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8章 凝聚態數學

第108章 凝聚態數學

下午17點,

臨安,巴巴里阿總部,考室中,

鄧樂巖頭髮凌亂得如同雞窩,眼中佈滿血絲,面色都有些發黃。

爲了得到高分,他這8個小時連吃飯都是在電腦前,沒有浪費一分一秒,直到考試結束才交卷。

他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前面三道題他全部答對,第四題也寫了大半的過程,只是最後計算應該還有點問題,可惜時間不夠多,否則他第四題20分也能拿到。

不過第五題和第六題他也都寫了不少解答過程和思路,雖然最後沒有算出來,但想必也能得一些步驟分。

算下來,應該能拿八十分以上,甚至有可能上九十分。

根據往年經驗,九十分以上,是有機會拿到銀獎的!

鄧樂巖對這個結果很是滿意。

那個人就算再強,最多也就拿個銀獎吧?

甚至可能連銅獎都拿不到。

他承認陳輝很強,但預賽和決賽對知識深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起身隨著其他考生一起走出考室,跟著教練李斌往酒店走去,鄧樂巖胸中再次充滿了自信。

接下來就是準備CMO了。

CMO七月10號正式開始,但會持續一週,第一天會有個開幕式,第二三天是考試,後面幾天會有些活動,比如頒獎典禮,前沿數學講座什麼的。

所以他們七月初就要出發去京城。

今年的CMO夏令營活動在京城的燕北大學舉行。

阿賽他要拿獎,CMO也不能鬆懈,金牌自然是勢在必得,他要爭的,是CMO滿分,還有IMO出征名額!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現在,他只想趕緊回酒店去睡一覺。

……

7月8日,蓉城天府機場,候機廳充電座位旁,插排早已座無虛席,連接著一個個樣式各異的充電器,充電器線的另一頭則是連接著一個個候機者,像是連接著母體的胚胎,通過臍帶(充電線)汲取能量。

弔詭的是,在這些人中,有一個少年竟然拿著一疊A4紙,放在充電插座的桌子上,一手還拿著筆,認真的閱讀著,不時還用筆做著筆記。

簡直是格格不入。

《Liquid Tensor Experiment》!

蓉城數學會會長馬景堂站在陳輝身後,看著論文標題,目光有些呆滯。

液態張量實驗,是菲爾茲獎得主彼得·舒爾茨與數學家達斯汀·克勞森提出的研究項目,旨在通過“凝聚態數學”計劃實現數學中幾何、泛函分析和p進數三大領域的統一。

作爲數學家,馬景堂當然知道這篇發表於三年前大名鼎鼎的論文。

可是,作爲一個不是研究這個領域的數學家,馬景堂也只看得懂論文題目。

好吧,他承認,就算他是研究這個領域的,他也不一定能看懂。

所以,這個小傢伙能看得懂?

看著已經翻了大半的那疊A4紙,看著陳輝認真做筆記的樣子,馬景堂心情有些複雜,因爲他連筆記也都看不懂……

他想要相信陳輝是看懂了,可又覺得太荒謬。

數學這個學科跟其他學科不同,其他學科,只要不是太笨,大多數論文還是能看懂的,至少,研究這個領域的學者是能夠看懂的。

但數學,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全世界能看懂的人都不會超過兩手之數。

這也是爲什麼大多數專業的數學期刊影響因子低的原因。

別人看都看不懂你的論文,他怎麼引用?

“全英文論文?”

“這傢伙真能裝!”

人羣中,鄧樂巖輕哼一聲,收起手中的《命題人講座》,很是不服氣。

大家都在複習CMO,就陳輝一個人在那看論文,實在是太扎眼了。

他承認陳輝天賦不錯,但他可是聽說陳輝其他科目成績都不怎麼樣,所以,全英文論文,他看得懂嗎?

正如他所料,這全英文的論文,陳輝看得有些吃力,否則也不至於都已經看好幾天了,還沒把這篇論文吃透。

不說這篇論文本身的難度,就其中一些專有數學名詞,陳輝都需要先翻譯成中文,然後再查詢對應的解釋,甚至是定理公式的推導,才能明白。

如此一來,看論文的速度自然極慢,也看得非常吃力。

但效果無疑是巨大的!

【你的數學等級由2級61%提升到62%】

【你的英語等級由2級2%提升到3%】

正在陳輝稍微走神時,眼前又彈起了一條彈幕。

熟練度又提升了!

雖然這已經是這些天常見的景象,陳輝眼中還是忍不住生出一絲驚喜。

自從開始看論文後,雖然論文閱讀的速度極慢,但熟練度的提升卻是極快,幾乎在以每天1%的速度在提升。

他是6月29號考完的,當天下午就從ArXiv下載論文並打印下來開始啃,到今天不過才九天時間,熟練度就已經提升了9%,這樣的速度,他以前想都不敢想!

可惜阿賽決賽成績還沒出來,否則,或許還能再獲得1個自由屬性點。

說起來,接觸這篇論文倒還是個烏龍。

原本他是準備聽從方文的建議,去鑽研凝聚態物理中的數學,所以就在網上搜索了凝聚態數學,凝聚態物理中的數學,可不就應該是凝聚態數學嘛。

然而,直到他下載下來這篇來自大名鼎鼎的數學天才,彼得·舒爾茨的論文,看了一天後,他才明白,這凝聚態數學跟凝聚態物理不能說是毫不相干,也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了。

按理來說這個時候他應該懸崖勒馬,撥亂清源,趕緊回去學習真正的凝聚態物理中的數學知識。

但他發現的那個時候,數學熟練度已經提升了,以他從未見識過的速度在提升。

既然看這論文能夠快速提升熟練度,那看什麼不是看,先把數學等級刷到3級再說!

於是他就這麼一口氣看下來,花了九天時間,竟然真的把這篇論文完完整整的吃透了。

不僅吃透了,還順帶把這篇論文涉及的相關知識也都學了一遍。

這是陳輝之前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學習方式,但感覺格外的不錯。

在此之前,他的學習都是先將某一個領域學完,比如學習抽象代數,就跟著課本由淺入深,從集合到羣論再到環、域的學習。

就像建房子一樣,從地基開始,兼顧方方面面,先找齊砌房子需要的材料(學習基礎知識),然後通過做題、思考,將這些材料建成穩固的地基,再一點點的往上壘砌。 這種學習方式當然是沒問題的,四平八穩,可謂是堂堂正道,這樣建成的房子無疑是最牢固的,不會有後遺癥,等達到極限後,甚至都不需要費力,就能繼續往上突破,達到人類從未達到的高度。

但這僅限於基礎知識的學習,若是一直以這種方式學習,哪怕是天才,也不可能將所有知識學完。

他甚至都到不了一步步將所有知識學完,壽命就已耗盡。

更不用說突破新高度了。

而他看論文的學習方式,若用建房子來比喻,那就是也不管你地基穩不穩固,我就是要去捅破天的。

先定個目標,然後需要什麼材料再去找,找來後也別管牢不牢固,先往地上一堆,也別管什麼潛力大不大,直接堆成圓錐形,一根尖刺衝上天,這樣反而能在短時間內突破到新的高度。

你別管他還能不能繼續向上,你就說捅沒捅破天吧。

不過這種學習方式未必沒有缺點,很多人可能也沒有捅破天的機會,或者,你可以一次僥倖捅破天,卻很難再次捅破天,甚至因爲地基已經被挪用,想要重新建立新的大廈,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圓錐,另起爐竈這是非常困難的過程!

大家也都能意識到這樣做的弊端,但就像沙漠中乾渴的旅人,面對眼前渾濁的水窪,他不是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問題,只是他沒得選而已。

在茫茫沙海的絕境裡,水源極度匱乏,哪怕這窪水可能潛藏著病菌,爲了生存,也不得不俯身飲用,哪怕知道可能會帶來不良後果。

當然,陳輝現在的做法並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後遺癥,他還在數學大廈已知的範圍內摸索,只需要以後補全其他部分,同樣可以穩固根基。

時間緩緩流逝,合上論文,閉目在腦海中回想這篇論文的內容。

舒爾茨和克勞森發現,傳統數學中幾何、泛函分析和p進數等領域因概念差異難以兼容,而朗蘭茲綱領雖試圖統一數論、代數幾何與羣表示論,但對更廣泛領域的整合仍顯不足。

爲此,他們提出凝聚態數學,試圖通過拓撲結構的重新定義,揭示不同數學分支間的深層聯繫,最終實現從幾何到數論的“大統一”。

而凝聚態數學的關鍵在於重新定義拓撲,這是現代數學的基石!

傳統拓撲關注形狀的連續變形,而凝聚態拓撲通過引入更抽象的數學對象,比如凝聚態空間,將幾何、分析等領域中的類似現象統一爲同一框架下的實例。

比如,不同領域中的“近似同構”現象可通過凝聚態拓撲解釋爲同一數學結構的體現。

這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通過計算機輔助證明凝聚態數學的核心定理9.4。

它爲解決長期存在的數學難題提供了新工具,例如,它簡化了p進數算術中的複雜問題,併爲數論與幾何的交叉研究開闢了新路徑。

很有意思!

陳輝睜開眼,頗有種回味無窮的感覺,就像是聽到好聽的音樂會有餘音繞樑的幻覺一般。

但他能夠感受到,自己現在並沒有完全吃透這篇論文,還有很多似懂非懂的地方,這篇論文不是他現在能夠觸碰到的高度,他不過是奮力跳起來去窺探了一番那個世界而已。

陳輝也不在意,只要能提升熟練度就行。

他還有很多時間!

不過接下來也沒必要死磕凝聚態數學,可以去找找稍微簡單些的論文,爭取墊著腳尖能夠看到的程度,或許學習效率會更高。

當然,方文建議的凝聚態物理的數學知識,也要研究研究。

室溫超導,可控核聚變,對他同樣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哪怕,不爲了掙錢!

後方,原本還在腹誹的鄧樂巖忽然皺起眉頭。

看到陳輝那專注的模樣,他感覺內心忽然也平靜下來,他現在也有些動搖。

或許,那傢伙真的能夠看懂?

那種專注的神態,是裝不出來的。

收斂住雜亂的心思,他重新拿起《命題人講座》,不管別人怎麼樣,他這次CMO必須拿到金牌前六十,再衝進IMO!

“好了,大家準備好身份證,準備登機了?!?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馬景堂才拍了拍手,對周圍的參賽人員說了句,然後一大堆人從座位上站起來,去到登機口排隊。

CMO是7月10號開始,但是9號就要報道,他們提前一天過去適應環境,爭取能以最好的狀態參加比賽,取得好成績。

CMO是以省爲單位帶隊參加的,蓉省自然由蓉省數學會組織。

原本這種事也輪不到馬景堂,但今年畢竟不一樣,他也是靜極思動,決定親自帶隊。

這次蓉省參賽選手有30名,再加上各自教練以及數學會的幾位工作人員,接近五十人,一行人嗚嗚泱泱的上了飛機,差不多給這架空客330寬體機的經濟艙佔了小半。

上了飛機後,陳輝從書包中拿出一本黑色封面的大部頭出來,放在小桌板上,再次沉浸到了學習之中。

這是東瀛著名數學家小林昭七的《Differential Geometry and Lie Groups》,這本書深入討論纖維叢與聯絡理論,正是凝聚態物理需要用到的知識,說起來這本書還是方文從蓉城大學圖書館幫陳輝借出來的。

凝聚態物理主要涉及代數拓撲、範疇論與高階代數,範疇論與高階代數這些正好是陳輝擅長的領域,拓撲倒還需要再惡補一番。

不止是凝聚態物理需要用到拓撲,彼得舒爾茨提出的凝聚態數學中,拓撲同樣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拓撲可以說是已經成爲當今數學必不可少的基礎語言。

“陳輝,休息一下吧?!?

坐在陳輝旁邊的安成章擔憂的提醒到,他知道陳輝暈車,天知道會不會暈機,學習重要,但保證好的狀態到達燕北大學同樣重要。

張安國請假陪女兒做手術去了,這次蓉城二中就只有安成章帶隊。

蓉城二中參加CMO的也只有陳輝一人,安成章算是一對一的私人教練了!

當然,安成章覺得,他現在好像也教不了陳輝什麼了,只能當個生活秘書這樣子……

“沒關係的,上飛機前就吃過暈機藥了?!?

陳輝回頭笑了笑,然後繼續投入到拓撲學的知識海洋中。

安成章無奈苦笑。

“請您將安全帶繫好,調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將遮光板保持在打開狀態。爲了保證飛行安全,請您確認手機和各種電子設備,包括具有飛行模式的電子設備都已處於關閉狀態?!?

下一刻,念著口頭廣播的空姐停在了陳輝他們這一排,看向正在看書的陳輝,“先生,麻煩收一下小桌板!”

陳輝回頭看向臉帶微笑的空姐,悻悻的收起了小桌板。

並且客艙燈光也已經調暗,這書是看不了半點了。

(本章完)

第225章 拉馬努金獎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230章 飽和式研發第44章 發生什麼事了第227章 解開NS方程的鑰匙第19章 別打擾我學習(感謝“小小書蟲楚楚”第57章 七班天才初長成第148章 師徒往事第56章 你吼那麼大聲幹嘛(求追讀)第99章 疏而不漏(400月票加更)第19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226章 丹尼斯的提醒第61章 學新聞學的第180章 楊米爾斯方程已經證明了?(二更)第130章 回家第107章 改變世界的談話第190章 夸父工程第50章 宣傳經費第189章 第一個數學大獎第227章 解開NS方程的鑰匙第205章 兩場談判第21章 轉換思路第243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邀請第242章 隨機分析終將彌合理論與工業的鴻溝第132章 傳說照進現實第138章 天才只是見他的門檻第202章 燕北來人(二更)第186章 現場報道第30章 學術年會(感謝 書友20188866的打賞第41章 就挺離奇的第118章 拜訪第124章 講座第163章 來自歐洲數學學會的邀請第120章 安成章:我不道啊第64章 你們七班在搞什麼名堂第135章 出發,江城大學第12章 太狂了第203章 對話院士第12章 太狂了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76章 都是好事第17章 他是魔鬼嗎第125章 我來當主講人?第52章 我想試試第186章 現場報道第32章 蓉城二中?第246章 總不能什麼事都麻煩他吧第127章 大佬雲集,雛鳳聲清第214章 陳輝:我保你們沒事第66章 明明學的是同一本教材第195章 畢業答辯(兒童節快樂)第141章 開學第64章 你們七班在搞什麼名堂第42章 神仙解答第162章 向那個終極問題進發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15章 我反對第121章 解法之爭,0分or滿分?第62章 不是一個層次了第37章 對答案第224章 我的論文題目廢了,謝謝你陳輝第134章 採訪第223章 頒獎第174章 他不懂數學,你不懂博士第120章 安成章:我不道啊第197章 突然間的靈感第130章 回家第233章 的確該做些調整第65章 江流古今韻,雙城日月新第37章 對答案第94章 過癮啊,過癮!第27章 歐拉積分第18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0章 學術年會(感謝 書友20188866的打賞第225章 拉馬努金獎第189章 第一個數學大獎第186章 現場報道第166章 將由我來爲祂封頂第217章 你終於捨得出山了第9章 路的盡頭第138章 天才只是見他的門檻第229章 危急存亡之秋也第102章 半步菲獎第215章 失控第135章 出發,江城大學第3章 這題也不難啊第207章 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第155章 靈感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06章 一個攪局者(二更)第42章 神仙解答第214章 陳輝:我保你們沒事第144章 靈感稍縱即逝第165章 阿斯麥大危機第84章 有所瞭解(五更)第110章 試試用凝聚態範疇重新形式化導出循第75章 傻人有傻福第11章 數競隊第5章 真好第162章 向那個終極問題進發
第225章 拉馬努金獎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230章 飽和式研發第44章 發生什麼事了第227章 解開NS方程的鑰匙第19章 別打擾我學習(感謝“小小書蟲楚楚”第57章 七班天才初長成第148章 師徒往事第56章 你吼那麼大聲幹嘛(求追讀)第99章 疏而不漏(400月票加更)第19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226章 丹尼斯的提醒第61章 學新聞學的第180章 楊米爾斯方程已經證明了?(二更)第130章 回家第107章 改變世界的談話第190章 夸父工程第50章 宣傳經費第189章 第一個數學大獎第227章 解開NS方程的鑰匙第205章 兩場談判第21章 轉換思路第243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邀請第242章 隨機分析終將彌合理論與工業的鴻溝第132章 傳說照進現實第138章 天才只是見他的門檻第202章 燕北來人(二更)第186章 現場報道第30章 學術年會(感謝 書友20188866的打賞第41章 就挺離奇的第118章 拜訪第124章 講座第163章 來自歐洲數學學會的邀請第120章 安成章:我不道啊第64章 你們七班在搞什麼名堂第135章 出發,江城大學第12章 太狂了第203章 對話院士第12章 太狂了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76章 都是好事第17章 他是魔鬼嗎第125章 我來當主講人?第52章 我想試試第186章 現場報道第32章 蓉城二中?第246章 總不能什麼事都麻煩他吧第127章 大佬雲集,雛鳳聲清第214章 陳輝:我保你們沒事第66章 明明學的是同一本教材第195章 畢業答辯(兒童節快樂)第141章 開學第64章 你們七班在搞什麼名堂第42章 神仙解答第162章 向那個終極問題進發第55章 陳輝,你來回答一下第15章 我反對第121章 解法之爭,0分or滿分?第62章 不是一個層次了第37章 對答案第224章 我的論文題目廢了,謝謝你陳輝第134章 採訪第223章 頒獎第174章 他不懂數學,你不懂博士第120章 安成章:我不道啊第197章 突然間的靈感第130章 回家第233章 的確該做些調整第65章 江流古今韻,雙城日月新第37章 對答案第94章 過癮啊,過癮!第27章 歐拉積分第18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0章 學術年會(感謝 書友20188866的打賞第225章 拉馬努金獎第189章 第一個數學大獎第186章 現場報道第166章 將由我來爲祂封頂第217章 你終於捨得出山了第9章 路的盡頭第138章 天才只是見他的門檻第229章 危急存亡之秋也第102章 半步菲獎第215章 失控第135章 出發,江城大學第3章 這題也不難啊第207章 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第155章 靈感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06章 一個攪局者(二更)第42章 神仙解答第214章 陳輝:我保你們沒事第144章 靈感稍縱即逝第165章 阿斯麥大危機第84章 有所瞭解(五更)第110章 試試用凝聚態範疇重新形式化導出循第75章 傻人有傻福第11章 數競隊第5章 真好第162章 向那個終極問題進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民县| 平凉市| 深水埗区| 耒阳市| 印江| 南城县| 汝阳县| 赫章县| 波密县| 昌都县| 河间市| 二手房| 德兴市| 高陵县| 莱阳市| 乐平市| 洛阳市| 松江区| 贞丰县| 湘潭县| 兴和县| 棋牌| 丰宁| 澄江县| 寻乌县| 蓬溪县| 宁都县| 无棣县| 崇仁县| 红桥区| 柳河县| 清流县| 尤溪县| 东港市| 湖北省| 马山县| 吉水县| 日土县| 台北市|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