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北上易州

轉眼之間已經(jīng)到了農(nóng)曆二月,北方的天氣漸漸暖了起來,河流裡面的冰川也在慢慢消失融化之下。

這一日,晨曦從地平線上起來,在晨曦籠罩下,這裡的世界都被一點一點地照亮了。

遠處密密麻麻的大軍在田野上面行進當中,他們身後的隊伍大概有個三四里長的樣子,從天空上往下看,就好似一條長龍在移動一般。

只見這一條長龍當中,旗頭官拿著火紅色的旗幟,耀武揚威地走在前頭,他們的手中平舉著宋字大旗,迎風招展,身後則是整齊跨列的馬匹,馬蹄聲傳出金屬聲音。

裝備精良鎧甲的士兵昂首挺胸地走著,隊列中的趙匡胤也與曹彬、潘美諸將邊行軍邊商議行軍的計劃。

如今他們正在朝著易州城靠近,即將到達宋、遼邊境。

他們的面前是一條河流,河流上的冰塊也隨著河流移動著。

冬天的蘆葦蕩有些衰敗,雜草在江畔兩側枯黃地疊加著,給人一種蒼涼的感覺。

如今已是初春時節(jié),河流兩岸的灌木叢中倒是隱約可以見到三四隻兔子,灰黑色的影子在跳躍著。

荊嗣、衛(wèi)康、曹璨、李繼隆、呼延贊、石保興、賀令圖、高處恭、高處俊、潘惟德、潘惟固、潘惟清等小將正騎在馬上,其中幾個眼尖的小將見到灌木叢中有異動,立即從箭壺內(nèi)抽出箭矢,朝著灌木叢中灰白色移動的點射去。

“射中了!”曹璨高興地叫了起來。

“我也射中了!”呼延讚道。

另外一邊,李繼隆也射中了一隻,至於其他小將則是動作慢了一拍。

“大家加油,等入了易州城,殺了契丹狗!”石保興興奮地大聲叫了起來。

“殺了契丹狗!”其餘幾個小將也高興地叫了起來,他們在離開京城的時候,曾在武學發(fā)過誓過精忠報國,爲大宋爭光。

坐在黑馬上面的趙匡胤望著冰雪消融,正緩緩奔騰而去的河流,他聽見後頭隊列中的武學那幾個小將在高聲叫嚷,他龍顏大悅對曹彬、潘美諸將道:“我大宋有此青年才俊,實乃我大宋福氣!”

曹彬、潘美等人轉過頭看著那些年輕人,在這些人當中也有他們的子侄,是以他們聽了趙匡胤的話,心裡頭也是十分高興,他們一齊道:“這是官家治國有方,如今我大宋國力蒸蒸日上,日後我大宋可一統(tǒng)天下,遠超漢唐!”

宋軍隊列依舊在前行,他們已經(jīng)加快了速度。

趙匡胤明白如今朝廷調(diào)兵北上,時日蹉跎,若是拖得久了,遼人所獲頗豐,到時遠遁幽州,宋軍要想北擊就有些困難了,是以他們才加快速度。

快到正午了,趙匡胤下令宋軍離河畔五六裡外駐紮下來,宋軍打算休整一時片刻再趕去易州。

這一條河乃是易水河,在易水河的另外一側平原上還有一條河流,叫拒馬河,它在易州的東側,易州南下就是定州了。

正午時候,太陽光也已移動到了最頂端的地方,溫度也有些漸漸地熱了起來。

趙匡胤脫下戰(zhàn)袍,拿過用水蘸溼的毛巾擦了一下臉龐,然後自己隨意換了一件圓領長袍,儼然一個尋常官吏的裝束,身旁則跟著曹彬、潘美等人。

曹彬、潘美也隨意地打扮著,並沒有穿得很得體。

他們現(xiàn)在要去的地方就是易州河畔觀察這裡的地勢。

易州境內(nèi),十分之七爲山地,而宋軍要面對的則是龜縮在易州北側的契丹軍隊。

趙匡胤與諸將一邊走一邊談論著。

在陽光下,趙匡胤對身旁曹彬、潘美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州以易水爲名,這滿江水當年乃是燕太子丹送別荊軻之地,如今我等闊別幾年,今又到達此處,這易州如今卻又如何?”

曹彬的目光有些深邃,他久久地停留在這河面上,當年周世宗北征也是經(jīng)過此地,如今故地重遊,卻有一絲惆悵,他道:“官家,據(jù)聞那契丹軍殘暴,掠奪百姓糧食,可憐了那百姓啊。”

潘美的臉上浮現(xiàn)一絲憂慮,他指著遠處地平線上的一處黑點,道:“官家,那易州城就在遠處,可是我聽斥候說,蕭思溫他們並沒有北上的任何蹤跡,而是盤亙在易州城城北大概三十里外的一處地方,似乎有所動作。”

“如今易州城卻被遼軍佔領,看樣子我們的第一戰(zhàn)有些困難啊。”趙匡胤猛擡起頭,隨即拿出千里鏡看了起來,“縱使契丹如何狡詐難纏,我大宋一定要打敗他們。”

“國華,把你的弓拿來。”

“官家這是要?”

“手有些癢了,試試看弓箭如何?”

曹彬遞給趙匡胤一張硬弓,正準備遞給他箭矢的時候,趙匡胤卻說不要。

趙匡胤拿起強弓,他鼓足勁兒隨手試了試弓弦的力道,他手背上的青筋在使勁的時候,已經(jīng)凸起,那一張弓弦如同緊繃一般,發(fā)出“繃、繃……”的聲音,其中又有一股暴戾之氣。

“契丹人真可惡,這一次他們打草谷居然不走了,正想與我大宋火拼一番麼,真是居心叵測,自不量力。”

李繼勳道:“官家,末將打算派控鶴軍荊嗣去易州。”

“荊嗣,就是那荊罕儒從孫,我也聽說了一些,此人確實果敢勇猛,當年識破蠟丸密信一事也算他的功勞。”

“官家誇獎了。”

……

易州附近的州縣被南下打草谷的遼軍劫掠了一番,雖然契丹人已經(jīng)退出了易州,但是他們還是盤亙在城北的大山深處,好似隨即等待一個機會。

易州城牆上,一身重甲全副武裝的節(jié)度使孫行友臉色鐵青地站在城牆上面,他聽著一旁那個長袍圓領官服的官員在彙報城內(nèi)的情況:“契丹人在咱們地盤上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百姓的存糧也被奪走了不少,而他們卻來去自如,對我易州虎視眈眈。今冬雪災一過,府衙內(nèi)的糧食也有些捉襟見肘,不知道還能不能……”

“說下去!”

部將的臉色上面都是灰土,他拱手說道:“此番契丹人入關劫掠,劫掠我邊關百姓,如今卻不走,似乎等我大宋王師北上。”

孫行友怒目圓睜,半張臉已經(jīng)紅了起來,他吼道:“哼,那蕭思溫是個硬骨頭,他一定是聽聞陛下親征北上,想與我大宋禁軍決一雌雄,可惜縱然那遼軍得了寫糧草,可我大宋豈是他拿捏的軟柿子?”

這時候,他身旁另外一個部將道:“按照朝廷出兵的日子來看,估摸著朝廷軍隊快要到易州了。”

就在此刻,忽聞城南甕城外有幾個騎馬的將士忽然間駕馬而來,那一面火紅色的軍旗正朝著甕城這一側而來,而那旗幟上則寫著“宋”字,在蕭瑟空蕩蕩的地方十分顯眼。

“是宋軍!”眼尖的將士拍手叫著。

而那一對遠道而來的士兵,眼下最前面騎馬那英武將士猛然間擡起頭,看著城牆上的衆(zhòng)人高喊道:“孫節(jié)使,朝廷大軍的援軍已經(jīng)到了城外,在易水河畔。”

節(jié)度使孫行友以及其餘諸將立即將整個身子踮起來,隨即喜道:“果真?”

荊嗣手持符節(jié)以及其他能夠證明自己的物事,他高喊道:“我是控鶴軍荊嗣,這是我的符節(jié),陛下特命我等告訴高節(jié)使一聲,特命爾等務必固守易州,我大軍今夜即刻到達此處,屆時陛下有旨意交待。”

孫行友一聽道:“臣領旨。”

隨即孫行友即刻吩咐幾個親隨將士,分派易州東南西北門戶,防務本鎮(zhèn),調(diào)派兵力,務必要嚴守此處,謹防契丹人偷襲。

“爾等現(xiàn)今則要夜不解甲,巡視各城門,若在城中發(fā)現(xiàn)契丹人的奸細,即刻法辦論處。”孫行友明白,遼軍這一次的打草谷比以往有些不同,這一次的邊關襲擾,他們卻在北邊原地不走了,恐怕也是想要與宋軍打一戰(zhàn)罷。

諸將立即抱拳:“諾,謹遵上命。”

荊嗣等人快馬原路返回,在半道上遇上了往易州而來的大宋五萬軍隊。

宋軍在黑夜中並沒有點多少火把,他們也在隱藏自己的蹤跡,他們打算給蕭思溫他們一個“驚喜”。

孫行友等到宋軍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下半夜,城南陸續(xù)出現(xiàn)了宋軍士兵。

孫行友立即開了城門,皇帝趙匡胤以及一些重要將領全部入了易州城內(nèi),還有一些糧草輜重等物已經(jīng)全部運送北上,補給這座城池。

半夜的時候,另外一支軍隊河北前營都部署符昭序、前營招討使張光翰率領相州兵馬北上到了易州,他們受皇帝的詔令,統(tǒng)籌易、雄、霸、定、莫諸鎮(zhèn)兵馬,加強北面的防禦,就這樣,在易州城外一共集結了共計七萬多的兵力。

易州城內(nèi),皇帝趙匡胤頂著疲憊,給易州城守將以及一些官吏打氣。

燈燭依次被點亮,官員們提起精神在聽皇帝趙匡胤訓話,氣氛顯然要比前幾日要好多了,畢竟皇帝也親自出徵,鼓舞了他們。令他們驚喜的是,朝廷的援軍一來,防守的壓力也減輕了不少,那虎狼一般的契丹軍也如糖衣一般,頃刻間會化爲烏有一般。

趙匡胤立即命令底下十幾個士兵忙著搬運沙盤,忙活了一陣之後,這纔將沙盤全部拼接起來。

立體效果的沙盤已經(jīng)呈現(xiàn)在易州將領、官吏們的面前,有些人是第一次看到這麼精緻的沙盤,百聞不如一見,如今卻能親眼看見,他們也知道朝廷的意圖。

沙盤的佈置即爲清楚。

在易州城的西北,可見一條通途。

西側關口甚多,從飛狐至蔚州,有兩三條道路,一條就是金陂關;一條是小路,不能通車,卻能繞過金陂關,插到金陂關與易州的中間;還有一條就是遠路了,南下金陂關,到滿城,再北上,這一條,是自隋唐以來就有的官道。

如今金陂關握在宋軍手下,倒是飛狐卻隔著五回嶺成爲宋、遼間的一條坦然的分界線。

“遼軍這一次撤去了金陂關,此關若是一直在遼軍手上,它就會對我大宋形成一種居高臨下的包圍之勢,如今我等就要將此關口奪取下來,掌握在我宋軍的手上。”趙匡胤說出來的這一句話不容置喙。

軍帳內(nèi),諸位將士聽了之後也是感慨萬分,曹彬等人也是久久地注視著“金陂關”這一帶。

“金陂關一下,我軍可控二河,繼而也可沿河溯流而上,攻打飛狐,或者北上攻打涿州。”

1淶水野三坡,北京房山十渡,在房山張坊分爲南拒馬河和北拒馬河,北拒馬河流經(jīng)涿州,匯入琉璃河,入高碑店爲白溝河,南拒馬河流經(jīng)淶水、定興,匯入易水河,與白溝河匯流後入大清河,歸海河,至渤海。

2紫荊關是長城的關口之一。位於中國河北省易縣城西40千米的紫荊嶺上。爲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東漢時名爲五阮關,又稱蒲陰陘,宋、金時名金坡關,後因山上多紫荊樹易名紫荊關。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第97章 無題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75章 潤州水戰(zhàn)(三)第77章 反將一軍第204章 混入句容第136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五)第43章 幸教船務、船塢鼻祖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26章 燒光第163章 林仁肇的報復第62章 晉陽之戰(zhàn)(三)第14章 佛寺之行、佛寺遇刺第94章 出使(三)第40章 趙普獻策、滁州城破第176章 趙匡胤共邀出兵第27章 開拓流求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5章 火槍圖樣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50章 喜悅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2章 命中註定的穿越第33章 天災人禍怎麼做第12章 顏大老爺之心思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40章 趙普獻策、滁州城破第19章 東京城中之美食第154章 興師問罪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57章 蕭思溫第40章 宋軍北攻、遼州城下第3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3)第215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zhàn)(二)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140章 美人計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117章 見面第52章 雁門關一戰(zhàn)第188章 戰(zhàn)局來得快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45章 亂一亂,鬧一鬧第39章 君臣死別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1章 校讎與活字印刷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26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17章 三個道士、入見蜀帝第10章 一不小心崴了腳第50章 聯(lián)漢攻宋、蠟丸密信第52章 德昭拜師、帝子侍讀第209章 合圍溧水第19章 未遂第62章 晉陽之戰(zhàn)(三)第8章 混入軍營、盜取兵符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5章 上元節(jié)遊逛東京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188章 戰(zhàn)局來得快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26章 燒光第45章 遼國內(nèi)伏筆第36章 道路遇阻、雪夜叛亂第30章 勒索認罪、刺殺名單第36章 二王除晉王掌軍第219章 朝議第54章 分進合擊第44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52章 龍鳳玉佩第55章 分進合擊第57章 分進合擊第25章 趙德昭與白孤城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82章 殺戮第35章 督造水泥、水泥製造第7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xiàn)第193章 金陵爆炸聲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3章 無疾而終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27章 開拓流求第78章 亂象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79章 倒薛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chǎn)業(yè)第40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下)第22章 分批轉運、月餅誕生第49章 二征伐唐、淮南之爭第108章 子是故人來第23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xiàn)
第97章 無題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75章 潤州水戰(zhàn)(三)第77章 反將一軍第204章 混入句容第136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五)第43章 幸教船務、船塢鼻祖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26章 燒光第163章 林仁肇的報復第62章 晉陽之戰(zhàn)(三)第14章 佛寺之行、佛寺遇刺第94章 出使(三)第40章 趙普獻策、滁州城破第176章 趙匡胤共邀出兵第27章 開拓流求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5章 火槍圖樣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50章 喜悅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2章 命中註定的穿越第33章 天災人禍怎麼做第12章 顏大老爺之心思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40章 趙普獻策、滁州城破第19章 東京城中之美食第154章 興師問罪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22章 廣味樓開張準備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57章 蕭思溫第40章 宋軍北攻、遼州城下第3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3)第215章 江寧府之最後的決戰(zhàn)(二)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140章 美人計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117章 見面第52章 雁門關一戰(zhàn)第188章 戰(zhàn)局來得快第159章 真相是什麼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45章 亂一亂,鬧一鬧第39章 君臣死別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1章 校讎與活字印刷第168章 各自的任務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26章 趙匡胤傳授長拳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17章 三個道士、入見蜀帝第10章 一不小心崴了腳第50章 聯(lián)漢攻宋、蠟丸密信第52章 德昭拜師、帝子侍讀第209章 合圍溧水第19章 未遂第62章 晉陽之戰(zhàn)(三)第8章 混入軍營、盜取兵符第63章 鐵軌研究、五坊叛遼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5章 上元節(jié)遊逛東京第52章 開啓殿試、科舉改革第188章 戰(zhàn)局來得快第28章 御街之上遇王樸第26章 燒光第45章 遼國內(nèi)伏筆第36章 道路遇阻、雪夜叛亂第30章 勒索認罪、刺殺名單第36章 二王除晉王掌軍第219章 朝議第54章 分進合擊第44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152章 龍鳳玉佩第55章 分進合擊第57章 分進合擊第25章 趙德昭與白孤城第58章 還他一個塞上江南第82章 殺戮第35章 督造水泥、水泥製造第7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xiàn)第193章 金陵爆炸聲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3章 無疾而終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27章 開拓流求第78章 亂象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79章 倒薛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chǎn)業(yè)第40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下)第22章 分批轉運、月餅誕生第49章 二征伐唐、淮南之爭第108章 子是故人來第23章 承影與霸王重現(xi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南平市| 永年县| 肥西县| 宿州市| 吉木萨尔县| 长春市| 甘孜| 柏乡县| 德令哈市| 镇原县| 临颍县| 崇仁县| 鸡东县| 吴堡县| 六枝特区| 富顺县| 安庆市| 建昌县| 中超| 江安县| 滨海县| 巧家县| 丰镇市| 伊金霍洛旗| 积石山| 黄平县| 敦化市| 祥云县| 万源市| 赫章县| 高平市| 宿迁市| 怀宁县| 黑龙江省| 大同市| 海林市| 黄浦区| 句容市| 大方县|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