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4章 鎮胡碑

?馬城因爲護烏桓校尉府的存在,如今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就算比較冷門的石匠行業,也是能工輩出,匯聚了不少手藝精湛的巧匠。

這天夜裡,城中手藝最好的幾個石匠被官府來的人請到了校尉府中,然後他們有幸見到了那個被幽州百姓口口相傳的大公子。

劉和麪帶溫和的微笑,對幾個手足無措的石匠說道:“今日將幾位請過來,是有一件緊要的事情需要勞駕。”

幾人連稱不敢,有什麼需要做的事情,大公子儘管交待即可。

劉和拿出一副圖紙,對幾位石匠交待一番,便見他們重重地點頭,面上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第二天上午,一隊人馬出了馬城的西門,朝著七十里外的大青山進發。隊伍之中有幾位石匠帶著他們的徒弟,身上揹著做活計的鐵錘、鐵鑿等笨重的物品。

慕容平面帶謹慎之色,催促著扮成普通百姓的龍虎衛士兵前後保持距離,小心翼翼地負著揹簍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攀行。

“兄弟們,加把勁,趁著大雪未至之前,一定要爬上大青山的高頂!前後之間按照要求保持五丈的距離,統一行進和停下來休息,放下揹簍的時候一定要做到緩緩輕放,跟在揹簍後面的兄弟務必留神!”

龍虎衛的士兵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漢籍子弟,他們以能夠入選龍虎衛而倍感榮耀,在吃苦耐勞和忠誠盡職方面堪稱各軍之楷模。雖然此時天氣寒冷入骨,沿著蜿蜒陡滑的山路向大青山頂進發更是辛苦異常。但是士兵們毫無怨言,牢記著臨出發之間公子的交待。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堅定,不讓背後所負的物品有絲毫的晃動。

經過兩天辛苦的行軍,慕容平帶著兩千龍虎衛士兵登上了大青山頂。

士兵們將背上所負的四方木匣從揹簍中輕輕掏出,然後按照慕容平的指揮整齊地擺放在山頂一處緩坡上,再用揹簍底部的毛氈蓋得嚴嚴實實。

慕容平下令:“今日我們便在山頂宿營。大家將營帳首尾相連,繞著山頭形成一個圈,不要讓任何人靠近山頂!”

士兵們令行禁止,立即按照慕容平的交待行動起來。

幾位石匠在山頂附近仔細轉了一圈,來到慕容平的身前,一位名叫曾祥福的中年漢子說道:“將軍,我們剛纔仔細查探過了,山上有一處斜坡便於取石。可令士兵挖走巖石之上的草木根莖和沙礫土層,剩下的事情便可交給吾等。”

慕容平點頭,衝著不遠處兩個低級軍官喊道:“羅大頭,徐蠻子,你們立即帶著工兵隊,拿好工具,隨我前往山頂施工!”

被慕容平喚作羅大頭和徐蠻子的兩個人,是這次專門負責在山頂施工的兩個小隊的頭領。他們每人手下有一百名力壯如牛的士兵,都帶著鎬頭、鋼釺、長柄鐵錘等可以挖開堅硬巖石的工具,是這次行動的主力之一。

不久之後。大青山脈的龍頭嶺上軍民揮汗如雨,有人在忙著開鑿巨石,有人在忙著挖掘樹碑的基礎坑座,有人在搬運和埋藏一千個四方木匣……

三天之後,一塊高達一丈,寬四尺。厚四尺的大青石碑被龍虎衛的士兵們樹立在了龍頭嶺的最高處。只見這塊雕刻著雙龍戲珠花紋的石碑正面刻有三個遒勁有力的大篆——鎮胡碑,在大字旁邊還有一行稍小的字,如此寫道:“驃騎將軍劉伯安樹碑於此地,永鎮胡虜不得入寇幽州!”

幾個石匠和他們的徒弟看著這塊剛剛豎起的大碑,臉上露出了滿足和欣慰的笑容。以前他們在馬城不過是替百姓們打製石碾、石磨、石臼,偶爾也打製幾尺見方的墓碑,像這次在龍頭嶺上替太傅大人打製鎮胡碑的事情,還是第一遭。這可是鎮胡碑啊,想一想都覺得十分榮光,足以讓他們炫耀一輩子了!

慕容平讓人將石碑附近的石屑土末全部清除乾淨,然後讓士兵和工匠們全部退到半山坡的位置,只留他一人在山頂又逗留了一段時間,也不知是在忙乎什麼。

到了傍晚時分,慕容平帶著隊伍匆匆離開,直接返回了馬城。

劉和的書房內,慕容平報告說道:“屬下已經按照圖紙在龍頭嶺上樹起了鎮胡碑,所有的施工環節都是嚴格按照公子吩咐去做,沒有任何一絲疏漏。”

“在石碑下面埋藏那些木匣子的時候,可曾發現破損?”劉和問道。

“一千個木匣子均是屬下親自檢查之後,放進石室之中,並未發現任何破損!”

“石室內的防滲防潮工程施工可曾做足做紮實?”

“屬下是完全按照田司長交給的施工計劃書進行的,石室挖掘好後,曾讓人在頂上向下澆水,不曾發現有半點的滲漏。”

“連接石室與石碑底座的那幾根繩索都按要求密封好了?”

“嚴絲合縫,沒有半點空隙。”

“那些白磷可是你親手灌注到石碑的下面?”

“屬下最後時刻將所有人屏退到半山腰,趁著天色快黑的時候才灌進去的,沒有任何人看見。”

“好!這次任務完成的漂亮,你可以替出工的兄弟們去向劉放領賞了。”

“屬下替兄弟們多謝公子賞賜!”

慕容平回城沒有多久,便到了臘月底,眼看著便是除夕將至,劉和因爲軍務在身,這次是要在留在西線過年。馬城軍民獲悉公子要留下來和他們一起共迎新年,激動興奮的心情難於言表。雖然大戰將至的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但因爲大公子一直留在馬城,所以城內軍民信心滿滿,沒有多少驚慌害怕,大家都在琢磨著如何過年,根本沒人將鮮卑人南下的事情放在心上。

趁著軍民熱熱鬧鬧準備過年之際,劉和有意將自己派人前往大青山龍頭嶺上豎起鎮胡碑的事情傳了出去,爲了增加幾分神秘玄奧的味道,劉和還特意讓文宣司張徐邈添油加醋地炮製了一些跟鎮胡碑有關的虛假消息。

比如,徐邈讓人暗中散佈謠言,聲稱劉和乃北方玄武大帝降世,因此正好鎮壓降服從北方來的胡人,所以自從劉和在六年前來到馬城之後,北方的胡人便再也無法攻入長城防線,爲禍幽州。

又比如,徐邈讓人傳言劉和爲水龍化身,正暗合了幽州的“幽”字,剛剛過去的這場大旱,是因爲老天爺發現劉和要借幽州的氣運沖天而起,所以故意減少幽州的雨水,以此來壓制劉和,免得劉和日後太過霸道。

最離譜的一個傳言還是跟鎮胡碑有關,據說劉和讓精通山川地勢的風水師仔細觀察了幽州附近各地的地形,覺得在龍頭嶺上樹起一座二龍戲珠的碑來,可以把原本屬於北方胡人該得的雨水奪到幽州來,讓歠仇水今後的水流更加充沛,而歠仇水充沛之後,劉和這條水龍便會更加的得勢。

因爲有徐邈這個傢伙在暗中操縱輿情,所以有關劉和是水龍出世以及關於鎮胡碑的各種消息頓時充斥馬城的大街小巷,引得人們津津樂道,進而又演化出許多的版本來。

漢末之際,陰陽五行學說大行其道,在方位上水在北方,木在東方,火在南方,金在西方,而土則位於正中。劉和如今身處大漢北方,又被人傳爲水龍降世,等於是潛龍得水,聽起來還真像那麼回事,估計能忽悠許多百姓相信。

馬城在防止外部間諜進入內部刺探情報方面一直做得十分到位,但若是來往各地的商旅將所見所聞傳向其他各地,卻也不是劉和能夠禁止的。當然了,有時候劉和也會故意藉助這些流動的商旅把自己想要傳遞出去的消息通過他們向外散佈。

當馬城軍民張燈結綵喜迎新春的時候,身處幷州雲中的軻比能得知了劉和派人在彈汗山東部龍頭嶺上樹起“鎮胡碑”的消息,還有其他一些所謂的“水龍降世”,“樹碑奪水”等傳言。軻比能對各部落頭領這樣說道:“漢人最善制精作怪,這次劉世仁故意讓人放出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是居心叵測,他這是在爲謀奪大漢皇帝的寶座做鋪墊呢!”

拓跋長慶面帶凝重說道:“也不能說劉世仁這是在故弄玄虛,大頭領難道不覺得劉世仁從長安逃回幽州之後的這些年,常常有令人無法琢磨看懂的地方麼?”

狐當也是有些猶豫地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劉世仁實在可恨,竟然派人在我大鮮卑的王庭之地彈汗山上樹起鎮胡碑,分明就是在羞辱我們!等過些時日大軍東進到彈汗山,我一定帶著人上山將這鳥碑砸個稀爛!”

達丸補充說:“不僅要砸個稀爛,最好再放上一把大火,將其燒成粉末!劉世仁不是自稱水龍降世麼?他不是要把屬於咱們北方大漠上的雨水奪去麼?我們便將整個碑座扒開,用大火燒個七天七夜,讓他這條水龍沒有半滴水可用!”

“對!到時候一定要砸了碑,毀了碑座,將之放在熊熊烈火中焚燒!”有幾個頭領一起附和,彷彿只要燒了那座他們根本沒有見過的石碑,就能燒掉劉和的氣運根基一般。??[本章結束]

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8章 汗毛倒豎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64章 考校第137章 遼東行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11章 噼裡啪啦被打臉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1章 公子練兵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87章 子龍督糧第338章 狂飆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284章 放風箏第33章 夜襲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349章 隱真示假三江感言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123章 大掃除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57章 子龍往事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19章 見財眼開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12章 欲擒故縱第81章 有將來投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36章 血染丹水第54章 慾壑難填第130章 神射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25章 張網以待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134章 顧慮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481章 借糧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41章 公子來信第464章 聽牆根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
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8章 汗毛倒豎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64章 考校第137章 遼東行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11章 噼裡啪啦被打臉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1章 公子練兵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87章 子龍督糧第338章 狂飆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284章 放風箏第33章 夜襲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349章 隱真示假三江感言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123章 大掃除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57章 子龍往事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19章 見財眼開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12章 欲擒故縱第81章 有將來投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36章 血染丹水第54章 慾壑難填第130章 神射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25章 張網以待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134章 顧慮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481章 借糧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41章 公子來信第464章 聽牆根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汕头市| 舟山市| 石泉县| 河西区| 鲜城| 中阳县| 麻江县| 溆浦县| 绩溪县| 珲春市| 泰兴市| 兴化市| 绵阳市| 彭山县| 历史| 兰西县| 揭阳市| 青浦区| 闽侯县| 克拉玛依市| 寿宁县| 仲巴县| 高陵县| 武强县| 县级市| 阳江市| 平乡县| 承德市| 漳州市| 上虞市| 定州市| 邹城市| 郯城县| 万载县| 天镇县| 林州市| 汝州市| 广东省| 三穗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