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0章 困獸猶鬥

當黃河以南各方勢力忙成一團的時候,遠在東北的公孫度卻陷入到了進退維谷,兩面受敵的危險境地。

公孫度在退守襄平之前,一直認爲自己在北方的水師可以橫行於遼東與東萊之間,而遼西方面充其量也就有一些小船在內河之中活動,劉虞父子若想進犯遼東,只能是經過漫長的遼西走廊,穿越醫無閭山,所以他將麾下的主力大部分集結於扶黎、昌黎、賓徙至徙河一線,希望依託南北走向的醫無閭山脈守住遼東的門戶。

然而,令公孫度無法想象的是進攻遼東的幽州西路軍隊,當初不過是徐晃率領的三千度遼軍輕騎兵,結果卻是將遼東的四萬主力全都牢牢地吸引在醫無閭山脈以東整整兩年,而劉和卻是充分利用這兩年的時間將幽州北方和西面的各種威脅一一解除,並且暗中悄悄地組建起了一支可以蹈海遠航的舟營,最終利用遼東水師封鎖渝水附近海岸的機會,來了一記漂亮的漫天過海。

當時還在扶黎的公孫度收到襄平方向傳來的急報之後,立即做出了率軍回撤襄平的決定,並且利用他與東部慕容鮮卑的密切關係,請鮮卑人替自己在大遼水以西至醫無閭山以東的廣闊地帶構築起了新的防線,然後又向高句麗人放開了西安平,默許他們進入遼東半島南端襲擊度遼軍的後方。

如果說遼東這場大戰劉和搶到了先手,那麼公孫度的後手應對還是很犀利的,幸好劉和當時不敢託大,不僅帶著郭嘉親自前往令支考前統籌指揮,而且果斷地向陽樂方向和沓氏方向先後增兵。

爲了確保西線的兵力可守可攻,劉和先是命令田豫率領鎮北軍輕騎營和徵募來的烏桓騎兵趕至遼東,接著又將護衛自己的數千龍虎衛步兵派往陽樂,而且還將孫禮、徐邈這樣的重要手下派往西線,大大增強了西線的兵力和指揮。

爲了減輕高句麗人給東線鮮于銀主力部隊造成的壓力。劉和緊急調動冀州振武營五千步兵增援沓氏。當時公孫度已將麾下水師收縮至大遼水入??诟浇膬砂倮锖0毒€,不然從冀州出發的這五千步兵未必敢橫穿渤海前往沓氏城。

劉和在遼東西線不斷增兵添將的結果就是徐晃以請君入甕之計,將無慮附近的一萬多慕容鮮卑圍殲在了扶黎城東南二十里外,然後一舉奪下了醫無閭山東部的無慮城。將醫無閭山這道屏障丟在了身後。劉和在遼東東線增兵的結果就是讓鮮于銀再無後顧之憂,可以將一萬七千步軍全部集中在新昌附近,讓龜縮在襄平城內的公孫度再也不敢出城。

公孫度也知道鮮于銀親自率領的東路這支部隊對自己的威脅最大,猶如懸於頭頂上的利劍,一旦斬落下來,就是人頭落地的下場。他曾多次派出部隊攻打駐守在新昌的度遼軍,其中動靜最大的便是鮮于銀帶著部隊前往安市阻擊高句麗人那次。可惜那次雖然留守新昌城的度遼軍僅餘不到九千人,公孫度出動了兩萬多兵力前來偷襲,卻被坐鎮新昌城的度遼軍軍師李儒揍了一個鼻青臉腫。

李儒是誰?曾經統領二十多萬西涼軍的董卓帳前首席謀士,現任的幽州監察署的署長。最後一個身份纔是度遼軍軍師,他這半輩子什麼大場面沒有見過?這次爲了對付公孫度這頭盤踞在遼東的猛虎,劉和可是下足了本錢的!遼東西線有徐晃、田豫、孫禮、徐邈衆多手下,東線則是直接將李儒這位低調的猛人派給鮮于銀,如果不是因爲田疇現在負責整個北方的情報任務。說不定這次劉和會將田疇一起派到遼東來。

李儒在鮮于銀率軍離開之後,似乎早就預料到公孫度回來偷襲,因此下令留守的九千度遼軍士兵做好各種接戰準備,結果公孫度率軍來襲時,狠狠捱了一悶棍,然後捂著滿頭包趕緊退回了襄平。一場預謀已久的偷襲變成了對方早有準備的攻堅戰,公孫度又怎麼敢將自己剩下的家底全都在新昌城外拼個精光呢?

當初度遼軍在奪下新昌城逼近襄平不到一百里的時候。公孫度還在西線坐鎮指揮,鮮于銀當時若是率領東線的一萬四千步兵突襲襄平城,或許有三成把握奪下襄平,但他卻沒有這麼做。因爲鮮于銀和李儒都知道攻城戰是最艱苦的,就算留守襄平城的兵力僅有一萬,而且公孫度還不在襄平城內。但取勝的把握依然不大,而己方需要付出的代價卻太大,所以鮮于銀寧可將部隊駐守在距離襄平不到百里的新昌,也不願去冒這個險。

冷兵器時代,交戰各方都沒有可以迅速摧毀城寨護牆的手段。所以若非局面完全佔據優勢,很少發動自殺式的攻城作戰,頂多是圍三缺一地威逼或者佯攻,畢竟訓練有素的士兵是有限的,如果全都折損在堅城之下,就算拿到了這座城池,日後的統治和防守都是問題。

劉和麾下的部隊這些年大仗小仗打了不下百場,卻是沒有打過一場上規模的攻城戰,反而是經常藉助於城池的掩護引誘敵人前來攻打,或者是將敵人從城池中引出來然後在野外作戰。如果說攻城戰的話,也就是度遼軍在沓氏外海登陸之後,曾經以一萬七千人圍攻過僅有兩千士兵駐守的沓氏城,而當時也不是靠蟻附攻城,只是憑著浩大的聲勢將守城的公孫度軍嚇得投降了。

公孫度經營遼東十數年,襄平城作爲他的老巢,自然是被修築的無比堅固險峻,加之襄平城北有大梁水、城西有大遼水、城東有室僞水環繞屏障,所以就算鮮于銀率軍從南面抵近到了距離襄平不到百里的新昌城,但公孫度依然有信心繼續堅守下去。他將水師一半的戰船調集到了大遼水、大梁水和室僞水之上,日夜來回巡弋,防止敵軍和姦細過河混入襄平搗亂。

徐晃率領的西路聯軍攻入無慮之後,沒有過多停留,他讓田豫留守醫無閭山以西的大後方,又讓孫禮率領龍虎衛步兵駐守無慮這個轉進基地,然後自己帶著張南和張凱兩兄弟率領一萬多騎兵在醫無閭山至大遼水之間展開了大掃蕩,將散佈在無慮至險瀆之間方圓一百五十里內的所有慕容鮮卑人全都趕回了北方。

當巡弋在大遼水上的公孫度水師官兵們看到幽州騎兵在西岸廣闊的原野上追殺著鮮卑友軍時,他們的心情是複雜的。有人顯得驚慌無措,有人趕緊將這個消息傳回襄平,還有人在私下猜測遼西大軍何時強渡大遼水。

襄平城內的公孫度雖然沒有將阻擋徐晃腳步的希望全部寄託給慕容鮮卑,但他沒有想到徐晃東進的速度竟然這麼快,不到半年時間便將攔路的鮮卑人趕出了遼東。

公孫度原本的想法是將幽州兩路軍隊拖在遼東幾年,等到中原地區發生變故之後,劉和到時候首尾難顧,自然是要將遼東的兵力抽調回去,畢竟中原地區纔是問鼎天下的關鍵,公孫度不相信劉和會不管不顧地一直跟自己在遼東死磕下去,卻是坐視中原各路軍閥搶奪地盤,最終完成整合。

公孫度也不是沒有想過向劉和低頭的事情,但他覺得還沒有走到山窮歲盡的那一步。雖然大遼水以西的地盤已經落入劉和的手中,遼東半島的南部也被度遼軍佔了,但公孫度早期發家的玄菟郡還在,至於遠在三韓半島的樂浪郡更是有著不少的人口和軍隊,只要發揮運用得好了,公孫度覺得自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公孫度現在最後悔的就是當初一時糊塗,聽了公孫瓚的鬼話,結果派了兩萬人馬前往薊城協助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圍攻薊城,這纔給了劉虞父子如今報復尋仇的最好藉口。

得知幽州騎兵已經逼近到大遼水之後,公孫度心裡煩躁難安,他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徐晃會馬上率軍強渡大遼水,而是怕留守在遼隊、遼陽至望平沿線的將士們心神動搖,不敢與徐晃率領的部隊進行決戰。還有更令公孫度擔憂的事情,一旦進入隆冬季節,大遼水上游的河面會結起厚厚的冰層,到時候徐晃可以率軍先攻入玄菟郡,然後從北面包抄過來,與南面的鮮于銀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

公孫度想來想去,覺得此時是該請北方的好鄰居夫餘國出手幫自己了,於是立即派自己的小兒子公孫恭在從事柳蒲的陪同下前往玄菟郡最北端的高顯城去會見夫餘國主,請求夫餘人出兵進入玄菟郡,協防襄平。

此時的夫餘國作爲東北地區第二大國,實力僅次於東面的高句麗,他們所處的具體位置位於後世吉林省富饒的鬆嫩平原,當時夫餘國“土宜五穀”,“出名馬、赤玉、貂狖、美珠”,夫餘人身材高大壯碩,性格強勇謹厚,但不像高句麗人那麼喜歡侵掠,所以與大漢王朝始終保持著和平的經濟交流。

公孫度控制遼東地區之後,與夫餘國繼承並發展了漢代以來的友好關係。前些年,遼東、玄菟二郡屢次遭到高句驪的襲擊,公孫度都藉助於夫餘國的援助而得保全。公孫度一貫重視夫餘作爲盟友的價值,夫餘也需要漢族政權的支持才能生存下去,所以雙方一直是很好的同盟。

按照此時規制,夫餘王死後安葬時所用的玉匣,需要預存在玄菟郡內,如今公孫度派自己的兒子親自前往夫餘求援,夫餘人不爲別的,就爲了夫餘王的玉匣,估計也會派出大軍前來替公孫度看守玄菟郡。

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52章 強硬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299章 香餑餑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481章 借糧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344章 鎮胡碑第476章 補天裂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464章 聽牆根第185章 飛熊軍被坑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299章 香餑餑第124章 慎重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288章 處置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05章 勸農詩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46章 北訪(上)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70章 如此打臉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370章 離間第75章 強勢上位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379章 圍獵第371章 歸順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22章 怦然心動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479章 作死第25章 張網以待第445章 振勇營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58章 見張合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9章 坐地分贓第152章 強硬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71章 各種黑第47章 各有算計
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52章 強硬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299章 香餑餑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481章 借糧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344章 鎮胡碑第476章 補天裂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464章 聽牆根第185章 飛熊軍被坑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299章 香餑餑第124章 慎重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288章 處置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05章 勸農詩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46章 北訪(上)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70章 如此打臉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370章 離間第75章 強勢上位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379章 圍獵第371章 歸順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22章 怦然心動第412章 西涼馬家軍第479章 作死第25章 張網以待第445章 振勇營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16章 卑鄙無恥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58章 見張合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65章 北地之危第29章 坐地分贓第152章 強硬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71章 各種黑第47章 各有算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酉阳| 扎鲁特旗| 阜阳市| 玛多县| 宁明县| 咸宁市| 高碑店市| 沂南县| 多伦县| 白玉县| 赤壁市| 安西县| 盐津县| 津南区| 揭东县| 乌鲁木齐县| 宁陕县| 府谷县| 承德市| 资溪县| 普洱| 平泉县| 施秉县| 石河子市| 句容市| 河西区| 镇赉县| 泽州县| 东莞市| 来宾市| 南丰县| 清河县| 阿图什市| 昭平县| 鄂尔多斯市| 芜湖市| 文安县| 巧家县| 兰西县| 平乐县| 临泽县|