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上)

(多謝安東野的打賞~多謝南木子的指點~)

然觀其各國之形勢,如水面之平靜,下面卻是波濤四起。

幼主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jié)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結義兄弟掌握了軍權,但是誰能保證這個平衡不被打破。

而除了這幾位,尚有向拱、李重進、李筠、張永德等資歷老的將軍。

開封之中,朝廷之上幾個宰輔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操勞著事情,而自從皇帝下葬之後,他們身上的擔子也不輕,他們幾個不過是輔佐新帝的顧命大臣,但是如今朝廷之上除了政事之外,其他藩鎮(zhèn)之上還駐紮這手握雄兵的幾個節(jié)度使。

一日,範質接到右拾遺鄭起給他一封陳述政見的信。

信中大抵這樣寫道:主弱臣強,縱觀中原之地,改朝換代,無不即是今上年幼,資歷不足,然藩鎮(zhèn)一方的節(jié)度使,手握重兵,若是發(fā)生變故,怎好?宜應削兵權、保江山。若非如此,則大周安寧乎?然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足智多謀、戰(zhàn)功顯著,威望甚高。此人須提防,不可統(tǒng)兵。

趙匡胤此人,雖然範質與他意見不合,可是他年紀尚淺、資歷不足,若是禁軍之中還有太祖皇帝在時的幾人,如向訓、李重進、張永德等人,皆是一方節(jié)度使,手握重兵,而趙匡胤此人不足爲慮。

如今橫在範質心頭,乃西南路招討使,檢校太師的向拱。向訓此人,功勳卓著,曾任東京留守,支持京中事務,之後又坐鎮(zhèn)淮南,論資歷與經歷都是頂尖的,如今官至太師,地位崇高,倒是要防備此人啊。

可是真如範質所料麼?結果不盡然……

而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平衡點即將失衡,此時趙德昭在意的則是宋州的方向,不知道那邊發(fā)生甚麼事情了。

而此刻宋州城內,趙匡胤每日皆在任上,趙匡義每日不是讀書就是練武,順便和趙普兩個人談論朝中的情況。

而某日夜晚趙匡胤、趙匡義、趙普等幾人在府邸內喝酒,趙匡胤說起先帝郭榮,他的臉上一片悲痛的神色,然後趙匡胤不斷地灌自己,等喝了好幾碗之後,面色發(fā)紅,時不時地說起往事,一不小心喝醉酒之後,吐了真言,將世宗皇帝郭榮在軍帳之中見到一塊牌子的話給吐了出來,而恰巧被趙匡義和趙普聽到了,他們覺得非常吃驚,點檢作天子,如今點檢不是自己的大哥(上司)麼。

然後兩人將喝醉酒的趙匡胤扶到屋內休息去了。

兩人退出房間,心中都是波瀾不定,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兩人相視一笑,同去了一處隱蔽之地,談論事情,準備伺機而動。

之後,從長春堂的線報看來,趙德昭掌握到了關於親叔叔趙匡義和趙普之間的一些事情,他們這段時間一直都呆在一起,而趙德昭知道歷史上不遠的陳橋兵變即將到來,而他只是在暗中做一些準備,至於明面上的事情,他樂於看到趙匡義和趙普之間推動此事進行,而他現在只要暗中掌握著,不讓事情出任何岔錯就萬事大吉了。

這幾日趙德昭仍舊履行他的職責,每日跟隨在郭宗訓身邊,做好侍讀之本份。

到了夜間,就是他的舞臺,無數的情報匯往涼城客棧,而他時刻關注著。

而此刻,江南之地

自江北一戰(zhàn),唐失北地十四州,臣服於大周國,年年歲貢於開封,如今江寧府之府藏空竭,還引發(fā)了唐國國內物價飛漲。

鑑於此,之後不久,唐主李璟命之,以一當十,鑄造大錢,遂又鑄一當二之幣,此事在趙德昭看來無異於劣幣驅逐良幣,長此以往,江南之百姓生活在苦痛之下,介時恐將民怨沸騰。

而趙德昭在新帝登基之後,成爲皇帝的經筵官,到了唐朝,官員的休假制度改爲“旬休”或者“旬假”,即官員每十天休息一天。之後五代時期一直延續(xù)下去,而趙德昭亦在此列之中,畢竟如今他是天子身邊之人,小小年紀就跟隨在天子身邊,自然是惹得其他人分外眼熟。

趙德昭亦師從王樸,王樸如今乃是現任天子的帝師,而趙德昭的父親乃是禁軍殿前都檢點,手握重兵,自然是巴結與嫉恨之對象。不過趙德昭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從不得罪身邊任何人,一言一行都恰好其實。

……

八月中旬,天氣寒冷,開封之中,那日苗訓找到趙德昭,隨即又說起了那件事情,而趙德昭明知故問道:“苗先生,你真的打算那樣做嗎?”

苗訓拱了拱手道:“趙小哥兒,我自華山上下來,不就是爲了輔佐明君聖主的麼,而眼前就有一位,另一位如今在宋州,如今從天象上觀之,則大事近矣,不如早作打算。而”

“苗先生說笑了,聖主不聖主,關鍵在於天下蒼生,不過如今形勢好像要變了。只不過我現在只能夠靜待時機,可是推波助瀾之事……德昭不方便。”趙德昭頓了一下,最終還是給說了出來。

“哈哈哈——趙小哥兒放心,若是不方便,可由我代勞,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趙小哥兒不過是邁不過那道坎。”

“那多謝苗先生了,德昭代天下百姓謝過先生。”

“無妨。山人自有妙計,小哥兒能配合,大事定矣。”苗訓笑道。

之後趙德昭就將計劃給苗訓說了一下,然後苗訓聯合無庸子,兩人師兄弟合作,即將上演了一番戲碼。

無庸子留在京城,而苗訓去了宋州,拜見了趙匡胤,隨後趙匡胤上書朝廷任命了苗訓爲軍事參軍,即參謀一職。

苗訓自從到了宋州之後,他按照趙德昭所吩咐的,然後暗中關注趙匡胤身邊之人,想方設法地將趙德昭託付之事,給辦妥。

一日,趙匡胤外出,而苗訓假借趙匡胤的名義,招呼門吏楚昭輔入了宋州節(jié)度使府邸。楚昭輔來時見到苗訓在此地,然後他之前聽聞過苗訓的名號,所以對苗訓十分恭敬,而他見到趙點檢不在,於是乎問道:“苗軍師,爲何不見趙點檢?”

苗訓道:“拱辰兄,趙點檢如今不便出面,而他確實有要事相談。”

“哦?不知趙點檢有何難事?”

“唉——此言要從顯德六年,四月說起。當時先帝征伐遼國,後歸京之時,在軍營之中發(fā)現了一塊木牌,上面寫個五個字,而這五個字成爲趙點檢大人頭上的一塊心病,而他現在確實是有難處的,而且若是被當今天子知道,恐將禍事於一身。”

楚昭輔疑惑道:“哦?事情如此嚴重,爲何會這樣?而那木牌之上到底寫了甚麼?”

“這裡不方便說話,我們還是到廳內一言。”

及了廳內,苗訓爲難地說道:“拱辰兄,那木牌之上寫著:點檢作天子,你說趙點檢能不急嘛?”

“這……苗軍師太誇張了吧,不是說笑吧。這事傳出去要抄家滅族的。若是如此,拱辰今日就當沒聽說過。”

“拱辰兄慢走,只是這件事情如今趙點檢義社兄弟間已經不是秘密了,至於拱辰兄不知道該做如何打算?”

“這……”

“這件事情並不是甚麼空穴來風,即是當今天子也知道,只是如今趙點檢握有禁軍大權,連朝堂的相公都要仔細掂量,若是有朝一日,趙點檢受了朝廷的猜忌,恐怕下屬之人皆要牽連,你今日若是有難處,就當聽個笑話,我苗訓苗廣義是何等人物,你也聽聞過,尊師扶搖子卜卦言之:日後做天子之人必是趙點檢。”

“當今天子並無過錯,只是若是趙點檢做了天子,其實也是一件好事,只是……”

“拱辰兄是怕事情有紕漏吧,無妨若是換做我,也定當思量一番,只是我苗廣義相面之術,觀拱辰兄日後定當做大官,苗訓萬萬不敢亂講。”

“苗先生的相面之術,拱辰早有耳聞。既然如此,拱辰這一顆心就全當報答了趙點檢了。”

“拱辰兄大義,我替主公謝謝拱辰兄。”說完苗訓恭敬地拜了一下楚昭輔。

楚昭輔見到苗訓親自折身,他連忙扶起,道:“軍事,萬萬不敢,我拱辰定當爲趙點檢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恩。”苗訓聽此一言,面上笑了一笑,趙匡胤不知道的是苗訓此次坑了他一把。

然後苗訓依此趙德昭計劃,繼續(xù)實行。

……

八月下旬,暑氣熱,東京城都籠罩在熱浪之中,那日趙德昭終於抽出一日的假,探望了他的教育事業(yè)、商業(yè)帝國乃至暗線,遂又與白孤城商議擴張商業(yè)格局一事,自江南戰(zhàn)火之後,百業(yè)待興,此時正好是進入之機,而當務之急,則是在江北之地,揚州之城,此開一分號,然揚州之城,雖故城被毀,但揚州的根基仍在,商業(yè)的種子萌芽快。

趙德昭盯緊了這一塊“飛地”,此地恰好與唐國對望,一江之隔,毗鄰江南繁華之地,而江寧城亦在不遠之處。

白孤城一聽,覺得不錯,如今江南江北,開封、洛陽以及杭州,廣味集團站住了腳跟,而下一步恰好是進軍江南的大好機會。

此事當然交給白孤城去做了,之後白孤城去了揚州。

自從白孤城離開京城之後,趙德昭暗地之中,發(fā)展長春堂之勢力,而他這段時間暫時不管教育這一塊,主要管理的是暗線。

…….

九月,唐國太子李弘冀薨,諡號爲文獻,後廢止永通錢(劣幣)。

十月,李璟下詔改封李從嘉(李煜)爲吳王,尚書令、知政事、居住東宮。

十一月,大周國內,葬睿武孝文皇帝郭榮於慶陵,廟號世宗。

十一月三十日,趙德昭收到白孤城從揚州的來信稱,他已經在當地小建了一家廣味樓,雖然不大,但是以同樣的價格、同樣的服務等等,在開業(yè)幾日工夫,就贏得當地人的喜愛。

趙德昭收到來信之後,面上無表情,自然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了。

而之後蜀國一小亂、南漢官宦當政,唐遷都洪都等小事都傳入趙德昭的耳朵之中,不過都是些小事情。

其中遼和唐的絕交,趙德昭認爲是好事情。唐國地處江淮之間,遼則遠屬塞北,兩國中隔中原地區(qū),王朝更迭頻繁,但唐國與遼一直互通友好。

唐國海運發(fā)達,其間通過海上之路,北上遼國,兩國之間使節(jié)不斷。

十二月,遼遣使至唐國,唐國人夜宴遼使者,遼使酒酣,起更衣,被周國泰州團練使荊罕所募刺客所殺。

不過趙德昭也打算今後發(fā)展海運,將大宋的船隻遍佈於整個世界大陸之中。

……

此刻宋州城內,趙匡義和趙普認爲正月時刻真是起事之時,而接下來之計劃亦如他們所料的那般,而此刻他們認爲趙匡胤肯定是不知道的。

而趙匡胤確實不知道,若是被他知道,肯定得訓誡一番,因爲趙家人皆在開封之中,篡位那是滅族的大事兒啊,可不是開玩笑的。

如今顯德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寒冬臘月。

自從趙匡義與趙普得知之後,他們兩個就在暗地之中謀劃開來,準備策劃一場兵變,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他們兩個時常在一起。

而他們一邊假傳趙匡胤的命令,聯繫趙匡胤昔日禁軍中的同僚,如石守信等人。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正月,元旦之日,乾元大殿

當日朝堂大殿祝賀新年到,符太后和幼主郭宗訓在殿內接受文武百官朝賀,以及各國使臣的朝賀,今年仍舊沿用世宗皇帝的年號,今年爲顯德七年(960年)。

朝賀畢,皇家賜筵於廣德殿,羣臣祝賀,支持宴會。

倏忽間,殿內一片昏暗,只是能夠見到一些地方還稍微亮著,諸位大臣皆認爲是天色暗了下來,於是乎一齊出了大殿之外,見到了天狗食日的奇觀。

一日覆一日,天色昏暗,黑光肆意,兩日最終合成一體,不久整個天地之間一片昏暗,伸手未見五指。

一刻鐘之後,才慢慢恢復了光明,此時天色又見亮,分外燦爛,不知爲何緣故。

而大臣指指點點,矗立殿外,目瞪口呆,驚疑不定,此不知是吉是兇,衆(zhòng)位大臣分成了兩派。

正在紛紛議論,見府椽捧了一份八百里加急軍事文書,匆匆奔人,來見宰相。

範質拆開一看,登時急了。只見內容是說遼國聯絡漢,一起侵犯邊境,遼國兵出定州,漢兵則出井陘,威逼鎮(zhèn)州了。

————————————————————————————

ps.水平不夠,寫不好,請見諒!

第65章 西南前變第6章 明察暗訪、策反重進第196章 抉擇第27章 西撤飛狐第38章 石炭之改進利用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6)第120章 遇刺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32章 一張弩第162章 李從慶的困惑第35章 督造水泥、水泥製造第32章 玻璃製成、千金難得第10章 重進反叛、德昭平叛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93章 出使(二)第36章 你們有救了第53章 駕崩第56章 開設軍校第30章 多角第35章 攻打蜀國第50章 喜悅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30章 成都之小百花樓第53章 指點迷津、北取三關第188章 戰(zhàn)局來得快第6章 大宋的目標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87章 受用第3章 官帽改制、李筠叛亂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與書友悼武華夏的一二事摘錄節(jié)選第91章 變第49章 二征伐唐、淮南之爭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36章 苗訓問策、大軍封賞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8章 混入軍營、盜取兵符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82章 殺戮第69章 大宋醫(yī)學院第4章 新改變第14章 趙匡美被“綁架”了第193章 金陵爆炸聲第194章 我知道你是誰了第11章 孔明誇諸葛亮第198章 一覽衆(zhòng)山小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本章免費第19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qū)第66章 大理第13章 假周滅唐第一策第51章 宋軍之路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6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38章 娛樂王朝、勾欄瓦肆第110章 安排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188章 戰(zhàn)局來得快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206章 下一步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102章 宮變第71章 求解第11章 迎鑾軍演、威懾唐國第26章 相國寺題壁相見第153章 潤州軍VS 禁軍第118章 男人心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203章 兩手準備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90章 身份第21章 王李之爭、雙方較量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15章 訪唐(一)第43章 再遇趙普、壽州相持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37章 周軍南下、唐國應戰(zhàn)第41章 以德服人第185章 綁架第6章 明察暗訪、策反重進第24章 一方缺角的玉璽第43章 幸教船務、船塢鼻祖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50章 壽州城下、唐割江北(上)第59章 分進合擊第27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
第65章 西南前變第6章 明察暗訪、策反重進第196章 抉擇第27章 西撤飛狐第38章 石炭之改進利用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6)第120章 遇刺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32章 一張弩第162章 李從慶的困惑第35章 督造水泥、水泥製造第32章 玻璃製成、千金難得第10章 重進反叛、德昭平叛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93章 出使(二)第36章 你們有救了第53章 駕崩第56章 開設軍校第30章 多角第35章 攻打蜀國第50章 喜悅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30章 成都之小百花樓第53章 指點迷津、北取三關第188章 戰(zhàn)局來得快第6章 大宋的目標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87章 受用第3章 官帽改制、李筠叛亂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與書友悼武華夏的一二事摘錄節(jié)選第91章 變第49章 二征伐唐、淮南之爭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36章 苗訓問策、大軍封賞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8章 混入軍營、盜取兵符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82章 殺戮第69章 大宋醫(yī)學院第4章 新改變第14章 趙匡美被“綁架”了第193章 金陵爆炸聲第194章 我知道你是誰了第11章 孔明誇諸葛亮第198章 一覽衆(zhòng)山小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本章免費第19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qū)第66章 大理第13章 假周滅唐第一策第51章 宋軍之路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6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38章 娛樂王朝、勾欄瓦肆第110章 安排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188章 戰(zhàn)局來得快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206章 下一步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102章 宮變第71章 求解第11章 迎鑾軍演、威懾唐國第26章 相國寺題壁相見第153章 潤州軍VS 禁軍第118章 男人心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203章 兩手準備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90章 身份第21章 王李之爭、雙方較量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15章 訪唐(一)第43章 再遇趙普、壽州相持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37章 周軍南下、唐國應戰(zhàn)第41章 以德服人第185章 綁架第6章 明察暗訪、策反重進第24章 一方缺角的玉璽第43章 幸教船務、船塢鼻祖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50章 壽州城下、唐割江北(上)第59章 分進合擊第27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10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鄯善县| 德安县| 水富县| 米林县| 陈巴尔虎旗| 荣昌县| 永德县| 开平市| 长岛县| 天等县| 岳池县| 广安市| 香格里拉县| 新源县| 中牟县| 石狮市| 昆山市| 清河县| 曲水县| 霞浦县| 嫩江县| 建水县| 新龙县| 莆田市| 古蔺县| 南阳市| 赞皇县| 武义县| 夹江县| 安多县| 荃湾区| 磐石市| 烟台市| 嘉兴市| 旺苍县| 汨罗市| 安塞县| 宁陕县| 和静县|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