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章 分進合擊

ps夔州

成都以東,夔州東,瞿塘峽兩岸如削,巖崖高聳,江水在懸崖峭壁上拍浪而去,絕壁險要之處,一座城池依山而建,拔地而起,此爲夔州,夔州,控帶二川,限隔五溪,據荊楚之上游,爲巴蜀之喉吭。

十二月下旬,此在在夔州以東三十里外的江面上,冬天的江面上升起了薄薄的霧氣,大霧籠罩江水。

江面上悍然出現了曹彬率領的水師,這些日子宋軍攻入巫峽,連破數寨,共殲蜀水、步軍一萬兩千餘人,殺其將南光海,擒其戰棹都指揮使袁德弘,奪得戰船二百餘艘。

江水流逝,只是被霧氣籠罩著,江水寬闊,水流在此地稍顯湍急,而風帆有些被風吹起。

曹彬所率領的水師,因爲朔江而上,又因天氣緣故,暫時停靠在江邊。

“報夔州以東江面果然有鐵索數重攔截船隻。”斥候奏報,“而且這些鐵索每四五股連爲一體,上鋪大木,成爲一道道鐵索橋,橋上還設有敵樓,上備火箭。有敵船來,萬弩齊發,十分厲害。兩岸崇山峻嶺中也多有駐兵,以阻遏江路、陸路入攻之敵?!?

“情報果然不假,蜀軍居然在江面上設置了三道障礙。”曹彬立於船頭,忽聞斥候將士急報,問道,“夔州守將是?”

“曹將軍,此刻夔州守衛軍乃是蜀國寧江軍制置使高彥儔,監軍使名叫武守謙?!?

“高彥儔?!辈鼙蚰瑔埖?顯德年間,高彥儔此人曾於趙季札一同北征抗周,後來趙季札被孟昶誅殺,高彥儔卻被授予功德使,想必也是孟昶的心腹之將。而武守謙是個年輕氣盛的武將,他只想在拒宋大戰中建立功業,也好日後升遷。

“劉將軍現在如何?”曹彬問的乃是劉延讓。

“劉將軍現今爲了突破蜀兵設置的水路防線,而且一路之上滅了幾股蜀兵,此刻正在白帝城?!?

“很好,希望他在霧氣消散之前,有突破。”曹彬遙望著岸上,劉延讓所率的兵馬正在突破蜀兵設置了江水上的三道防線。

霧氣漸漸消散,大江上的視線開始開闊,曹彬也見到了周圍的一切。

此刻曹彬下令船隻在江水中繼續行船,同時又從這水路抽調兵馬,增援陸上劉延讓步卒。

劉延讓軍隊步卒沿江前行,消滅了幾股蜀兵,現如今已經推進到夔州以東三十里。

白帝城,坐落白帝山上,此地雄踞夔門,扼守巴東要道。

劉延讓等人率領的軍隊進展十分順利,水上由曹彬率領船隻迷惑蜀軍,而步卒卻已攻營拔寨,所向披靡。

二日後,白帝城被宋軍拿下。

十二月二十六日,此刻夔州城,高彥儔坐於府衙內,他自信滿滿,憑藉江上的概、夔門之險,料定宋軍此時攻打無望,而且宋軍士卒乃北方人,水性不熟,又涉水遠道而來,想必是要速戰速決,應該堅壁清野。

此刻軍校來報:“高帥,白帝城已失,如今江面上出現敵軍戰船,末將粗略估計大概有三四百艘?!?

“白帝城守軍原本就不多,丟了就丟了,只要夔州還在,夔門不破,宋軍一下子也入了不了巴東。”高彥儔自信道:“自不量力,看來是宋軍的誘敵之計,你等繼續查探,告訴概、鐵索處的守軍不必理會,也不必出擊。”

“遵命?!避娦^D身便走。

蜀軍開始在夔州城佈防,關閉城門,固守城池,同時讓斥候出城打探消息,而夔州城東那邊已經設置了鎖江概,上置木柵三重,夾列於江水中,守軍正在一刻不停地守衛著。

夔州城頭上,此刻赫然站立著一個黑麪大漢,他聽到高彥儔下的命令之後,就覺得高彥儔的計策不行。

此乃武守謙乃是,這時候他面紅脖子粗道:“如今宋軍已經出現在了我軍防守的水面上,爲何不出兵迎戰,反而固守城池。”

守將將高彥儔的意思告訴給了武守謙,道:“這是高帥下的命令。宋軍遠道而來,希望的乃是速戰速決,只要我們守軍待守城池,宋軍定然是拿不下夔州的。”

“放屁,狗孃養的,我只知道敵軍來此,應該出戰迎敵,而不是當個縮頭烏龜?!?

“張監軍——”

而這個時候宋軍船隻靠近了概架設處,只是下一刻,忽然出現的狀況讓守將的將士乃至武守謙都震驚了。

原本江面上忽然從宋軍戰船中冒出一艘艦艇,“轟”一聲,一枚彈丸射出,精準無誤碰上了鐵索概上面設置的柵欄。

一聲沉悶,頃刻間水花迸濺,升起數十尺巨浪,概上方的守將不敵巨浪,紛紛掉在水面上,旋即被滾滾江水吞噬。

曹彬站在鉅艦之上,也感覺到船隻劇烈椅。

“自不量力。”

曹彬拿出千里鏡觀看三層柵欄上的“表演”,似乎這一次還不盡興。

“放。”下一刻,天空中劃出優美的拋物線,旋即重重落在柵欄上。

蜀軍被炸飛,活人、屍體全部落入江水,無一生還。

轟鳴聲不斷,而火光、濃煙也頃刻間吞噬著棧橋鐵索。

第一道水上防線轟然倒塌,宋軍船隻更近了一步。

第二道防線……最後一道防線被無情地擊碎,而城牆上的守軍也全部看呆了。

短短片刻,高彥儔精心設置的防線被毀,讓蜀軍再也不能鎮定。

守城,必死無疑,忽然間在武守謙心頭冒出這個念頭,不如……

“將士們,不如我們迎戰殺敵。”武守謙不顧高彥儔下的命令,暗自集結部隊一千餘人,整裝待命,打算現在就出城門迎戰。

守將勸解道:“不可啊,方纔宋軍也不知道從哪裡弄出這個東西,萬一……”

武守謙一氣之下,欲撞開阻攔的守將。“若再敢阻攔本將,殺無赦?!?

“武……”守將攔在武守謙面前,可是話沒說完,忽然間感覺眼前血幕一片,隨即怒目而睜,抽搐了一下倒在血泊中。

身邊士卒嚇了一跳,不敢說什麼了,他們不敢得罪這位煞星。

武守謙抽回沾滿血的刀,隨即直奔校場,結合軍隊,這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間。

武守謙出了夔州西門,領著一千餘兵馬,殺向豬頭鋪。

宋軍曹彬那邊破江面上的阻礙後,船隻已經靠近夔州城了。這時候劉延讓軍隊也已經出現在了夔州外。,劉延讓這邊派遣騎將張廷翰等引兵殺向豬頭鋪。

忽然間,豬頭鋪那邊兩軍開始對戰,武守謙雖然勇猛,可是頃刻間感到對方的壓力,他慌亂中立即率領不足五百的步卒,往夔州城退去。

戰船靠岸,曹彬留了五千人看守船隻,曹彬等人立即率領一萬五前兵馬,殺向夔州。

一瞬間,夔州城外,殺聲震天……

曹彬、劉延讓等兵馬雲集夔州城外,一瞬間宋軍從雲梯上登城。城頭兩軍開始廝殺,判官羅濟立即去府衙搬救兵。

夔州城內,高彥儔已經得知宋軍突破了水上鐵索防線,現如今水陸並進,朝著夔州而來,可惡的是武守謙居然不從命令,獨自出城迎敵。

高彥儔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麼辦,爲今之計也只好立馬披上戰甲,手執武器,點卯迎戰。

宋軍登上城樓後,隨即就打開了城西甕城、外城大門,宋軍本部兵馬加上降兵共計三萬兵馬一擁而入,殺向內城。

蜀國士兵見此情形,一下子抱頭東竄,紛紛投降。

宋軍繼續朝著內城進發,忽然遇上了高彥儔率領的一千兵馬,兩軍開始交戰。

高彥儔死命抵抗,最後戰至身邊只有數十人,而今宋軍一番車輪戰,高彥儔自知守城無望,忽然間手臂上,後背上身中數箭。

判官羅濟立即道:“高帥快走,速去成都啊。”

”我昔已失天水,今復不能守夔州,縱不忍殺我,亦何面目見蜀人哉!老幼百口在成都,若一身偷生,舉族何負?吾今日止有死耳!”

隨即羅濟揮舞手中長槍,往高彥儔坐下戰馬打去。戰馬一驚,高彥儔控制不住坐下戰馬,便逃出了包圍。

高彥儔從戰馬上滾落下來,他望著夔州失利,踏步走上山城中高樓,即解符於濟,具衣冠望西北再拜,隨後縱火。

夔州一片兵火,兩日後,劉延讓得其骨煨燼中,以禮收葬。

十二月二十八日,宋軍據夔州。

時間轉眼間便至正月,這個原本喜氣的日子,可是成都卻再也熱鬧不起來。

戰敗的消息接踵而至,如今西縣又失,興元府降,利州失,蜀軍北境已經苦苦支撐在劍門關一帶,劍門關已被已經全部淪陷,而東邊夔州失守,高彥儔殉國,蜀國東邊門戶大開。

不知道下一個丟失的蜀境會是……而此刻宋國北路、東路兩路進攻,動靜十分大,蜀軍丟盔棄甲,無一戰之勝。

此刻,溫暖如春的水晶宮內,孟昶此刻卻與花蕊夫人流連忘返,一不小心被前方軍情所騷擾,進行了一半之後,被打斷了,他嗔怒道:“不是說了軍報在別殿商議?!?

“陛下?!眰鬟f軍報之人自然知道孟昶的脾氣,可是眼下軍情十分緊急,不容有失,他還是硬著頭勒緊了褲腰帶道,“西縣,丟失。韓保正以及李進被生擒,藍思綰,王全斌軍隊已經率領軍隊分別向興元府與劍門關壓境。東路曹彬、劉延讓所率領的東路軍兩萬兵馬,兵分二路,一路水師,朔江而上,一路步兵,而在前幾日,宋軍東路已經到達了夔州,夔州失守,高帥殉國?!?

甚麼?丟失了西縣,韓李二人生擒,伊審徵投敵,王昭遠敗退,高彥儔殉國。如今只能依靠棧道、劍門關之險。

孟昶呆立片刻,爲今也只好寄託劍門關與夔門關兩道關卡了,同時他下令成都戒嚴,杜絕一切人等入城出城。

孟昶已經六神無主,聽聞蜀軍數場戰鬥失利,又丟失劍門北,夔州東,他頹然坐在龍椅上,喃喃道:“現在該如何?”

殿內的氣氛十分緊張,就在孟昶考慮得失之時,王昭遠的書信也到了成都。

王昭遠在書信中道,爲保存實力,只能退保劍門。希望孟昶急速派兵,否則大勢危矣。

“如今成都無將可派,不知何人能夠勝任?”孟昶問身邊的隨從道。

“陛下,何不讓太子殿下親自統帥一軍,前去劍門相助,這樣也好讓將士們心安。”

孟昶低眉思索一陣,他思來想去,拿出了最下一策,他拍手道:“即刻傳令下去,盡出國庫的金銀募集士兵,命太子玄喆統帥,支援劍門王昭遠。”

身旁內侍立即擬旨,傳至東宮。

東宮內,春意撩撥,赤身在牀上廝混,孟玄喆聽聞聖旨下,立刻半道兒止,後來知道被派去監軍。

“殿下,奴家也要一起遂殿下出徵。”

“嘿嘿,愛妃,孤怎麼能捨得你這嬌滴滴的狐媚兒?!?

“殿下?!?

三日後,蜀國太子孟玄喆率領蜀軍,同時隨帶自己的愛妃姬妾一道同去北方征戰。

蜀軍浩浩蕩蕩,一路北去。

城外昇仙橋,人羣中,秦習等長春堂武士一身布衣百姓裝束,頭戴斗笠,目送蜀軍北去,心中卻一道鄙視蜀國太子孟玄喆,出兵打仗居然帶著姬妾,這樣的蜀國不滅纔怪。

似乎沒有人在意成都內發生了什麼,秦習依舊每日都去無庸子所在的府邸。

這日一大早,在城西小羅巷口,無庸子、安德裕以及安東野三人還在府中,四人商議之後,決定藉口以青城山之行掩人耳目,三人向孟昶上疏,要去青城山修煉,孟昶見此心意執著,便命守衛十人,守衛無庸子出城。

出了城,三人車馬過了昇仙橋,守衛十人均遭到了長春堂武士的襲擊,九人登時斃命,尚餘一人回去通風報信。

無庸子三人逃出昇天,孟昶得知消息後,暫時也顧不上無庸子這邊了。

無庸子三人出城後,即刻往北而去。

.

第11章 古今汴梁與開封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34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一)第55章 杯酒釋兵權第13章 唐國遷都、伺機而待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24章 集英夜宴、議開市舶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71章 預備第25章 劣幣橫行、驅逐良幣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1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100章 覆滅第24章 集英夜宴、議開市舶第105章 猝不及防第27章 設壇祭天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163章 林仁肇的報復第19章 未遂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45章 穿越二號、 二姑臺見第39章 君臣死別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4章 船塢設計、金明池成第56章 分進合擊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55章 分進合擊第221章 南下的福船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10章 一語難測天機變第8章 混入軍營、盜取兵符第29章 疑似地震、火藥成功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150章 林仁肇的震撼第81章 安排第158章 解決是最好的方式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188章 戰局來得快第30章 老少結忘年之交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98章 真假第177章 秦淮河防線第56章 雲涌第53章 郴州之捷、戰前準備第18章 一起夜遊東京城第5章 預防叛亂、巡視淮南 並章第82章 殺戮第37章 周軍南下、唐國應戰第141章 掉進合作中的陰謀第3章 更改官帽、李筠叛亂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186章 戰況第224章 歸降第57章 忻州之戰第61章 分進合擊第126章 殺戮第62章 分進合擊第9章 授人以漁之肥皂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132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一)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57章 懷疑的對象第37章 魏王、晉王和秦王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48章 箭在弦上第23章 酒宴之商業談判第90章 身份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52章 拔帥之論、試驗火器第2章 假途滅虢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業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3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3)第112章 調糧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27章 設壇祭天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22章 北上易州第67章 亙古不變的真理第33章 匡胤奉軍前巡戰第30章 廣味集團之聯盟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65章 西南前變第43章 韓德讓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31章 金瓜石礦、玻璃製法第37章 魏王、晉王和秦王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32章 黃牛堡下蜀換帥第31章 商議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10章 一不小心崴了腳
第11章 古今汴梁與開封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34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一)第55章 杯酒釋兵權第13章 唐國遷都、伺機而待第165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二)第24章 集英夜宴、議開市舶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71章 預備第25章 劣幣橫行、驅逐良幣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1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100章 覆滅第24章 集英夜宴、議開市舶第105章 猝不及防第27章 設壇祭天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163章 林仁肇的報復第19章 未遂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45章 穿越二號、 二姑臺見第39章 君臣死別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4章 船塢設計、金明池成第56章 分進合擊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55章 分進合擊第221章 南下的福船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10章 一語難測天機變第8章 混入軍營、盜取兵符第29章 疑似地震、火藥成功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150章 林仁肇的震撼第81章 安排第158章 解決是最好的方式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188章 戰局來得快第30章 老少結忘年之交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98章 真假第177章 秦淮河防線第56章 雲涌第53章 郴州之捷、戰前準備第18章 一起夜遊東京城第5章 預防叛亂、巡視淮南 並章第82章 殺戮第37章 周軍南下、唐國應戰第141章 掉進合作中的陰謀第3章 更改官帽、李筠叛亂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186章 戰況第224章 歸降第57章 忻州之戰第61章 分進合擊第126章 殺戮第62章 分進合擊第9章 授人以漁之肥皂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132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一)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57章 懷疑的對象第37章 魏王、晉王和秦王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48章 箭在弦上第23章 酒宴之商業談判第90章 身份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52章 拔帥之論、試驗火器第2章 假途滅虢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業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3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3)第112章 調糧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27章 設壇祭天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22章 北上易州第67章 亙古不變的真理第33章 匡胤奉軍前巡戰第30章 廣味集團之聯盟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65章 西南前變第43章 韓德讓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31章 金瓜石礦、玻璃製法第37章 魏王、晉王和秦王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32章 黃牛堡下蜀換帥第31章 商議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10章 一不小心崴了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恭城| 泾川县| 宕昌县| 德阳市| 洪泽县| 铜山县| 蒙山县| 浦北县| 中西区| 开平市| 崇仁县| 宜章县| 红原县| 周口市| 修文县| 中方县| 平谷区| 密云县| 双柏县| 津南区| 西乌| 师宗县| 甘德县| 新郑市| 天全县| 裕民县| 宜川县| 阿城市| 渑池县| 门源| 万宁市| 屯门区| 鹰潭市| 甘南县| 云霄县| 礼泉县| 龙南县| 沧源| 开化县| 迁西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