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3章 3年

謝處耘從前行事已是罕有顧忌,此時跟著郭保吉,又在戰場經歷過大半年,更是天不怕地不怕。

郭保吉還要顧全大局,面前這一位卻是半點也懶得管顧的,沈念禾知道他性情,只好道:“京兆府與翔慶軍相距遠甚,沿途頗多險阻,她孤身一人,如何能安穩至此?”

她又補了幾處疑點,最後道:“此刻城中人多且雜,她能順利進城,多半有人相幫,若是能從中釣出一兩尾大魚,豈不是比白白將人關著費糧費米養起來好?屆時你得了這一樁功勞,也好去郭監司面前分說。”

謝處耘聽她一一解釋,面上卻是慢慢生出笑意來,道:“你這……莫不是憂心我不得義父看重?”

說到此處,卻也不管左右還有人侍立,笑著道:“等到今日事情傳開,想來你再不用做什麼擔憂。”

他還待要說話,外頭卻有一人匆忙跑來,隔門行禮,急急道:“小少爺,主家那一處著急尋了你半日,讓傳一句話過來,說是有要緊事,請速速過去!”

謝處耘點了點頭,卻是不好再留,站起身來同沈念禾又說了兩句,就要往外走。

沈念禾聽他說話沒頭沒尾的,一時有些奇怪,只是不好細問,見桌上還留有一柄刀,忙上前取了要給他遞過去,送到其人面前。

謝處耘猶豫了一下,將那刀柄推開,頗爲不自在地道:“我給你留著防身,你拿在手邊就是。”

語畢,也不等沈念禾回答,自行走了。

那刀足有兩尺長,半掌寬,雖然比起尋常刀口較爲小巧,可究竟仍是長刀,沈念禾原來雙手捧著,此刻單手試了下重量,只覺得沉甸甸的,拔出刀刃一看,果然鋒利無匹,只在刀柄處綴了一條不長的紅穗。那紅穗不知何人所編,手藝略有粗糙,線頭穗條歪歪斜斜的。

謝處耘一走,管事就蹭進來問道:“那周姑娘正押在外頭……”

沈念禾知道他怕謝處耘將來要拿來是問,也不讓其爲難,道:“這是相保寧君主的親妹,郡主此刻下落不明,此人卻也不能太過怠慢,給她掃出一間屋子住下便是,安排幾個有力氣又細緻的人在旁照應。”

管事的前腳領命退下,鄭氏後腳就回了府。

她看起來頗有些失魂落魄,一進門,就將後頭跟著伺候的侍女打發出去,又親去把門關了,復才走得過來。

方纔沈念禾設宴招待周楚凝,被她同謝處耘各自鬧了一場,還未來得及收拾桌子,湯湯水水都有些潑灑,鄭氏卻是渾然不覺,隨意撿張交椅坐了,拉過沈念禾道:“我才從外頭回來,見得你謝二哥……”

她將方纔所見“龍石”同沈念禾描述一回,復又言及城中百姓各色言語,說到郭保吉同謝處耘騎馬而出,衆人山呼“萬歲”時,語音都有些發虛。

“念禾……你說這世上當真有天命?”

沈念禾見她魂不守舍,顯然已有成見,便道:“天命與否,也要看人力所爲,嬸孃,我們手頭無兵無權,並無什麼能做的,不過在一旁靜觀罷了。”

鄭氏低頭不語,良久,長吁一口氣,道:“我旁的也不求,只盼你們三個康康健健,平平安安——你裴三哥也不知去了哪裡,每日只叫人捎信回來,這世道也亂,我這心,總歸放不下來。”

沈念禾同她勸了幾句,索性又將周楚凝來的事情說了出來。

鄭氏當即訝然,問道:“她怎麼來得了?”

“說是混在流民同商隊裡頭,只是眼下一時也尋不到人去給她作證。”

兩人正說著話,鄭氏忽的“哎呦”一聲,忙不迭站起身來,

扯著衣襬道:“怎麼涼嗖嗖的?”再低頭一看,竟是自家坐在一灘被打翻的不知酒水還是茶水上頭而不自知,此刻半片後裳都溼了。她回來這許久,半點感覺都沒有,可見方纔何等失措,到得現在緩了過來才察覺,忙去後頭換了一身乾淨的。

鄭氏自回房中,沈念禾這才讓人來收拾殘局,然而她還未退出,一名侍女卻是匆匆進門而來,慌忙道:“姑娘,府裡護衛來回話,說是前次去盯著的那幾個人有些異動。”

上回與鄭氏出門吃飯,在那茶樓之中遇得有人言談奇怪,沈念禾便使人去盯著,後來雖是沒有什麼回信,卻一直惦記著這事,此刻連忙著人進來回話。

來人也十分緊張,急忙將自己探到的情況說了。

原來當日席間說話的那年長者並非吹噓,果然家中有人在謝處耘麾下任職,還勉強算是個有名字的,聽得家人介紹,又看其人識文斷字,還算一手好帳,便向軍中引薦相投,不多時就入了軍。

進得軍中之後,不知此人如何運作,到得戶曹官手下負責後勤糧草、兵卒清點等事,表面上安安分分,實際上盜得不少軍情在手。

因他做事仔細,探問的也不是什麼極爲機密之事,竟無人察覺。

只是沈念禾安排過去的護衛們早有準備,見得此人除卻在軍中辦差,還三不五時鬼鬼祟祟去隱秘之地與人接頭,也不等來報,當即先行下手,將兩人一同拿下,果然在身上搜出匕首、軍情並有大額銀票等等。

人是抓了,卻不好審問,只好一面去報官府,一面來回沈念禾。

沈念禾聽他如此通報,便道:“既如此,轉去衙門審問便是。”

她原就懷疑此人乃是奸細,眼下不過得了論證而已,也不覺得怎麼稀奇,卻不知道府上護衛們先前眼見她半路遇得隔壁桌吃飯,只聽三言兩語就指認那文士有蹊蹺,還叫衆人去監視時,其實暗地裡還抱怨過一回這一位沈姑娘“沒事找事”,個個覺得是多此一舉,然而今日見得其人果然有問題,私下佩服至極。

再說將人送去衙門審問之後,由翔慶府衙順藤摸瓜,居然由此發掘了西人潛伏在翔慶城中的不少細作,一一捉來審問,引得城中沸沸揚揚不提。

而數日之後,沈念禾聽聞陳堅白領兵回城,便使人將周楚凝送了過去。

她不肯接這燙手山芋,卻不知道陳堅白見得周楚凝,更是暗暗叫苦。

周楚凝在謝府時,日日吵著要阿姊,知道保寧郡主失蹤之後,更是天天嚷著要找“表兄”回來主持公道,又要見郭保吉,還同沈念禾嚷著要人手,居然企圖自己帶隊出門去找。

而陳堅白回來,此人真正得見表兄,甚至於與表兄同住一處宅邸之後,卻是再不提及親姐保寧郡主,每日居然自視爲府中女主人,打理家宅,給陳堅白準備往來儀禮。

陳堅白爲了避嫌,回府的次數不多,自尋了理由,不是說軍中事忙,就是說要領人去尋保寧郡主,十天裡頭最多回府一二回,還是隻留須臾便走。周楚凝只做賢惠狀,一日三回,不是親送吃食、換洗衣物去軍中,使人去通報,叫一軍上下都曉得自己來了,就是讓人去送信。

她早間問“表兄今日回不回來吃晌午”,午間問“表兄今日忙不忙,能不能回來歇息”,再說什麼“被褥已經拿出去晾曬好了,香軟舒服”,另還說“做了表兄喜歡的糟雀兒,若是不便宜,就送過來”。

除卻討好陳堅白本人,周楚凝又給其麾下親信,左右同僚送清涼飲子、糕點吃食,一來二去,即便陳堅白依舊不假辭色,甚至嚴令守衛不得讓不相干的人進來,周楚凝卻總能找到人幫忙捎帶,過不得多久。

甚至有些個營中將領都轉了念頭,悄悄勸陳堅白道:“我看這周姑娘爲人、品行俱是不錯,生得也好,最要緊她待你這般好,雖是有個保寧郡主做胞姐,又是個宗室皇親,可監司從來不個計較的,爲人大方得很,如此合適,不妨表兄表妹,親上加親,何必要傷這姑娘家的心?”

陳堅白聽得一肚子的火,偏他與保寧郡主的關係至少在此刻是不能爲外人道的,而不管周楚凝本性如何,眼下裝得如此漂亮,他一時都不好將其拆穿。

周楚凝聰明得很,趁著陳堅白纔回城尚未反應過來的時候,便以“保寧郡主”胞妹並陳堅白表妹的身份外出交際,接了不少帖子,與許多人家有來有往起來。

然而陳堅白又豈是好相與的,見她如此不安分,索性將其軟禁在府,著人看管起來,又對外爲其稱病,只說這位表妹本就患病,聽聞長姐消息匆忙來翔慶,本是欲要著急找姐姐,誰知復又引發了水土不服云云。

周楚凝被關在宅子裡頭,叫天叫地均無迴應,先還吵嚷,後頭發現當真無人理會,便寫就書信一封,叫人帶去給表兄。

陳堅白收到信件,本不想理會,然而拆看之後,最後還是回了府。

這一回表兄表妹二人相見,卻是在廳堂之中。

周楚凝從前對著陳堅白,從來都是百依百順,今次卻是半點不給面子,也不上前相迎,甚至面上表情都再無往日歡喜,只自行端坐,道:“若是我不讓人把那書信送過去,表兄是不是打算將我一輩子困在這不見天日的宅子裡頭?”

陳堅白並不理會她這番話,只問道:“你說有要事尋我過來,究竟要說什麼?軍中事務堆積,我卻沒有多少工夫可以耽擱。”

他語氣冷淡,表情冷漠,而周楚凝看著看著,一下子眼淚就掉了下來,也不拿帕子去擦,因見這表兄不肯走近,便自己站了起來,上前幾步,道:“我與她比起來,難道竟是半點也不如嗎?”

陳堅白並非不知道這位表妹口中的“她”指的是誰了,只是他半句話也不說,甚至還微微側過身,後退了半步。

如此做法,叫周楚凝再無半分僥倖,昂起頭來,用袖子將臉一擦,也不再挨近陳堅白,反而挺直了腰桿,冷聲笑道:“陳大哥,你同阿姊一向以爲天下間只你們兩個最聰明,旁人都是傻子,卻不曉得我從前只因喜歡你,樣樣想要遷就你,纔會給你一二分薄面罷了!”

“你給那郭保吉同裴繼安說什麼我阿姊半路不見了蹤影,此話不過糊弄外人罷了,須是瞞不過我——阿姊是不願去那黃頭回紇,和你商量好藏起來了罷?”

陳堅白原本滿臉不耐,此刻聽得周楚凝這般言語,面上發冷,卻是一下子擡起頭來。

周楚凝先前每每同陳堅白見面,都要仔細妝扮,連眉毛都不能歪上半點,面上的鉛粉、胭脂更要濃淡得宜,不可錯了絲毫,然而此刻她淚水流於雙頰,又被袖子隨意亂擦,早已紅紅白白交錯雜亂,放在往日不知如何著急。

可她此刻卻半點不去理會,而是直視陳堅白的眼睛,大聲笑道:“陳大哥,你同我阿姊自以爲得計,想著將來自能做一對好夫妻吧?不過文人總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你看我這一身黃裙,同黃雀像是不像的?”

陳堅白忍了半日,最後還是道:“你要怎樣?”

“我要怎樣?”周楚凝大笑數聲,那笑聲乾乾的,竟有些滲人,“我要怎樣?我旁的不想,只想同陳大哥在一處——阿姊自去和她的親,大義之下,如何能如此自私,爲著自己,不顧他人?”

陳堅白冷聲對道:“你阿姊早已失了蹤跡,如何能去和親。”

又道:“我與你只是尋常表兄妹,僅有兄妹之誼,殊無半分男女之情,怎能在一處?”

周楚凝見他一口咬定,不肯認輸,不由得尖著嗓子道:“陳大哥,你未免也把我看得太輕了——你說要是那郭保吉郭將軍曉得你一個小小的統領,又是剛過來投奔,居然就敢將堂堂一朝郡主下落瞞下,他會怎麼想?”

“今日能瞞一個女子,明日就能瞞著其餘厲害之事,你明明曉得阿姊乃是朝廷欽點,爲著國朝大業才和親,更曉得郭將軍雖是舉了旗,不管將來如何,此刻也只是‘清君側’而已,不當做下如此大逆之舉,卻還敢這般行事,要是給郭將軍曉得你這般陽奉陰違,欺上瞞下,又會如何作想?”

陳堅白看向周楚凝的眼神都不對了,此時不怒反笑,問道:“這番話術,是有人教你說的,還是你自己說的?”

周楚凝被看得遍體生寒,彷彿頭頂懸了一把利刃似的,卻是強自鎮定,道:“我自己說的又如何,旁人教的又如何?陳大哥也莫要想著把我關起來就能一了百了,我今日既是敢把這話說出來,必然就有自保之道……”

又攥緊手中帕子,上前兩步,還去給陳堅白去輕輕擦拭身上塵土,繼而放軟了語調,道:“陳大哥,你我二人做一對恩愛鴛鴦,難道不好嗎?當日在京中也好,今時來翔慶也罷,誰人不說我比阿姊生得相貌好?我比她年紀輕,比她生得好,待你更是體貼細緻——世上誰能比得過我對你的喜歡?跟我在一處,大當真就辱沒你了?”

一面說,卻是一面去捉陳堅白的手,雙手將他的手輕輕握住摩挲。

陳堅白皺眉不語,卻是並無動作。

周楚凝見他不避不讓,登時大喜過望,按著他的手,急急又道:“陳大哥,你且想一想,翔慶一處小地,若不是因爲阿姊,你何必又要蹉跎至此?你在京中已是禁軍統校,深得天子、朝廷信重,將來前途無量,今日乃是一著不慎,行錯了道,又無法可想,才至於此,只是翔慶究竟不能成事,將來遲早要歸順朝廷,屆時那郭保吉自然有太子相保無礙,你一個下頭軍將,豈會有人來管?”

她字字句句都情真意切,說到後頭,嗓子眼都堵了似的。

陳堅白卻是側頭看了她一眼,問道:“那依你所見,我當要如何纔好?”

周楚凝忙捱得近了,幾乎是靠他的臂膀,道:“陳大哥,你我不如棄暗投明——我自京兆府來此處,其實有人相護,京兆府尹做了許諾,說得了天子詔令,若有從賊的人願意將功贖罪來做反正,朝中不但不會責罰,還會大力褒獎!京中此刻已經在舉兵,想來用不得多少時日,便能北上,屆時陳大哥作爲內應,豈不能立下潑天大功勞,何愁將來?你曉得我素來不是個有醋的,將來成了親,我自在家中相夫教子,大哥一應行事自縱己意,豈不暢懷?”

陳堅白眼睛半瞇,像是要看清楚她一般,問道:“這許多話,斷不是你能想出來——是誰人教授於你?”

周楚凝一怔,復又勉強笑道:“誰人教我又有什麼要緊,大哥只說這話中究竟有無道理?”

又道:“你只告訴我妥當不妥當,只要你一句話應了,其餘事情,皆不用理會,我會讓人打理得妥妥當當。”

陳堅白深吸一口氣,道:“事關重大,待我先想一想。”

語畢,他卻是站起身來,遲疑一刻,回頭看了正柔順坐在地上的周楚凝許久,躊躇而走。

他難得流露出這等留戀之態,周楚凝遠遠看著,眼睛都不捨得錯開,只把目光跟著心上人一路遠去。

陳堅白出門之後,也不停留,直接往外走去,行到院子門口,又轉了一大圈,確認周楚凝再看不到自己,復才停了下來。

他站定良久,早有小廝去將院門打開,又牽來馬匹,然而陳堅白只望向門外往來行人,半晌才把那繮繩接過,再不做猶豫,往謝府去了。

*

時光荏苒,一晃三載。

廣順元年,正值春日遲暮之時,萬勝門外,上百名兵卒列隊成排,守在園林邊上,引得左右街上百姓議論紛紛。

“又來了,前幾日好似是浚儀橋坊裡頭的孟府,十八那天是保康門瓦子,還有月初,佘雲巷好端端一條能走人走馬的路,硬生生給拿柵欄擋住了,半點不能通行,圍了好幾天,後頭能走人的時候一看,好傢伙,那麼大的石板都被翹起來又重新壓回去了,路都不怎麼平……”一人伸長了雙手,做一個環抱的姿態。

旁邊有人聽著,忍不住插倒:“不止這幾回,我都給數著呢,自當今登基,不過一二月間,光是內城都圍了有七八處地界,更別說外城了,我聽聞是在挖周家人埋的金銀,好似說前幾日隔壁巷子半夜都有動靜……”

說到此處,地上蹲著的一個小販忽的道:“什麼前幾日,昨晚還圍了縉雲庵,我……我那小舅子正在裡頭,因怕被人見著臉,躲在房中不肯出去,誰曉得硬生生給從揪了出來,原以爲自己犯了什麼事,巴著柱子不肯走,誰料想壓根不是衝他去的,白白捱了一通教訓,給拖得半邊臉都腫了,也不知去庵廟後山做了什麼,圍著到今天都還滿是人。”

他一面說,一面擡起頭來,遠遠指了指縉雲庵的方向。

此人不說話還罷,眼下手一指,頭一仰,就被人將他的側臉看了個正著。

有那好事者又有人嘿嘿一笑,不懷好意地道:“我聽得人說那些個軍士不都是西北來的,也有南邊來的新兵,手腳無力得很,連列隊都不整不齊的,也不曉得是也不是。”

那小販卻是幾乎是立時就甩了頭過去,大聲反駁道:“誰人在外頭胡說,那些個兵士個個拳腳都兇惡得很,往你身上一帶,一大片皮肉都能刮下來了,怎可能手腳無力!我看乃是有人穿穿!”

前頭說話那人這纔將手拱了又拱,以做道歉,又道:“看來是我聽左了,還是兄臺有見識,曉得那些個軍將厲害……”然而話鋒一轉,卻是指著此人問道,“只是卻不知兄臺這右邊臉是怎麼了?如何腫得這樣厲害,莫不也是昨晚傷的罷?”

這話一出,個個跟著看了過去,果然見那地上蹲著的小販右邊臉頰高高腫起,除卻臉面,便是耳朵上也盡是剮蹭痕跡,再仔細打量,露出來的手腕上也有許多擦傷,一時不約而同轟然大笑起來。

衆人在此處笑鬧一場,卻見那園子外頭忽有一輛馬車在駛了過來,不多時,自車上下來兩個僕從,又有一男一女。

那男子身形高大,相貌俊朗,顯然是常年習武,行動間自有一種奇特的力道在裡頭,讓人看著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十分賞心悅目。而女子頭戴帷帽,一身素服,身形纖細,雖是看不到臉,可光是遠遠打量,也能叫人感覺得出其帷帽之下相貌必定出挑。

兩人下了馬車,不用男子打頭,那女子已是在前邊領路,外頭守衛的兵卒們見狀半點不攔阻,甚至還各自行禮,任由他們進了門去。

二人一進園子,那門很快就被人再度關上。

遠處看熱鬧的一干人等少不得議論一回,卻有那真有見識的猜道:“上回我遠遠見過一輪,那男的莫不是裴節度?”

此人一說,邊上其餘人也認了出來,紛紛應和。

有人便嘆道:“可見做皇帝的,還是不能過於刻寡了……你看先皇,若非是那般行事,又怎會有今日?”

另有人也道:“卻也不單如此,原還有個好兒子,另有一個雖然未必好,究竟也是個長成人了的,誰料想……從來只說虎毒不食子,此刻來看,‘伴君如伴虎’一句,還是形容得淺了。”

又有人道:“雖是如此,究竟還是保下了姓周的家業。”

提到“姓周的家業”五個字,卻是不少人別有想法,登時嘲諷之聲四起。

“此刻是姓周,誰又敢保將來還姓不姓周,當今才幾歲?連話都說不囫圇,郭樞密攝政同自家當政又有什麼區別?你難道沒有聽說書的講過什麼叫‘挾天子以令諸侯’?依我看,將來遲早有改朝那一日!”

“郭將軍畢竟膝下無人,他便是奪了位,將來也不是自己血脈繼承大統,何苦要費那等氣力?”

“眼下膝下沒有,誰又敢說將來一般沒有?多的是七八十歲仍能有子女的,況且他下頭不是有個小謝將軍做義子嘛?改了姓來,不就有後了?”

“又不是我們這些個沒有家業的,只想有個人將來好祭祀燒紙,留個後,郭家那樣大的身家,不是自己血脈如何能用?叫那謝將軍改了姓,還不如從兄弟房中抱養幾個過來,從中選出材質最好的,將來過繼,做那太子便是!”

國朝自來不禁人言,京中議論天家事情是毫無忌諱,此刻即便就在大街之上,衆人也並不膽怯,說來道去,都覺得遲遲早早今朝攝政的郭保吉要登大寶。

然而一來郭保吉眼下輔佐才六歲的新皇登基,所有行徑都合禮合義,挑不出半點毛病;

二來郭保吉多年駐守邊關,後頭又遭周弘殷陷害殺了妻、子家人,縱然在翔慶舉兵,也只說“清君側”,遇得京中起兵清繳,也不曾放棄攔阻西人,相反先皇的動作卻十分不把百姓當人看了。

多年忠君愛國之名,後頭太子、皇子接連出事,天子重病,遽然薨逝後,郭保吉領大軍入京穩定形勢後,不僅不落井下石,還在牽頭選出太子的嫡子出來繼位,可謂拳拳臣子之心。

如此行事,怨不得衆人說起他,雖然諸多猜測,卻無多少不滿,甚至還有人盼道:“郭樞密是個管事的,另有那裴節度,我那叔叔家在宣州,聽聞前次郭樞密在宣州做過兩年監司,治下甚是能幹,其時裴節度在他手下任事,修了三縣圩田,堤壩也造好了,到得今歲,那一片地方年年得田穀都比旁的縣鎮多上三五成,四下無不感念,只盼著他回去繼續做監司呢。”

有人便問道:“那先頭說江南西路造反,乃是遭了災無糧谷果腹?”

“卻是臨縣,後頭人去,不按著原本規矩來,擅自學人改了堤壩圩田,卻又偷工減料,還強自挖山,纔有此難。”

說完江南西路事,又有人猜道:“既然方纔那官人乃是裴節度,怕是那姑娘便是沈家女兒了吧?”

聽得此話,泰半商販俱是嘆惋,卻有一二沒有反應過來的忙問道:“什麼‘沈家女兒’?哪一個沈家?”

便有人答他道:“原來守翔慶的沈輕雲沈官人,他那妻子乃是馮老相公的女兒,後頭翔慶出事,爲了救個狗官,給西人……”

問話的卻是立時記起來了,不由得跟著嘆一回,卻是再道:“早年聽得說沈官人是良臣能將,我只以爲‘良臣’是實,‘虎將’卻未必,後頭才曉得,這話須不是亂說的,只是這一片忠心,託得不合,卻是可憐了那一個女兒……”

“可不是,當日聽得那消息時,我只當做在聽說書——便是再厲害的編書人也不敢這樣瞎說的,偏是人家就能假死領著幾百精兵轉去吐蕃借兵,又聯黃頭回紇三部出兵,竟是這般從後頭打到前邊來,若不是慶陽守官攔阻不報,臨洮也淪入西人之手,先皇得知消息之後,還不敢信,只顧猶豫不決,怕是咱們連西人都城都能圍下來,怎會叫他白費一場心力,最後還失了性命?”

一干人等圍在此處說了片刻,至於有人來看品問價了,方纔一鬨而散,只是回來再看那園子門口,卻是等到晚間也未再見得人有人出來,直到天色黑了,守衛們仍未散去,衆人守著攤子到了半夜,見得行人漸疏,才各自散去,免不得嘟噥著猜一句“莫不是住在這園子裡了?”

*

沈、裴二人自然不清楚外頭那些個商販對二人家事津津樂道。

一進園子,見得近處無人,裴繼安便道:“已是起了那許多東西,也不差這一處了,我自叫人尋了送來便是,未必要自己來取,一路緊趕慢趕,好容易人到了,當要好好歇息一陣纔是,難道竟不累?”

沈念禾轉頭一笑,道:“哪裡就要那樣小心了?只是此處放了些家中私物,我只聽爹爹說過,想來親看一眼罷了。”

自裴繼安領兵入京,便同沈念禾分別許久,昨日方纔見面,此時見得人面向自己笑,兩頰雖還有些肉,只那臉卻白生生的,同初雪一般,全無半點血色,哪裡忍得住不心疼。

然而他當著外人的面,一慣不願意說體己話,此時也只好將情緒壓下,道:“你要尋什麼,我自來盯著取回去便是,何苦自己跑過來。”

沈念禾微微一笑,見左右兵士站得都不甚近,便伸出手去,輕輕扯了扯他的袖子。

裴繼安反手欲要去握她的手,只是將將就要碰到,忽然醒得起來此時乃是在外邊,這才把手頓在半空當中,又走近兩步,拿袖子擋著,慢慢握住沈念禾的手。

兩人並肩往前走,不多時就到了園林一角。

離京數年,這一處念園也修過兩回,其中佈局各有更改,然而那一株數百年的老榕樹依舊立在角落當中,便是前頭的石碑也無人去動。

一旁早已排立著兩列兵卒,沈念禾見狀,也不耽擱,直接走到榕樹之下,繞樹行了幾匝,尋到一處地方,又接過身邊人遞過的枯枝在地面畫了一圈一丈長寬的地方,道:“就在此處,挖罷。”

又指著那榕樹樹根一處地方,道:“此處勞煩要仔細些,不要傷了根。”

得她這一句交代,兵士們動手時果然就輕手輕腳了不少。

裴繼安並不插話,等到諸人開始動作了,復才同沈念禾道:“此處園子裡自有歇息的廂房,不如進去坐著等罷?”

沈念禾卻是搖了搖頭,道:“原是家中舊物,也不知成什麼模樣了,還是親眼看看來得好。”

裴繼安見她這般說,便不再勸,索性另有著人搬了交椅出來,叫沈念禾在邊上坐了。

因知道眼前這一個此一二月間已是將馮家、沈家不知多少金銀貯藏之處全數說出,由著郭保吉使人四處挖掘,作爲朝廷庫銀以恢復百姓田畝生計,那許多東西都獻了,她從未問過一句,此時卻對這念園一處地方如此在意,顯然今日要掘的東西非同一般。

本以爲要費許多功夫,然而不過挖了小半個時辰,只聽“咦”的一聲,卻是一名兵卒的驚詫之聲。

沈念禾早交代過地上所埋之物是非鐵非銅,乃是陶瓷之物,是以衆人都是用的小心翼翼,此時挖到地方,忙換了木鏟,很快將東西起了出來。

清洗之後,只見一個大大的封口瓷瓶立在地上,縱然已經埋在地下不知多少年,瓶身依舊光潔,外頭釉色配色簡單,可一看就讓人知道這不是尋常窯裡能燒出來的。

裴繼安也不叫人當場拆開,而是整個送去了郭府,又同沈念禾一同跟了過去。

兩人到的時候,郭保吉已是提前得了信,早早騰出功夫來,見得沈、裴兩個,臉上笑意甚濃,也不問他們來意,而是當先同裴繼安道:“上回我著人去問你那嬸孃,她卻只顧著打馬虎眼,先說什麼沒有好日子,後又說什麼新房未曾佈置好,我同她說,讓我安排人去辦,房舍自有司樓監的人挑,日子由欽天監擇選,偏那一處怎麼都不肯答應,明明早在宣州時,我們兩家就說好了由我爲你二人主婚,怎麼,拖到今日,卻看不上我了?”

又看沈念禾,關切地道:“怎麼今日得見,不比從前氣色,莫不是繼安待你不好?”

另問道:“我算算時日,年初已是出了孝,你爹若是泉下有知,也是決計不肯要你守夠三年的……”

郭保吉對二人態度,正像真正長輩待晚輩,尤其對上沈念禾時,更是溫言和氣,甚至連三餐都問候到了,等最後得了裴繼安承諾,將來成親之日,必定由他來主婚,復才撫須大笑,問道:“難得你二人一齊過來,可是有什麼事情尋我?”

沈念禾應聲將自己請人去念園當中挖出瓷瓶的事情說了,又著人將瓶子小心擡了進來,道:“我聽爹爹說過,此物乃是祖上所傳,雖不值什麼,卻很有些淵源,便來同郭叔叔說一回,想一同拆開一看,若非什麼要緊物什,便想帶回家中做個念想。”

郭保吉卻是聽得面色微變。

他先前對著沈念禾時,形容莫不溫和親切,此刻卻變轉了口氣,十分不悅地道:“而今朝中實在虧空,是以當日當日聽你所說時,我纔不能不要這樣一筆錢財以做供養,可早已說明是借非獻,將來自有歸還的那一日,你如此行事,卻叫我往後去得九泉,如何有顏面去見你爹?”

語畢,立時就將手一揮,不肯再讓打開,要叫衆人把瓷瓶擡回裴府。

沈念禾卻是連忙攔住,解釋道:“我非那個意思,確是不知其中究竟藏了什麼,既是郭叔叔也說不過借用,將來自有歸還那一日,眼下不過一齊拆看,又有什麼不便宜的?”

口中說著,已是著人將那封口打開,又小心把其中東西一一取了出來。

此時乃是正午,堂中十分明亮,陽光照得瓷瓶之中托出了一隻黑色大鳥形狀的物什,不多時,又有一個匣子。

匣子不知什麼木質,埋藏多年,依舊不蛀不腐,倒是外頭的銅鎖已經鏽得發青發黑。

自有從人得了令,將那匣子撬開,卻見當中滿滿當當,全是紫色南珠,珠子大小一致,渾如嬰兒拳頭,封了多年,此時重見天日,居然流光溢彩,不知能值幾何,而南珠之上,更有一方玉璧,光華內蘊,一看就價值甚高。

見了這南珠、玉璧,再去看那黑色似鳥狀得東西,便有人認了出來,道:“怕是大雁罷?”

沈念禾卻是道:“這幾樣東西自充國庫便罷,只是外頭裝的瓷瓶,我卻想要留個念。”

ωwш▲ttk an▲¢ 〇

又笑著讓人把瓷瓶翻轉,對著瓶底的字跡道:“聽聞這是前朝沈家瓷窯裡頭燒製的,眼下怕是找不到多少存世了。”

郭保吉也不是沒有見過世面的,本要將所有東西一併送回,一時笑道:“都取了沈、馮兩家不知多少東西,哪裡還缺這一樣兩樣的!”

然而兩邊推辭一番,見沈念禾執意只要那瓷瓶,他還是由著應了。

等到二人走了,又過了大半個時辰,卻聽得外頭一人腳步聲,不多時,那人敲門而入,急急道:“義父,我聽得說三哥同念禾來了府裡……”

他口中說著, 在房中左右環視,果然不見裴、沈二人,卻是站在原地,也不說話,只看著郭保吉。

郭保吉見他進門,半點也不意外,輕聲問道:“你同你三哥同在一朝,日日都能見面,此時匆匆而來,又是爲了何事?”

謝處耘一時語塞。

郭保吉站立起身,行到謝處耘面前,將他按到一旁的交椅之上,自己並不落座,而是站在他對面,道:“沈念禾昨日回京,你夜晚還在宮中值戍,尋個理由便鬧著要出來,被我讓人攔了,今日又來此處尋她,是爲著什麼?”

謝處耘握拳不語。

良久,郭保吉卻道:“她一個女子,尚且知道爲朝獻銀,爲國獻策,你心中裝的又是什麼?”

又道:“我已是同裴家那嬸孃說定日子,過不得多久就把他二人婚事辦了,屆時一人是兄長,一人是嫂嫂,你自會曉得如何避嫌。”

謝處耘沉默不語。

郭保吉哪裡會看不出他的心思,一時嘆道:“朝中何等形勢你難道不知?過不得一二月,另又有變動,等到此處塵埃落定,天下未婚女子,難道不是任你挑選,又何必如此?”

謝處耘並不說話,只站起身來,道:“將來事情自有將來去管,而今早入了京,我尚且年輕,義父卻正當時年,我娘去世多年,您也當再娶新人了。”

他說完這話,也不多留,徑直走了,等到回得房中,將門一掩,也不去尋椅子,就此席地而坐,發怔半晌,再起身時,早已恢復往常模樣。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310章 竹賢摟第2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97章 借調第93章 梅花飲子第246章 見不得第230章 酸甜第360章 大夫第349章 脫手第83章 榕樹第123章 教養第244章 念禾喜歡什麼樣第310章 竹賢摟第14章 發問第286章 姐妹第88章 舊宅第312章 時辰第11章 出門第35章 是姊妹還是心上人第140章 自誇第280章 莫名第294章 文章第142章 算數第109章 浪費第233章 插手第328章 仙草第146章 越鳥屁股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172章 管人第248章 親生與否第69章 拐彎抹角第185章 憤懣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288章 字跡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255章 臨行第270章 查庫第369章 牛角梳第143章 問與答第224章 得婿如此第375章 奇怪第68章 銀錢與禮第321章 名單第262章 對比第152章 跑馬第46章 親不親第278章 學士院第6章 癡心妄想第4章 嫌棄第24章 3哥太老實了第256章 宅子第296章 分派第354章 照料第32章 擔心第187章 婚配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93章 梅花飲子第30章 名正言順第183章 拒絕第21章 笑話第290章 不喜歡第229章 打下手請假條第195章 前情第58章 沈婆賣瓜第50章 幫忙第324章 安排第381章 龍石第63章 醜鬥笠第77章 1飛衝天第40章 君子非禮勿言第247章 交心第65章 披風第100章 心生邪念第208章 湊巧第373章 出門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225章 眼紅第233章 插手第37章 喜好第368章 城門失火第10章 狡兔3窟第307章 不識廬山第231章 說服第119章 嚴父慈母第364章 0密1疏第76章 救命恩人第15章 得訊第41章 紛至第377章 奈何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238章 拿著玩第234章 酬與勞第290章 不喜歡第265章 茶與酒第36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63章 枇杷蜜第285章 坦露第133章 忐忑
第240章 能少則少第310章 竹賢摟第2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97章 借調第93章 梅花飲子第246章 見不得第230章 酸甜第360章 大夫第349章 脫手第83章 榕樹第123章 教養第244章 念禾喜歡什麼樣第310章 竹賢摟第14章 發問第286章 姐妹第88章 舊宅第312章 時辰第11章 出門第35章 是姊妹還是心上人第140章 自誇第280章 莫名第294章 文章第142章 算數第109章 浪費第233章 插手第328章 仙草第146章 越鳥屁股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172章 管人第248章 親生與否第69章 拐彎抹角第185章 憤懣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288章 字跡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255章 臨行第270章 查庫第369章 牛角梳第143章 問與答第224章 得婿如此第375章 奇怪第68章 銀錢與禮第321章 名單第262章 對比第152章 跑馬第46章 親不親第278章 學士院第6章 癡心妄想第4章 嫌棄第24章 3哥太老實了第256章 宅子第296章 分派第354章 照料第32章 擔心第187章 婚配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93章 梅花飲子第30章 名正言順第183章 拒絕第21章 笑話第290章 不喜歡第229章 打下手請假條第195章 前情第58章 沈婆賣瓜第50章 幫忙第324章 安排第381章 龍石第63章 醜鬥笠第77章 1飛衝天第40章 君子非禮勿言第247章 交心第65章 披風第100章 心生邪念第208章 湊巧第373章 出門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225章 眼紅第233章 插手第37章 喜好第368章 城門失火第10章 狡兔3窟第307章 不識廬山第231章 說服第119章 嚴父慈母第364章 0密1疏第76章 救命恩人第15章 得訊第41章 紛至第377章 奈何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238章 拿著玩第234章 酬與勞第290章 不喜歡第265章 茶與酒第36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63章 枇杷蜜第285章 坦露第133章 忐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洮县| 余姚市| 禹城市| 天气| 额济纳旗| 新泰市| 永兴县| 玉溪市| 满城县| 涿州市| 琼结县| 资中县| 阜南县| 孙吴县| 溧阳市| 卓资县| 延长县| 即墨市| 龙游县| 扶风县| 毕节市| 射阳县| 车致| 来宾市| 巨鹿县| 盱眙县| 剑川县| 浦县| 朝阳区| 哈尔滨市| 屯昌县| 岚皋县| 运城市| 铜山县| 永康市| 上饶县| 毕节市| 营山县| 广汉市| 道真|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