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

“李將軍,久聞不如一見哪!”

李定國剛剛登上城牆,就聽到遠遠傳來一陣爽朗的大笑,搭眼一看,卻見到一人穿著金黃色龍紋服飾甲冑策馬停在百步之外。

很明顯,這個人就是大齊彰武皇帝王爭。

李定國曾不止一次的想過王爭面貌如何,好比是人高馬大,五大三粗,膀大腰圓等等,這才足以令人信服。

但當他真正見到對面這個人的時候,卻是怎麼都不敢相信,擁有如此豐功偉績的一代開國帝王,居然這般年輕。

並且觀其相貌,並無任何突出之色,要不是此人身後那些畢恭畢敬的文武臣工,李定國怎麼都不會將他和王爭這個名字放在一起去看。

“定國有孝在身,還請皇上恕定國不能三跪九叩。”

“無妨,無妨啊!”王爭又是一笑,用手中馬鞭指著身後那支無擋之師,豪邁的大聲問道:

“定國,朕身後的大軍,可入得你眼?”

聽見這話,李定國定晴朝王爭身後的齊軍仔細觀察過去。

爲首一排將領,各個穿著精亮盔甲,都是面露精光,一眼看上去就是久經沙場的善戰悍勇之輩,在他們身後則是在鳳凰山一戰後名揚天下的‘大齊甲兵’。

僅僅是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任憑旌旗隨風飄揚,這支軍隊就給城樓上的大西軍士一種壓迫感。

這種壓迫感和人數優勢無關,更多的是一眼看過去後給人的那種無法戰勝的感覺。

不得不說,李定國確實從眼前這支軍隊身上,看見了真正的強盛二字,看見了大齊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改朝換代的軍隊,並不是十幾年前席捲天下的什麼大順、大西,前身是小小登萊之地的文登營,是窮困半島的山東軍,代表著大族、商戶和中小地主的利益。

“齊軍,果真不愧爲天下強軍,李某人佩服!”

李定國雖然心中雜亂,但這話卻是發自肺腑地說出來,他才說完,就聽對面傳來一陣狂笑,轉頭一看,見那王爭張開雙臂,滿臉自信的喊道:

“定國,以你之才,爲那張獻忠做事,委實可惜!”

說著,王爭手中馬鞭揮向遼東,大聲道:

“我漢人受那清虜欺壓甚久,朕雖然將其擊潰,但如今,他們卻依然竊占遼東,茍延殘喘!定國,你何不跟著朕?”

“朕將收復遼東,殺盡清虜,你也可在我大齊軍中立得赫赫軍功,成就一代良將之名!”

“將軍...?”

李定國身邊幾名將領面色動容,紛紛想借勢勸他投降,然而李定國暗自咬緊牙關,猛地擺手,示意他們不要說話。

“皇上若是想要我投降,還需滿足我三個條件。”李定國好像下定了什麼決心,深吸一口氣才說出這番話。

王爭馭馬來回走動,凝眸看著李定國半晌後點了點頭,見狀,李定國閉上眼睛,繼續說道:

“其一,李某人麾下這些兵將全都是被迫,從前數戰各爲其主,還請皇上不計前嫌,放他們回家。”

王爭道:“準!”

“其二,以皇上往日招降大順將領的做法來看,投降之後,李某人麾下這些兵將勢必要分隔數地,還請皇上以才任用,平等視之。”

王爭道:“準了,繼續說!”

李定國攥緊拳頭,說出了他最後一個要求:

“其三,請皇上厚葬張獻忠,追封爲大西王,。”

前面兩個還好說,本來王爭就已經打算不對那些大西殘餘趕盡殺絕,畢竟四川現下的人口已經所剩不多,自己要是再殺,可就成死境了。

那第二個條件更是和沒提一樣,從郝搖旗、劉芳亮等人身上就能看得出來,除非那個人實在該殺,否則一般情況下王爭都是根據才能用人。

可這第三個要求,實在有些過分,後面不少大齊的將領都是議論紛紛,封李自成還不夠,張獻忠一個禍亂中原的亂臣賊子,追封王號豈不是太強人所難了。

王爭豎起馬鞭,等身後衆人的議論聲頓時靜下來,說道:

“朕滿足你前兩個要求,這第三個,厚葬可以,追封,不行。”

聽見這話,李定國卻並沒有特別意外,只是任命似的點點頭,無力的揮手道:

“開城吧。”

......

李定國這個決定,其實並不是爲他自己做主,下面這幾萬的大西兵將,看見齊軍的聲威陣勢之後,其實早就已經沒有什麼抵抗之心了。

本來他們就是爲了求活纔跟著張獻忠造反,如今大齊就要一統天下,張獻忠也已經死了,再頑抗下去又有什麼用。

李定國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他要爲自己的部下負責,所以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

當李定國決定的時候,那些大西軍殘餘全都是鬆了口氣,都沒有什麼異議,十分痛快的扔下兵力開城投降。

接下來的事情倒比預料的要平穩的多,吞併大西的過程中比招降大順更加簡單。

畢竟,這所謂的大西不過是張獻忠利用北方征戰的時機才建立起來,爲首那些將領死的死,降的降,其他人心灰意冷,此時也沒有什麼心思再興風作浪了。

光武將軍鄧黑子在陝西西安城鎮守幾個月了,除了清剿殘餘、鞏固防務,操練新兵之外,卻是閒的要命。

這讓一貫好動的鄧黑子非常難受,每天唯一能做的事也就是在各處軍營走一走,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拿著大刀開練。

不過在王爭南征的時候,陝西這邊的確是出過亂子。

原本歸順過來的宣府總兵想要降而復叛,趁著王爭帶大軍南下的功夫在宣鎮割據,但還沒等動作,就被諜報司摸清了底細。

鄧黑子好不容易找到機會,便是帶著本部禁軍振威營進入宣鎮,和本地齊軍衛營、防營聯合行動,將動亂消滅在萌芽之中。

不過這宣鎮背叛的軍隊大部分都是這總兵的昔日的舊部,面對衛營和防營都是處於弱勢,遇見鄧黑子親自帶領的振威營之後,根本不堪一擊,仗都沒打幾次就全面崩潰了。

說起來,還有山東本土,也曾出現過些許亂子。

這亂子是白蓮教搞起來的,據說他們在一個村子想要動員民衆反對大齊,但農莊的百姓都忙著開始新生活,壓根沒人理他們。

最後動員起來的,無非是一些連幫工都做不成的遊手好閒之徒,直接被當地城管局出動城管大隊平定,城管局順藤摸瓜,居然還抓到白蓮教的教主。

據說這教主是個姓林的絕色美女,不知道和當年被王爭親自抓到的聞香教教主林易綸之間有什麼關係。

只不過大齊下屬的城管們一不會關注這些八卦,二就是根本沒有什麼憐香惜玉的心,將這美女教主扣在大牢各種凌辱,然後坐等白蓮教來救人。

白蓮教歷史久遠,遍佈各地,但王爭親手創立的城管局也並不好相與,但凡掛著大齊龍旗的城鎮,都有他們的身影。

在彰武元年(1645年)這年,王爭帶著軍隊四處征戰,內部卻也並不是四平八穩,大齊地方上的力量,和民間邪教在進行一場無聲的戰爭。

大齊和白蓮教算是徹底翻臉,諜報司、城管局,甚至有些時候還要用上各地駐軍,各個部門聯動,對白蓮教及其分支的其它邪教施以毀滅性打擊。

在彰武元年,僅是記錄在冊被徹底搗毀的民間邪教,以及各處策劃反對大齊的叛軍,就多達五十多個,其中還包括了有明一代根本沒有完全消滅的白蓮教。

在王爭率部相繼消滅大順、大西之後,開始調轉矛頭穩定地方局勢。

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十章:意外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
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十章:意外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渑池县| 特克斯县| 广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闽侯县| 绥滨县| 始兴县| 迁西县| 德惠市| 沛县| 绥江县| 延安市| 东乡| 盘山县| 安福县| 章丘市| 石门县| 清丰县| 龙山县| 湘潭市| 新建县| 清水河县| 澜沧| 合阳县| 正定县| 吉木乃县| 仙游县| 汾西县| 黑水县| 泗水县| 花莲县| 连平县| 阳谷县| 博客| 都江堰市| 东明县| 天祝| 宿迁市| 华阴市|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