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視若珍寶
林浩這幾天已經徹底擺爛了,在宿舍睡了一天一夜,直到肚子餓得受不了了才點了個外賣,狂炫了一碗最愛吃的幹鍋排骨後,他又躺回牀上。
不過這次已經躺了一天一夜的他沒有睡著,翻來覆去好一陣後,他翻身坐起,來到電腦前,打開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打開的英雄聯盟圖標。
然而,點擊進去就是漫長的更新進度條,巨大的安裝包在學校網速的襯托下就像一座大山。
“吔屎啦你!”
咒罵一句,林浩直接結束更新,打開手機。
提米。
標誌的語音聲響起,林浩很快沉浸在了美妙的遊戲世界中,徹底忘卻了所有煩惱,他才發現,讀博這幾年他到底錯過了多少精彩。
三天時間一瞬即逝,
在寢室打了三天遊戲的林浩被一通電話驚醒,
“你這幾天做什麼去了?”
“趕緊來實驗室一趟,數學院那邊準備派一個頂尖大神過來協助我們建模,你負責對接一下。”
導師周振的聲音從話筒中傳來。
“數學大神?”
原本已經準備擺爛的林浩忽然又覺得能搶救一下,但他還是很懷疑,他自己本身就是數學和化學雙學位,他可以驕傲的說,在學化學的裡面,他的數學算是一流水準,在學數學的裡面,他的化學是一流水準。
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極其複雜,涉及多個交叉學科,他並不覺得單純的數學高手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如果有他協助,或許真的有一絲希望。
“數學院這次派來的是陳輝教授,你趕緊來實驗室。”周振說完就掛斷了電話,一副忙碌的模樣。
“什麼,陳神?”
林浩一個激靈,翻身從牀上坐起,也顧不得管自己那四個孤軍作戰的隊友,退出遊戲,收好手機,趕緊去陽臺洗漱一番,穿上鞋子向實驗室狂奔過去。
當林浩來到實驗室時,實驗室裡一個人都沒有。
“?”
林浩四處打量一番,不知道是什麼情況,猜測應該是自己來得太早,想了想便回到自己的位置,尋思先整理些資料,等到陳神來了能儘可能讓自己顯得專業點。
“咦?”
纔剛在自己位置上坐下,他忽然看到自己桌上多出來的一迭草稿紙。
他可以肯定,幾天前他離開實驗室時,自己桌上是沒有這堆東西的,上面的筆跡也不是他的。
很快,他臉上露出冷笑,折迭草稿紙上的式子竟然是在構建多尺度湍流模型,正是他之前在進行的工作。
也不知道是哪位師弟師妹放在自己桌上的,這是準備教自己建模?
林浩笑著搖頭,他可是擁有數學學位的人,連他都搞不定的模型,師弟師妹們能行?
“荒謬!抑制因子趨近零,等於說小顆粒根本不聚並。”
看著草稿紙上的式子,林浩看得直搖頭。
忽然,林浩瞳孔驟縮,突然想起了什麼,連忙打開前幾天的電鏡掃描圖,查看軸承鋼中AlO的分佈,只見數百個20-50nm的納米夾雜物如星塵彌散,傳統模型預測的團簇結構完全不存在。
他顫抖著將抑制因子植入代碼,將第一頁草稿紙上的內容轉換成代碼,屏幕上的模擬分佈與電鏡圖重合度達98.3%。
胃部突然痙攣,林浩捂住嘴快步衝進洗手間。
哇!
林浩將昨天晚上吃的漢堡王全都吐了出來,巨大的情緒波動,加上這幾天昏天暗地的報復性熬夜,讓他身體發出了劇烈的告警。
他意識到自己五年博士生涯建立在錯誤前提上,所有實驗設計都默認Saffman-Turner核有效。
扶著水池看向鏡中憔悴的臉,林浩臉上浮現出一縷笑容,然後快速綻放,逐漸變成了放肆的大笑。
哈哈哈哈……
衛生間中充滿了林浩的大笑聲。
他悟了。
湍流不是連續介質,它是分數階的混沌系統!
周振走進實驗室,耳邊被林浩的大笑聲環繞。
他皺起眉頭,心情有些沉重,這些天他給這孩子的壓力的確太大了,他在猶豫,要不要給這孩子放個假,跟寶鋼的合作項目交給其他學生去做。
“老師,您來了?!”
林浩臉色蒼白,但神色振奮,臉上彷彿散發著光芒。
“小林,你要是覺得累了,要不先休息幾天?”
“這個課題想要出成績的確是太難了,這是老師的問題。”
周振輕嘆,他是很看好林浩的,所以纔會給他這麼艱鉅的任務,但現在看來,正是他的看好,害了這個孩子。
“你先休息幾天,這個項目讓你師妹接手,下週你來找我,我另外給你個課題,還有大半年時間,來得及!”
周振保證到,“你肯定能畢業的,不要太擔心。”
“不,老師,我們快成功了!”
林浩快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拿起那迭草稿紙,遞給周振。
“你做到了?”
周振神色一震,他如獲至寶的看向草稿紙,瞥見學生手中稿紙上的分形導數符號λ1.37時,聲音戛然而止,“這是……湍流間歇性的豪斯多夫維數?”
他奪過稿紙衝向服務器,調出積累十年的連鑄坯夾雜物數據庫,當新模型輸出首次與全廠域統計分佈吻合時,他跌坐在控制檯前,看著屏幕上KS檢驗p值=0.92這個數字。
最致命的顛覆來自鏈狀TiN預測,傳統模型顯示7個粒子團聚,電鏡觀測爲8個,而林浩這個模型輸出8.17±0.33個。
他想起國際會議上島國學者展示的鏈狀夾雜物形成理論,被自己以“小概率事件”否定,此刻屏幕曲線如手術刀般剖開他的傲慢。
他繼續研究草稿紙上的下一個式子。
“βnew=βSTexp(τη/τc)?”
“這個式子是怎麼來的?”
周振看向自己的愛徒,他已經預感到了,他們師徒兩人將在材料學界名聲大振。
“老師,這個模型不是我弄出來的。”
林浩如實相告,打碎了老師的美夢,“不是你?”
“那是誰?”
“我也不知道。”
林浩也想知道這個問題,“我今天來的時候,桌上就多了這一迭草稿紙。” “我知道了!”
“一定是陳輝!”
周振眼前一亮,王啓明跟他說過,他帶著陳輝來過實驗室一趟,不過沒有見到他們就先回去了。
“走,我們去一趟數學院。”
不管是不是陳輝,草稿紙上這堆式子他已經看不懂了,都需要去數學院幫忙找人解讀一番,若是能找到折迭草稿紙的主人當然最好。
“周教授。”
然而,纔剛到門口,就看到王啓明氣喘吁吁的跑過來,“抱歉,周教授,臨時出了點事兒,陳教授今天可能來不了了。”
“他學生在校園裡騎電瓶車,被校外車輛撞了,現在陳教授送他學生去醫院了。”
王啓明解釋到。
“傷得嚴重嗎?”
“倒不是很嚴重,只是些皮外傷。”
“我早就給學校提意見了,不要讓校外車輛進校,他們開車野得很,我在江城市區裡面開車都感到害怕,可惜學校不採納,沒想到竟然鬧出了這樣的事情來。”
周振輕哼一聲,顯然是積怨已深。
王啓明搖頭,“也不能這麼說,開車野的終究只是那麼些人,也不能一桿子打死一羣人。”
“對了,王院長,這迭草稿紙是陳教授留給我們的嗎?”
周振不想在這個話題多糾纏,趕緊將自己手上的草稿紙遞過去。
“陳輝?”
王啓明接過草稿紙,莫名其妙。
“那日你們不是來了實驗室一趟,是不是陳教授見獵心喜,順便解決了這個問題?”周振充滿希冀的問道。
“應該不會吧。”
王啓明回憶到,“當時我們就在實驗室待了幾分鐘,來不及做這麼多事情吧。”
草稿紙上的內容,王啓明看得一知半解,他不懂化學,又搞了多年行政,數學知識也忘得差不多了,陳輝當時又只寫了個簡略過程,王啓明就更看不懂了,但他還是能判斷出折迭草稿紙的難度。
周振也搖頭,應該不是陳教授了,不可能有人幾分鐘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能麻煩王院長給我們介紹一位擅長NS方程方向的教授,幫我們解讀一下這堆草稿紙的內容?”
他只完成了這迭草稿紙一小部分內容的驗證,但可窺一斑,折迭草稿紙的內容,說不定能徹底解決他們的問題,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筆巨大的寶藏!
“NS方程方向?”
王啓明皺眉。
如果是燕北大學,這樣的人肯定能找得到,比如如今在網絡上大火的韋神就是研究這個方向的,可江城大學,好像還真的找不到。
NS方程本就冷門,江城大學數學院又只是中游水準,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名單,他還真找不到幾個擅長NS方程的教授。
陳輝當然算,但今天他肯定是沒辦法幫忙了。
“我想起來了,我們江城大學數學院還真有這麼一個人!”
王啓明眼前一亮,“你們跟我來。”
江城大學數學院,行政樓頂樓,一間普通規模的辦公室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正埋頭研讀著最新一期的《數學年刊》,年過七十的吳文嶽依舊堅持每天搞八個小時的學術研究。
咚咚咚!
房門被敲響,吳文嶽擡頭看向門口,數學院副院長王啓明正站在門外。
這也是數學院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只要房門是關著的,就可以打擾,但若是對方關上了門,你再去敲門,打斷了對方靈感,即便對方不記仇,那也是很不禮貌的事情。
“進來吧。”
吳文嶽對王啓明點點頭。
“吳老,我們有個關於NS方程方向的數學問題想向您請教。”
王啓明開門見山的說道,周振更是識趣的上前將草稿紙遞了過去,他以前也聽說數學院有位返聘的老教授,雖然名聲不顯,但在NS方程方向有很深的造詣。
沒辦法,這個方向想要出成果太難了,但這並不代表這位老教授沒有實力。
“哦?”
吳文嶽用骨節分明的手指展開草稿紙,老花鏡滑至鼻樑,見到周振這珍視的模樣,他對這迭草稿紙也來了幾分興趣。
第一頁的湍流模型令他頷首:“精妙,但尚在預期內。”
但剛翻到第二頁,他就皺起了眉頭,“胡鬧!”
“泊松過程怎能寫成漂移形式?”
但當目光掃過附註*Ref: Ann.Math 2023, Lemma 2.4*時,瞳孔驟然收縮。
一轉椅子,從身後的書櫃中拿出《數學年刊》的合訂本,很快,他看到了2023年第198卷的引理2.4,對任意非適應過程γt,存在測度Q使得……
吳文嶽紅筆在“非適應”三字下劃出深痕:“傳統Girsanov要求γt適應於濾流,這裡竟突破了?”
結合這個引理,再來看這迭草稿紙,吳文嶽頓時眼中充滿了明亮的光芒,好巧不巧的時,他當年也參加過寶鋼的項目,對這些式子他再熟悉不過了,他也明白這些式子的價值。
這些事連王啓明都不知道,王啓明找到他也算是誤打誤撞了。
“小王,這幾張草稿紙是從哪來的?”
吳文嶽激動的問道,這幾張草稿紙的主人進行的非適應過程測度變換Girsanov定理推廣,直接改寫了隨機分析的基石,他在1999年曾證明“非適應過程測度變換必導致奇異性”,而這張草稿紙上的Doleans-Dade指數構造,乘積項∏(1+(λ_s-1)ΔN_s)·e^{-(λ_s-1)νds}如同數學魔術般消解了該奇點!
一邊詢問著王啓明,吳文嶽也沒閒著,他快速在旁邊的空白草稿紙上進行演算。
當精煉中氬氣流量從50NL/min→150NL/min階躍變化,對應λt從1→3跳變,這個模型預測的夾雜物數量誤差僅 0.3%,而傳統模型偏差達 240%!
這個模型不僅完成數學意義上的突破,對潔淨鋼模型同樣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樣的人才,必須要好好培養。
王啓明看向周振。
周振又看向林浩。
“我也不知道,今早它直接就出現在我書桌上了。”
“你們不會查監控嗎?”
吳文嶽滿臉震驚的看向面前的兩個年輕人,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怎麼這些年輕人,腦子還不如他一個老傢伙好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