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4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是永遠不結束的。古羅馬、埃及、法蘭西、美國的南北戰爭,無一例外。成都戰役也樣,是該結束的時候了。60軍抵近成都,退駐成都的國民黨軍紛紛宣佈起義。

劉文輝率國民黨軍第24軍起義了。

黃隱率國民黨軍第95軍起義了。

隨著駐紮成都的劉文輝、黃隱兩支國民黨軍起義,逃到成都的另一支國民黨軍主力——第65軍軍長李振也宣佈率部起義了。

說起李振,還有一段開國元帥葉劍英做李振起義的故事。

早在1920年,葉劍英和李振就有同事加戰友的關係。當時,葉劍英在奧軍總部獨立營1連任排長,李振就是葉劍英排裡的班長。1938年10月,葉劍英探望時任國民黨軍第186師師長的李振時,語重心長地叮嚀自己手下的班長:“把部隊訓練好,掌握好!”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之際,葉英劍又派李振的老鄉陳忠職到成都,轉告李振:“起義要及時,再不起義就沒有機會了!”

李振看到如此關心自己的老排長,心情十分激動。想起過去在葉劍英手下當班長的情形,想起葉劍英的忠告,豁然開朗過來。他明白了,只有起義,纔有出路。

由於國民黨軍第65軍一些幕僚對起義思想不通,李振找陳忠職商量。陳忠職說:“此事已有基礎,起義儘快宣佈。你還可與第30軍軍長魯崇義聯繫。魯崇義早已與解放軍取得聯繫,正準備起義。”

國民黨軍第30軍是西北軍的舊部。它的前身是第26路軍,抗日戰爭前轄第30軍和第42軍。在抗日戰爭中經娘子關和臺兒莊戰役,傷亡很大,縮編爲一個軍——第30軍。1943年11月,魯崇義升任該軍軍長。1945年10月,平漢戰役中,第30軍官兵被解放軍俘虜甚多,後經教育放回的官兵中,紛紛稱讚解放軍寬俘政策,給魯崇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全國即將全部解放,魯崇義心生率部起義之意。

李振與魯崇義聯繫後,兩人一拍即合,相約聯合起義。

然而,胡宗南還想作垂死掙扎。1949年12月22日,胡宗南召集各軍軍長開會,商議向西突圍計劃。這時,國民黨軍第30軍參謀長肖健進來就問:“戰呢?還是和呢?”

李振順勢表態:“爲國家保存一點元氣,爲百姓減少一點損失,爲雙方減少一點傷亡,還是照北平的辦法,和爲好?!?

胡宗南馬上阻止這種言論。

李振看勢頭不對,只好改口:“既然這樣,我放棄剛纔意見,決定和大家一起行動!”

李振表面上表了態,但胡宗南心裡明白,國民黨壽終正寢的時間將近。於是,胡宗南在召開軍長會議的第2日,便急匆匆地離開了成都,飛往海南島。

胡宗南離開成都的當天,即1949年12月24日,李振和魯崇義宣佈國民黨軍第65軍和國民黨軍第30軍聯合起義。

第3章 力挽狂瀾(2)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第二 部太原24第1章 南昌 ? 洪湖(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3/14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2第16章 淮海嘯(8)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7/28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5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九章 羊山集3第13章 兩打榆林(1)第七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2/13第22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 部太原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2)大潛伏1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1第二 部太原24第六 部大潛伏1819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5章 豫皖劍韻(4)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二 部太原1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4章 突出重圍(2)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尾聲劍魂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2/13第6章 劍指豫北(3)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1章 南昌 ? 洪湖(3)第12章 隴東三邊(2)第5章 豫皖劍韻(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9章 葫蘆河畔(1)第12章 隴東三邊(7)第3章 力挽狂瀾(2)第二 部太原20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1/22第4節 跟敵人問路,獲得一個綽號賀大膽第16章 淮海嘯(7)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9第4章 突出重圍(1)引子第13章 兩打榆林(4)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4章 突出重圍(4)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19章 劍隨心移(3)第二 部太原5/6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二 部太原19第16章 淮海嘯(5)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7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3/1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15章 襄樊役(4)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16章 西府戰役(1)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16章 西府戰役(3)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第二 部太原24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
第3章 力挽狂瀾(2)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第二 部太原24第1章 南昌 ? 洪湖(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3/14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2第16章 淮海嘯(8)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7/28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5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九章 羊山集3第13章 兩打榆林(1)第七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2/13第22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 部太原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2)大潛伏1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1第二 部太原24第六 部大潛伏1819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5章 豫皖劍韻(4)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二十四 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二 部太原1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4章 突出重圍(2)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尾聲劍魂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2/13第6章 劍指豫北(3)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1章 南昌 ? 洪湖(3)第12章 隴東三邊(2)第5章 豫皖劍韻(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7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9章 葫蘆河畔(1)第12章 隴東三邊(7)第3章 力挽狂瀾(2)第二 部太原20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1/22第4節 跟敵人問路,獲得一個綽號賀大膽第16章 淮海嘯(7)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9第4章 突出重圍(1)引子第13章 兩打榆林(4)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4章 突出重圍(4)第12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19章 劍隨心移(3)第二 部太原5/6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2)第二 部太原19第16章 淮海嘯(5)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7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3/1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15章 襄樊役(4)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21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16章 西府戰役(1)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16章 西府戰役(3)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第二 部太原24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平武县| 民权县| 鲁甸县| 丘北县| 东方市| 孙吴县| 门源| 石林| 长葛市| 盖州市| 保山市| 闵行区| 玉龙| 湖口县| 伽师县| 无极县| 高州市| 旬阳县| 达拉特旗| 聂拉木县| 青田县| 蒲城县| 鹤岗市| 阜新| 翁牛特旗| 邵阳县| 龙口市| 西华县| 册亨县| 通海县| 黔西县| 威信县| 龙川县| 夏津县| 云浮市| 光泽县| 任丘市| 顺平县| 方正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