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章 金瓜石礦、玻璃製法

此時此刻,遙遠的大海之上,十艘海船一字朝著目的地進發,在大海之上,氣溫還算適宜,船艙外船工們已經脫了上面的衣衫,袒胸露背。

船艙內,無庸子悠閒地拿著扇子,坐在搖椅之上,十分清閒。萬鬆則閉目養神,一個多月來的海洋上的顛簸,萬鬆不知道吐了幾次,所幸無庸子會些醫術,隨身攜帶著一些暈船藥緩解萬鬆暈船的癥狀。

此刻最前方船頭上的僱工已經見到了前方的一片陸地,他邊歡呼邊跑著入了船艙,上氣不接下氣道:“萬將軍、道長,好消息!前方有地兒啦——”

“哦,真的!”然後萬鬆、無庸子一同出艙,見到遠處即是一個港灣,而且離得越來越近了,然後一看地圖,確實是這裡,此地即是後世的基隆港了。

“想必這就是地圖上標註的港口了!”

船上所有人十分高興,在經過了幾天的摸索之後,他們終於見到了陌生的大陸,而這裡就是流求的北端【臺灣東北角】。

不久之後,十艘海船進駐此港口,此港口爲天然良港,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此地有山形似雞籠,相當炎熱。

無庸子一雙毒眼已經清楚得看到了此港口在日後大宋的重要性了,而趙德昭在地圖上清楚著寫著“基隆”二字,想必是殿下心裡早有所屬,將來可用作一大港口。

船隻靠岸,先是由船上的禁軍將士下船探明周圍的情況,若無危險,然後船上的人員才能下船。禁軍將士探明瞭一會兒,發覺周圍沒有狀況,也沒有甚麼人煙,於是乎船上之人全部下船。

衆人下了船,開始觀察此地的地形,此地爲丘陵地帶,而有一個港灣,三面環山,古木叢林,遙山疊翠,遠水澄清。奇花綻錦繡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旧蠑喽〝酂o人煙之可能。而憑藉趙德昭的所繪製粗鄙的地圖,不久衆人就發現有一條河流蜿蜒其上,一行人沿著河流往上走。

溪瀑其上,泉水叮咚,衆人摸索著前方的路,不斷揮舞手中柴刀,探出一條路來,而沿途所能見到各種蛇蟲鼠蟻,真可謂是一番天然原始滋味。

一行人揹負工具以及食物等器材,走了許久,在山頂露宿了一宿,次日就見到了地圖上所要追尋的目標。

面前乃是一座山,此山面海,山谷交疊,水闊平安,溪谷穿越而過,此地向南爲丘陵,地勢並不險峻,而萬鬆、無庸子他們站得地方爲一坪檔上,隨即衆人開始伐木採薪,收拾荒地,待日落時分,修建了五間屋子。

夜幕下,基隆的天空繁星點點,而地上五間屋子綻放出燈火。

屋內,萬鬆拿起酒杯,敬酒道:“多虧了諸位,大夥兒一同來到此處,今後讓我們開闢這塊土地,爲我大宋開疆拓土。這一杯酒謝謝大家夥兒了?!?

“將軍,我們將這片荒地,取上個名號吧!”

“對啊——”

“這……”萬鬆是個粗鄙武夫,自然不知文采。

無庸子隨即開玩笑道:“今日初來乍到,一日之內就修建了五座屋寮,不如如後此地就叫五號寮吧!”

“五號寮不錯!”這個名字有值得紀念的意義。

於是乎五號寮的名字開始記載於歷史之中。

這樣陸陸續續在此地修築了幾間房屋,一些有經驗的礦工開始在周圍尋找礦脈。

船隊之人開始尋找礦脈,找了一日未曾發現,此刻有人步入溪谷,在上面見到了一座呈現黃金般的瀑布,事實上這只是由於礦區硫黃成份過高,造成黃褐色之氫氧化鐵沉澱物在此沉澱下來才導致的。

本欲尋找無果,誰料到在落日的餘暉下,刺目般光彩傳來,那人迎著金光而奔去,到了那處兒,掀開泥土層,一個寒瓜大小一般的金色出土物呈現了面前。

“哇哈哈——金子,我居然找到金子了?!?

那人捧著這塊物體,跑向屋舍中,而此刻呆在此地兒的民夫見到一人捧著一個物體對面而來,仔細一看才發現不得了了,那不是金子嗎。

“我長這麼大還沒看到這麼大的金子,我打賭這裡一定有金礦!”

“這塊是狗頭金子。千百塊有獲得狗頭金一塊者,這既是金母!”一位熟悉金礦採集的礦工拿過金快道。

“狗頭金?”

“對,這裡乃是砂金礦,我們只要在附近河灘之中尋找,然後水中水金,差不多能找到不少?!?

當那人將此物遞給無庸子一看,無庸子的眼睛都直了,這麼大一塊,看來殿下所言不假,而萬鬆亦目瞪口呆,如此大的金塊還未見過。

次日一早,衆位礦工在昨日那名礦工找到狗頭金的地方,開始在四周山林小溪水澗之間尋找金礦,然後確實找到一些含雜質的石塊,金摻雜其中,然後碎之,紛紛在溪水之中開始洗礦。

之後朔流而上,在山谷的末端,追朔其源頭,礦工則選了一處坡地,然後以此爲基礎,開始挖開泥土,日日在山上掘土數尺,見到底下石頭之中夾雜著黃金,掘開鑿開石頭,採用水金之法採之。

這邊礦工們在開採金礦,那邊農夫開始選擇地勢平坦之地種植水稻等南方作物,在山地上種植豆類等北方作物。

探險工作正在有序地進行之中,其中有三艘海船繼續沿著趙德昭所繪製的地圖,尋找銅礦等其他礦產。

——————————————————

建隆二年,正月初三日,向泉州清源節度使留從效說明開特別市舶司一事終於有了眉目,而劉翰一下汴水碼頭,即匆匆入宮覆命。

劉翰見到批閱奏摺的趙匡胤道:“陛下,臣不辱使命,終於帶來了清源軍節度使留使君的書信。臣此番出使泉州,得知這清源節度使留從效十分重視海貿,他令人在城內開通衢,構雲屋,招徠海上蠻夷商賈,蠲除各種苛捐雜稅,許自由之。而海外商貿有象牙、犀角、玳瑁、明珠、浮香、樟腦等貨物。泉南治下,夷商來華,泉州城內各處貨物充盈,商業繁盛,號稱’雲屋萬家,樓雉數裡‘。”

“卿辛苦了。”趙匡胤聞之,遂擢其鴻臚寺少卿。

劉翰領旨謝恩,趙匡胤就下旨改派其他官吏去泉州,傳旨讓別駕黃禹錫暫時擔任泉州市舶使一職務,擔負泉州市舶司的賦稅。

翌日,傳旨的黃門內侍南下傳旨去了。

開封城中,趙德昭這幾日連續往將作監以及軍器監跑,當然軍備的研製尚在探討之中,一時半會兒也沒能達到趙德昭預期的目標,而恰在此時,經過高爐竈的改進,產生兩種窯爐,如坩鍋和池窯,進料使之高溫熔化。

經過趙德昭的一番苦心孤詣,將作監的工匠們不負衆望,對其琉璃生產的改進以及在趙德昭的指導之下,琉璃開始變得透明,不過還存在一些雜質,而且質地也不堅硬,容易碎。

所以趙德昭就讓工匠廢物利用,將這一部分的琉璃製作成一顆顆珠子,然後送至市面上去賣。這樣一顆看似透明的琉璃珠至少也要價值一貫錢了,這樣一批廢物竟然也能賣到這麼高的價格,趙德昭也覺得良心不安,不過賺有錢人的錢不覺得良心黑。

但是琉璃的工作尚未完成,要繼續提純以及讓琉璃製品硬度提高,除非要在煉製過程中加入一些氧化鋅,而這個東西趙德昭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

而氧化鋅,此物作爲粘合劑,俗稱鋅白,它的特性是難溶於水,可溶於酸和強鹼,應用於塑料、硅酸鹽製品、合成橡膠、潤滑油、油漆塗料、藥膏、粘合劑、食品、電池、阻燃劑等產品的製作中。

鋅的沸點是906c,達到沸點之時,故鋅即成爲蒸氣狀態,隨煙散失,不易爲工匠們冶煉時候所察覺,而回憶是件痛苦之事,趙德昭記了幾天遂想起《天工開物》中提煉鋅的方法:只要將爐甘石(即菱鋅礦石)裝滿在陶罐內密封,堆成錐形,罐與罐之間的空隙用木炭填充,將罐打破,就可以得到提取出來的金屬鋅錠。

隨後趙德昭通知將作監工匠,用此方法從庫房調集一批含有鋅的礦石,然後按照《天工開物》描述提取鋅錠。

之後採用直接氧化鋅製作方法,利用廢灰經除雜設備除去雜質得到合格鋅灰,再將合格鋅灰加入石炭【煤】、石灰,並按技術要求配料,混合破碎,破碎後的物料用石炭球機壓球,把壓好的含鋅石炭球堆放好,晾乾;將晾乾後的石炭球用氧化鋅爐進行冶煉,經過還原、氧化再冷卻收集得到氧化鋅產品。

接著在燒製過程中添加此物,一次次嘗試添加,經過一次又一次失敗,最後燒製出來的琉璃製品開始變得堅硬了,而經過工匠們的改進之後,終於開始燒製出透明的玻璃了。

玻璃燒製出爐那一天,趙德昭興奮地睡不著覺了。

————————————————————

ps.世界上最早發現並使用鋅的是中國,在10~11世紀中國是首先大規模生產鋅的國家。明朝末年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一書中有世界上最早的關於煉鋅技術的記載。

第35章 攻打蜀國第37章 魏王、晉王和秦王第31章 金瓜石礦、玻璃製法第166章 一張起疑的軍牌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19章 德昭認濛爲義父第57章 分進合擊第8章 心思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5章 西南前變第24章 備戰中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116章 訪唐(二)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134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三)第166章 一張起疑的軍牌第145章 雪夜拜師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148章 誰是白子第51章 幸飛山營第61章 市馬貿易、遠交近攻第108章 子是故人來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16章 遇女神和女漢子(1)第76章 流言與收服第136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五)第24章 密室商議、孟昶離京第8章 出乎意料的身世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8章 心思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6章 蓬頭稚子戲侍女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33章 匡胤奉軍前巡戰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6章 二王除晉王掌軍第46章 兄弟相聚、前世今生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業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11章 請求第2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58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中)第64章 我是瀛州人第27章 開拓流求第48章 唐軍反攻、周軍整軍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46章 兄弟相聚、前世今生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119章 千金一笑第185章 綁架第161章 雙贏纔是硬道理第10章 重進反叛、德昭平叛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12章 顏大老爺之心思第152章 龍鳳玉佩第114章 好消息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66章 初見韓熙載第46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42章 仇人見面、大敗漢軍第39章 君臣死別第121章 莫逆於心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18章 一起夜遊東京城第20章 洶涌澎湃第106章 天意第3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17章 射入屋內的信函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197章 魏王好計謀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二第46章 兄弟相聚、前世今生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44章 周、唐、吳越之戰爭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3章 新帝親征戰漢遼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213章 及時雨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47章 一餐飯以及逛街第219章 朝議第129章 密謀第11章 迎鑾軍演、威懾唐國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09章 獻八州率土歸降
第35章 攻打蜀國第37章 魏王、晉王和秦王第31章 金瓜石礦、玻璃製法第166章 一張起疑的軍牌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19章 德昭認濛爲義父第57章 分進合擊第8章 心思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5章 西南前變第24章 備戰中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116章 訪唐(二)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134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三)第166章 一張起疑的軍牌第145章 雪夜拜師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148章 誰是白子第51章 幸飛山營第61章 市馬貿易、遠交近攻第108章 子是故人來第41章 夜遇趙普、滁州相聚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20章 汴水所見、漕運石炭第16章 遇女神和女漢子(1)第76章 流言與收服第136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五)第24章 密室商議、孟昶離京第8章 出乎意料的身世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8章 心思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6章 蓬頭稚子戲侍女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33章 匡胤奉軍前巡戰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6章 二王除晉王掌軍第46章 兄弟相聚、前世今生第9章 親赴揚州、綁架成功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業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11章 請求第2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58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中)第64章 我是瀛州人第27章 開拓流求第48章 唐軍反攻、周軍整軍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63章 漢國的序幕第11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11)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46章 兄弟相聚、前世今生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119章 千金一笑第185章 綁架第161章 雙贏纔是硬道理第10章 重進反叛、德昭平叛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12章 顏大老爺之心思第152章 龍鳳玉佩第114章 好消息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66章 初見韓熙載第46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42章 仇人見面、大敗漢軍第39章 君臣死別第121章 莫逆於心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18章 一起夜遊東京城第20章 洶涌澎湃第106章 天意第3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17章 射入屋內的信函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197章 魏王好計謀人物篇之趙氏介紹二第46章 兄弟相聚、前世今生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44章 周、唐、吳越之戰爭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3章 新帝親征戰漢遼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213章 及時雨第1章 百轉千回的夢境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47章 一餐飯以及逛街第219章 朝議第129章 密謀第11章 迎鑾軍演、威懾唐國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09章 獻八州率土歸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县| 双辽市| 香格里拉县| 夏河县| 红河县| 手机| 牡丹江市| 景洪市| 民县| 新津县| 鄯善县| 图们市| 永丰县| 遂溪县| 兴安盟| 兴宁市| 昌邑市| 当涂县| 伊金霍洛旗| 中宁县| 仙游县| 兴安盟| 栾川县| 漳州市| 大渡口区| 长治县| 渑池县| 和平区| 垣曲县| 库车县| 临夏市| 迭部县| 商丘市| 平邑县| 九寨沟县| 石嘴山市| 阳山县| 镇原县| 通河县| 永修县|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