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二章 吉他風波

師兄弟兩個今日裡來尋郭子衿,並非全是爲了應了那日賠罪的諾,也有向郭子衿討要她私章的意思。畢竟只有要到私章了,他們的任務纔算是真正完成。

至於他們之間那些那一點小小的嫌隙,不足掛齒。

雖然接觸的次數不多,認識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郭子衿和師兄弟兩個的關係卻還能算是不錯。他們之間的爭執來自於理念上的不合,屬於價值觀的衝突,並未發展到“道不同不相爲謀”這種不可調和的地步。反而是因爲師承出身的關係,天然有幾分親近的意思。

“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專一,誰能聽之?”這就是所謂“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

至於能得陸清霜應允,一同蓋章,則屬於意外之喜。雖然孔諍言沒說過特地要討誰的章,但能討得器造司指揮使的私章,想必還是要比其他強些。

陸清霜拿過文牒之後,不似之前那些驛站叩戳一樣,註上日期就放下不管,反而是仔細翻閱了起來。

這文牒上除了有到達各個驛站的日期之外,還有師兄弟二人一路上做過的重要的事的記錄。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是兩人在三裡鋪越級誅殺吃人妖獸一事。寫文牒的書吏對師兄弟兩個不吝溢美之詞,幾乎是要把他們誇做是天上的神仙一樣了。

陸清霜來了興趣,就多問了幾句,周賢和李桐光一一如實答了。聽完之後陸清霜也是有些感慨:“怪不得只要你們兩個徒弟就夠了,也是天才人物。同一科裡,怕是沒有比你們更出彩的弟子了。”

這話要是旁人說也倒罷了,由陸清霜講出來,周賢和李桐光都覺得不大自在。畢竟這位可是教出來了一個天資絕世的坤道。郭子衿就在邊上站著呢,這話就像是羞臊他們一樣。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該扔。

陸清霜也瞧出了這兩人神色不大自然,笑了一聲,而後說:“你們當我是說客氣話,或是故意刻薄講嗎?子衿比你們大上一科,雖然年紀與賢兒你一樣,可卻比你們兩個早學道三年。三年後再看,說不得你們要超過如今的子衿。”

“您不必說這些客氣的話了,”李桐光苦笑道,“郭師兄天資如何有目共睹,我入門時就已經十四,進境總是比我師兄慢上一點。無論如何,也是比不上郭師兄的。”

“切不可妄自菲薄。”陸清霜注了日子,給兩冊文牒各蓋了她的私印,轉手遞給了郭子衿,“你都十四了,卻還被你師公帶回山上,自有不凡之處。你們倆早都摸到了煉神返虛的門檻,不過是差最後一步了。”

“師叔您說得輕巧,”周賢苦笑著搖了搖頭,“世上有多少煉氣士,卡在煉神返虛的門口,終其一生都邁不出這一步。”

“各人有各人的福緣,煉氣者,煉心也。”陸清霜勸解道,“開悟不是靈光乍現,而是日積月累水到渠成。心思琢磨得剔透了,自然就登上去了。”

這時候郭子衿也蓋完了自己的小印,將兩冊文牒還給了師兄弟二人。

陸清霜想了想,說:“這頓飯吃得不錯,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我還是回府去繪圖吧。子衿你這兩日得閒,帶著賢兒和桐光在京城轉一轉,盡一盡地主之誼。”

“好。”郭子衿簡單地應了下來。

陸清霜、王廉作別,師兄弟兩個和郭子衿相處也不尷尬。李桐光還嬉皮笑臉地問郭子衿要帶他們去哪玩耍。

“應下的約先兌現了吧。”郭子衿說,“周賢你不是託我幫你找一個靠譜的琴師,打造一把吉他嗎?我央了志律堂的朱先生動手,琴早就打好了,只等你到京城來自取。等取來了琴,我有別的事情跟你說。”

“朱先生,志律堂?”周賢來到這方世界之後對於藝術方面,始終沒有任何探求,所以根本沒聽過志律堂這個名字,“志律堂……聽起來不像是琴行,更像是法家的學館。”

郭子衿嗤笑一聲,數落道:“還道你是愛音律的雅士,誰想連志律堂的名號都沒聽說過。朱先生乃是當世大賢,以算學、音律入道,乃是煉虛合道境界的高人,你切不可輕慢了。”

世間萬物皆有其道,以算學、音律入道,意味著這個人在這兩項事物的理解上,當屬當世頂峰。這樣的人物親自幫周賢打琴……

“好傢伙!”李桐光一聽這話打了個哆嗦,“煉虛合道!郭師兄你人脈頗廣啊!你是怎麼能求到這種上人的?好大的面子。”

郭子衿抿起嘴脣,說:“你錯了,這不是我的面子,而是你師兄的面子。”

“我的面子,我怎麼不曉得我還有這樣的面子?”周賢也很詫異,“姓朱的合道境前輩……我不認識。”

“你自然是不認識的,朱先生素來深居簡出,不愛與人來往。”郭子衿說,“雖然居住在京城,朱先生卻只是開了兩家琴行自給自足,也只收過一位弟子,故而聲名不顯。我說是你的面子,是因爲志律堂的大師傅說打不了你說的琴,這才惹得朱先生注意。朱先生看了你的圖紙之後,決意親自動手,還說不收你的銀子。”

“唉?還有這種好事兒呢?”李桐光一樂,“師兄,你那圖紙上有什麼出奇的地方,讓這種大能都在意?”

周賢略思索了一番,沒想通什麼,又問:“郭師兄,這朱先生究竟是什麼人?”

“看來你是當真不知了,我還道你與他有什麼交情呢。”郭子衿嘆了一聲說,“朱先生是儒家的大能前輩,叫做朱伯勤。”

“朱伯勤……”周賢喃喃自語,“這名字聽著怎麼這麼耳熟呢?我好像在什麼地方看見過。”

“師兄,你該不會真認識這種大能吧?”李桐光瞪大了眼睛,“乖乖,以前我怎麼沒聽你提過呀?”

忽然之間,周賢一拍腦門,什麼都想明白了:“我的天……朱伯勤,那不就是朱載堉嗎!”

郭子衿一笑:“看來你還是認識。”

“不!不是認識,他……”周賢想要解釋,卻不知從何說起,只能是一頓足,嘆道,“哎……這事兒太亂了,我說不明白,我說了你們也聽不明白!”

“不說就不說,瞧你那德行。”郭子衿見周賢這樣子,還以爲這其中涉及什麼隱秘不能宣之於口,於是甩過頭在前帶路,也不多問。反倒是李桐光擺出了一副好奇的樣子湊上來,被周賢揮揮手轟走了。

朱載堉,周賢知道這個人,但是這個人應該又不是周賢知道的那個人。

這不是繞口令,這個人物,周賢上輩子就聽說過。在周賢上輩子的時間線上,朱載堉是明太祖第九世孫,乃是大明皇族。這是一個能爲了專研歷算和音律,而推辭掉鄭王王位的能人。

朱載堉歸隱鄉村之後潛心著書,其成果有得出求解等比數列、發明了累黍定尺法、精確計算出迴歸年的長度什和水銀的比重等等等等。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人物。更是以其研究成果,影響了整個世界的音律格局——他發明了十二平均律。

簡單來說,鋼琴、吉他等樂器,全部依照十二平均律定調。

周賢也能從此窺見,林朝的時間線與明朝的時間線並不對等,因爲仔細計算時間之後周賢發現,以他的認知,朱載堉應該還沒出生。然而問題不出在這。自從看見梳雙馬尾的男人之後,周賢就對於這個世界的扭曲程度,有了深刻的認識。

問題出在十二平均律。

周賢清楚知道,這個時代的樂理髮展,還完全不足以支撐琴師打造一把合格吉他出來。所以他在繪製那張圖紙的時候,爲了避免琴師給他打造一把吉他模樣的琵琶出來,用自己所能回憶起來的所有樂理知識,儘可能地做了詳細的註解。然而這也就讓琴師不敢動手了——這不符合“三分損益法”。琴師不能容忍這張琴上,找不到三分損益法對應的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如果說,這個世界的朱載堉和周賢所知道的朱載堉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那麼很可能,他看懂了周賢的圖紙,才決定親自做這張琴——一把現代的D型吉他。

周賢腦袋都大了,他想不通要怎麼跟朱載堉解釋。

更何況郭子衿也沒能給周賢留出編瞎話的時間,行走了沒多久,三人便瞧見了志律堂的正門。不太大的一處門臉,灰突突的。店內一個客人都沒有,裝潢簡單到了簡陋的程度。一排排木架整整齊齊,上面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絃樂器。

櫃檯後頭的小夥計伏在櫃檯上打著瞌睡,根本沒注意有人進來。

“這就是京城最好的琴行?”李桐光有些訝異。

“這就是京城最好的琴行。”郭子衿笑了一下,走上前敲了敲櫃檯。小夥計一個激靈坐起來,抹了一把口水:“大師傅我沒睡覺!”

等看清了來人,小夥計才長出了一口氣,笑著跟郭子衿打招呼:“總旗大人吉祥。您來取琴?”

“對,單子我帶來了。”郭子衿從袖袋裡掏出票據,遞過去,小夥計卻沒收。

小夥計推過票據,說:“我們大師傅吩咐了,您自去後院就成。那琴不在這兒,在朱先生書房裡呢。”

第二百三十一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十九章 人祀聖女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靈衛行走第二章 摘榜除妖第二百八十八章 如何是好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靈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杜逢水第八十二章 小旗之邀第二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一百零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言刀辭劍第七十一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八十七章 汙人清白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第一百零八章 校場演武第五章 誅妖吞煞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頁金紙第二百三十七章 認祖歸宗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交子時第九十三章 前路如何第六十五章 科考巡場第十一章 問題學生第一百零五章 良心孝心第九十九章 選賢與會第三百零六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難得糊塗第三十九章 行程去路第三十二章 孽事前塵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不信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二章 吃人虎妖第五十八章 烹茶識友第八十一章 符修之威第三百一十四章 夜宿青城第三百零七章 得人心者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不信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武癡第一百七十四章 鋼鞭、柔拳第七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四十章 行善積德第三百四十五章 上刑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交子時第三百零三章 家宴 官腔第八十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玉堂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深火熱第四百零二章 成都府受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和鬩之席第九十一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九十八章 歇斯底里第三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四章 慈悲慈悲第六十七章 正法邪法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玉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倒倒苦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鬥一擂第四十二章 吃人虎妖第三百一十二章 縮地成寸第三百九十四章 密室三尸第一百三十章 小方長輝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樁事第三百八十章 陰風鬼瘴第十章 拜師爲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技驚四座第四十四章 天資註定第四百零一章 天交子時第三百章 齊思源第一百四十四章 疙瘩湯第三百六十六章 妙人第二十二章 代送書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胡三泰第三百四十一章 襲營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花開兩朵第一百七十七章 奪魁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仙打架第二十九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府失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理王法第二百九十九章 囚於白蓮第一百二十九章 江湖規矩第三百三十五章 亡家投奔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戰將啓第八十九章 鬼修陳淵第四百零四章 次年秋第五十五章 花非花令第八十三章 白雪焰墟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獸百鑑第一百八十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城中數日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獸百鑑第三百六十三章 軍機會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美好生活第二百五十三章 鄉野夫婦第八十四章 一元和尚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仙打架第一百零四章 買醉一場
第二百三十一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十九章 人祀聖女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靈衛行走第二章 摘榜除妖第二百八十八章 如何是好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靈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杜逢水第八十二章 小旗之邀第二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一百零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言刀辭劍第七十一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八十七章 汙人清白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第一百零八章 校場演武第五章 誅妖吞煞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頁金紙第二百三十七章 認祖歸宗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交子時第九十三章 前路如何第六十五章 科考巡場第十一章 問題學生第一百零五章 良心孝心第九十九章 選賢與會第三百零六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難得糊塗第三十九章 行程去路第三十二章 孽事前塵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不信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二章 吃人虎妖第五十八章 烹茶識友第八十一章 符修之威第三百一十四章 夜宿青城第三百零七章 得人心者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不信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武癡第一百七十四章 鋼鞭、柔拳第七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四十章 行善積德第三百四十五章 上刑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交子時第三百零三章 家宴 官腔第八十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玉堂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深火熱第四百零二章 成都府受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和鬩之席第九十一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九十八章 歇斯底里第三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四章 慈悲慈悲第六十七章 正法邪法第四十六章 天下邪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玉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倒倒苦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鬥一擂第四十二章 吃人虎妖第三百一十二章 縮地成寸第三百九十四章 密室三尸第一百三十章 小方長輝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樁事第三百八十章 陰風鬼瘴第十章 拜師爲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技驚四座第四十四章 天資註定第四百零一章 天交子時第三百章 齊思源第一百四十四章 疙瘩湯第三百六十六章 妙人第二十二章 代送書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胡三泰第三百四十一章 襲營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花開兩朵第一百七十七章 奪魁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仙打架第二十九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一十八章 王府失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理王法第二百九十九章 囚於白蓮第一百二十九章 江湖規矩第三百三十五章 亡家投奔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戰將啓第八十九章 鬼修陳淵第四百零四章 次年秋第五十五章 花非花令第八十三章 白雪焰墟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獸百鑑第一百八十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城中數日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獸百鑑第三百六十三章 軍機會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美好生活第二百五十三章 鄉野夫婦第八十四章 一元和尚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仙打架第一百零四章 買醉一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贵溪市| 浮山县| 大连市| 太和县| 台湾省| 穆棱市| 镇安县| 商丘市| 华宁县| 灵石县| 济源市| 宜丰县| 青铜峡市| 大石桥市| 得荣县| 耒阳市| 丰顺县| 甘肃省| 太康县| 肥东县| 三原县| 永州市| 金沙县| 万全县| 黄冈市| 临猗县| 兴海县| 红桥区| 兴山县| 富川| 玉环县| 弋阳县| 花垣县| 扶风县| 宝清县| 大宁县| 乡宁县| 循化| 永德县|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