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一

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一

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一)

1.人物篇之趙弘殷簡介

趙弘殷(899—956),涿郡(今河北涿縣)人,趙敬之子。

趙弘殷自小在保州長大,後遷居洛陽。

北宋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與繼位者宋太宗趙光義的父親。少驍勇善戰,初事後唐鎔,有功,留典禁軍。後漢任護聖都指揮使。入後周,以功累遷至檢校司徒,封天水縣男,與子匡胤分典禁兵。

顯德三年(956年)七月二十六日駕崩,贈武德軍節度使。

建隆元年三月追尊爲武昭皇帝,廟號宣祖,陵曰安陵。

2.人物篇之趙匡胤簡介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

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東關),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後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爲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

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趙匡胤受命往御。

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省封丘縣陳橋鎮)發生譁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爲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3.人物篇之趙匡義簡介

宋太宗趙光義(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後,趙光義登基爲帝。

趙光義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趙光義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4.人物篇之杜太后簡介

昭憲太后(902年―961年9月17日),杜氏,名失考,定州安喜人,贈太師杜爽長女,母範氏,宋宣祖趙弘殷的妻子,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的生母。杜氏初因兒子趙匡胤爲官緣故,受封南陽郡太夫人。趙匡胤登基稱帝后,尊爲皇太后。

建隆二年(961年),杜氏去世,終年六十歲,諡號明憲太后,葬於安陵,後改諡號爲昭憲太后。

5.人物篇之賀皇后簡介

太祖孝惠賀皇后,開封人。右千牛衛率府率景思長女也。生於後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性溫柔恭順,動以禮法。景思常爲軍校,與宣祖同居護聖營。晉開運初,宣祖爲太祖聘焉。周顯德三年,太祖爲定.節度使,封會稽郡夫人。生秦國晉國二公主、魏王德昭。五年,寢疾薨,年三十。建隆三年四月,詔追冊爲皇后。乾德二年三月,有司上諡曰孝惠。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於別廟。神宗時,與孝章、淑德、章懷並祔太廟。

6.人物篇之趙德昭簡介

趙德昭(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趙匡胤次子,母孝惠皇后賀氏。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因受宋太宗訓斥,自殺而死。死後追贈中書令,追封魏王,賜諡號懿。後改封吳王,又改封越王。宋真宗即位後,追贈太傅。乾興元年(1022年),加贈太師。

其九世孫爲宋理宗,十世孫爲宋度宗,十一世孫爲宋末三幼主。

趙德昭亦是棒子國半島白川趙氏的開派始祖。

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57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上)第160章 這就是真相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43章 再遇趙普、壽州相持第34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一)第223章 三角帆船第30章 成都之小百花樓第56章 暗流洶涌、各方反應第26章 燒光第219章 朝議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33章 天災人禍怎麼做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30章 廣味集團之聯盟第28章 替天行道除四害第133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二)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32章 黃牛堡下蜀換帥第177章 秦淮河防線第17章 三個道士、入見蜀帝第118章 男人心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218章 戰後處置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101章 刺殺第31章 釀酒記之醉太白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171章 預備第39章 親征淮河、渦口之戰 並章第20章 洶涌澎湃第28章 幾件禮物、路遇魏丕第197章 魏王好計謀第43章 綻放的油菜花第7章 商議北伐第64章 我是瀛州人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51章 商議滅蜀、謹慎行事第27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201章 頑石豈可動吾心(上)第13章 狠毒與變態第13章 狠毒與變態第7章 玉佩再現憶往事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45章 攻下泰州第160章 這就是真相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147章 何必執著只求放下第34章 改變人類的棉花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177章 秦淮河防線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94章 出使(三)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170章 暴風雨來臨第170章 暴風雨來臨第31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53章 郴州之捷、戰前準備第27章 開拓流求第49章 無聲無息第49章 天雄寺被劫、耶律賢之死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186章 戰況第34章 改變人類的棉花第126章 殺戮第5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2)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30章 多角第91章 變第19章 東京城中的美食第29章 好一條飛狐陘第59章 分進合擊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9章 授人以漁之肥皂第108章 子是故人來第45章 亂一亂,鬧一鬧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129章 密謀第31章 商議第191章 采石之役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11章 一室不治天下爲?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120章 遇刺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43章 韓德讓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43章 韓德讓第7章 玉佩再現憶往事
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57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上)第160章 這就是真相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43章 再遇趙普、壽州相持第34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一)第223章 三角帆船第30章 成都之小百花樓第56章 暗流洶涌、各方反應第26章 燒光第219章 朝議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26章 慶祝趙匡胤高升第33章 天災人禍怎麼做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30章 廣味集團之聯盟第28章 替天行道除四害第133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二)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32章 黃牛堡下蜀換帥第177章 秦淮河防線第17章 三個道士、入見蜀帝第118章 男人心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218章 戰後處置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101章 刺殺第31章 釀酒記之醉太白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171章 預備第39章 親征淮河、渦口之戰 並章第20章 洶涌澎湃第28章 幾件禮物、路遇魏丕第197章 魏王好計謀第43章 綻放的油菜花第7章 商議北伐第64章 我是瀛州人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51章 商議滅蜀、謹慎行事第27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201章 頑石豈可動吾心(上)第13章 狠毒與變態第13章 狠毒與變態第7章 玉佩再現憶往事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45章 攻下泰州第160章 這就是真相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147章 何必執著只求放下第34章 改變人類的棉花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177章 秦淮河防線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94章 出使(三)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170章 暴風雨來臨第170章 暴風雨來臨第31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53章 郴州之捷、戰前準備第27章 開拓流求第49章 無聲無息第49章 天雄寺被劫、耶律賢之死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186章 戰況第34章 改變人類的棉花第126章 殺戮第5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2)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30章 多角第91章 變第19章 東京城中的美食第29章 好一條飛狐陘第59章 分進合擊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9章 授人以漁之肥皂第108章 子是故人來第45章 亂一亂,鬧一鬧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129章 密謀第31章 商議第191章 采石之役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11章 一室不治天下爲?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120章 遇刺第19章 各懷鬼胎、夜探府庫第43章 韓德讓第149章 喜從江南來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43章 韓德讓第7章 玉佩再現憶往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于田县| 平和县| 赫章县| 赤峰市| 新化县| 乌审旗| 河曲县| 嘉兴市| 绍兴市| 清河县| 涟源市| 泊头市| 五大连池市| 塘沽区| 临桂县| 宁南县| 五莲县| 长泰县| 浠水县| 佛教| 宁化县| 青神县| 吉安市| 琼结县| 称多县| 镇沅| 南汇区| 威宁| 安图县| 讷河市| 白城市| 青阳县| 沾化县| 金乡县| 利川市| 青阳县| 海伦市| 光山县| 陕西省| 米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