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6章 見不得

建平縣衙當中的人倒是來得不算很慢,沒叫郭安南支應太久,就把他給接了進去。

羅立早聽說這一位公子被困在門外,連忙過來先行安撫道:“刁民膽大包天,卻叫安南你受驚了!”

郭安南猶有些驚魂未定,坐在交椅上,握著椅子的把手,半晌回不過神來。

羅立道:“推官已是去問話了,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有個結果出來。”

又道:“安南不妨回去休息一番,壓壓驚,明日再來吧?”

郭安南此時心中盡是方纔見到的場景,聽到的話,仿若當頭捱了一棒,整個人都發著懵,哪裡有心去休息。

他看著羅立的臉,那狐疑再壓不下去,忍不住把方纔聽說的錢家村事複述一回,又問道:“羅知縣,當日你說那萬姓書乃是縣學中人代替建平轄下村鎮百姓所書,可爲甚我看今日模樣,卻同那萬姓書中所寫並不相同?那些個農人好似一心想要修圩田、水櫃……”

羅立早料到他會有此問,只沒想到這問拖了這樣長時間。

不過他從未想過從頭瞞到尾,能拖一時就拖一時,左右剩下爛攤子,自然能甩出去給旁人收拾,便做一副凝重模樣,道:“百姓愚昧,只看好處,不看壞處,難道安南也被他們牽著走了嗎?”

又道:“說有圩田分,說有水櫃旱時得水,誰人能不心動?只這圩田、堤壩、水櫃,當真能得那樣效果?圩田纔有幾畝?幾個人能分到?荊山左近處處是堤壩,還不是要年年再修,年年發水,幾時起過什麼用了?水櫃更是空口許諾,誰敢肯定建造好了,遇得旱時,就一定有水用?”

“此時出錢出力,已是要寅吃卯糧,癡人不曉得其中利害,難道你我還不曉得?”

他一一數了許多不利處出來,再道:“作爲一地父母官,當要爲百姓著想,不能爲一己之功,不顧他們死活罷?衆人不知其中好壞,事情不到頭上,自然嚷著要修,可將來遇得不好,難道竟不是我要去兜著?”

羅立諸多巧言,郭安南聽了,只好遲疑地點點頭。

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面前人言語間前後不一之處,可要再去追問,又不知道當要問什麼——羅立說的,並非沒有道理,相反,乃是正道之言。

只要認真讀過幾年書,都曉得百姓本愚的道理。

大奸似忠,從前不少奸臣在暴露之前,都會裝得極好,叫百姓以爲其人是爲民做主,直到木已成舟,才發覺自己被騙。

作爲一地父母官,自然不能被整日貪蠅頭小利的百姓做主,而是要“爲民做主”,否則爲甚叫“父母官”?如同父母教育子女,子女尚不懂事,尚未成才,要以先行者的身份來引領,是爲“父母”。

郭安南猶豫了一下,究竟還是放不下心,想著方纔哭天搶地的一衆錢家村人,忍不住道:“雖是如此,還是叫下頭人下去宣講一番,把道理好生同他們說了,有不願意的,叫他們簽押就是,有願意的,還給他們自己出錢出力罷?”

他已經發覺不對,就想試探性地往回找補,雖然進度是肯定趕不上了,可能補一點也是一點,也想著多多少少了解一番,看看今次來的錢家村人究竟是個例,還是農人裡頭當真大半都願意出錢出力修圩田堤壩。

羅立嘆了一句,道:“本官並非不肯,而是不能,小公廳處抽調了建平縣中不少人,胥吏、衙役,俱是不夠,正因如此,今日外頭有刁民鬧事,半日沒能去救得回來,極難抽得出人手去做此事。”

又道:“不過既然安南說了,我卻不能叫你在郭監司面前爲難,以免傷了父子和氣——我這就遣人下去個村、鎮處一一宣化,只那進度未必能趕得上。”

一面說,一面當著郭安南的面把屬官叫來,吩咐一番,果然叫他安排下頭人去一一宣揚,每村,每鎮都叫人曉得,必要簽押回來纔可以。

見得屬官重複一遍,出得門去,郭安南這才略微放下心來。

——既是答應了,也去做了,應當不會再有什麼問題了罷?

只不知爲什麼,明明縣衙收了狀紙,驅散了亂民,外頭再無嘈雜之聲,羅知縣也答應要去下邊村鎮宣化水櫃、圩田事,他心中卻有淡淡的不安始終揮之不去。

*

郭安南心神不定,其妹郭東娘卻心急如焚。

她來時爲了同沈念禾尋機會說話,不得不坐在馬車裡,回去路上卻實在無法忍受,只覺得滿腹憤懣無處開解,偏生又不好當著外人的面發出來,忍了半晌,十分坐立不安的樣子。

鄭氏是個體貼人,半途歇息時私下找了郭東娘貼身的丫頭問了幾句,轉頭與沈念禾道:“你在車裡頭悶不悶的?”

沈念禾此時只顧著想心事,並未留意,好一會才反應過來,道:“雖是有些發悶,畢竟路也不遠,剩得一兩個時辰,熬一熬就到了。”

鄭氏便道:“他家丫頭說這郭東娘騎馬慣了,不愛坐馬車,今次爲著我們不好意思說,我不愛騎馬,嫌磕得屁股疼,你要是悶,就提她一提,省得她不好說,你也只能在裡頭陪我坐著,坐久了頭疼。”

沈念禾聞言點頭,見那郭東娘果然一臉按捺不住的焦躁,便同她道:“馬車裡頭悶得緊,卻不曉得有無多餘馬匹,咱們出去跑一跑……”

她倒是真的想尋個時間獨處,好好理一理心中所想,比起在馬車裡與數人擠著,自然還是單獨出去跑馬來得更好。

兩相一拍即合,很快外頭侍從就騰出兩匹馬來,兩人一人一批,各自打馬前行。

郭東娘自小就在馬上長大,騎術極佳,沈念禾從前跟著母親四處經行,也是個中好手,兩人一跑就跑了小半個時辰,倒把車隊遠遠甩在後頭。

眼見那郭東娘卻越跑越遠,後頭人都快看不清了,沈念禾知她情緒不穩,連忙追得上去,將其攔了下來。

郭東娘這下倒是有些清醒過來,拉著繮繩,把下頭馬兒的速度放得緩了,也生出幾分窘迫,道:“叫你看笑話了。”

她雙眼微紅,臉上淚痕未乾,顯然方纔乃是一路跑,一路哭。

沈念禾只裝作什麼都沒看見,笑了笑,同她說了幾句閒話,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道:“其實未必是一樁壞事,郭監司胸有丘壑,於你難以處置,在他看來,也許倒是容易得很,不必如此憂心。”

郭東娘大哭一回,此時倒是平靜了幾分,騎在馬背上,遠遠看著前方路,彷彿自言自語一般道:“我母親過世不到一年,父親就續絃了,婚娶那日院子裡笑鬧不休,有人唱戲,有人吃席,有人吃酒,又有司儀唱和,我那房中的丫頭、小廝都去看熱鬧搶新人的封包了,只我與向北兩個坐在地上玩九連環。”

“向北卻還只是個小孩子,聽得外頭聲響,就鬧著要吃松子糖,我左找右找找不到,又叫不來人,偏偏嬤嬤怕我們兩個出去亂走,遇得事情,還把門鎖了,他就拿腳蹬著地哭,哭得嗓子都啞了,依舊沒有人來理會。外頭笑,屋中哭,當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明明只是沒了娘,卻好似連爹都沒了一般。”

她低聲道:“我急得不行,當真是手足無措,實在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拍門大叫,叫了不知多久,卻是我大哥專程從學中跑了回來,破門而入。”

說到此處,郭東娘微微一笑,那笑容當中帶著些許的苦澀,道:“我爹年富,想要再得兒女,不過輕而易舉的事情,可對於我們來說,兄弟姐妹,卻只會有三個,我那長兄志雖大,才卻尋常,我那弟弟更是尚無半點成才模樣,比起謝處耘尚且不如,怎能繼承家業?今次事情傳得回去,後宅之中,未必再能如此平靜……”

沈念禾輕輕拉著繮繩,把馬放得慢了,想到郭安南、郭向北二人行事同能力,卻也能多出幾分感同身受來,只實在尋不出什麼良法,只好安慰道:“‘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遂有國語’,未必今次郭家兄長遇得難事,反倒激發他奮進之心——畢竟從前太順,倒不一定是好事。”

郭東娘長長舒了口氣,道:“但願如此罷。”

又自嘲地笑了笑,道:“不瞞你說,我有一陣子還想過同爹爹提議,要不我留在家中招婿算了,只是而今哪有什麼好人會去做上門女婿?況且縱使當真有,外頭人看了少不得指指點點,我爹又是朝廷命官,大把人盯著,做錯一點事都要小心被人拿來說事……”

“這一二年間,還見過十分欣賞的好人,可一想到自己家事,又想到兩邊懸殊,只把那念頭斬斷了事。”她轉而笑道,“我也不曉得爲什麼,看到你就覺得親近得很,什麼都想同你說,原本也想與你好好做個手帕交……只我家那兄長……”說完這話,見得後頭馬車慢慢駛得近了,卻是忽然頓了頓,再不言語。

兩人相對無言,一路慢慢騎回小公廳,到得地方,各自分別,臨別前卻是相視一笑,同時道。

“得空叫我一齊跑馬……”沈念禾道。

“等我尋個莊子避暑,喊你一同來住。”郭東娘道。

*

兩人甫一分開,沈念禾站在原地,看著郭東娘走遠,心中有些酸楚,又有些說不上的難受。

她緩了兩口氣,才把同行而去的一個巡鋪叫了過來,問道:“都帶齊了嗎?”

那巡鋪將隨身背著的一個包袱卸下,提在手上,道:“都在此處了。”

兩人一前一後回得沈念禾的公廳,將裡頭文書一一取了出來,卻是自建平縣衙裡頭托熟人找的下頭相關宗卷並文書,此時拿來彙總查看。

此時天色已晚,小公廳並不剩得幾人,然則她才坐下來,還未來得及多翻幾頁,就聽得對面幾聲動靜,擡頭一看,乃是裴繼安站在門口處,扶門看著她,一雙眼睛看得十分仔細的樣子。

沈念禾本來心中裝的全是數字,才把鄭氏白日間說的話壓下去,此時見了裴繼安,那話一下子又浮了出來。

“念禾喜歡什麼樣的?”

莫說嬸孃不知道,就是來問她自己,她都不敢說全然知道喜歡什麼樣的。

可此時見得這裴三哥站在門口,再看到他的臉,沈念禾忍不住就高興起來,脫口叫了一聲“三哥”。

裴繼安這才走進門,認認真真又看了她一回,好似在確定這一個當真是全須全尾回來了,才道:“怎麼去了這樣久?”

又道:“我就在對面坐著,你回來這許久,嬸孃都曉得叫人來說一聲,你卻半點聲響也無。”

沈念禾跑了一日,見得建平縣衙外錢家村事,又著人打聽了一番,回來時還與郭東娘有過一番交心,本是有些難受,眼下見得裴繼安,心裡卻是一下子就安定下來。

她把手中的宗卷翻開, 道:“我想著把數先算得出來,再去同三哥說得清楚,也不用過夜,趁著今晚就同郭監司說一聲。”說著,又指了指其中的幾處地方,“按著這建平縣衙自家的數,他們真正的進度,怕是比報上來的還要慢……”

又把錢家村事並郭安南事一一說了。

裴繼安早已料到,半點不覺得意外,只點了點頭,道:“既如此,郭家人惹出來的事,叫他們郭家人自己解決——讓郭東娘同郭監司說去便是。”

沈念禾的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鄭重道:“三哥管小公廳事,便是要給他們一家面子,也得同郭監司提前知會一聲,否則給郭東娘先行說了,豈不是看著倒像是自己不管事了?”

裴繼安並不在意,只搖了搖頭道:“不妨事,也不差這一點了。”

他越顯得不在意,沈念禾就越在意。

她見得多了郭保吉手下人在這裴三哥手上搶功勞,當初只覺得微妙,不知爲何,最近卻是越看越不舒服,忍了又忍,話到嘴邊,只悶聲道:“三哥覺得不妨事,我卻實在見不得……”

第161章 假煎魚第57章 出行第374章 書生第65章 披風第6章 癡心妄想第160章 照料第322章 進門第232章 睡不安穩第28章 從裡到外大好人第383章 3年第316章 對不住第297章 決定第369章 箱籠第40章 君子非禮勿言第190章 關窗第203章 鬧事第279章 巡視第368章 意外第76章 救命恩人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50章 幫忙第55章 拒絕第376章 疥癬第14章 發問第331章 青眼第338章 生事第313章 蒸過頭了第36章 倒挖牆腳第303章 扶不起第166章 清醒第65章 披風第136章 牌品第307章 不識廬山第179章 管庫第341章 陳2娘第273章 來歷第62章 滑胥吏第21章 笑話第214章 事半功倍第188章 按捺第349章 脫手第25章 善心第306章 驚詫第123章 教養第124章 傷心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158章 驚慌第2章 人中洗澡蟹請假條第193章 醉酒第361章 爭權第347章 酸木瓜第181章 缺錢第203章 鬧事第70章 親事第21章 笑話第68章 銀錢與禮第170章 幫忙第260章 分道第339章 借力第79章 小錢小帳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74章 綠林好漢第369章 箱籠第254章 執意第108章 忽至第9章 為禍第168章 晚啦第373章 小公子第149章 搶差第97章 父與子第276章 銷贓第274章 入獄第328章 仙草第350章 溜了溜了第359章 欺軟怕硬第52章 吃還是做第270章 查庫第364章 0密1疏第122章 名義第232章 睡不安穩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211章 君子第223章 私事第35章 是姊妹還是心上人第93章 梅花飲子第49章 挑食第22章 籌錢第121章 攢嫁妝第360章 大夫第193章 醉酒第201章 多多少少第216章 雞與魚第312章 時辰第10章 狡兔3窟第335章 送書第380章 接連第381章 龍石第208章 陰差陽錯第260章 分道
第161章 假煎魚第57章 出行第374章 書生第65章 披風第6章 癡心妄想第160章 照料第322章 進門第232章 睡不安穩第28章 從裡到外大好人第383章 3年第316章 對不住第297章 決定第369章 箱籠第40章 君子非禮勿言第190章 關窗第203章 鬧事第279章 巡視第368章 意外第76章 救命恩人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50章 幫忙第55章 拒絕第376章 疥癬第14章 發問第331章 青眼第338章 生事第313章 蒸過頭了第36章 倒挖牆腳第303章 扶不起第166章 清醒第65章 披風第136章 牌品第307章 不識廬山第179章 管庫第341章 陳2娘第273章 來歷第62章 滑胥吏第21章 笑話第214章 事半功倍第188章 按捺第349章 脫手第25章 善心第306章 驚詫第123章 教養第124章 傷心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158章 驚慌第2章 人中洗澡蟹請假條第193章 醉酒第361章 爭權第347章 酸木瓜第181章 缺錢第203章 鬧事第70章 親事第21章 笑話第68章 銀錢與禮第170章 幫忙第260章 分道第339章 借力第79章 小錢小帳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74章 綠林好漢第369章 箱籠第254章 執意第108章 忽至第9章 為禍第168章 晚啦第373章 小公子第149章 搶差第97章 父與子第276章 銷贓第274章 入獄第328章 仙草第350章 溜了溜了第359章 欺軟怕硬第52章 吃還是做第270章 查庫第364章 0密1疏第122章 名義第232章 睡不安穩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211章 君子第223章 私事第35章 是姊妹還是心上人第93章 梅花飲子第49章 挑食第22章 籌錢第121章 攢嫁妝第360章 大夫第193章 醉酒第201章 多多少少第216章 雞與魚第312章 時辰第10章 狡兔3窟第335章 送書第380章 接連第381章 龍石第208章 陰差陽錯第260章 分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环江| 重庆市| 富川| 明溪县| 保山市| 塔城市| 南平市| 兴海县| 定安县| 清苑县| 承德市| 南投市| 西盟| 福贡县| 仲巴县| 江永县| 芮城县| 额济纳旗| 南皮县| 遂宁市| 定西市| 巧家县| 金乡县| 彰武县| 中方县| 栾城县| 新化县| 阿坝县| 务川| 辽阳市| 镇江市| 安多县| 吉林省| 大余县| 广元市| 白河县| 镇坪县| 三门峡市| 郁南县|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