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黃新廷的設想
在1軍的編成防禦陣地內有一條臨津江貫穿全縱深江的源頭在圓山江的出海口在汶山江水不急不緩地從北面的圓山向南面的汶山緩慢流來最終流向黃海。它的流似乎與戰事無關不急不緩地流動著。江水清晰地倒映著兩岸的蒼翠楊樹。如果非讓臨津江見證什麼的話那臨津江準會說這時這兒唯一的變化是來往的船兒沒有了。沿臨津江兩岸各自有一條道路東岸的道路高低不平但比較寬是條公路可通卡車西岸的路較狹窄卡車不能通。
1軍的基本陣地和預備隊陣地都在臨津江兩岸從地理位置來叫稱東岸和西岸。東西兩岸各有1個著名的山東岸的叫馬良山西岸的叫老禿山。彭德懷交代的老禿山暫時由47軍防守因此兩岸陣地除老禿山外1軍部隊全部進入臨津江兩岸了。1師和配屬給1師的141師的422團、炮兵48團的1營、高射炮兵43營的兩個連隊擔任臨津江西岸右起基谷裡左至1169高地之間的防禦任務;7師和配屬給7師的炮兵48團2營、高射炮兵56營擔任臨津江東岸右起榆峴以南高地左至將軍洞之間的防禦任務。141師(欠422團)、坦克6團爲1軍預備隊配置在臨津江兩岸的仙女洞、桃川裡和佑城裡地域。軍機關設在臨津江西岸的新寺洞。爲便於戰時指揮在臨津江東岸設立了作戰指揮分所位置是在東岸的梨木洞。
1軍的當面對手也分佈在臨津江。就是說臨津江在三八線上有一道分水嶺北面爲1軍陣地南面爲“聯合**”。東岸的魚積山地區駐紮著美軍第7師西岸的高旺山地區駐紮著南朝鮮李承晚軍第1師。美軍第7師和李承晚第1師也各增置了一些部隊如英國的第1師第28旅的澳大利亞團、丟拉門團等21個連隊均在臨津江南面地區。
不知是有意安排還是無意佈防臨津江兩岸的配置有一個很有趣味的數字出現了:西岸配置的番號都是“1師”東岸配置的番號都是“7師”。
“這是有意的!”黃新廷軍長信心十足地說:“在西岸我就是要用1師對付李承晚的第1師;在東岸我就是要用7師對付美軍第7師。讓兩個同番號的師較量我們的士氣一定會很高!”
布兵排陣要從氣勢上壓倒對方這是從戰略上藐視對手但戰術上絕對不能蔑視對手。要做到在戰術上不掉以輕心黃新廷決定親自到前沿陣地偵察一番好做到心中有數。現在自己剛剛到朝鮮對地形還十分生疏根本談不上熟悉了這對指揮員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傷。
這一天1953年4月8日黃新廷帶著警衛排從軍指揮分所的梨木洞出了。白天他走附近的山坡密林處一方面防空另一方面也預防萬一美軍穿來警衛排也便於佔領有利地形防止美軍突然進擊。因爲美軍第7師在東岸。
春天的氣息還未吹到朝鮮半島。密林深處枯萎的荊棘雜草伏在地上樹上的樹葉偶爾看到幾片黃葉。這時突然遠處傳來坦克的“隆隆”聲。黃新廷快步走到山邊用望遠鏡向南望去。只見山下的臨津江東岸自南向北一條公路上身穿白衣的人們有的牽著耕牛有的趕著牛車都是逃難的人羣。老老小小走得很艱難。望遠鏡再擡了擡看到人羣后面不遠處有一輛坦克在追逐著。隆隆的響聲越來越近坦克裡的機槍掃射著奔跑在江邊的人羣中有一位朝鮮大娘扶著一個白老翁神態緊張匆忙向北奔來。
黃新廷放下望遠鏡氣憤地說:“畜牲!這些畜牲!”黃新廷示意警衛排趕快上去阻擊美軍救護老百姓。
警衛排長楊建飛覺得這次任務是保護黃軍長警衛戰士不能隨意離開黃軍長一步便對黃軍長建議說:“軍長我們不能因小失大暴露了自己!”黃新廷沒有再說話而是急切地拿起望遠鏡繼續觀察著。
望遠鏡裡出現了兩輛美軍坦克在河灘地上追逐一羣年輕的婦女很快她們被圍到了坦克和河岸組成的三角圈裡美軍的坦克兵爬出坦克向婦女撲去。有的被按倒在沙灘上了有的長長的白裙子被撕下來了露出了內褲……
望遠鏡又搜索坦克的四周沒有現任何部隊。黃新廷放下望遠鏡讓楊排長帶兩個班上去“徹底消滅這兩輛坦克”。
楊排長率領兩個班從兩翼衝出樹林向河灘衝去。
突然美軍一名士兵現了楊排長他們喊著:“志願軍!”美軍的坦克兵一聽“志願軍”3個字心亂手亂腳步也亂紛紛爬上坦克。在混亂中年輕的婦女逃入森林中。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