涌澎湃第15章 替罪羊第57章 蕭思溫第25章 趙氏男兒皆習武第2章 假途滅虢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3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3)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83章 局勢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190章 大戰前奏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43章 至信至義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106章 天意第46章 演戲騙祖父回京第34章 改變人類的棉花第3章 更改官帽、李筠叛亂第23章 別具一格的面試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68章 舞劍與決定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3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25章 一把轟轟烈烈的火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166章 一張起疑的軍牌第28章 替天行道除四害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57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上)第20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27章 四大‘才子’之陰謀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126章 殺戮第43章 綻放的油菜花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208章 石臼湖之戰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27章 設壇祭天第134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三)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63章 林仁肇的報復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5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5)第221章 南下的福船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3章 大夢魂歸洛陽兮第191章 采石之役第71章 求解第222章 吳越事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87章 受用第36章 道路遇阻、雪夜叛亂第219章 朝議第56章 分進合擊第2章 假途滅虢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7章 射入屋內的信函第51章 幸飛山營第5章 高平勝北擊漢境第19章 未遂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27章 四大‘才子’之陰謀第87章 受用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1章 校讎與活字印刷第42章 神出鬼沒第31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25章 多方反應、矛盾凸顯第133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二)第50章 壽州城下、唐割江北(上)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81章 安排第39章 攜蜂窩煤談合作
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160章 這就是真相第26章 幸青城山、夜探兩府第15章 以逸待勞、甕中捉鱉第43章 涼茶商人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3章 新帝親征戰漢遼第1章 太祖崩漢遼犯境第48章 箭在弦上第59章 分進合擊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84章 藩邸與冠禮與書友悼武華夏的一二事摘錄節選第143章 至信至義第15章 以逸待勞、甕中捉鱉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18章 師出有名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二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199章 你們就是國家第20章 洶涌澎湃第15章 替罪羊第57章 蕭思溫第25章 趙氏男兒皆習武第2章 假途滅虢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3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3)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83章 局勢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190章 大戰前奏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43章 至信至義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106章 天意第46章 演戲騙祖父回京第34章 改變人類的棉花第3章 更改官帽、李筠叛亂第23章 別具一格的面試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68章 舞劍與決定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3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25章 一把轟轟烈烈的火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166章 一張起疑的軍牌第28章 替天行道除四害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57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上)第20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27章 四大‘才子’之陰謀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126章 殺戮第43章 綻放的油菜花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208章 石臼湖之戰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27章 設壇祭天第134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三)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63章 林仁肇的報復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5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5)第221章 南下的福船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3章 大夢魂歸洛陽兮第191章 采石之役第71章 求解第222章 吳越事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87章 受用第36章 道路遇阻、雪夜叛亂第219章 朝議第56章 分進合擊第2章 假途滅虢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7章 射入屋內的信函第51章 幸飛山營第5章 高平勝北擊漢境第19章 未遂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27章 四大‘才子’之陰謀第87章 受用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1章 校讎與活字印刷第42章 神出鬼沒第31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25章 多方反應、矛盾凸顯第133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二)第50章 壽州城下、唐割江北(上)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81章 安排第39章 攜蜂窩煤談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树县| 清河县| 大埔县| 封开县| 衢州市| 刚察县| 偃师市| 西乡县| 华容县| 泾源县| 泰安市| 通城县| 南城县| 合作市| 林甸县| 南康市| 德阳市| 麟游县| 嘉义县| 滦平县| 肃北| 大连市| 黑河市| 右玉县| 密山市| 台湾省| 肇东市| 息烽县| 仁化县| 武宣县| 光泽县| 民丰县| 长宁县| 常宁市| 西乡县| 江门市| 松滋市| 遵义县| 田东县| 尼勒克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