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章 東京城中之美食

看了街頭精彩的表演之後,衆人開始朝著回去的方向走,然而——

有句話說的很好:在飢餓的世界觀內,吃貨永遠是最先餓的——

當天晚上,煙花爆竹的世界裡,美食醉。

趙匡美一下子收住腳步,突然間在一旁提議道:“昭兒,雜們幾個逛了這麼久的時間也餓了,順便去吃個夜宵?你們說怎麼樣?”

趙德昭聽到這裡,也立刻同意道,一來是他真的餓了,二來許久沒嘗過東京城的美食,三來也想看看現下的美食是如何的。雖然上上世吃過宋代美食,可是許久沒嘗過那種味道了,也同時應道:“真是太好了,剛纔我就感覺有些餓了,現在咱們就快去吃點東西!快點啦——”

“李源昌,你們幾個餓了沒?”趙匡美對身邊的三個小廝說道,事實上他在暗示大家火兒都去買吃的去。

“謝四郎,我們……”三人吞吞吐吐的,不過咕嚕咕嚕的肚子出賣了他們話語的漏洞。

“你麼三個就不要拒絕了……”趙德昭提醒李源昌三個,現成有吃的要請他們,不要白不要,好歹自己也餓了,好像品嚐一下原先的美味。

趙德昭朝四周望了望,想看看附近幾家是否有趙匡美所說的美食,而後轉過頭繼續追問趙匡美這個吃貨道:“小叔叔啊,不知道開封城中有哪些美食?你可嘗過甚麼些?昭兒想一飽口福哦。”

趙匡美老早就知道這家酒樓有美食,看到趙德昭同意,當下就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座高大的酒樓,笑呵呵地說道:“咯咯,說起東京城的美食,昭兒恐怕要花上幾年才能品嚐的過來,剛巧前面就有一家醉仙居,去年爹爹帶我去那家吃食過,咱們進去品嚐一下如何?”

趙德昭朝著趙匡美指的位置看到不遠處在一座拱形大橋的東側,挺立著一座越三四層高的閣樓,樓高幾丈許。

遠遠望去飛壁流檐,亭宇樓閣,氣勢是相當的非凡。在它的上樓的屋檐上高懸著一塊大牌匾,上面寫著三個硃紅色的大字---醉仙居。呵呵,醉仙居,顧名思義,這顯然是一家酒樓,說他是酒樓,因爲那獨特的酒香氣息,還有牌匾上的那個“醉”字,老話說,酒不醉人人自醉,光是聞著味道就醉了,趙德昭一想到這個酒字就醉了。

今夜有酒,那自然就好了,隨之大夥兒踮起腳尖望著遠處——

對於趙匡美的建議,李源昌三個小廝心知肚明,自然是不能拂面的,既然早已經餓了,就去吧,於是一行五人急不可耐地就來到了醉仙居下面。酒樓前頭,客人滿門,雖然夜已經很深了,可是今夜的確是個不眠之夜。

醉仙居,這座酒樓足有三四層那麼高,佔地面積差不多有大半個籃球場那麼大。在趙德昭面前聳立著一座光亮漫天照亮夜色的高大建築物,那幾十米的燈柱沖天而起,趙德昭一下子也估摸不出來其間用了多少燭火,方將整幢酒樓點亮

天空銀河星辰,地上燭火滿城

莫非這就是清明上河圖下的美景,那有如五指一樣高聳的“山巔”之間,還有人往來穿梭,在下面望去,就如天上的神仙一般。

真是人間仙境!這是幾千年前我們的先祖留下的榮耀,是後世子孫的驕傲,這就是東京開封啊!

趙德昭許久未逛過夜晚的東京城,不知道這座城市發生哪些變化。

趙匡美卻說這不是東京城中最大的酒樓,趙德昭點了點頭。

雖然不是最大的酒樓,但是站在酒樓之下,趙德昭忽然你覺得自己很渺小,前世雖然見慣了城市中的高樓大廈,可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這麼高大雄偉的建築物屈指可數,亦可足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啊!

遇上個上元佳節,此時正是生意最紅火的時候,酒樓前大呼小叫全沒個人樣,也有的坐著高大馬車,有騎馬獨自前來的,更多的還是如趙德昭五人般信步前來,看的李源昌三個小廝一陣陣發愣。

見著趙德昭五人,從這羣短衫漢子中忙不迭的跑出一人,臉上堆滿笑容擠到了五人身邊,點頭哈腰說道:“兩位小郎君,吃食否?”

“醉仙居,不錯的名字。恩,你們這裡有什麼招牌菜?”後世吃慣了美食的趙德昭提前就問那個店小二。

那店小二隨即濤濤不絕地報了自家的幾個招牌菜,“小郎君,我們這裡的招牌菜有燒鵝,燒雞荔枝白腰子、三珍膾、洗手蟹、燒鵝、涼皮兒……”說了幾十道菜,那個店小二嘴巴里有些口渴了。

“兩位小郎君覺得如何呢?請往裡邊來——”店小二這是在間接地暗示著。

方纔店小二那菜名報的也太快了,趙匡美聽到店小二抱的菜譜,就說隨便上個幾樣就行了。

店小二聽到要上菜,就趕緊記了菜名,奔往後面廚房去了。

趙德昭、趙匡美兩個人選了一個靠窗的桌前坐著,這時候趙德昭見到三個下人一直佇著,忙說,“出門在外,你們就不要講究什麼主僕禮儀了,餓了,大家一起上桌吃吧。”

“多謝少郎君美意,我們恭敬不如從命。”三人愣愣的挨個坐著。

等了片刻,就有菜上桌了。

“第一盞,荔枝白腰子。”店小二端著第一道菜,從裡面吆喝著走了出來。

趙德昭只見到上來的這道菜奇香撲鼻,隨後仔細盯著這道菜時,菜色做法精細,一看就知道出自上乘廚師之手,後世的話怎麼也是個一級廚師親自操刀。因爲餓的緣故,一時間五人食指大動,忍不住想要好好品嚐,滿足下自己的饕餮之慾,雖說腰花是味道很重的物事,可經過廚師的拾掇,那是全無半分異味,更由於做法的緣故,尤其腰花炒制的極是鮮嫩。

五人皆是吃得歡暢,邊吃邊點讚道:“恩,好吃!一點都吃不出這是腰花……”

“第二盞,蟹--”餐桌上第二道菜餚被端了上來。

對於趙德昭來說,吃蟹是最爲稀鬆平常之事情了,螃蟹這一美食,他愛不釋手,自然知曉怎麼吃蟹,後世鼎鼎有名的陽澄湖大閘蟹,趙德昭可沒少吃過。

趙德昭動手將蟹子分與衆人,隨口道:“這等時候正是吃蟹子的日子,將生蟹子一切兩半,撒鹽澆之以燒酒,出爩,然後用生薑沫與大蒜泥相拌,好,這蟹子肥美。大家嚐嚐看,如何?”

趙德昭目光往四周看了幾下,沒有發現醋,就問道:“店家,你們這裡有醋嗎?”

“有!”店小二聽了,隨即就進去拿醋了。

“店家,服務態度真好,請問如何稱呼?”趙德昭連忙問道。

“小的金六福。”

“金六福?”這個名字,酒的名字,趙德昭楞了一腦瓜子,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對!”店小二愣愣地摸了下腦瓜,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

片刻功夫,“第三盞,三珍膾--”最後一道菜被端上桌子。

三珍膾?光是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三種食材做成的菜餚。趙德昭一下子就想到了,確實如他所想。爲了解釋心中的疑惑,趙德昭第一口就是奔著那盤三珍膾過去,開始只是細嚼慢嚥,細細品味著其中的滋味,可沒兩口,他吞嚥的速度就慢下來:靠,原來這是……生魚片?

恩?怎麼又是魚肉,趙德昭不敢置信的看著碗碟中細嫩的肉片,因爲被廚師仔細加工過,所以看不出太多的血絲,可那股海魚特有的鮮味依然擋不住,雖然只是道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生魚片,但還是引得他直流口水。

不到片刻功夫,五人大快朵頤,涎水肆意,風捲殘雲般地掃了這四盞菜餚,吃完之後發現肚子稍微鼓起了一些,然後趙德昭的目光朝外邊望去,好像還發現了什麼。

“店家,結賬。”趙匡美摸著半個圓滾滾的肚子,瞇著眼睛,一個飽嗝打了出來。

“幾位客官,一共三兩銀子。”店小二說道。

“恩?!”趙德昭聽了不好意思,總共四道菜花了足足三兩銀子,可見醉仙居不是尋常百姓所能消費得起的。

李源昌從口袋中摸著銀子,付了錢。

“那裡有幾家小吃攤,待會兒就去那裡吃一些。”趙德昭提議道,甭管貴不貴,都已經吃到肚皮裡面,這點菜錢還是拿的起的。

趙匡美意猶未盡,摸著半個肚子,舉著雙手贊成道:“這樣也好!”

“我們聽四郎和小郎君的!”剩下三人都一拍即合。

吃完醉仙居的菜品之後,吃貨們一行人就向小吃攤進發……

猛然間趙德昭似乎想到了什麼,對哦!這個時代似乎還沒有炒菜哦!前世會炒菜的趙德昭忽然發現一條致富的好點子,雖說趙家算得上富裕,可以凡事都得要往壞處想,還有自己以後將是大宋皇帝的嫡長子,有些事情就必須提前未雨綢繆,有句話不是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牢牢控制經濟這條命脈啊!方可實行自己的計劃。恩,回家後就立即去準備吧。切勿像第一世那樣活得寄人籬下一樣。

吃完小吃後,當晚時辰便是將近亥時,很晚了,趙德昭、趙匡美五人隨即一行人準備掉頭往回走準備回趙府了。

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78章 亂象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40章 宋軍北攻、遼州城下第90章 身份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208章 石臼湖之戰第2章 假途滅虢第1章 校讎與活字印刷第46章 投降第26章 燒光第57章 忻州之戰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65章 西南前變第52章 拔帥之論、試驗火器第32章 成爲眼中之‘魚餌’第87章 受用第20章 產業謀劃之大計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8章 調查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29章 機關算盡、剷除異己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19章 東京城中的美食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11章 古今汴梁與開封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23章 金坡關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54章 動作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12章 顏大老爺之心思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43章 綻放的油菜花第108章 子是故人來第42章 神出鬼沒第6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6)第183章 再攻句容第211章 戰慄的唐軍第58章 分進合擊第104章 作死的女人第44章 船塢設計、金明池成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32章 玻璃製成、千金難得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21章 商談酒樓尋地皮第2章 假途滅虢第26章 相國寺題壁相見第6章 周漢之晉陽之役第38章 娛樂王朝、勾欄瓦肆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19章 東京城中之美食第81章 安排第186章 戰況第6章 大宋的目標第176章 趙匡胤共邀出兵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4章 親征出兵、李筠亂止 並章節第51章 幸飛山營第5章 火槍圖樣第28章 調查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17章 遇女神和女漢子(二)第16章 探花再現、千鈞一髮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52章 雁門關一戰第17章 三個道士、入見蜀帝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2章 是敵是友?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18章 一起夜遊東京城第32章 成爲眼中之‘魚餌’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100章 覆滅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36章 苗訓問策、大軍封賞第174章 潤州水戰(二)第14章 佛寺之行、佛寺遇刺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53章 潤州軍VS 禁軍第33章 玻璃產業、弓弩改革第23章 別具一格的面試第48章 唐軍反攻、周軍整軍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4章 新改變
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78章 亂象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7章 治世計劃醞釀中第40章 宋軍北攻、遼州城下第90章 身份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208章 石臼湖之戰第2章 假途滅虢第1章 校讎與活字印刷第46章 投降第26章 燒光第57章 忻州之戰第60章 年底朝會、開春計劃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65章 西南前變第52章 拔帥之論、試驗火器第32章 成爲眼中之‘魚餌’第87章 受用第20章 產業謀劃之大計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8章 調查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29章 機關算盡、剷除異己第47章 老人心思、妥當安排第19章 東京城中的美食第34章 三味書屋遇苗訓第37章 應對寒冷之方法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11章 古今汴梁與開封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23章 金坡關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54章 動作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12章 顏大老爺之心思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43章 綻放的油菜花第108章 子是故人來第42章 神出鬼沒第6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6)第183章 再攻句容第211章 戰慄的唐軍第58章 分進合擊第104章 作死的女人第44章 船塢設計、金明池成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32章 玻璃製成、千金難得第15章 李繼隆VS 曹璨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21章 商談酒樓尋地皮第2章 假途滅虢第26章 相國寺題壁相見第6章 周漢之晉陽之役第38章 娛樂王朝、勾欄瓦肆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59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下)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19章 東京城中之美食第81章 安排第186章 戰況第6章 大宋的目標第176章 趙匡胤共邀出兵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4章 親征出兵、李筠亂止 並章節第51章 幸飛山營第5章 火槍圖樣第28章 調查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17章 遇女神和女漢子(二)第16章 探花再現、千鈞一髮第36章 雙喜臨門、試驗水泥第35章 進獻救災之良策(二)第52章 雁門關一戰第17章 三個道士、入見蜀帝第205章 再戰句容第2章 是敵是友?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18章 一起夜遊東京城第32章 成爲眼中之‘魚餌’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100章 覆滅第96章 惡人先告狀第36章 苗訓問策、大軍封賞第174章 潤州水戰(二)第14章 佛寺之行、佛寺遇刺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153章 潤州軍VS 禁軍第33章 玻璃產業、弓弩改革第23章 別具一格的面試第48章 唐軍反攻、周軍整軍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4章 新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仁寿县| 壶关县| 临高县| 九江县| 谢通门县| 阿勒泰市| 栾川县| 昌宁县| 琼结县| 盐山县| 大新县| 格尔木市| 新河县| 巴中市| 吉安县| 土默特右旗| 雷州市| 宁阳县| 中卫市| 昭平县| 罗田县| 五大连池市| 寻乌县| 大安市| 清河县| 修武县| 凌云县| 确山县| 寻乌县| 晋城| 太谷县| 大安市| 灵石县| 沅陵县| 阿坝| 华阴市| 太康县| 沁阳市| 安多县|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