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2)

趙德昭十分期待趙弘殷所說的那樣,於是乎屁顛屁顛地跟在祖父身後。

爺孫兩個繞過之前經過的櫃子,來到這間密室另外一側的牆邊,然後又如之前開大門那樣把玉佩當做鑰匙,解開了另外一扇隱藏起來的密室。

這間密室比之前那間要小許多,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擺滿兵器的架子,只見這些兵器架子上都擺滿了十八班兵器,有矛、鏜、刀、戈、槊、鞭、鐗、劍、錘、抓、戟、弓、鉞、斧、牌。棍、槍、叉。每件兵器都展現出一種寒光凌厲的姿態,彷彿噬人心魄,任誰看了一下都要發怵……

趙德昭被這些寒光閃閃的兵器震懾住了,屏住了呼吸,大氣都不敢出。

這些兵器可謂是品種頗爲齊全,好似有什麼青龍偃月刀什麼的,看樣子這裡的東西準備的都是十分的充分了,可見主人的一番用意了。

可能是趙氏以武立家,對兵器的收藏可謂是上了道,也只有建造這個密室才能放置如此多的兵器。

趙德昭走了過去,東摸摸,西摸摸的,每件兵器都是那麼的粗重,這個把月都在鍛鍊的趙德昭上去從兵器架上拿出一桿矮矮的紅纓槍,自顧自地耍著玩。

“祖父,這裡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兵器?”趙德昭手裡拿著紅纓槍,問道。

“傻孩子,你真的想知道爲什麼祖父會收藏這麼多的兵器,其實事情是這樣的……”趙弘殷打算長話短說,雖然趙德昭那個小小的年齡擺在面前,有些事情說給小孩子聽,小孩子也未必會了解大人的一番子心思的,怕小孩子聽不懂,當然這件事情也是要說給聽的懂的人說的,遲早有一天還是要說給後輩聽,晚一天說還不如早一天說呢,你說是不是啊。況且對於自己的孫兒,趙弘殷還是十分自信的,鑑於自家孫兒小小年紀就展現出不一般的行爲,於是乎趙弘殷如同竹筒倒豆一般(打開了話匣子),將這些話講給自己的孫兒聽。

慢慢地趙德昭也就明白了有這麼一回事兒,其實事情是這樣的——

趙德昭心想,所說五代十國差不多半個世紀的樣子,可是中華大地上至少已經亂了一百多年了。自公元763年從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各個藩鎮林立、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控制的局面。唐政府本以爲,可以通過藩鎮來平定一些叛亂,然而唐亡以後出現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也是藩鎮割據的延續。唐代藩鎮割據與動亂的歷史,是從安史之亂以後開始,所謂“安史平而藩鎮之禍方始”這一說法。黃巢起義(乾符年間)以後,“天下分裂而無紀”,接於五代。

趙氏這是爲了自保,其實也是爲了在亂世之中積累起原始資本,畢竟現今還是五代十國時期,天下還是戰亂頻繁,百姓們都生活著水生火熱之中,亟待解救,期盼天下早日一統。

當然幸好這裡的秘密只有趙氏族人知道,如果傳揚出去,恐怕東京城中的那位就要猜忌,那位也是通過政變這個不正當的手段登上歷史舞臺的,趙氏恐怕要按上謀反作亂的帽子了。小心駛得萬年船,自己的祖父保密工作做的還是很十足的。

趙弘殷此時駐足在一個櫃子前,然後打開櫃門,裡面赫然躺立著好幾個小的長條狀的盒子。趙弘殷打開其中一個盒子,趙德昭看到了一個用油紙捲成的圓筒,似乎很普通,但又很神秘。在大小兩雙眼睛的注視之下,趙弘殷慢慢地剝下外面的油紙捲筒,赫然之間原來是一卷土黃色的卷軸!此卷軸的材質爲牛皮,雖說已在此處放置了很長時間,可是細細嗅之還是可聞到牛身上的那股味道。

這是什麼?難道是什麼地圖之類的還是什麼秘籍,亦或是其它物件兒……包的如此緊俏,不留一絲空隙,可見此物珍貴無比。

趙弘殷打開卷軸,上面繪有詳細的河流、山川、城池等等,趙德昭湊過來一看,哇塞!這明顯就是古時候的地圖嘛。

趙弘殷看見趙德昭的這般模樣,嘴裡道:“可惡的賣國賊,割我華夏土地,我趙氏祖上世居也被割讓給契丹外族!”趙德昭不知道祖父手中拿著的是哪裡的地圖,但好像聽到祖父在說什麼“賣國賊”什麼的,於是乎湊過去想探個究竟。

當趙德昭湊過去看時,赫然發現那捲地圖的落款之處寫著“涿州”二字。對於趙德昭來說,涿州這裡他不是很關注,於是乎問道:“祖父,涿州在哪裡啊?”

“涿州?”,往事在趙弘殷的腦海之中慢慢地清晰起來,“昭兒,我們的祖先祖祖輩輩一直都是生活在涿州的,此去向北便是涿州,不過線下在契丹狗的手中。”

“原來是老家!契丹,那不是遼國嗎?”

“恩,此時契丹就是遼國。”

趙弘殷如老僧坐定一般,拉長話語,仔仔細細,前前後後把那段歷史給說道了一遍。說起這段,趙弘殷整個人身上散發出一股凌冽的氣勢,越是這麼說心裡越是憤慨,說完之後趙德昭便明白了一切,結合趙弘殷之前所說的,又在記憶中搜尋歷史上記載的,如今在他的腦海中便是出現了那副畫面,依稀記得歷史書上就是這麼寫的:

沙陀人石敬瑭滅後唐後,建立後晉,並在938年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以後,被割讓之地多是崇山峻嶺,易守難攻。

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後果是:

中原失去了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天然和人工防線,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的漢民族,缺少了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讓華北平原一路無險可守;同時又沒有控制河套地區,再也組織不了強大的騎兵,宋王朝徹底成爲軍事上的弱者。遼國也開始從單純的遊牧民族,向遊牧與農耕相交雜的民族。在燕雲十六州中就包括涿州,涿州是我趙氏的根基,如今處於遼國的統治之下。

北宋的滅亡有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爲失去了北方燕山山脈的阻隔,遊牧民族可以長驅直入,肆無忌憚地騷擾中原農耕文明建立的政權。所幸在400多年後,朱元璋在南京誓師北伐,由大將軍徐達經略華北,取朱元璋擬定的“斷其羽翼”的戰略,先是攻克山東、河北等地,再揮師元大都(北京),元順帝無兵可支,抵擋不住,北竄蒙古草原。自此,燕雲十六州重回中原王朝懷抱。

而趙弘殷一家世代居住在涿州,但這時卻是中國尤其是河北地區最動亂的時期。亂世中的興旺是沒有多少保障的。

動亂始於唐朝的安史之亂,而涿州趙氏所在的河北地區,又恰是其發源地和重災區。

石敬瑭受契丹冊封爲大晉皇帝,認契丹主耶律德光爲父,自稱兒皇帝,然後向後唐都城洛陽進軍,末帝在閏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後唐遂亡。石敬瑭滅後唐後,建立後晉,並在938年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眼見自己的故鄉被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給了契丹,難怪自己的祖父要憤慨,換做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如此。

對於漢人來說,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就如同家裡的圍牆破了一個口子,風一直不停地往裡邊兒吹,你想想看會受的了的啊,只有把那個洞給補上了,纔不會受吹,這個道理就是這樣的。

怪不得自己的父親以及歷代的宋代皇帝都要嚷嚷著收復燕雲十六州了。據說自己的父親反對流血收復失地,建立國庫打算籌資向契丹贖回燕雲十六州,莫非這就是雛形乎!

可惜兩宋時期,燕雲十六州一直都在少數民族政權的手中,在當時一直都沒有收復,成爲那個時代所有漢族同胞之中心中永遠的痛了。

趙德昭忽然想到之前那些兵器的用途了,兵器的擁有代表著擁有武力,後世著名的毛太祖就說過“政權是從槍桿子裡出來的”,看來自己的祖父有這方面的打算,後來的歷史記載證明趙氏也這麼做了,只是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問題已經成爲南北兩宋時代永遠的痛了。

這時候只見趙德昭挺直胸脯道:“什麼契丹的?黨項的?……統統都是小角色,祖父,孫兒一定要好好學功夫,長大之後一定要滅了這個國家,把失去的東西給奪回來!”

聽到趙德昭一番豪言壯志,趙弘殷十分高興地拍拍趙德昭的肩膀,“這纔不愧是我趙家的好兒郎,祖父爲你感到驕傲!”

……

第13章 假周滅唐第一策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29章 機關算盡、剷除異己第26章 相國寺題壁相見第44章 周、唐、吳越之戰爭第12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60章 分進合擊第21章 靜夜思第57章 蕭思溫第88章 任務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63章 林仁肇的報復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30章 廣味集團之聯盟第90章 身份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7章 商議北伐第12章 識大體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222章 吳越事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24章 集英夜宴、議開市舶第54章 動作第92章 出使(一)第28章 幾件禮物、路遇魏丕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42章 仇人見面、大敗漢軍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121章 莫逆於心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79章 救援第194章 我知道你是誰了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53章 駕崩第66章 初見韓熙載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57章 分進合擊第25章 多方反應、矛盾凸顯第10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0)第148章 誰是白子第29章 萬鬆隨大軍出征第126章 殺戮第18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85章 探病第189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7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25章 劣幣橫行、驅逐良幣第113章 新技術第26章 燒光第6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6)第20章 產業謀劃之大計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9章 授人以漁之肥皂第7章 商議北伐第52章 雁門關一戰第171章 預備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56章 分進合擊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58章 謀劃荊湖第56章 開設軍校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第5章 預防叛亂、巡視淮南 並章第136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五)第9章 授人以漁之肥皂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43章 涼茶商人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122章 西廂記第25章 劣幣橫行、驅逐良幣第185章 綁架第39章 親征淮河、渦口之戰 並章第17章 悲慘身世、放下仇恨第62章 晉陽之戰(三)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17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19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12章 識大體第50章 喜悅
第13章 假周滅唐第一策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29章 機關算盡、剷除異己第26章 相國寺題壁相見第44章 周、唐、吳越之戰爭第12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60章 分進合擊第21章 靜夜思第57章 蕭思溫第88章 任務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63章 林仁肇的報復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30章 廣味集團之聯盟第90章 身份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7章 商議北伐第12章 識大體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222章 吳越事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24章 集英夜宴、議開市舶第54章 動作第92章 出使(一)第28章 幾件禮物、路遇魏丕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42章 仇人見面、大敗漢軍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12章 滿月之禮與宴會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121章 莫逆於心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179章 救援第194章 我知道你是誰了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53章 駕崩第66章 初見韓熙載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57章 分進合擊第25章 多方反應、矛盾凸顯第10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0)第148章 誰是白子第29章 萬鬆隨大軍出征第126章 殺戮第18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85章 探病第189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7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25章 劣幣橫行、驅逐良幣第113章 新技術第26章 燒光第6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6)第20章 產業謀劃之大計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9章 授人以漁之肥皂第7章 商議北伐第52章 雁門關一戰第171章 預備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56章 分進合擊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58章 謀劃荊湖第56章 開設軍校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第5章 預防叛亂、巡視淮南 並章第136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五)第9章 授人以漁之肥皂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43章 涼茶商人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122章 西廂記第25章 劣幣橫行、驅逐良幣第185章 綁架第39章 親征淮河、渦口之戰 並章第17章 悲慘身世、放下仇恨第62章 晉陽之戰(三)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17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19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12章 識大體第50章 喜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瑞丽市| 宜黄县| 武川县| 峨眉山市| 高清| 泸西县| 班戈县| 雅安市| 贡觉县| 仙居县| 定边县| 高要市| 灵宝市| 方城县| 青浦区| 江北区| 景宁| 襄樊市| 博客| 广水市| 威信县| 诸暨市| 鹤山市| 东城区| 汝阳县| 江达县| 阿勒泰市| 扎兰屯市| 平和县| 武城县| 大理市| 江北区| 西城区| 阳泉市| 松阳县| 扶风县| 托里县| 专栏| 林周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