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開拓流求

(多謝謎獨白、君臨如山倒的打賞~)

———————————————

大宋朝廷發行新幣“宋通元寶”,暫時緩解了這一趨勢,而那邊趙德昭也開始有所行動。

由於陸地之上大宋周圍尚處於分裂狀態,國家未統一,而且礦產乃一國之重要產業,所以趙德昭在朝會散去後,又去了福寧殿,與趙匡胤相商,趙德昭打算私人組織一隻小規模的船隊,帶上一些逃荒的百姓,以及一些信任有加的禁軍將士,全副武裝從揚州出海去流求(臺灣,隋朝至元朝稱“流求”,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澎湖)尋找礦產資源或者其他資源,同時也去開拓此地。

趙匡胤一聽說此事,覺得逃荒百姓去了海外,開闢海外土地也是一件好事,而且還有禁軍將士在一旁監督與管理。

而且趙匡胤在國史館、藏書閣之中聽說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臺灣】。隋煬帝時期,曾三次派朱寬、陳棱等人前往流求【臺灣】,亦覺得事情可爲,於是乎他就私底下同意了趙德昭瘋狂的要求,暫時也不想在官方上宣佈此次行動。

趙德昭離開皇宮,在開封招募了一批逃荒的百姓,然後讓白孤城組織了一支京城幾家商人聯合的商人團隊,孫家、劉家也在此次船隊行列之中,同時又命人帶去了一些種子、皮毛、商貨、武器、刀具等一應生活用品以及其他用品。又私募了民間三百勇士,作爲此次出海的護衛,再者又招募了各行各業之人。

趙德昭乃當今樑王,不可能事事事必躬親,正當他無人可調之時,無庸子書信歸至開封,而無庸子能掐會算,料到趙德昭會去流求,同時他本人亦候在揚州,而且船隊南下之後剛好可以順帶上無庸子。

對於無庸子,他是趙德昭信任者之一,而此番行動還需一個人。

趙德昭許久未去涼城客棧,楊濛一見到趙德昭一股子上位者的氣質,然後笑道:“昭兒如今身爲樑王,氣質果真不一樣,這次來看義父,有何事啊?”

楊濛的一番戲謔,讓趙德昭不好意思,如今身爲樑王,事務繁雜,趙德昭略帶歉意道:“義父,昭兒今日前來也是爲了一件事情,義父莫要怪罪昭兒未來探望義父。“

“義父跟你開玩笑的,昭兒今日前來義父此處,想必也是有事請求吧!”

“義父,昭兒組織了一個船隊南下尋找寶藏,所以要向義父借義兄一人,充當此次尋寶長官。”

“尋寶?”

“義父,是這樣的……”趙德昭壓低聲音,然後湊近楊濛的耳朵邊說著。

“原來如此啊!你義兄身爲朝廷武將,以後就任你驅使,不用向義父稟告了,昭兒長大了,這些事情昭兒儘管去做。”

“是,多謝義父了!”

趙德昭與楊濛相處了一會兒,然後日落時節,趙德昭回宮了。

趙德昭回宮之後,又向趙匡胤要了萬鬆。趙匡胤於是暗中任命萬鬆作爲此次船隊的長官,無庸子作爲副官,從旁輔助。

兩人一文一武,皆是趙德昭信得過的。與此同時,他又將流求礦藏一事畫之圖上,交給萬鬆保管,以免幾人瞎著急。

同時又讓長春堂的人馬以及飛雀組織混入船隊,幫他暗中監視監督,一有變數,靈活機動。

此時大宋尚未一統,揚州乃是最大的港口。經過了七日的工作準備,十一月底,船隊離開開封,沿著汴水南下,一路水陸轉運,終於在十二月上旬到達揚州。

揚州由於處在長江河口段時期,有適宜的港口,又處在南北大運河中段淮南運河入江的河口位置上,南向可以進入江南運河,直達杭州,東向可以出海,直達日本或南下西洋,西向可以溯江而至襄鄂,或由九江南下洪州,轉由梅嶺之路到達廣州,北向沿著運河直抵京洛,有著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線路,是如今大宋國內,通商大港最爲理想的市場和財貨集散地。

十二月初,這支由趙德昭組織的半官方半民間的船隊,從揚州出發,無庸子亦在揚州港口上船,一行人坐上海船,沿著長江出海南下了。

而此時冬季刮西北風,沿著風向,船隻順行,速度也提高了不少,而且海面之上根本就不可能會受到颱風的影響。

十二月中旬,船隊已經到達了泉州港(亦稱刺桐港),而此刻劉翰作爲此次大宋使臣已經在泉州留從效官邸之中。

在劉翰的解釋下以及泉州市舶司建立之後利益的驅使下,留從效思考再三,最終同意了大宋使臣的要求。

劉翰帶上了留從效的書信以及官文,在十二月十五日,打算離開泉州,北上回朝廷覆命。

而此刻離開泉州的鴻臚寺丞劉翰在泉州港遇見了萬鬆等人。

三人一見面驚喜萬分。

劉翰驚見舊人,隨即問道:“萬將軍、無庸子道長,你們怎麼會在刺桐港?”

萬鬆問道:“劉寺丞出使泉州一事,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答應朝廷否?”

無庸子湊近劉翰耳邊,隨即竊竊私語一番,畢竟此事爲機密,所以不好正大光明在別地相告。

“此事機密!劉兄可明白!”無庸子道。

“原來如此!對了,泉州留從效已經答應了朝廷的請求,我這使臣如今已經有了留從效親手書寫的信函及官文,今日正準備離開泉州,沒想到這麼巧在刺桐港遇見了各位,真是天大的幸事啊!”

“恭喜劉寺丞,相信此次出使,劉寺丞要升官了!而我大宋與泉州留從效的結盟也讓大宋獲益匪淺。”

無庸子提議道:“自然如此!哎呀——行行行,你們兩個好生無趣,不如正午劉寺丞做東,去刺桐城逛逛。而我船隊剛好上岸補給一番,若是出了泉州,就直奔流求了。”

劉翰尷尬一笑,看著兜裡的銀子,只好勉爲其難答應了無庸子“合理”的請求,一行人在泉州東逛西逛,然後找了一家別緻的觀花小樓吃酒消食去了。

“這酒菜真不好吃!”素愛美食的無庸子吐吐舌頭,抱怨道。

“道長想必是吃慣了廣味酒樓的美食,這些自然就不入道長法眼了,而且這酒菜確實跟殿下的廣味酒樓一比較,難等大雅之堂。”

無庸子搖搖頭,道:“此等食物入口頓覺如豬食啊,索然無味,索然無味乎!還好殿下早有安排,船上的廚子也是出自酒樓,要不貧道這一路上還怎麼活啊。而且殿下還說,此番順道泉州也是爲了在此地開闢一家廣味酒樓,相信憑藉廣味酒樓在開封的口碑以及菜品的美食程度,相信不久之後,如此遠離中原之地,也會更加迎合酒樓的美食了。”

劉翰眼露精光,道:“哦?之前我曾經也聽聞殿下說起此事,沒想到如今這麼快,原來道長已經帶來了殿下的好消息!”

“對啊,我們殿下深謀遠慮,人手一副班子,此刻正在下船,準備籌集泉州開張事宜,哈哈殿下所爲,由不得我貧道佩服。”

正如無庸子所言,廣味樓的一副班子到了泉州,即在泉州港口下港,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在泉州建立一家廣味酒樓,明裡暗裡地向泉州周圍發展開去。當然其中也有長春堂與飛雀之人。

三人一番吃食酒菜之後,遂分道揚鑣,劉翰即日啓程,從泉州港口出發,北上回京覆命去了。

而萬鬆與無庸子等人在泉州採購一些所需的用品之後,亦開動船隊,朝著流求進發。

大海之上一片蔚藍,風淡雲輕,萬鬆眺望大海,而這無邊無際的海洋之上,望不見頭,皆是碧藍碧藍的海水,海水拍打著船隻。

十艘大船正在海面之上一字排開,氣勢凜然,朝著趙德昭制定的方向出發。

船頭擺放著指南針,此時的指南針用薄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型,置炭火中燒之,侯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

也就是水浮法式樣的指南針。這倒也不怪趙德昭爲何不簡化指南針,只是事情太多,不可能一件件都記在心上。

而他們此行的目的地首發地區乃是流求的北部,一座後世被稱爲“東亞第一金都”——金瓜石。

說起這個金瓜石,現在來說只是一個荒無人煙之地,而到了清朝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這個地方纔有五戶居民移居到碑尾,蓋了五間草寮,定居下來,今天“五號寮”的地名因而得來。

然而事情並不那麼簡單,在光緒十九年,這五戶居民上山種地去之後,忽然一鋤頭下去,一塊金光閃閃的形似大瓜的金子露出地面。那人激動萬分,將此事告訴了衆人,之後一傳一十傳十地,大量居民搬遷於此,尋找礦脈。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戰敗,臺灣被日本佔據,而日治時期日本人來金瓜石開採金礦,居民又再度大增,金瓜石地區也日益繁榮,於是又開發了瓜山裡和三尖鞍等地區,逐漸成唯一個地方生活圈,金瓜石便有“東亞第一金都”之稱。

而趙德昭自然知曉這段歷史,所以無論如何不能讓金瓜石默默無名下去,而他已經把金瓜石看做大宋的一處礦產地區,而流求這塊地方,他也義無反顧得要收入大宋國土之內。

而此刻萬鬆等人拿出趙德昭所繪地圖,這地圖粗製濫造,上面只是大概標明瞭一些地點,十分簡陋,而萬鬆卻如獲至寶,而他們此刻出發的地方就是此處。

至於叫甚麼,現在這裡還是荒地一片。趙德昭也不好明言,只是說一個有金礦的地方。

在東京開封城內,趙德昭在宮中翹首以盼,等待各種好消息。

ps.宋的時候有四種不同裝置的針型指南針,即水浮法、縷懸法、指甲法和碗脣法。

第46章 投降第130章 鬼見愁第45章 遼國內伏筆第37章 試點規劃、開辦工廠第25章 趙德昭與白孤城第12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31章 釀酒記之醉太白第55章 分進合擊第214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一)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93章 出使(二)第31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26章 幸青城山、夜探兩府第20章 未雨綢繆之準備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3章 大夢魂歸洛陽兮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196章 抉擇第72章 孟氏歸降、獻俘大典第148章 誰是白子第121章 莫逆於心第11章 迎鑾軍演、威懾唐國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3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56章 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45章 亂一亂,鬧一鬧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16章 韜光養晦待天命第85章 探病第2章 是敵是友?第209章 合圍溧水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8章 心思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27章 四大‘才子’砸場面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82章 殺戮本章免費第22章 分批轉運、月餅誕生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87章 受用第157章 懷疑的對象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41章 皇帝計策、考驗人心第2章 登基大典、大宋初立第29章 好一條飛狐陘第25章 趙德昭與白孤城第29章 好一條飛狐陘第124章 老子要你道歉第92章 出使(一)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107章 遇見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102章 宮變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80章 步步第46章 演戲騙祖父回京第43章 幸教船務、船塢鼻祖第61章 晉陽之戰(二)第69章 大宋醫學院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178章 夜襲句容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123章 狗,你欠打第45章 穿越二號、 二姑臺見第2章 假途滅虢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92章 出使(一)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16章 凜冬已至第55章 風起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171章 預備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38章 石炭之改進利用第107章 遇見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46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22章 分批轉運、月餅誕生第17章 三個道士、入見蜀帝第72章 孟氏歸降、獻俘大典第75章 無間道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03章 紅丸案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30章 火器設想、軍用沙盤第81章 安排第46章 投降第107章 遇見第61章 市馬貿易、遠交近攻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135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四)
第46章 投降第130章 鬼見愁第45章 遼國內伏筆第37章 試點規劃、開辦工廠第25章 趙德昭與白孤城第12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31章 釀酒記之醉太白第55章 分進合擊第214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一)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93章 出使(二)第31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26章 幸青城山、夜探兩府第20章 未雨綢繆之準備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3章 大夢魂歸洛陽兮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23章 泉州來使、稱藩於宋第196章 抉擇第72章 孟氏歸降、獻俘大典第148章 誰是白子第121章 莫逆於心第11章 迎鑾軍演、威懾唐國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3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56章 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45章 亂一亂,鬧一鬧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16章 韜光養晦待天命第85章 探病第2章 是敵是友?第209章 合圍溧水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8章 心思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27章 四大‘才子’砸場面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82章 殺戮本章免費第22章 分批轉運、月餅誕生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87章 受用第157章 懷疑的對象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41章 皇帝計策、考驗人心第2章 登基大典、大宋初立第29章 好一條飛狐陘第25章 趙德昭與白孤城第29章 好一條飛狐陘第124章 老子要你道歉第92章 出使(一)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107章 遇見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102章 宮變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80章 步步第46章 演戲騙祖父回京第43章 幸教船務、船塢鼻祖第61章 晉陽之戰(二)第69章 大宋醫學院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178章 夜襲句容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123章 狗,你欠打第45章 穿越二號、 二姑臺見第2章 假途滅虢第38章 郭榮親征、壽州之戰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92章 出使(一)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16章 凜冬已至第55章 風起第180章 暗中的安排第171章 預備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38章 石炭之改進利用第107章 遇見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46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22章 分批轉運、月餅誕生第17章 三個道士、入見蜀帝第72章 孟氏歸降、獻俘大典第75章 無間道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03章 紅丸案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30章 火器設想、軍用沙盤第81章 安排第46章 投降第107章 遇見第61章 市馬貿易、遠交近攻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135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英德市| 缙云县| 秦安县| 马鞍山市| 兴国县| 浙江省| 元谋县| 云霄县| 九江县| 桂东县| 仁布县| 宝应县| 新巴尔虎左旗| 芦溪县| 木里| 锡林郭勒盟| 宝鸡市| 米林县| 桃园县| 化隆| 唐海县| 佳木斯市| 娄底市| 兴义市| 岚皋县| 东阳市| 邓州市| 晋州市| 鱼台县| 兴国县| 黄梅县| 江陵县| 祁东县| 荥阳市| 同德县| 临邑县| 临澧县| 汉寿县| 兴文县|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