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5章 繼續殺人

整整逃出三條街道後,韋昌輝才被張春厚等人接住,驚魂未定的韋昌輝還想逃時,張春厚急道:“殿下,西殿的人沒有追來。”

韋昌輝兀自有些不信,若是自己豈會放過這般好的追殺機會?北殿若是沒有了韋昌輝,早就樹倒猢猻散了。韋昌輝有些沒弄明白,西殿兵爲何停止了追擊。

回到北王府後,損失也計點上來,三千餘人只回來了一千八百多個腦袋,短短的功夫,一千二百多人就這樣折在了西王府。西王府一千餘名參護居然人人都陪了犀利的火槍,而且這些參護個個驍勇,槍槍咬肉,至今還讓韋昌輝感到後怕,同時韋昌輝也更沒底氣能不能守住天京了。

其實韋昌輝並不知道西殿的參護個個都是百戰精銳,也都分批到講武學堂學過新式洋槍的使用,裝配了新式的後裝線膛火槍,而且他們當中還混有數十名白澤堂的刺客,這些刺客更加的擅長殺人,昨夜又打了韋昌輝一個措手不及,因此贏得很是輕鬆。

韋昌輝顫抖的手喝了兩杯定驚茶後,才漸漸的不抖了,但面色依舊難看得很。張春厚顫聲說完損失之後,接著說道:“殿下,往下咱們該如何?”

韋昌輝頓時也沒了主意,天京是守不住的,特別今晚看了西殿兵的戰力之後,韋昌輝更加不敢和西殿正面對戰。但如今西王府打不下來,天王府那邊的參護足足有三千多人,也不是好打的。兩邊都打不下來,韋昌輝拿什麼去威脅勤王軍談判呢?

一瞬間韋昌輝想到了謀士劉乃新說的中策,那便是離開天京返回廬州去,雖然回到廬州也可能被勤王軍攻打。但那邊始終是自己的地盤,或許能周旋一二。

韋昌輝遲疑的說道:“要不今晚咱們就連夜回廬州去?”

張春厚還沒回答,階下謀士劉乃新急忙道:“不可啊殿下。”

韋昌輝奇道:“爲何不可?”

“西殿另一支兵馬將至燕子磯,卑職料定這支兵馬定是西殿鎮江兵,西殿鎮江兵素來配有水師,既然他們能到燕子磯,水師必定早已經封鎖江面,我等如何能過得了江?”劉乃新輕嘆一聲接著說道:“殿下要是想走,就當早些走,如今只怕晚了。”

韋昌輝大怒喝道:“老子讓你們出主意來著。不是讓你們說老子的不是!”

劉乃新嚇了一跳,頓了頓後急忙說道:“殿下既然下策和中策都不可行,咱們還有上策可走啊。”

韋昌輝怒道:“上策不就是讓老子投靠蕭朝貴嘛,我跟你說過,蕭朝貴會要了老子的性命!”

劉乃新哭喪著臉說道:“殿下息怒。殿下想一想,今晚西殿爲何在大好局面下並未追殺我等。西王如此做便是留了一個活口啊。”

韋昌輝臉上的怒色漸漸散去。低頭沉吟起來,張春厚也道:“是啊殿下,這次西王雖說打著爲東孽昭雪的旗號起兵,但去歲東孽和西殿也曾經很不對付,卑職猜想或許西王不會爲了東孽而將我等趕盡殺絕吧。”

韋昌輝有些猶疑的問道:“爲何不?他不殺我如何向響應起兵的石達開、楊輔清交代?”

劉乃新陰測測的笑道:“咱們這位西王其志不小,或許他並不想要咱們腦袋。而是想要整個天國呢?”

話音才落,殿外有參護進來稟報說今夜失陷在西王府的一名旅帥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封信。韋昌輝急命人將信函拿來觀看,看完之後卻是喜憂參半。

見劉乃新和張春厚夠長了脖子想看看那封信函。韋昌輝便將信函遞給兩人觀看,口中疑惑的說道:“西殿的使者約本王明日酉時在大報恩寺塔見面,說有西王的話要轉告,不知會不會是個圈套?”

劉乃新首先看完,喜道:“殿下,西王這是想約殿下談判啊,事情還有轉機。以西王的實力也不會做什麼下三濫的埋伏之事,況且今晚西殿沒有銜尾追殺就是最好的明證。”

張春厚也道:“不錯殿下,卑職看來,西王既然想談,那咱們就談談看,也不會吃什麼虧啊。”

韋昌輝沉吟片刻後,重重的點點頭道:“好,本王明日就親自去見見這個西殿使者,看看西王有什麼要談的。”

翌日,壞消息接二連三的傳來,大勝關、燕子磯、孝陵衛等地接連被勤王軍佔領,天京城已經三面被圍。昨晚韋昌輝還不死心的派了小隊人馬打算偷渡過江,結果卻被江面上的來回不斷飛哨巡視的西殿水師給嚇了回來,果然鎮江的西殿水師封鎖了天京以北的江面。

面對接二連三的壞消息韋昌輝暴跳如雷,更讓他感到憂心的是北殿軍明顯士氣低落,昨日雖然下令將外圍兵馬撤回城中,但還是有小部分兵馬來不及撤回,原本想著這些兵馬或許會一戰,但登上朝陽門觀看之後韋昌輝心灰意冷,滯留在城外孝陵衛的數百兵馬根本沒有抵抗,西殿兵一至齊刷刷的跪地求饒請降。

韋昌輝膽戰心驚了好一陣,生怕西殿兵趁勢來攻朝陽門,他可不信朝陽門上軍心不穩的北殿三千兵能擋住西殿兵的攻勢。好在西殿並沒有趁勢來攻,而是選擇了在孝陵衛紮營駐壘,讓韋昌輝鬆了一口氣,同時也讓韋昌輝明白過來,西王這還是給了他機會談判的。

很快日頭偏西,酉時初刻,韋昌輝帶著張春厚、劉乃新等人並百餘名北殿參護來到大報恩寺塔。

金陵大報恩寺塔位於天京城南古長幹裡,明朝永樂十年,朱棣敕工部於原址重建:“依大內圖武,造九級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報恩寺”,方纔興建這座塔。

大報恩寺塔的修造,由鄭和等人擔任監工官,由於大報恩寺在永樂、宣德年間建造。當時鄭和正率領下西洋船隊多次遠洋海外,因而對工程難以全力監管。爲此,宣德三年,明宣宗朱瞻基特下御敕,要已回國任南京守備的鄭和“用心提督”,限期完工。

建造大報恩寺塔花了整整19年功夫,耗銀248萬餘兩,動用了囚犯、工匠和士兵達10萬人。竣工以後,鄭和還特地從海外帶回了“五穀樹”、“婆羅樹”等奇花異木種植在寺內。大報恩寺塔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負盛名的標誌性建築,永樂皇帝賜封該塔爲‘第一塔‘。該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和所有的歷史建築一樣,大報恩寺塔也經歷了數次的天災和人爲損壞,但好在明清年間都有不斷修復。原本歷史上太平軍佔據天京之後,清軍建了江南大營,特別是1854年。清軍攻克雨花臺後,太平軍爲防清軍佔據大報恩寺對城內造成威脅。遂?“?用火藥轟之。復挖空塔座下基地,數日塔倒,寺遭焚燬”。但如今因爲西王東征改變了歷史,清軍沒有建立江南大營,雖然洪秀全本人很討厭這座佛塔,但畢竟也算是天京的名景之一。大報恩寺塔得以保存了下來。

來到大報恩寺內,北殿參護四處看了,並無埋伏的痕跡,韋昌輝這才安心的走入大報恩寺塔內。上得頂樓之後,卻見一名中年漢子做尋常百姓打扮,帶了兩名隨從便在此處等他。

韋昌輝疑惑的打量了一下這漢子,西殿還是有些熟人的,但眼前這人韋昌輝卻毫無印象。那漢子微微一笑略施一禮道:“在下西殿夏官副丞相童強勝見過北王殿下。”

童強勝的官職其實已經很高,按蘇福新政的官階來說已經算是少將級別的,但他還是用太平天國習慣的官階來自報家門,好讓韋昌輝聽得明白。

韋昌輝哦了一聲,西殿的夏官副丞相,官職不算小了,當下清咳一聲,端起北王的架子便問道:“蕭朝貴派你前來有何話說?”

童強勝肚子裡暗暗冷笑,這位北王還真是奇葩,死到臨頭了還裝腔作勢,當下也不客氣的冷道:“那要看北王殿下是要走死路還是活路了。”

韋昌輝大怒,他在天京頤指氣使慣了,何時被人用這種口氣說話?又見對方只有三人,當下大怒道:“好大的口氣,你不要命了?!”

話音才落,韋昌輝身後幾名北殿參護便目露兇光、拔刀相向,隨時準備上前殺人似的。

那童強勝等三人猛然從腰後掏出短槍來,每人兩支短槍,齊刷刷的對準了韋昌輝,雖然只有三個人六把槍,但三人身上的殺氣卻毫不掩飾。

面對黑洞洞的槍口,韋昌輝面色一變,兩邊距離太近,要是發難,難保自己不會被火槍打中,況且還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別的後招。

童強勝淡淡的說道:“久聞北王好殺之名,果然來見你還是要準備好,我敢來見你就不怕沒命,要麼你聽我說下去,要麼咱們一起死在這裡!”

韋昌輝看著童強勝,雖然他說得輕描淡寫,但他和身後兩人身上散發出來的殺意卻是那麼的濃烈,韋昌輝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他知道童強勝這種人必定是言出必行,不會是出言恐嚇的,在這高塔之上自己就算人再多,也不一定能護得自己周全。

當下韋昌輝換出一副笑臉來,先喝命自己手下收起刀劍後退,隨後笑道:“有什麼話好說,我也非常敬佩西王妹婿的,童丞相可以接著說,死路是怎樣,活路又是怎樣?”

童強勝三人緩緩放下短槍,也不廢話淡淡的說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死路便是與我西殿爲敵,活路便是與我西殿合作!”

韋昌輝忍下一口氣,問道:“我韋昌輝在西王眼中還有用麼?”

童強勝點點頭道:“你還可以幫我們做一件事。”

韋昌輝奇道:“原來本王還有用啊,只不過不知西王想要本王做什麼?”

童強勝的眼光越過報恩寺塔旁的秦淮河,望向落日餘暉中的天王府方向,口中淡淡的說道:“繼續殺人!”。)

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44章 井塘之戰第70章 胡攪蠻纏第90章 還軍灞上第750章 東方之興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396章 計劃忽變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11章 十字路口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135章 貴雲白澤第27章 四面見敵第119章 內部爭鬥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42章 突圍下嶺第109章 風箏之線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80章 求人以誠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570章 士無戰心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40章 先手爲強第91章 難以抉擇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51章 守險守陴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89章 封庫安民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28章 諸將議事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33章 一言爲定第553章 散朝之後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54章 城南書院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192章 志在必得第748章 各人際遇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403章 大案初顯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13章 千里之外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495章 談判斡旋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399章 湘軍出征第86章 還施彼身第81章 用民以戰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740章 是戰是和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581章 聯軍登陸
第405章 潛移默化第296章 分贓不均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328章 纏足剪辮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440章 戰勝之後第447章 消息傳來第44章 井塘之戰第70章 胡攪蠻纏第90章 還軍灞上第750章 東方之興第336章 整編章程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436章 攻心爲上第437章 一石二鳥第396章 計劃忽變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11章 十字路口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135章 貴雲白澤第27章 四面見敵第119章 內部爭鬥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42章 突圍下嶺第109章 風箏之線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567章 破而後立第80章 求人以誠第627章 改變部署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570章 士無戰心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40章 先手爲強第91章 難以抉擇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51章 守險守陴第279章 如何解結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89章 封庫安民第513章 鋼鐵危機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691章 最後嘗試第28章 諸將議事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226章 活寶夫妻第200章 一廂情願第341章 霧中惡戰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165章 借師助剿第483章 財政赤字第690章 誰在撒謊第298章 開府六部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33章 一言爲定第553章 散朝之後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54章 城南書院第127章 湘江大捷第338章 清軍部署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110章 不成體統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387章 千秋勸語第579章 若有所思第402章 禍水東引第192章 志在必得第748章 各人際遇第393章 川路聖謨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321章 以毒攻毒第276章 與國無關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277章 沿途軼事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403章 大案初顯第323章 宗族之議第13章 千里之外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251章 招商總局第495章 談判斡旋第616章 已無所謂第399章 湘軍出征第86章 還施彼身第81章 用民以戰第471章 恰當時機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596章 風雲突變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740章 是戰是和第681章 兵諫之憂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391章 與民易田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112章 上了賊船第581章 聯軍登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海丰县| 阳东县| 广丰县| 吉林省| 桐梓县| 宁海县| 亳州市| 尚志市| 科技| 郴州市| 通榆县| 潮安县| 醴陵市| 璧山县| 眉山市| 古浪县| 金塔县| 秦安县| 石阡县| 伊川县| 沾化县| 高密市| 沭阳县| 龙岩市| 张家川| 渝中区| 沈丘县| 呼伦贝尔市| 江永县| 乌兰浩特市| 永年县| 多伦县| 祁阳县| 衡阳市| 镇安县| 苍南县| 来宾市| 榆林市| 土默特右旗|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