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中)

顯德七年,公元960年,二月一日(正月初一),先是日頭當空出現天狗食日奇觀,之後快馬來奏,說是外敵入侵,朝堂元旦宴會無端顯現異象和災禍。

朝堂之上,範質等大臣接到漢遼大軍南下的消息,心中十分慌張,若是先帝在就好了,自己幾個宰輔不過是文官,對行兵打仗一竅不通。

而此刻京城之中兵力不足,難以抵擋漢遼大軍。

符太后與天子郭宗訓不懂甚麼軍情,都嚇得不知所然,便召先帝託孤之臣前來議事。

如今王樸在府上養病,範質立即與王溥、魏仁浦入偏殿商議國事,其後符太后與天子二人迴避,去主殿廣德殿等候消息。

此三人中,王溥、魏仁浦爲輔,範質爲主,其二人皆聽從範質之意見,皆言:“範相公,如今該派誰禦敵?”

範質皺著眉頭道:“天現異象,而漢遼即南下,恐怕不是甚麼好事,唯此一大將方可。”

京城開封內,除韓令坤鎮守北邊,有資格任此職的,只有向拱、張永德、李重進、趙匡胤四人。

由於範質一直都在提防前三人,之後道:“恐怕只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領兵前往合適。”

王、魏二人皆贊同此法,之後範質再言:“爲防不策,不如派遣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擔任北征副職。互相制約,不致生變。”

王、魏答曰:“善!!!”

之後三人遂請求符太后下旨。

範質三人出偏殿,見百官、各國使臣正於廣德殿飲宴,而他們面色皆是狐疑之色,先前受了日蝕之變故,此刻雖坐於位子上在宴飲,卻個個交頭接耳,見範質來此,遂閉了嘴,正襟危坐。

隨即傳旨內侍忽然展開聖旨,道:“因遼、漢南侵,鎮定二州告急。特派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爲兵馬大元帥,殿前副部點檢慕容延釗爲兵元帥兼先鋒指揮使,剋日興兵,前往河北禦敵。”

之後範質等大臣,讓太后下詔讓歸德軍(宋州)節度使趙匡胤做爲北征軍主帥,由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爲前鋒,北上征討遼國。

……

而在宋州城,一月三十一日,苗訓等人早就將漢遼南下之事,宣傳出去了,之後又僞造朝廷文書,而趙匡胤看了之後,立馬率領軍隊西行,於正月初一大軍開至開封郊外。當時傳褫消息的郎官剛出城,即見到了趙點檢,他立馬將皇帝聖旨傳於趙點檢看。

可是趙匡胤之後一看,嚇了一跳,面上狐疑,自已昨日不是已經收到一份聖旨了麼,然後就率領軍隊出宋州城,西行開封。

可是今日即到達開封城外,又有一封旨意,上面的內容跟昨日那份差不多,這傳出去該如何,若是大臣在天子面前參自己一份罪狀,以未聽從上諭而私自調兵回京,不知道自己介時會如何。

到底是誰,假傳了聖旨,要陷害自己。

趙匡胤往四周看了看,盯著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時候苗訓迎上趙匡胤的目光,然後他面上和善地笑了一笑,似乎在說這是苗廣義做的。

趙匡胤也不管是何人,日後定當小心行事纔好,而如今自己手握兵權,又是北征主帥,他的心中一陣苦痛。

趙匡胤與傳旨之官員寒暄了一會,大軍駐紮在城外,他即刻入了城,隻身去了皇宮,隨即被封爲點檢,主掌軍事。而如今趙匡胤好似在朝廷傳出旨意後不久就到達京城,這個速度也太快了(從宋州出發至開封,大概二百八十里路程,一日工夫即到)。

而此刻北上禦敵爲緊,範質也不計較了。

朝廷旨意:決定由慕容延釗發點兵五萬作爲前部,於正月初二先行出發,趙匡再點兵八萬,於正月初三出發。

並點高懷德、韓重、宋延渥、張光翰、趙彥徽、王彥升、張令鋒、羅延瑰。曹彬、潘美等將,率水陸兵馬隨徵。

石守信、王審琦任京師內外都巡檢,負責保衛京師。

正月初二,範質帶著皇帝的旨意,出城親自送慕容延釗五萬軍隊出城。

範質見這些將領中,倒有一半不是趙匡胤嫡系,心中大安。勉勵了幾句,吩咐準時出師。

慕容延釗,即點齊隨徵諸將,讓他們回去召集部下,準備出征。衆將紛紛領命而去。

正月初三,八萬大軍點齊之後,趙匡胤領了諸將,謀士趙普、苗訓、楚昭輔、李處耘等人,出陳橋北門,大軍一字北上。

範質、王溥、魏仁浦等大臣,以及張永德、韓通、石守信、王審琦等將領,均出城送行,而此時王樸在家休養。而當日趙匡胤出城之後,趙家上下都去了寺廟之中,祈求平安。

——————————————————————

北征之兵,此刻已至四十里開外的陳橋驛,然日落西沉,天色晚漸。

此刻北方在下著小雪,將士們不願意出征,大軍滯留在了此地。主將趙匡胤遂吩咐大軍休整一夜,埋鍋造飯。

而趙匡胤等人無奈,因小雪而暫時無法北上,這樣怎麼辦,若是耽誤了行軍的速度,遼漢兵馬南下,依照軍令那主帥和副帥要承擔一大部分的罪責的。

那日苗訓與無庸同樣一道隨軍出征,然後兩人合計之後,去了趙匡胤軍帳之中,而此刻趙匡胤心中鬱悶喝了一點小酒,本想今日出了陳橋驛,可是天下小雪,前路漫漫,道路不好走,若是被天氣給影響了,延誤軍機可不好。

趙匡胤見到苗訓師兄弟來此,問道:“廣義兄,何事?”

“元朗兄,適才夜觀天象,今日且在此地休整一晚,明日雪即停,一切都在天象之中,元朗兄請稍安勿躁。”

“貧道與師兄一起,同樣覺得此事不會耽誤軍情,趙點檢可放心。”

趙匡胤當然不會否認苗訓師兄弟二人的觀測,他們畢竟師從扶搖子,對天象一事情深有研究。

“多謝廣義兄與無庸子道長。”

苗訓與無庸子出了軍帳,路過各營之中,然後見到士兵們都在軍營之中,都無所事事的樣子。

漢遼南下一事,不過是一個幌子,如今將軍隊引至此處,也是一場謀劃,而推動事件發生的不只是趙德昭、苗訓、楚昭輔三人,其他還有趙匡胤的幾位禁軍之中的兄弟,當然還有趙匡義和趙普兩人。

宋州某夜,苗訓忽至,然後遂與趙普等人商議了一件事情,出乎趙普的預料,原來苗訓也支持兵變一事,改朝換代,只是要瞞著趙匡胤一人,確實是挺困難的,只是如今苗訓說有好計劃。

自從顯德三年,先帝北征之後,國家大半年未打仗,如今戰事又起,軍令如山,誰敢不遵,部隊好不容易集合起來,而如今天遇小雪,道路不通。

大年之際,軍營之中本該有三日假期可放,他們在前線大戰,本欲與家中共度新年,卻不料北方再起戰火,而他們又要出征大戰了,可想而知他們的心中也有埋怨。

幾個軍頭、軍校見二人走了過來,忙過來見禮。說道:“兩位先生新年安好。”

苗訓道:“好,諸位將士年過得好?”

“好個屁,家中瑣事纏身,俺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妻兒要養,本想大年這三天和他們一同過節的,可是沒想到的是,忽然間就出徵了。”

“是啊,是啊——”

“對對,爲什麼要打仗?”

兵士們聽了一片議論紛紛。

另一個軍頭道:“大年初一,突然下令出征,不少士兵不樂意,那日軍營之中好好幾個弟兄都在家中,忽然聽說要北征,當時調集兵士的時候,都是一副極其不樂意的樣兒,末將好說歹說的,用軍令來壓他們,才肯歸營。而且剛要入營時,天色忽暗,天空中出現了兩個太陽,士兵們都很驚恐,已經在營帳之中議論此事兩三日了,軍師精通天文,何不把這天象給大家解釋一下呢?究竟是吉是兇?你說這天象何解啊?您不是扶搖子的傳人嗎?”

“諸位稍安勿躁,且我爲此事測算一番,是吉是兇。”

兵士們聽此,忽然間安靜了下來。

苗訓從口袋之中,掏出九枚銅錢,然後拋在地上,全部都是有字的一面朝上。

“都是有字的一面朝上,這預示著甚麼?”

此時雪還在細細揚揚地下,落在銅錢之上,苗訓忽然間就說道:“衆位將士們,從這這卦象上說明,當今朝中有奸佞當道,然天子昏聵不明。前日天狗食日,大家可看到了,這是爲何啊?天狗食日,漢遼南下,可是這怪我們將士們何罪啊?爲何將天難降臨人間。

陛下方纔八歲,符太后垂簾聽政,國家大事操之於深宮婦人之手,孤兒寡母,任由大臣擺佈。而近日大軍出征,又遇上惡劣天氣,這是置將士們的性命於何地啊?”

諸位將士一聽,紛紛議論開來,這時候楚昭輔過來了,他道:“既然如苗軍師所言,不知道此事該如何?”

“天無二日,然天現二日,如今卦象言,只不過我苗廣義不好評論,若是泄露天機,豈不是犯了大罪。”

楚昭輔道:“天機究竟如何,苗軍師不要吞吞吐吐的了。

衆軍頭那裡肯依,非要苗訓講個明白。

苗訓纔不情願道:“既然如此,我就將此天機言明,然我已窺探天機,也罷我就舍了天壽,於衆位言明。不過廣義提醒大夥兒一句,待會兒大夥兒一聽便是,切勿傳開去。”

衆人立即點頭應允。

苗訓勉勉強強,低聲開言道:“夫日者,君王之象也。一日覆一日,此日爲當今天子與趙點檢,相信諸位都知道了吧……我就不多說了。”

苗訓不再說道,他說完之後就和無庸子離開了,無庸子在離開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話:“天下蒼蒼,人道渺渺,何事託孤,起於草莽,英雄無覓,陳橋功臣。”

此刻,一個軍校把大腿一拍,說道:“苗軍師師從扶搖子,神機妙算,乃真神人也。早在京城,我就聽說過一件傳聞,說是在宮中發現了一塊‘點檢作天子’的木牌。當時我不相信,還以爲此事乃是訛傳,可是今日聽了軍師一番天機之談,才頓覺此事是真的。”

“真的假的,若爲真的,如今天子不就在軍中,我們……”

“是啊,是啊,此事是一個機會,我從軍多年,勉強才混到一個軍校,說出去給我們家族蒙羞啊。”

“老哥哥,不如我們——”

衆位將士中有人明白了此話,其中一個虎背熊腰之將士,大聲地說道:“如今京城中的小皇帝不顧我們將士們的生死,我們又何必自討苦吃,還不如擁護趙點檢,到時候混個好前程。”

楚昭輔在一旁站著,他道:“諸位的心意,趙點檢心安了,衆位不如現去趙點檢軍帳前,懇求點檢。”

衆軍頭齊歡呼,道:“若是趙點檢當了天子,順承天意。趙點檢愛兵如子,關心咱們疾苦,要比八歲娃娃強得多了。”

“就是,老子還不如回家過個新年。”

“就是就是…..”

“老子,操*他*媽-的。”

“……”

軍營中的將士們,私下議論紛紛,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不過一個晚上,傳得全軍士兵和下級軍官無人不曉。

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197章 魏王好計謀第82章 殺戮第40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下)第47章 一餐飯以及逛街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28章 調查第206章 下一步第27章 開拓流求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111章 請求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60章 分進合擊本章免費第169章 妾本佳人,奈何殺人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30章 多角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93章 出使(二)第134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三)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54章 動作第32章 成爲眼中的魚餌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24章 備戰中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20章 產業謀劃之大計第54章 分進合擊第32章 玻璃製成、千金難得第23章 酒宴之商業談判第53章 郴州之捷、戰前準備第119章 千金一笑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82章 殺戮第208章 石臼湖之戰第218章 戰後處置第218章 戰後處置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80章 步步第9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9)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20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56章 暗流洶涌、各方反應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21章 靜夜思第10章 暗風第39章 朝著黑石嶺進發第9章 匪夷所思歸途夢第44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23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第39章 君臣死別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27章 四大‘才子’砸場面第21章 靜夜思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19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6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26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140章 美人計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24章 一方缺角的玉璽第6章 大宋的目標第2章 假途滅虢第130章 鬼見愁第110章 安排第143章 至信至義第188章 戰局來得快第1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36章 二王除晉王掌軍第33章 匡胤奉軍前巡戰第7章 意外發現、打蛇七寸第19章 東京城中的美食第194章 我知道你是誰了第2章 登基大典、大宋初立第55章 分進合擊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36章 道路遇阻、雪夜叛亂第54章 分進合擊第217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四)第185章 綁架第5章 高平勝北擊漢境第41章 皇帝計策、考驗人心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3章 大夢魂歸洛陽兮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87章 鐘山之戰
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197章 魏王好計謀第82章 殺戮第40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下)第47章 一餐飯以及逛街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28章 調查第206章 下一步第27章 開拓流求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111章 請求第16章 一不小心說漏嘴第60章 分進合擊本章免費第169章 妾本佳人,奈何殺人第65章 湖南風波、等待時機第30章 多角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93章 出使(二)第134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三)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54章 動作第32章 成爲眼中的魚餌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24章 備戰中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59章 荊湖分號、西北局勢第20章 產業謀劃之大計第54章 分進合擊第32章 玻璃製成、千金難得第23章 酒宴之商業談判第53章 郴州之捷、戰前準備第119章 千金一笑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82章 殺戮第208章 石臼湖之戰第218章 戰後處置第218章 戰後處置第1章 東京風雲、皇子失蹤第80章 步步第9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9)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20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56章 暗流洶涌、各方反應第63章 楊帆起航、尋新大陸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70章 亂遼國陣腳第21章 靜夜思第10章 暗風第39章 朝著黑石嶺進發第9章 匪夷所思歸途夢第44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23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第39章 君臣死別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60章 晉陽之戰(一)第27章 四大‘才子’砸場面第21章 靜夜思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64章 下一步征程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19章 趙府後院的禁區第5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6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47章 兩國棋盤、對弈江北、天子歸京第26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140章 美人計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24章 一方缺角的玉璽第6章 大宋的目標第2章 假途滅虢第130章 鬼見愁第110章 安排第143章 至信至義第188章 戰局來得快第1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36章 二王除晉王掌軍第33章 匡胤奉軍前巡戰第7章 意外發現、打蛇七寸第19章 東京城中的美食第194章 我知道你是誰了第2章 登基大典、大宋初立第55章 分進合擊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36章 道路遇阻、雪夜叛亂第54章 分進合擊第217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四)第185章 綁架第5章 高平勝北擊漢境第41章 皇帝計策、考驗人心第34章 京城大水、城改設想第3章 大夢魂歸洛陽兮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87章 鐘山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眉山市| 板桥市| 班戈县| 昭平县| 惠州市| 古浪县| 达州市| 泌阳县| 措勤县| 林周县| 额济纳旗| 庆城县| 石首市| 咸丰县| 墨玉县| 墨竹工卡县| 普兰店市| 安溪县| 侯马市| 黎平县| 青田县| 客服| 蒙城县| 宁波市| 吉安市| 韩城市| 拉孜县| 三门县| 始兴县| 堆龙德庆县| 图片| 漳平市| 庆城县| 苏州市| 包头市| 河池市| 玉树县| 凤庆县| 谷城县|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