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時代城的玻璃幕牆倒映著漫天煙花,陳輝拿著福字站在門口,李天華拿著雙面膠站在一旁,雙面膠粘性適中,易於操作,且不會留下太多痕跡,非常適合用來貼福字。
“往左一點,左一點。”
李清蕊站在更遠的地方,指揮著陳輝貼福字。
李青山則是在一旁認真的看著,已經做好了隨時接替陳輝的準備。
嬸嬸在廚房裡忙碌著,再過幾十分鐘春晚就要開始了,她必須在春晚開始前將一大桌飯菜端出來。
很快,貼完福字的陳輝幾人進屋,關門,去到廚房幫忙。
“花開種花家,心迎同新年,在這奼紫嫣紅的春光裡,讓我們播種下最美好的心願和希望……”
電視裡傳來主持人字正腔圓的聲音,特地搬到電視前的餐桌上堆滿了豐盛的菜餚,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坐在電視前,吃飯、聊天、看春晚。
範榮看著電視裡富麗堂皇的舞臺,感覺前所未有的安寧,她從沒想過,她還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看完再洗吧。”
吃過飯,李天華阻止了收拾碗筷的範榮,一家人好不容易聚齊,他也想讓這樣的時間延長一些。
範榮眉頭一挑,撥開李天華的手,“今年都快過完了,怎麼能把事情留到明年,你們看你們的,我自己去洗。”
陳輝早就在一旁幫忙收拾,李清蕊李青山也是端著空碗往廚房去。
“那就一起收拾,衆人拾柴火焰高。”
李天華也加入了收拾的行列。
不過很快他們就遇到了麻煩,廚房太小,洗碗池的位置甚至都沒法容納兩個成年人同時幹活。
於是,清蕊和青山兩人就被安排了過去,一個洗碗,一個清水,陳輝則是跟著嬸嬸在一旁將沒吃完的飯菜用保鮮膜包好,一一放進冰箱。
李天華留在客廳收拾餐桌。
不過十幾分鍾,一家人就再次回到客廳,正好一則小品剛剛開始。
“親愛的觀衆朋友們,接下來請欣賞小品——179分的高材生耳環姐在醫院和董小姐一起吃鮎魚包的餃子。”
陳輝倒是沒想到現在春晚竟然還能有諷刺得這般辛辣的小品,這則小品雖然元素融合過多,顯得有些雜亂,但內容佈置還是很不錯的,也有足夠的笑點,足以跟以往那些經典作品坐一桌了。
李清蕊兩小隻自然看不懂,跟著歡聲笑語了一陣後,纔看向陳輝,“哥哥,新年快樂,給你拜年了。”
陳輝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包,遞給兩小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一直到十二點,春晚結束後,一家人才張羅著洗漱睡覺,外面稀稀拉拉的響起鞭炮煙花聲音。
十二點半,周圍一片安靜,陳輝拿出論文,繼續推演起來。
距離國際數學家大會已經不足五個月,距離交稿截止時間更是隻有不到兩個月,他必須加快進度了。
陳輝能感覺到,自己距離那個終極目標已經越來越近了,但依舊還有一層朦朦朧朧的窗戶紙需要他通過努力去捅破。
一夜研究,三點睡,六點起,一直到九點,臥室中才傳來動靜。
陳輝收起論文,去廚房煮了一鍋早就包好的臘肉豆乾湯圓。
“哥哥,新年快樂!”
李清蕊從廚房門口探頭進來,笑嘻嘻的喊道。
“過來刷牙。”
範榮的聲音從衛生間傳來。
吃過早飯,李天華和範榮準備帶著陳輝三人再回一趟老家,陳輝則是抓緊時間去給安老師和李海幾人拜年。
初一一天時間就走完所有親戚,在家呆了幾天後,陳輝就啓程去了江城大學。
“新年快樂!”
坐上車,陳輝笑著跟戴亞峰打招呼,同時伸手遞出一個紅包。
“祝福收下了,紅包你就拿回去吧,我們是有紀律的。”
戴亞峰心情同樣不錯,如果不是陳輝這幾天一直能看到他的身影,連去給安老師拜年和回老家都是戴亞峰開的車,他都要以爲對方這副模樣是回家過完年纔回來的。
“拿著吧,不多,這是我們這兒的風俗,圖個吉利。”
……
二月二,龍擡頭,
魔都國家會展中心的“中國國際鋼鐵工業展”,鄭源修站在寶鋼展臺前,看著玻璃櫃裡泛著銀光的0.002%超純淨鋼樣片,指尖輕輕劃過標籤上的“GB/T 42273-2026”——這是華夏主導制定的ISO 21457國際標準轉化而來的國標編號。
十年前在會議室裡被日方茶水潑髒的檢測報告,此刻正被他收在隨身的皮質文件袋裡,封皮已經起了毛邊,卻始終沒捨得扔。
“主任,武鋼所的王主任來了!”助理小楊的聲音打斷了他的回憶。
穿藏青工裝的男人大步走來,手裡攥著剛出爐的國際互認證書,封皮上的ILAC-MRA標識在燈光下泛著金芒。
“老鄭,你看——”他把證書拍在展臺上,“我們江城所的氧氮分析儀校準實驗室,剛通過日本JIS和歐盟EN的雙向互認。”
鄭源修想起2018年陪武鋼所團隊去東京參加ISO會議時的情形,日方代表把他們的檢測方法說成“不符合國際慣例”,會場上甚至有人竊笑“中國實驗室連溫度控制都做不好”。
如今武鋼所的檢測報告上,“CNAS”和“JAB”雙標識並列,連當年總拿設備專利說事的JFE鋼鐵,都悄悄把部分高端鋼材的第三方檢測訂單從歐洲轉到了江城。
“現在檢測費降了40%不說,”王煥翻開手機裡的成本覈算表,“我們給一汽大衆供的鋼,以前光檢測就要拖半個月,現在武鋼所的設備和我們產線直連,實時傳輸數據——”
他指了指展臺旁的數字大屏,綠色曲線像跳動的音符,“從熔鍊到連鑄,每一步的氧含量、夾雜物評級都在雲端同步,客戶在家就能看實時報告。”
王煥帶著鄭源修來到展廳另一側,寶鋼的技術總監正拿著一塊指甲蓋大小的鋼片做講解,“這批給蔚來ET9供應的電池包底板用鋼,總氧含量0.0018%,比我們2020年的指標還低60%。”
他身後的電子顯微鏡下,鋼中夾雜物像散落的星子。
王煥輕笑著說道,“以前日方說我們的鋼像撒了沙子,現在他們反過來問我們夾雜物控制技術能不能授權。”
鄭源修只是看著這一切,沒有說話,腦中卻滿是回憶,他進入這個行業快三十年了,見過了太多太多。
2000年中國潔淨鋼平均總氧含量0.005%,日系高端鋼普遍在0.003%以下,如今,他們的超純淨鋼已穩定控制在0.0005%以內,部分特殊鋼種甚至達到0.00015%。
更關鍵的是,曾經被日企壟斷的夾雜物精準調控、超低氧冶煉等核心技術,如今成了他們的專利池——寶鋼僅這一個月就申請潔淨鋼相關專利127項,其中23項被納入ISO標準討論範圍。
“上個月東瀛新日鐵的人來談合作,”秘書小楊也是笑容滿面,“他們說想引進我們的‘雙精煉+電磁攪拌’工藝。”“以前可是他們教我們怎麼控制鋼水純淨度的!”
“過去我們用市場換技術,現在我們用技術換規則——這纔是真正的產業自信!”
鄭源修自信開口,隨著半個月前潔淨鋼工藝的巨大突破,現在的華夏潔淨鋼行業,檢測體系不再仰人鼻息,技術指標站上世界之巔,連規則制定都有了主導權,那些曾被日企用設備專利、標準壁壘卡脖子的日子,即將成爲行業培訓課上的案例。
他當然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爲那個人。
“小楊,你再跟陳教授聯繫聯繫,如果他願意過來,千萬年薪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鄭源修依舊有些不甘心。
“主任,國際數學家大會就要開始了。”
小楊這些天也特意去了解了一番陳輝,越是瞭解,他就越是明白,這樣的人物,是不可能困在寶鋼這座小廟裡的。
“罷了罷了。”
鄭源修也輕嘆一聲。
……
江城大學,
小辦公室中,陳輝埋頭在草稿紙上演算,他的旁邊擺著《納維-斯托克斯奇點的復幾何正則化》系列論文的合訂本,三維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光滑解的存在性與唯一性,就像是一道吞噬了無數數學家的深淵。
窗外的櫻花已經冒出新芽,轉眼已經來到三月。
袁新毅快步往陳輝辦公室走去,他也是才從組委會那裡知道,陳輝竟然沒有提交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報告會內容,還是組委會的人因爲聯繫不上陳輝,才找到了他。
現在距離大會投稿截止日期已經只有三天。
“他在搞什麼?”
袁新毅有些著急。
菲爾茲獎對於華夏的數學家們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他不希望陳輝因爲這樣的原因錯過這個榮譽。
更別說楊米爾斯理論對華夏人,同樣意義非凡。
由華夏人證明華夏人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這樣的佳話,理應獲得完美的結局。
【閉關中,請勿打擾】
剛來到陳輝辦公室門口,袁新毅就看到了這張A4紙寫的條子,這還是去年蔻依寫下的,紙上的筆跡都已經有些褪色。
可這玩意兒,都已經在陳輝門上掛了兩個多月了!
他到底在研究什麼?
袁新毅不解,就算在研究新的東西,好歹也應該先上傳國際數學家大會報告會的內容吧,楊米爾斯方程的證明早已經發表論文,陳輝也演講過很多次了,這並不會浪費什麼時間。
難道他不準備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彙報楊米爾斯方程證明的內容?
那還能是什麼呢?
這個內容至少不能比楊米爾斯方程證明差,那麼,能夠達到這個分量的,只能是另一個千禧年難題。
結合陳輝最近的研究方向,就只能是納維斯托克斯方程了,這並不難猜。
“簡直是胡鬧!”
袁新毅著急的輕喝一聲,千禧年難題哪裡是那麼容易就能解決的。
不過他最終還是沒有敲開陳輝的門,他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打擾到陳輝,菲爾茲獎雖然重要,靈感卻更重要,更何況,陳輝還年輕,就算錯過了這一次,下一屆陳輝依舊是最大的熱門。
一念及此,袁新毅轉身離開,撥通了國際數學家大會組委會主席的電話,希望能幫陳輝多爭取一些時間。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
國際數學聯盟主席中島啓看著官網上的信息,嘴角都冒了幾個泡出來,這已經是他最近一個月第不知道多少次打開官網查看信息了。
早在去年十月,他就給陳輝發出了邀請,陳輝也接受了邀請。
但他們一直沒有收到陳輝提交的彙報內容,去年他還能安慰自己是陳輝不著急,畢竟陳輝的論文早已經在數學圈內傳遍,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甚至陳輝本人也已經做過好幾場報告了。
陳輝想要上傳的話,只需要幾分鐘即可,的確不用著急。
可現在,距離截止交稿都只有三天時間了,陳輝竟然還沒有半點動靜,由不得他不著急。
他還真擔心陳輝像佩雷爾曼一樣,拒絕參加這屆國際數學家大會。
千禧年難題破解者不來參加,那這樣的數學家大會,又能有幾分名副其實呢?
做爲繼森重文之後第二位擔任IMU主席的亞洲數學家,中島啓一直兢兢業業,希望能夠做出出色的成績,但要是陳輝不去,那可就是打他這個主席的臉了。
“中島先生,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您還過去嗎?”
秘書輕敲辦公室門,低聲問道。
“馬上過去。”
中島啓關閉網頁,鎖屏,起身快步向辦公室外走去。
今天是菲爾茲獎評審會,也是角逐最後獲獎名額的最後一次會議,他當然得去。
每一屆菲爾茲獎都是這樣,總有那麼一兩個人毫無爭議,但也總有那麼幾個人,大家的意見是沒辦法完全統一的。
不過評審會早就有一套成熟的方案,最終這場會議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就結束,最後的名額也已經敲定。
“丹尼斯,你跟陳輝合作過,現在能聯繫上他嗎?”
散會後,中島啓第一時間找到丹尼斯,雖然他已經聯繫上了袁新毅,但還是覺得忐忑,現在菲爾茲獎名額都確定了,陳輝要是不來,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中島桑,放心吧,他會來的。”
丹尼斯用華夏語說道,說完他才意識到中島啓並不是華夏人,於是轉回英語,“我想他應該是想要再給大家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