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3章 家和事興

光輝號在當天下午就啓程返回了榮祿和他帶領的清軍沒有能夠踏上光輝號,因爲他看到李璇璣和克利福德的離開,在船上已經沒有了能夠吸引榮祿的目標,就算船上真有太平軍派來接李璇璣的重要人物,榮祿也覺得還犯不著爲了一個雞肋人物而徹底和英國人翻臉。

他卻不知道船上的人是蕭雲貴,若是知道了恐怕榮祿也會陷入人生艱難的選擇之中去。是拼著和英國人翻臉,甚至提前引發二次鴉片戰爭,也要講他的這個老同學幹掉;還是放虎歸山,另謀他策。

好在榮祿並不知情,所以他沒有糾結,在看到李璇璣離開後不久,他就和廣州幾名官吏帶著兵馬離開了,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李璇璣,只要李璇璣不再被太平軍帶走,靠著李重是李璇璣兄長的關係,他也可以爭取到克利福德的幫助。但榮祿的這番算計落空了,假若李璇璣和蕭雲貴離開,克利福德出於報復,或許會另選東方代理人而和榮祿合作。但現在李璇璣留在了克利福德身邊,榮祿就已經失去了機會,榮祿千算萬算卻沒算到李璇璣和蕭雲貴會是那種關係。

雖然榮祿很是得意洋洋的帶著兵馬走了,但包令也沒有太過爲難廣州官府,人數僅僅是清軍七分之一的英軍讓開一條通道,清軍才得以離開。包令也是做賊心虛,他知道船上那個太平軍重要人物的腦袋價值多少,清廷給這個腦袋開出的賞格是驚人的八十萬兩賞銀和一個公爵爵位的封賞。而在包令和其他英國人看來,這個腦袋價值每月一百多萬英鎊的貨物交易量,以及每年百萬磅遞增的大型商業投資項目,還有英法在俄國遠東即將取得的一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軍港大捷,以鼓舞此時還在克里米亞圍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英法聯軍。

所以包令沒有留難清軍。只是在事後照例向兩廣總督衙門遞交了抗議照會,要求兩廣總督衙門對此事件道歉,並切實履行雙方的條約。這份照會同樣的如同石沉大海,清廷官方沒有任何的表示,僅僅只是回覆要履行條約,請英國斷絕和太平軍的貿易,於是雙方的嘴皮官司再一次打了起來。

廣州就是在這種吵吵鬧鬧、分分合合、時好時壞的氛圍下繼續著它通商口岸的商貿職責,不過雙方吵歸吵、鬧歸鬧,生意還是照舊在做著,兩廣總督衙門總算是既保持了大清天朝的顏面。又顧及了大清最後一塊富庶的銀根,可以說葉名琛已經做得很好了。而英國人並不覺得委屈,他們只是在積蓄力量和怒火,可以預見的是一旦和俄國人的戰事結束,英國人是會將所有的抗議照會一併清算的。

爲了不再發生意外的事情。包令和怡和洋行的廣州經理史密斯商議之後,決定讓光輝號下午就駛回上海。安全的護送船上那位大佬安全離開。這個時候英國人經不起這樣的損失。於是光輝號在午後就開船離開了廣州,包令特意派遣了兩艘香港分艦隊的戰艦爲其護航。中國海域此時一直很不太平,海盜和走私船出沒,英國海軍時常會有護航任務,海軍爲怡和洋行的船隻護航倒也不奇怪,但奇怪的是這次僅僅只是護航一艘商船。而不是一整隻的商船船隊。

從廣州前開始,唐二牛就很是擔憂,當他前去詢問西王是否離開廣州的時候,西王面色鐵青。如一尊泥塑一般端坐在船艙內的太師椅上,他沒有說話,只是微微頷首。

等到下午,光輝號起錨後,唐二牛再一次進到船艙,卻發現桌上西王的午飯絲毫未動,西王就連坐姿都沒有變過。唐二牛很是擔憂的勸說了幾句,卻招來西王那陰沉凌厲的目光,嚇得唐二牛不敢再說什麼,唐二牛從沒見過西王如此可怕的眼神,似乎自己再多說一句就會被他生吞活剝了一般。

一直到了第三天,西王暈倒在船艙,唐二牛才趁機灌了些肉湯下去,隨後西王就開始生病,一直到了上海西王的病都還沒好。光輝號在上海寶順碼頭靠岸後,西王被直接送進了上海太平軍總拯危館內。

這次西王的出行只有上海幾名太平軍高級將領知曉,蕭雲貴甚至連蘇州的洪韻兒和左宗棠都沒有告訴,他是去找李璇璣當然不能告訴洪韻兒,而此事太過冒險,要是左宗棠知道了,他也不會贊同西王的這個舉動,因此蕭雲貴沒有通知蘇州方面。

可惜現在西王雖然回來了,但卻病得很重,唐二牛的身份不足以隱瞞這件事,上海的王闓運也不敢隱瞞這件事,最後還是上報了蘇州方面。

當消息傳到蘇州的時候,已經是陽春三月,洪韻兒早已經大腹便便,還有兩個月腹中的孩子就可以瓜熟蒂落了。西王離開上海的前後十一天時間裡,洪韻兒通過情報司錢江的密報,已經開始覺得事情不對,西王似乎在上海失蹤了,隨後洪韻兒命情報司拼命查找西王的下落。

後來的事情發展出乎洪韻兒的意料,白澤堂奉西王命拒不和情報司交換關於西王下落的情報,而上海幾個知情的大佬也是三緘其口。這把洪韻兒氣壞了,後來情報司總算打探到西王可能搭乘英國人的商船南下了。

南下去幹什麼?洪韻兒一直在寬慰自己,或許他是南下去聯絡廣東天地會的人,又或許是去查看廈門的登陸地形,想在廈門登陸,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畢竟太平軍現在還是有能力一次性投送萬餘兵力和輜重南下的。但他會不會甘冒風險,捨棄那麼多東西南下去找李璇璣呢?洪韻兒一直不在心中安慰自己,不要往那方面去想,他那麼大個人了還是應該知道輕重的。

每當洪韻兒心慌意亂的時候,她總是獨自一個人輕撫著大大凸起的腹部,柔聲和腹中的孩子說:“寶寶乖,爸爸只是去做大事了。你出生的時候他一定會回來的。”

每當想到腹中孩子和蕭雲貴,洪韻兒就覺得自己受的苦都不算什麼了。從懷孕初期的孕吐到此時因爲肚子越來越大,壓住了腿上的血脈,洪韻兒的雙腳腫得非常厲害,到了晚上也只能側身睡,很多時候晚上都睡不好,但這一切她都默默的忍受了下來,沒有蕭雲貴在身邊寬慰她,她就自己寬慰自己,和肚子裡的孩子說話來分散心神。

可惜當上海傳回的消息送到洪韻兒面前的時候。洪韻兒自己編織的美麗謊言被無情的撕碎了,西王病得迷迷糊糊,王闓運不敢隱瞞什麼,連同上海幾名將領以及一直在西王身邊的唐二牛一道,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向蘇州大本營說了個明白。王闓運等人現在著實慌了手腳。要是西王一病不起,當真有個什麼好歹。他們幾個絕對吃不了兜著走。現在的西殿根本經受不起失去西王的打擊,真是那樣的話,王闓運等人就算是奉西王命行事,那也是逃不過知情不報這個罪名的。

洪韻兒渾身顫抖的看完上海送來的公文,淚水早就悄無聲息的落了下來,隨後她在笑聲中將那份公文撕得粉碎。淚水伴著公文的碎片一起落到了地上。她就不該欺騙自己,洪韻兒的才智早就該想到,蕭雲貴瞞著她南下是去做什麼,可她寧願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地上,最後讓她自己傷到了骨子裡。

心神激盪之下,洪韻兒早產了,還好她身旁有胡九妹和幾名女官跟著,否則很是兇險。

在蘇州的接生婆和有經驗的中外醫師都被第一時間接到了西王府內,姚遠和莫佳娜也到了。姚遠不方便進產房,莫佳娜進去了,但她對於婦產科愛莫能助,只得在一旁打下手。洪韻兒的胎位不是很正,而且還是早產,加上她受了很大的刺激,生產過程極爲兇險。好在莫佳娜和幾個西洋醫生一直用吊瓶爲她補充著血液和體液,否則洪韻兒極有可能死於早產。

在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時候,洪韻兒一直都在說一定要保住孩子,莫佳娜只得盡力安慰,但莫佳娜得到左宗棠的命令卻是必要時候保大人。

左宗棠這個時候已經是火燒眉毛了,上海那邊那位大爺還沒病好,蘇州這位娘娘又早產了,從左宗棠加入西殿以來還從沒遇到過如此兇險的局面,要是西王和西王娘都不成了,左宗棠也不知道蘇褔省會亂成什麼樣子。

好在吉人天相,幾個時辰之後,洪韻兒生下了一個兒子,母子都平安,只是洪韻兒身體非常虛弱,那早產的嬰兒也好不到哪裡去。這可忙壞了蘇州拯危館的兒科大夫們,他們拿出十二分精神照料這位二世子小王爺,而莫佳娜等人則是盡力的幫助洪韻兒儘快恢復起來。

第二天洪韻兒昏睡了十二個時辰之後,總算是醒了過來。她第一句話就是問孩子,在得知孩子沒事之後,她才哇的一聲哭了出來。莫佳娜很佩服西王娘,昨天生產的時候她一聲都沒哭過,哪怕是疼的再厲害,也只是死死攥著牀單,卻想不到這個時候她哭了。

莫佳娜安慰了她幾句,洪韻兒只是在責罵自己,不該那麼激動,險些害了孩子。關於西王娘爲何會小產的事,在第二天的時候已經有各種版本問世,也猜測是和西王有關,畢竟西王娘這樣的女人也只有愛情兩個字纔可能傷害到她。

莫佳娜不是很明白,既然西王和西王娘都是信奉基督教的,西王就應該遵循基督教的教義,只娶一個妻子,而西王娘也是的,要是西王出去找情人,那西王娘自己也可以出去找情人,這樣才公平。這是法國女子一慣的浪漫作風,所以莫佳娜很不理解西王夫婦。

當姚遠知道莫佳娜這種可怕的想法之後,連忙發誓他一生只會娶一個妻子,而且保證不找任何情人,到讓莫佳娜很是開心了一陣。

洪韻兒醒來之後,左宗棠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病榻前,只說他將政務大事先交給幾個尚書,蘇州的兵權交給剛剛從上海講武學堂畢業的陳玉成,他讓洪韻兒安心養病,左宗棠他自己必須親自去上海一趟,因爲西王是西殿的主心骨,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一開始洪韻兒還和左宗棠說話,但一開始說到西王,她的臉色就冷了下來,最後變成左宗棠獨自在講。交代完之後,左宗棠長嘆一聲,語重心長的說道:“西王娘,正所謂有家纔有國,家和萬事興,家亂萬事休,左某隻希望經過這件事之後,您和西王能看得更通透一些,畢竟夫妻之間有時候理解纔是最要緊的。”說完左宗棠便離去了,只剩下洪韻兒呆呆的望著房樑,喃喃的自語著什麼。(

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292章 天曆元旦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272章 各自肚腸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122章 祈禱氣運第295章 三寸鬢角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23章 長沙鉅富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87章 鴉片之用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64章 出隊瀏陽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1章 雞足山間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723章 國宴之上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76章 一片孤寒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10章 奉天誅妖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40章 先手爲強第307章 人不忍欺第96章 終得名士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457章 士氣軍心第16章 喬裝賺城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132章 開誠佈公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306章 工商兵事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30章 衙倉納捐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28章 諸將議事第83章 村坊團練第287章 定有所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26章 鉅額債務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1章 雞足山間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262章 馬尾之戰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701章 日暮西山
第417章 算無遺策第478章 月夜孽情第292章 天曆元旦第245章 錢江軼事第569章 五華梅花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272章 各自肚腸第433章 大軍逼近第507章 李丁送信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122章 祈禱氣運第295章 三寸鬢角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23章 長沙鉅富第291章 各有算計第525章 罷黜榮祿第529章 赤水之戰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190章 紅衫之傲第87章 鴉片之用第704章 諸事安排第64章 出隊瀏陽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648章 遙不可及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551章 開禁之議第152章 十日紀事第650章 長蘆鹽商第128章 信仰頓悟第1章 雞足山間第598章 投降協議第246章 興王十二第723章 國宴之上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626章 宣戰藉口第722章 立國大典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591章 表明心跡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101章 反之而行第541章 突擊任務第243章 國中之國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669章 回國人選第76章 一片孤寒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10章 奉天誅妖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586章 大偵察隊第40章 先手爲強第307章 人不忍欺第96章 終得名士第229章 寧波海盜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184章 又現人才第635章 碼頭激戰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457章 士氣軍心第16章 喬裝賺城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132章 開誠佈公第179章 傳教之士第693章 太平動向第659章 機會來了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314章 句號起點第550章 鎩羽北歸第306章 工商兵事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749章 軍中整肅第30章 衙倉納捐第195章 江北大營第392章 西王專列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102章 下馬之威第28章 諸將議事第83章 村坊團練第287章 定有所第299章 郡縣之制第303章 減租減息第26章 鉅額債務第623章 向東向西第505章 與虎謀皮第1章 雞足山間第687章 蟻多咬象第262章 馬尾之戰第663章 租界亂局第656章 啞然失笑第257章 乾柴烈火第489章 萬山羣島第701章 日暮西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长岛县| 延吉市| 浙江省| 铜陵市| 新泰市| 佛学| 伊川县| 建水县| 黄骅市| 吉首市| 西充县| 额敏县| 安溪县| 河源市| 同心县| 泾川县| 长治市| 岳普湖县| 额济纳旗| 黔西| 东光县| 历史| 思南县| 兴业县| 商南县| 永州市| 伊金霍洛旗| 南木林县| 会理县| 调兵山市| 乡宁县| 岳阳县| 襄垣县| 宁国市| 军事| 滁州市| 香格里拉县| 无为县| 营山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