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

抗戰結束後,國共雙方短暫性地過了一段“戰略過渡期”,接著,解放戰爭就開始了。爲了中國人民解放事業,1945年10月,**中央、中央軍委決定,以太行六分區機關及直屬隊、韋支隊 、石支隊 、秦向支隊 爲基本力量,組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任命王近山爲縱隊司令員。

縱隊成立後,在王近山的率領下,首戰蘭封,全殲國民黨守軍3000餘人。一戰揚威,六縱一躍成爲主力部隊。接著,王近山率六縱,血戰大揚湖,全殲國民黨軍整編第三師。穿插上官村,活捉國民黨軍第一Ο四旅正副旅長楊顯明、李克源兩位少將。兵鋒過寧陵、亳州,吃掉了國民黨軍暫編第四縱隊,把縱隊司令張嵐峰屍首移了位。

時間很快到了1947年3月,胡宗南根據蔣介石的意志,集中了34個師25萬人向紅色首府延安進攻。劉伯承和鄧小平根據**的意志,進行豫北大反攻,好讓**中央機關和**在延安與國民黨軍轉圈捉迷藏。

軍情緊急。豫北大反攻的會議一結束,王近山就火急火燎地催司機把吉普車開的飛快。他想趕快趕到前線去。沒有想到,當成“飛機”開的吉普車,成了脫繮的野馬,一頭撞到了一顆樹上,接著翻入溝底。不幸之萬幸,血肉模糊的王近山,被後面騎馬趕來的參謀人員送往野戰醫院。

衛生部長錢信忠替王近山止血包紮後,一檢查,發現是右側大腿粉碎性骨折。

王近山急切地說:“錢部長,上次你保住了我的左手,這一次你可要保住我的右腿啊!”

“王司令,按我們現在的條件,你的傷又這麼重,這腿即使保下來,恐怕要留下殘疾!”錢信忠部長如實相告。

沒有想到,王近山聽了這話,臉色大變,並用被子把頭一蒙,鬧起了小孩子脾氣,開始絕食,不但不吃不喝,而且拒絕打針吃藥。弄得野戰醫院束手無策。這時,韓岫巖趕來了。

韓岫巖的到來,沒有讓王近山改變不吃不喝的“牛脾氣”。王近山半天才開口對韓岫巖說:“我殘廢了,你知道嗎?我是一個廢人了!不能打仗了!”

“不不,你沒有,你不可能是個廢人,近山,你這是怎麼啦,你爲什麼要自暴自棄呢?你忘記了劉鄧首長給你佈置的任務了。”說到這裡,韓岫巖覺得身後有人,便轉過脖子來,一看,慌忙站起來說:“鄧政委,你……”

鄧小平接過韓岫巖的話:“近山,聽說你在鬧脾氣,不吃藥不打針?!”

王近山低下了頭。

“近山,我來了,你不歡迎?”

王近山憋在心裡的眼淚,像噴泉一樣,奪眶而出:“政委,我,我的腿斷了,不能再去指揮打仗了!”

善解人意的鄧小平,靜靜地讓愛將王近山痛痛快快地哭了一會,接著,輕輕地拍了拍王近山,微笑著說:“唉!近山同志,不要想那麼多,安心養傷,好好休息,仗有你打的!現在你變成這樣,傷不能好,還談什麼打仗啊!現在,你的任務是養好傷。只要傷一好,不管腿斷沒斷,都讓你回前方。怎麼樣?還傷心嗎?”

王近山破涕爲笑:“政委,你可要說話算話!”

鄧小平也笑著說:“那當然。再說,有什麼能攔住你這個‘王瘋子’不打仗呢?”

“王瘋子”這個綽號,跟隨了王近山一輩子。上至領袖,下至士兵,都知道這個綽號。那是在紅軍時期,王近山當連長時,一次戰鬥中與敵人肉搏。他抱住一個敵人滾下懸巖,頭上被尖石戳穿了一個洞。在這樣的情形下,王近山居然還能撥出手槍,一槍將敵人打死。連隊指戰員們在王近山的精神和意志的影響下,打跨了敵人。自此,王近山不僅頭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疤,連洗澡都不能用力搓,而且有了這個伴隨他一生的綽號“王瘋子”。

鄧小平沒有食言。傷愈後的王近山,儘管頭破、手殘、腳瘸,鄧小平還是讓他帶兵上了前線。然而,上了前線的王近山憋了一肚子的火,六縱連連請戰,劉鄧卻不溫不火,發來的電報就4個字:“好好休息!”

“好好休息”4個字,讓王近山和他的部隊一直“休息”到1948年7月初。這時,解放戰爭的仗打得炙手可熱,蔣介石已無力顧及中原,正集中兵力與華東野戰軍在豫東激戰。這樣一來,中原野戰軍在平漢一線可以“釣大魚”,中野司令員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一合計,讓王近山的六縱“伸伸拳腳”,遠距離襲擊襄陽。史稱“襄樊戰役”。

襄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周朝城垣就已成規模,到了公元1639年,明太祖在此修築了東、西、南三面舊城。襄陽城依山傍水,地勢異常險要。北面與樊城隔漢水相對,城南羣山聳立,山勢陡險,爲其天然屏障,易守難攻。襄樊古戰場演繹的“話劇”也很多,張獻忠和李自成攻戰過襄樊,而孫堅只奪得樊城,在乘勝攻打襄陽時卻戰死在峴山,連屍體都被劉表擄去;關羽儘管奪取了襄陽,又在樊城水淹七軍,留下威震華夏的千古佳話,但後來還是功虧一簣,沒拿下樊城,反丟了自己的老家荊州。

這些歷史戰例,王近山不但知道,而且深知戰襄陽的“兵法”:欲取襄陽,必先奪南山,山存則城存,山失則城失。

7月2日,王近山受領了任務後,立即將手下的“三劍客”——十六旅旅長尤太忠、十七旅旅長李德生、十八旅旅長肖永銀——下達攻城命令。王近山的攻城部署遵循古訓:先奪南山,後再破城。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嘛!

經過短暫準備,7月6日,部隊開始向襄陽城南的虎頭山、十字山、峴山、萬山、大山頭、雙背樑子、鐵冒山和鳳凰山發起攻擊。然而,國民黨軍憑險阻擊,氣焰囂張,讓攻山部隊連戰兩天兩夜,毫無戰果,還傷亡不小。

王近山眉頭緊鎖:駐襄陽城內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第十五綏靖區司令康澤會不會按古語“依山固守,耗其兵力,爭取時間,等待援兵”呢?如是這樣,應該打破“自古打襄陽,先奪山後取城”的常規,採取撇山攻城,猛虎掏心戰術啊!

於是,王近山向劉伯承和鄧小平報告了自己的想法和戰術構想:“敵人的防守重點在南門,西門防守較弱,我們避實擊虛,從西門直搗康澤老巢,南山的火力、碉堡先擱置起來,用小部隊看著就行了,在我們攻城的時候,它不敢脫離工事下山來攻我們,在山上的火力又夠不到我們,康澤只有看戲的份了”。

劉鄧接到王近山的“撇山打城,主攻西門”的作戰方案後,立即回電:“完全同意作戰方案,睢杞已告大捷,白崇禧主力被鉗制在周家口一線;對南陽王凌雲,已派第二縱隊前往監視和阻擊。10天內援兵保證到不了襄陽,後顧之憂可完全解除,望按計劃加緊攻擊。”

王近山接到回電後,立即召開作戰會議,把調整後的作戰計劃如盤托出:“主力部隊放棄對虎頭山、十字山、峴山等大山的攻擊,只奪取這些大山腳下的琵琶山、真武山兩座小山和西門外的鐵佛寺。這三處是從西面攻城的三道關,所以,**‘刀劈三關’,奪取一條通道,然後從西門突破,活捉康澤。要知道,康澤是國民黨的中央常委,特務頭子,從他那裡得到的情報、密碼格外有價值。康澤司令部的資料,一張紙片也不能漏掉!”

王近山在佈置任務時,似有勝券在握。確實,棋高一著滿盤皆活嘛!六縱在王近山的指揮下,於7月15日發起了攻城的“掏心”戰術,一舉成功。次日中午,生俘康澤。至此,襄樊戰役宣告結束。7月23日,中原軍區授予“刀劈三關”的六縱十七旅四十九團“襄陽特功團”榮譽稱號,授予首先突破西門城垣的十七旅四十七團一營“襄陽登城第一營”榮譽稱號。

襄樊戰役是王近山傷愈後的第一仗。接著,他率領六縱參加了淮海、渡江、進軍大西南等戰役。仗越打越勇,謀略一次比一次高,戰果一次比一次豐。

1949年2月,全軍統一編制序列。六縱改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軍”,王近山任軍長兼政治委員。王近山成了十二軍的首任軍長。

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九章 羊山集12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22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二 部太原25/26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大潛伏1213第二 部太原11大潛伏34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2小序賀炳炎第19章 劍隨心移(1)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6第13章 兩打榆林(1)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9/20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3章 力挽狂瀾(1)第3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二 部太原11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7第七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16章 淮海嘯(1)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9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8/9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第3章 力挽狂瀾(3)第六 部大潛伏161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2)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1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1)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6)第3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二 部太原24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7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21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3)第六 部大潛伏1617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二 部太原21第11章 延安!延安!(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16章 淮海嘯(1)第4章 突出重圍(1)第16章 淮海嘯(8)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13章 兩打榆林(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二 部太原20第19章 劍隨心移(2)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四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45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4/15第2章 烏雲密佈(2)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大潛伏1213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開卷語第二 部太原20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7第二 部太原21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3第3章 力挽狂瀾(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1)第1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二 部太原22/2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15章 襄樊役(4)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第9章 葫蘆河畔(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13章 兩打榆林(5)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
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九章 羊山集12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22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二 部太原25/26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大潛伏1213第二 部太原11大潛伏34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2小序賀炳炎第19章 劍隨心移(1)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6第13章 兩打榆林(1)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9/20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3章 力挽狂瀾(1)第3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二 部太原11第三十四 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7第七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2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16章 淮海嘯(1)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9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8/9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第3章 力挽狂瀾(3)第六 部大潛伏161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18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2)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1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5章 雁門關?大青山(1)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6)第3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二 部太原24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7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21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3)第六 部大潛伏1617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二 部太原21第11章 延安!延安!(5)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30/31第16章 淮海嘯(1)第4章 突出重圍(1)第16章 淮海嘯(8)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13章 兩打榆林(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二 部太原20第19章 劍隨心移(2)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四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45第13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4/15第2章 烏雲密佈(2)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大潛伏1213第11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2)開卷語第二 部太原20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7第二 部太原21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3第3章 力挽狂瀾(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1)第1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二 部太原22/2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15章 襄樊役(4)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第9章 葫蘆河畔(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13章 兩打榆林(5)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舒兰市| 玛曲县| 增城市| 叙永县| 彭山县| 蒙城县| 南昌县| 平阳县| 池州市| 大竹县| 如皋市| 肃宁县| 朝阳县| 广元市| 竹山县| 宁城县| 景洪市| 临颍县| 孟连| 凤山县| 鹤壁市| 离岛区| 铜梁县| 喀什市| 岳阳市| 通渭县| 商水县| 石柱| 中方县| 华坪县| 斗六市| 泰宁县| 宣威市| 边坝县| 广西| 翁源县| 封丘县| 镇江市| 加查县|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