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7章 子龍督糧

在夏侯蘭離開薊城的第二天,趙雲也帶著隊伍離開了。劉和派給他的任務是前往陽鄉、安次、雍奴等地收集轉運糧草,順便沿路張貼《納賢告示》,然後再將這些糧食押運到廣陽一帶,與後來的鮮于銀匯合。

收集這個詞,其實應該分爲兩個步驟:第一步,從分散的各縣甚至是各塢堡將糧食給弄出來;第二步,將這些糧食匯聚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積少成多,然後運往馬城。

齊周之前在薊城附近各縣轉了一圈,也就是傳達了州牧府的命令,然後在口頭上與各縣的縣令和一些豪族大戶們達成了協議,等他返回薊城時,並未帶回來多少糧食。

趙雲這次出來,手裡自然拿著蓋有州牧大印的徵糧命令,還帶著一千騎兵,但所過之處的地方官員和當地豪族是否會賣他一個面子,那就難說了。畢竟,口頭上答應齊周是一回事,而實打實地將糧食和物資交給趙雲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離開薊城之後,趙雲毫不猶豫地帶著隊伍順著灅水向西南方行進,直奔下游的雍奴縣而來。

雍奴地處漁陽郡的南部,如今實際上處於公孫瓚控制地區與劉虞控制地區的默認分界線附近。也就是說,雍奴縣的歸屬比較模糊,這裡的官員和大族既可以承認公孫瓚的統治,也可以承認劉虞的統治,徵糧的難度很大。

本來劉和是不打算讓趙雲向西深入那麼遠的,只到薊縣西邊八十里外的安次就可以,但趙雲覺得既然雍奴目前處於模棱兩可的地位,那就不妨前去走上一遭,就算收穫有限,多少總會有上一些。

爲了節約時間,從薊城前往雍奴的路上,趙雲催馬疾行,結果只用了不到兩天時間便趕到兩人雍奴城下。

雍奴因爲地理位置的緣故,受到了公孫瓚勢力和劉虞勢力的雙重保護,所以城內並無太多的正規駐軍,只有數百人的差役衙丁負責城內的日常治安。

當城門口負責值守的差役看到威風凜凜的趙雲帶著騎兵出現在視野中時,倒也不顯得多麼驚慌,而是毫無懼色地上前攔在了趙雲的面前。

這名差役之所以如此篤定,是因爲他認識幽州士兵的服飾,只要不是烏桓人和鮮卑人打了過來,幽州本地的部隊前來,便算是自己人,又何必驚慌?

差役向趙雲行禮,開口問道:“敢問將軍駕臨鄙縣,所爲何事?”

“吾乃幽州牧劉大人麾下都尉趙子龍,今日奉命前來雍奴督糧,還請通稟貴縣令一聲!”

趙雲說話和氣,並無盛氣凌人的樣子。

差役點頭,立即派人前去向縣令王鬆稟報。

因爲雍奴比較富足,加之這裡甚少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所以縣令王鬆的日子過得甚是悠閒自在。他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絕不涉足到劉虞與公孫瓚的爭鬥之中,每年秋糧豐收之後,都會老老實實地向薊縣和令支兩個方向各自送上相同數目的一批過去。

雖然同時孝敬兩個主子會加重雍奴百姓的負擔,但相對於別處不時的兵荒馬亂和外族侵襲,能夠得到劉虞和公孫瓚雙方的庇護,雍奴百姓還是覺得幸福大過痛苦。

這天,王鬆與幕僚劉放兩人又在府中飲酒、閒聊,打發著時間。

劉放說道:“縣尊大人,我聽說前段時間劉伯安帳下從事齊周曾到安次縣催促軍糧,看樣子幽州北方的形勢不容樂觀??!”

王鬆呷一口酒,皺眉說道:“幽州如今的局面錯綜複雜,劉伯安與公孫伯珪分道揚鑣,塞外各族蠢蠢欲動,閻柔擁兵自重,軻比能、步度根、扶羅韓等鮮卑賊酋個個野心勃勃,公孫度在遼東暗藏不臣之心,我總覺得像現在這樣悠閒自在的好日子,恐怕沒有幾天了!”

“大人能力出衆,又對天下形勢看得透徹分明,爲何不擇明主而投,卻要偏安在這小小雍奴呢?”劉放有些不解地問道。

王鬆淡然一笑,看著劉放說道:“子棄,汝乃廣陽順王后人,說起來也是皇姓後裔,如今不照樣是報國無門,陪著我這樣沒前途的人屈居雍奴麼?如今天下形勢紛亂不堪,今日的人上人,或者便是明日的階下囚,真正能夠匡扶社稷,救民於水火之中的明主,我還沒有看到??!”

劉放有些悵惘地點頭說道:“劉伯安入主幽州以來,吾本以爲他可爲明主,但觀這幾年他在處理與公孫伯珪的關係上,總覺得有些優柔寡斷、養虎爲患的意思,如今公孫伯珪羽翼已豐,他卻毫無辦法,令人不禁扼腕嘆息?!?

“呵呵,子棄這個本家,能力和本事是有的,但他骨子裡缺少了一樣東西,一樣十分重要的東西。劉虞缺了這一樣,只怕在這亂世之中難以善終啊!”

“哦,敢問縣尊大人,劉虞骨子裡缺了什麼?”劉放不解地問道。

王鬆放下酒碗,一臉凝重地說道:“劉虞爲人迂腐,總是顧慮重重、瞻前顧後,骨子裡缺少了光武大帝那股子捨我其誰的雄主之氣!”

王鬆口中的光武大帝,便是東漢王朝的締造者劉秀。

劉秀的出身只是一介布衣,卻有著漢室血統,他在王莽篡權建立新朝之後聚衆起兵,經過長期的統一戰爭,先後剪除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的國家局面,並於河北登基稱帝,仍以“漢”爲國號。

後世很多人選擇性地忽視了在西漢和東漢之間短暫存在過的王莽政權,其實東漢雖然仍以“漢”爲名,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新的王朝。

劉秀作爲大漢皇室後裔,當時面臨的形勢也是天下紛亂,諸侯割據,軍閥混戰,但他卻能毅然挺身而出,立志統一天下,匡扶漢室,其雄主的氣概令後世許多人大加讚賞。

特別是劉秀在位的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深得天下讀書人的擁護和推崇,以至於到了如今,像王鬆這樣的士人還時不時地把他搬出來,與當世的英雄豪傑做一比較。

劉放聽了王鬆這席話,面露慚愧之色,說道:“縣尊大人說的極是,想我劉放也是漢室後人,如今卻眼看黎民百姓陷入水火之中而無所作爲,實在是愧對列祖列宗!”

王鬆正欲開口安慰劉放幾句,忽見一名衙役神色匆匆地跑了進來。

“啓稟縣尊大人,城外來了一位帶兵的將領,聲稱幽州牧劉大人帳前都尉,特來雍奴督糧!”

“這名將領姓甚名誰,帶了多少兵來?”

“來者自稱趙子龍,身後所帶兵卒不少於千騎?!?

“哦,居然是那位劉大公子用安平國從公孫瓚手裡換回來的‘國士’?”王鬆臉上露出一抹訝異之色,“子棄,便陪我前去見識一番這位趙都尉如何?”

“縣尊大人有令,放豈敢不從!”劉放拱手應命。

雍奴城外,趙雲端坐在馬背之上,臉上看不出任何的急躁之色,他已經命令士卒們在城外三裡外安營紮寨,看樣子似乎沒有率軍入城的打算。

出入城門的百姓見到城外忽然出現的這支漢軍騎兵,雖然有些好奇,卻也並不怎麼驚慌,因爲他們看到了軍中迎風招展的那面旗幟上,寫著的是一個大大的“劉”字。

在幽州能打“劉”字旗的漢軍,肯定是州牧大人的部隊,百姓心中還是認可和擁護的。

等候了小半個時辰之後,王鬆帶著劉放和縣中幾個小吏出城來迎趙雲。

遠遠地,王鬆便看到了端坐在一匹雄健白馬上的趙雲,他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員年輕的武將實在是太穩了,穩得就像一座安靜的山嶽。

走近之後,王鬆主動開口說道:“不知是趙都尉前來督糧,還恕本官前來迎接遲緩!”

趙雲見狀,隨即翻身下馬,瀟灑飄逸落地,抱拳向王鬆還禮,口中說道:“縣尊客氣了,今日雲來的倉促,實因公務緊急,還請縣尊大人支持!”

“此地不宜敘話,有請趙都尉移步進城詳談,可否?”

“呵呵,正合吾意,本都尉這便隨縣尊大人入城!”趙雲說話之間,將馬繮隨手丟給身後親兵,然後闊步向城內走去。

王鬆看見趙雲竟然沒有率軍入城的打算,有些驚訝地說道:“趙都尉不準備讓士卒們入城歇息?”

趙雲一臉坦然地回答:“士卒入城,難免擾亂城中百姓生活,又何必多此一舉!”

一直未曾開口的劉放說道:“趙都尉心繫黎民,令放欽佩之!”

趙雲見有人稱讚自己,於是客氣地說道:“這位先生謬讚了,雲只是做點力所能及之事而已,未曾請教閣下如何稱呼?”

王鬆於是介紹說道:“這是子棄,本姓劉,名放,乃涿郡人氏,是廣陽順王后裔,曾在郡中擔任綱紀之官,後被舉爲孝廉,如今屈居敝縣?!?

趙雲聽了王鬆的介紹,心想這位劉放似乎與年初在令支認識的劉玄德身份有些相似,都是漢家劉姓的後人,不過現在的處境看上去似乎有些落魄,竟然淪落到給一位縣令當幕僚的程度。

想到這裡,趙雲心頭一動,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來,交到王鬆的手中,然後說道:“這是吾家大公子代父發出的《納賢告示》,有勞王縣尊安排人張貼在城門口顯眼之處,以便過往的能人志士早日見到,前往薊城效力!”

PS:求推薦啦!趕緊投出來吧,那玩意每天都有,過期作廢??!

第90章 發狠第26章 申息軍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52章 老爹來了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452章 交換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0章 雞飛狗跳第320章 封城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2章 夜幕殺機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03章 環環相扣(中)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89章 委任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156章 插翅難逃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15章 屈家塢堡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84章 走馬上任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96章 誰是孫禮第80章 痛並快樂著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462章 接見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391章 折服(下)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72章 不同分工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35章 烈火燎原第81章 有將來投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68章 以禮服人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68章 以禮服人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262章 藍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81章 有將來投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284章 放風箏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254章 送禮第10章 豈能無信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
第90章 發狠第26章 申息軍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52章 老爹來了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452章 交換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0章 雞飛狗跳第320章 封城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2章 夜幕殺機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03章 環環相扣(中)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89章 委任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156章 插翅難逃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15章 屈家塢堡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84章 走馬上任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96章 誰是孫禮第80章 痛並快樂著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462章 接見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391章 折服(下)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72章 不同分工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35章 烈火燎原第81章 有將來投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68章 以禮服人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68章 以禮服人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262章 藍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81章 有將來投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284章 放風箏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254章 送禮第10章 豈能無信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芜湖县| 东乡县| 陈巴尔虎旗| 碌曲县| 荥经县| 洞口县| 岚皋县| 丰县| 株洲县| 岳阳县| 武清区| 黔西| 丽江市| 天津市| 车险| 中方县| 辉县市| 昭觉县| 犍为县| 辽阳县| 五大连池市| 慈利县| 无极县| 兴仁县| 龙游县| 嘉峪关市| 中牟县| 壤塘县| 黎川县| 嘉祥县| 通河县| 通榆县| 仁怀市| 诸城市| 兴海县| 左贡县| 惠州市| 和硕县| 华亭县|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