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一行愛一行 救死扶傷不辭辛勞
幹一行愛一行是盧春祥對待工作的態度,這讓他在專業的成就上越攀越高。從事後勤工作時,他就把工作看得特別重,唯恐出現一點失誤。走上醫生崗位後,他更是追求精益求精,把不怕困難、不畏艱險、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展現得淋漓盡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諾言。
2008年8月30日下午4時30分左右,地震來襲!正在急診科值班的盧春祥意識到不妙,他立即衝進醫護室,迅速安排醫護人員疏散、安撫病人,待醫護人員和病員全部安全撤離後,他才最後離開。當晚,災區的傷員陸續送到了急診科,他始終堅守在急診第一線,這一守就是三天三夜,累了、倦了,他就合著工作服蜷縮在椅子上靠一靠。“那樣的工作強度你就沒有一句怨言?”別人這樣問他,他微笑著回答:“醫院人手緊張,遇到這樣的特殊情況,我們必須堅守啊!”
1997年7月底,江竹鄉發生“二號病”疫情,他主動請戰,隨醫療隊前往主疫區河門口村診治病人。七、八月的江竹氣候炎熱、時雨時晴,道路崎嶇,一路顛簸,盧春祥一行於晚上9點多鐘纔到達江竹鄉,稍作休整後便翻山越嶺趕往村子排查疫情,一直工作到凌晨。次日一早,他又隨醫療隊馬不停蹄趕往“五里坡”。冒著被湍急的河水吞沒的危險,蹚著急流、翻高山,頂烈日、冒風雨,克服各種困難,把消滅疫情搶救羣衆生命放在第一位。每天都至少要徒步20裡奔走在駐地和疫區,不知疲倦地投入工作。經過十多天的努力,疫情被控制住了,他人曬黑了、變瘦了,但鄉親們的笑容綻放了。
多年來,他主動參與醫院組織的各種義診活動20餘次,南閣、鹿廠、通安、倉田、太平、馬宗等鄉鎮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說:“義診活動,能把衛生防疫知識宣傳到基層一線,能讓羣衆有效防範疾病,這是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