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章 玻璃產業、弓弩改革

(感謝謎獨白與染夕瑤的打賞~)

————————————————————

所謂物以稀爲貴,正是此理。趙德昭暗自偷著樂,因其少量高價出售玻璃製品,價格上揚,給大宋國庫也帶去了一筆不小的收入,此事趙匡胤得知之後哭笑不得,看樣子確實如自己兒子所言一般。

趙德昭後來就提議讓戶部侍郎薛居正接管玻璃出售一事,將此正式納入戶部管轄之中,而他則在將作監與軍器監之間行使自己的監督。

幾日後,趙德昭再去將作監的時候,黃匠頭已經把凸透鏡給打磨了出來,而趙德昭拿起凸透鏡,放在眼前,視線往遠方看,那正走向這邊的魏丕感覺就在眼前似的,而他放在手上方,那雙小手頓時也覺得碩大無比,於是乎他讓黃匠頭將此安裝起來,不一會兒,一件望遠鏡、一副近視眼鏡、一副遠視眼鏡以及一件放大鏡就誕生了。

這時候魏丕進來了,他道:“殿下也在此處,臣見過殿下!”

趙德昭拿著成果道:“魏卿不必拘禮,來看看本王所研製的千里鏡、遠近視眼鏡以及觀微鏡!”

“千里鏡、遠……近視眼鏡、觀微鏡?”魏丕看到趙德昭左手右手皆拿著,就問道,“殿下手中的這四件物件是何物,臣從未見過,不知有何用途?”

“魏卿你還是拿過去視之,稍後我會告訴你如何用?”

趙德昭先遞給魏丕放大鏡,然後讓他看紙上的東西,魏丕拿過放大鏡,觀之,那原本細小的字體一下子就變得很大了,他嘖嘖稱歎,道:“殿下,這觀微鏡不錯,臣有時候晚上看書的時候,一下子就感覺眼前一明一暗的,那字就看不清了,而且明天有時候看累了,也看不清。殿下到時候能否送臣一件?”

趙德昭神秘地說道:“自然會送,魏卿你再看看這個千里鏡,會讓你嚇一跳的!”

“哦?”魏丕表示很好奇,他接過望遠鏡,然後按照趙德昭所說放在眼前,瞇著眼睛,伸長縮短調節圓筒,他看遠處之時,遠方的景物一下子感覺拉近了眼前,此刻天空老鷹盤旋而下,彷彿往眼前飛來,一下子要往魏丕這邊飛來,而他嚇了一跳,差點要丟下望遠鏡。

等他驚魂已定之時,趙德昭早就在旁邊捧腹大笑,道:“魏卿啊,你這個反應也太大了,哈哈哈——”

“殿下,這就是殿下一直所要提倡的千里鏡吧!”魏丕一下子恍然大悟,說道,“殿下不愧是神人,此物若是用作戰場之上,探查敵酋,自然十分方便,我大宋軍隊探查軍情之時,憑藉此物可在老遠的地方探明敵軍一舉一動,可謂是一件殺器啊!”

趙德昭言明此事,道:“魏卿所言極是,不過這千里鏡事關我大宋安危,所以此物暫時不能送你一件,等過段時間再贈與你一件兒,可好。”

魏丕一口回絕道:“此物事大宋機密,就是殿下要送我,臣也不能手下。”

“嗯,魏卿忠心耿耿,實乃我大宋良臣,這剩下的兩件東西你且看看,適合不適合你,本王打算多製作幾件,送給父皇娘娘以及幾位宰執!”

“多謝殿下!”魏丕拿起兩幅眼鏡,分別試戴了一下,發覺其中一副近視眼挺適合自己的,“殿下,這眼鏡當真神奇,戴上了之後,臣的眼睛看得更加清楚了。不知道殿下這些個物件兒爲何會如此啊?”

“這個,本王暫時也解釋不清楚,這副眼鏡我回頭讓人制作一副給你,現在我要入宮面聖,給陛下帶去好消息了。”

“多謝殿下的厚愛,臣萬死不辭!”

“好了——本王想走一步,魏卿告辭!”

隨即趙德昭入宮帶去了這四樣物件兒,而趙匡胤的反應同樣如魏丕一樣,特別是對望遠鏡一物件十分喜愛,當下就留下了放大鏡與望遠鏡,然後賜其名曰:“千里鏡”,“觀微鏡”。

趙德昭隨即提了一下千里鏡的用途,趙匡胤頓悟,敢情此物也是軍備之一,於是乎吩咐下去再行製造一些,以備秘用。

而老花眼鏡就送去了太上皇趙弘殷那裡,剛好配備。剩下的近視眼暫時自己放著,過段日子再讓人制作一批。

隨著時間的推進,玻璃製造工藝也日趨成熟,還能製作其他一些工藝品,以及簡易的顯微鏡。

而讓戶部侍郎薛居正所管理之玻璃製造之產業也給整個國庫的收入增加了不少,此事也讓戶部這個最不缺錢的部門變得更加有錢了,而除此之外,趙德昭也在謀劃讓一些玻璃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

——————————————

這邊將作監工作完成的不錯,而那邊軍器監趙德昭也要兼顧之。這一天上午,趙德昭又來軍器監監察,然後見到武器架子上面放著一把未上箭的弓弩,他撫摸著這把弓弩,正要上弦一試。而此刻魏丕進入庫房,趙德昭遂問道:“魏卿啊,這個弓弩的發射距離是多少?”

魏丕直言道:“殿下,此弓弩最多一百步。”

“哦!”趙德昭點了點頭,一百步也就大概130-150米的樣子,也不是很遠。

“這是我大宋射程最遠的弓弩嗎?”趙德昭追問地說道。

“對的,殿下,除了牀弩之外,如今在我大宋軍隊作戰之中乃是最遠的射擊弓弩。”

“此弓弩在作戰之中,所射之距離還不夠,若在戰場上殺敵,能夠提高弓弩的射程,那就不錯了,可惜——還是射程不夠,若是有神臂弓在此就好了……”趙德昭自言自語,惋惜地說著。

趙德昭語氣之中所提到的神臂弓,據說是在熙寧年間製作而成,可惜現在還是建隆元年,離熙寧還早近半個世紀呢。

據《宋史》記載:熙寧元年,始命入內副都知張若水、西上閣門使李評料簡弓弩而增修之。若水進所造神臂弓,實李宏所獻,蓋弩類也。以檿爲身,檀爲弰,鐵爲登子槍頭,銅爲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爲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帝閱而善之。於是神臂始用,而他器弗及焉。

趙德昭知道這把弓弩確實未能達到神臂弓的射擊距離,據說神臂弓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爲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而其原理,趙德昭未見過神臂弓,但是宋史中卻記載,神臂弓似弓而施榦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最爲利器。

然而如今此類的神臂弓尚未出現,而趙德昭打算在火器研製之前,改進如今的弓弩設備,所以對神臂弓念念叨叨,也希望做出這個一個類似神臂弓的弓弩利器。

趙德昭隨即又走到一張牀弩面前,此牀弩爲宋軍之中最大的一種,只是目前還沒達到它最大的恐怖之處。

據《武經總要》記載:自2弓至4弓,種類很多。多弓牀弩張弦時絞軸的人數,小型的用5~7人;大型的如";八牛弩";,需用100人以上。所用箭以木爲桿,鐵片爲翎,號稱";一槍三劍箭";。

牀弩的射程可達三百大步(約合570米),是中國古代弩類武器中射得最遠的。但牀弩構造笨重,機動性較差。隨著火器的發展,牀弩逐漸被廢置不用。

所說牀弩笨重,但卻並非一無是處,作爲射程最遠的武器,還是有必要保留的。

“魏卿,本王曾經聽說極西之地有一個國家,他們的單人弓弩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卻並非是牀弩。它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只是我只是在一本書中看到過這樣的記載,可惜本王一直以來卻畫不出來,這……還得靠我大宋的能工巧匠共同來努力,才能創造出一種形式的武器,而所需大量的人力。”

“殿下,真有這樣的利器?臣未曾聽說過,不知道殿下是否能夠描述一下它大概的樣子,臣讓人拿一些紙筆來,然後繪出來。”魏丕說完就讓人拿了紙筆來。

趙德昭道:“也罷,你讓工匠前去一試,畢竟這個世界上或許有你我預知不了的事情,你記著……此物以檿爲身,檀爲弰,鐵爲登子槍頭,銅爲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爲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似弓而施榦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呃……這個本王也就記著這麼一些大概的東西,辛苦魏卿了。”

“能爲殿下解憂,實乃臣之福分,殿下請看,臣不才,也只能大概依樣畫葫蘆所繪之,殿下且讓臣下去一試究竟。”

趙德昭一看,也就這麼一回事情,即道:“此弓弩一事就交給魏卿了,如果所缺甚麼人手或是材料,本王會向父皇一一奏明。”

“是,殿下,臣先告退了。”

ps.弩最初出現於春秋時期,傳說由楚琴氏發明。楚琴氏在戰爭中感到弓箭的威力還不夠,便在弓上裝臂,創造了第一把弩。

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61章 市馬貿易、遠交近攻第117章 見面第56章 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184章 都在準備著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53章 駕崩第39章 攜蜂窩煤談合作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16章 探花再現、千鈞一髮第57章 蕭思溫第57章 分進合擊第161章 雙贏纔是硬道理第186章 戰況第69章 大宋醫學院第16章 凜冬已至第85章 探病第27章 設壇祭天第14章 老少結忘年之交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51章 商議滅蜀、謹慎行事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3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3)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36章 你們有救了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4章 趙匡美被“綁架”了第65章 西南前變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52章 德昭拜師、帝子侍讀第177章 秦淮河防線第60章 分進合擊第56章 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2章 登基大典、大宋初立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2章 席間會議、朝議遷都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25章 多方反應、矛盾凸顯與書友悼武華夏的一二事摘錄節選第59章 分進合擊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55章 風起第92章 出使(一)第15章 對趙德昭的試探第18章 師出有名第9章 原來是他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12章 席間會議、朝議遷都第40章 黑石嶺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29章 機關算盡、剷除異己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44章 船塢設計、金明池成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39章 攜蜂窩煤談合作第94章 出使(三)第154章 興師問罪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221章 南下的福船第46章 投降第207章 戰略佈局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26章 相國寺題壁相見第7章 意外發現、打蛇七寸第93章 出使(二)第46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4章 新改變第154章 興師問罪第52章 德昭拜師、帝子侍讀第34章 改變人類的棉花第126章 殺戮第12章 顏大老爺之心思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17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業第48章 蕭燕燕回國、耶律賢中毒第11章 一室不治天下爲?第18章 師出有名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26章 幸青城山、夜探兩府第14章 汴梁街頭遇“奇人”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25章 二月二日店開張
第26章 朝堂議論、宋通元寶第12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61章 市馬貿易、遠交近攻第117章 見面第56章 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2章 誤入埋伏周軍敗第184章 都在準備著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62章 分進合擊第128章 山雨欲來第53章 駕崩第39章 攜蜂窩煤談合作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16章 探花再現、千鈞一髮第57章 蕭思溫第57章 分進合擊第161章 雙贏纔是硬道理第186章 戰況第69章 大宋醫學院第16章 凜冬已至第85章 探病第27章 設壇祭天第14章 老少結忘年之交第198章 一覽衆山小第21章 秘議立儲、晉封樑王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51章 商議滅蜀、謹慎行事第32章 周密佈局、安排刺殺第3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3)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36章 你們有救了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4章 趙匡美被“綁架”了第65章 西南前變第18章 青城山會晤第52章 德昭拜師、帝子侍讀第177章 秦淮河防線第60章 分進合擊第56章 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2章 登基大典、大宋初立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2章 席間會議、朝議遷都第38章 起飛的孔明燈第25章 多方反應、矛盾凸顯與書友悼武華夏的一二事摘錄節選第59章 分進合擊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155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55章 風起第92章 出使(一)第15章 對趙德昭的試探第18章 師出有名第9章 原來是他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12章 席間會議、朝議遷都第40章 黑石嶺第28章 叢林作戰是一門作戰藝術第62章 世界地圖、東西格局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2章 計劃要提上日程第29章 機關算盡、剷除異己第95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44章 船塢設計、金明池成第9章 解決百姓之生活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39章 攜蜂窩煤談合作第94章 出使(三)第154章 興師問罪第164章 自編自演的劇本(一)第221章 南下的福船第46章 投降第207章 戰略佈局第35章 秦、鳳、階、成四州平第74章 趙德昭的用意第26章 相國寺題壁相見第7章 意外發現、打蛇七寸第93章 出使(二)第46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4章 新改變第154章 興師問罪第52章 德昭拜師、帝子侍讀第34章 改變人類的棉花第126章 殺戮第12章 顏大老爺之心思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17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37章 山谷裡的慘案第195章 大義之舉,望你考慮第22章 德昭出宮、巡視產業第48章 蕭燕燕回國、耶律賢中毒第11章 一室不治天下爲?第18章 師出有名第15章 金鱗豈非池中物第26章 幸青城山、夜探兩府第14章 汴梁街頭遇“奇人”第21章 各方勢力之反應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25章 二月二日店開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昌邑市| 哈巴河县| 务川| 泰兴市| 丰都县| 桐梓县| 洪雅县| 南木林县| 布尔津县| 左贡县| 定安县| 介休市| 建昌县| 佛教| 赤城县| 太原市| 五家渠市| 通山县| 阜城县| 宁乡县| 拜泉县| 墨江| 三穗县| 综艺| 公主岭市| 梁河县| 论坛| 仙游县| 青海省| 会同县| 玛沁县| 东阳市| 岳阳市| 新化县| 洪湖市| 从化市| 固始县| 福安市| 治县。|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