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祖叔?”宋清峰有些傻眼,看到一把和門派有些關(guān)聯(lián)的劍,就上前問話,卻沒想到問出了一個師祖級別的人。
第五瑤聽到這個稱呼也是嘴角一抽,“我不是你們門派的人,不用這麼叫。”
宋清峰衝著李耀桀抱拳道:“在下莽撞,在此給閣下賠罪,還未請教閣下尊姓大名。”
“李,名耀桀,字懷瑾。”
“炎國公?”
李耀桀愣,“你認識我?”
“才華橫溢,兼有武功,自然聽說過。”
“再會。”
“炎公慢走,炎國夫人慢走。”宋清峰想了想,還是叫第五瑤的封號,師祖叔這個稱呼太古怪了。
這個小插曲沒影響到金德曼姐妹倆的興致,繼續(xù)有宗聖宮附近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或者憑高遠眺,一覽關(guān)中與渭水的風(fēng)貌。
“娘子,想不到你輩分這麼高啊。”
第五瑤無奈搖了搖頭,“我也是現(xiàn)在才知道。”
“當初你都不好奇你師父的來歷麼?”
“問過他,他說他是一個散遊人,他一般一個月纔會來我家一天,所以我也沒怎麼問他的事。”
李耀桀苦笑,爲啥那些世外高人都是這樣騙人的呢?
“那他現(xiàn)在呢?”
第五瑤搖了搖頭,“應(yīng)該是仙逝了吧,我十三歲那年,他就跟我說時日不多,去找個地方坐化了。”
“你懷念他麼?”
“很多年了,我都快忘了他了。”
李耀桀點了點頭,叫來兩個士兵,“去找找剛剛那幾個人,問問他們,北笙子是否仙逝了,如果是,就問一下他的陵墓。”
第五瑤微微一笑,“謝謝相公的細心。”
金勝曼看著景色,詩興大發(fā),歡歡喜喜地走到李耀桀面前:“炎公,我又想到兩句了,宮殿香風(fēng)臨上境,樓臺鬱色照東吳。”
“不錯,雖然誇張了點。”
“這不是一種作法嗎?用誇張的手法讚美事物。”
李耀桀笑了笑,點頭道:“是的。”
“妹妹,看樣子你很快就能湊出一首詩了。”金德曼笑著說。
金勝曼很有信心:“嗯嗯,明天就好。”
“我們?nèi)デ懊婵纯窗桑懊嬗腥!?
……
“炎公,夫人。”那兩個士兵回來了,“他們說太師祖很久前就雲(yún)遊四方,至今不曾回過宗門,推測是仙逝了。”
“嗯,知道了。”
對於這個結(jié)果,第五瑤也沒多少失望,“閒雲(yún)野鶴之人,總不願身後之事被人惦記。”
下午,玩得還算盡興的金德曼姐妹倆下山,坐上車馬回長安。
當天晚上,金勝曼湊齊了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一首律詩就寫好了。
《遊終南山》
車馬飛馳塵滿途,微明天際掛銅壺。
巍峨峻嶺遮秦地,浩蕩川流繞帝都。
宮殿香風(fēng)臨上境,樓臺鬱色照東吳。
詩情畫意周身繞,只恨才疏不是儒。
第二天,金勝曼開開心心地拿著這首詩來找李耀桀,“炎公,我寫完這首詩,你看看如何?”
“很好了。”李耀桀笑著說。雖然有一些字眼是借鑑他的,首聯(lián)有生拼硬湊的嫌疑,但不可否認,她的文學(xué)水平還是不錯的。
畢竟一個外國人,能接觸到的古詩文很少。她自己也說過,以前都是她們姐妹自學(xué)的。
“你們呢?覺得怎樣?”金勝曼又問其他人。
第五瑤說:“第一次就寫得這般,很不錯了。”
“比我第一次寫的好多了。”杜蔓婉說,“我第一次寫的錯漏百出,你的沒有什麼問題。”
“真的?”金勝曼笑了笑,“這次我可以在姐姐面前好好炫耀了。”
“嗯……大公主呢?”
金勝曼回答:“入朝面見天子了。”
李耀桀點頭,他其實並不知道古代的使節(jié)都要做些什麼事,不過他也不關(guān)心這個,他的任務(wù)只是這兩個女的陪同與嚮導(dǎo)。
“蘇月,子婍,你們教教我關(guān)於韻律的事好不好?”
金勝曼一個女子,不方便讓李耀桀教她,便去找杜蔓婉和蘇月了。
這一點,李耀桀也樂於見到,最好就是她們姐妹倆自己玩去,他什麼都不用做。
很快,長安城裡開始流傳著李耀桀和金勝曼的兩首詩了。
“同樣的遊山玩水,同樣是律詩,同樣的題目,風(fēng)格也有點像。”
有人評論。
“新羅的公主第一次寫律詩,想必是有借取炎國公的詩句吧。”
“是有的,你看這「巍峨」,「環(huán)繞」都有明顯的借用。”
“兩首詩對比起來,還是李懷瑾的寫得好啊,四聯(lián)對仗。”
“那肯定啊,律詩都是他創(chuàng)定的,能不好嗎?”
有人敬佩:“沒想到啊,新羅國的公主,都學(xué)他的詩,這下子,他的名氣要傳到外邦去咯。”
“這是好事啊。”
“你們聽說了嗎?當年那個創(chuàng)作了「詞」的李夕,他回來了,還寫了一首詩。”
當初李耀桀化名李夕,在詩會上首次寫了詞,世人都以爲,“李夕”發(fā)明了「詞」,便把創(chuàng)作了律詩的李耀桀和李夕相提並論。
後來不少人知道李夕是李耀桀,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情。
隨著花月詩報的停發(fā),李耀桀也不再用這個名字,他們還一度非常惋惜,惋惜李夕只是曇花一現(xiàn)。
“真的?什麼詩?”
《忠魂歸來》
忠骨長眠在客鄉(xiāng),
兜鍪百戰(zhàn)掛勳章。
請君今日歸來去,
故里青山花正香。
“這是惦念將士的?”
“對。”
就是昨日,百里縣的沈二生,父親和哥哥回來了。
回來的方式有些特別,哥哥騎馬回來。父親——在屍骨盒子裡。
原來,他父親戰(zhàn)死好多年了,沈大生一直不敢跟家裡的母親和弟弟說。
前些日子打了打勝仗,沈大生得到嘉獎,允許回家探親,才帶著父親的屍骨回來。
第五明得知後,轉(zhuǎn)告李耀桀,李耀桀去了百里縣看望他們家人。
沈大娘悲痛欲絕,沈二生淚水打轉(zhuǎn),卻緊咬嘴脣,他已經(jīng)十八歲了,生活讓他變得堅強。身體也不再瘦弱,反而跟他哥哥差不多了,膀大腰圓。
這首詩,昨晚李耀桀有感而發(fā)寫的,也算是表達對沈二生父親的敬佩。李耀桀並不想這首詩流傳出去,奈何……還是被金勝曼傳了出去,她告訴了金德曼,以及他們新羅使者團的其他人。
當然,根據(jù)李耀桀的說法,作者是「李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